永强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中西方节日的禁忌 英语作文加翻译

  在西方,假如13号正逢星期五,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有很多的西方人忌讳“13”,原因是,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到每月的13日这一天,12个巫婆(witch)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撒旦就会在夜会高潮时出现,给人们带来灾难。因此,西方人不仅忌讳“13”日,也忌讳有“13”数字。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许多楼房都没有第13层。   很多西方人也忌讳“星期五”。圣经说,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后,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造了一个女人-夏娃。据说,亚当是在星期五被造出来的,他和夏娃吃禁果也在星期五,他俩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了他的弟弟亚伯。   传说,犹太教(Judaism)以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休息日,称为安息日(Sabbath)。   英国从前常常在星期五处死罪犯、因此星期五有时也叫“绞刑日”。   正因为有上述传说,西方人就很是忌讳“13”,同时也忌讳“星期五”,要是“13日”这一天正好赶上“星期五”,则被认为更不吉利,称之为“黑色星期五”。   现在“黑色星期五”的含义好象不仅仅指13日与星期五重合的日子,很多人把“最倒霉的日子”称之为“黑色星期五”,不管这一天是不是13日,也不管这一天是不是星期五。   西方忌讳:13号之黑色星期五   分析家认为,问题不在这两个日子有什么魔法,而是忌讳这两个数字的人心理在作怪。以为“13日”再加上“星期五”就是是最“险恶”的日子。   不仅普通人,名人也惧怕“13日”和“星期五”。每当这时,歌德总是睡大觉;拿破仑绝不用兵,俾斯麦不签署任何条约,即使是不触动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愿签字。美国前总统胡佛·罗斯福也很迷信。有人还记得,每月“13日”罗斯福都不出行,尽管并非每个13日都赶上“星期五”。   其实,并非所有“13”都是不祥之兆。有的欧洲人就很喜欢13:以色列曾被分成13部分;救世主恰恰就是13日降临的;欧洲神秘的占卜术中有许多13,比如说,有13眼天泉、13座天门、信奉上帝的人希望得到13种神药。而在古埃及,在玛雅人(印第安民族群)的心目中,13象征着上帝的青睐。有人认为13不仅不晦气,而且会给人带来运气。第一位飞越大西洋的驾驶员林德伯格前12次都以失败告终,却在第13次飞越时获得成功……   长期以来,人们为克服迷信(superstition),崇尚科

为什么意大利的禁忌数字17

  如同很多西方人忌讳数字13一样,17在意大利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17就象一个魔咒一般让意大利国家队深受其害。17的魔咒要追溯到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在小组出线后的1/8决赛上0比2不敌普拉蒂尼领衔的法国队,那一天正好是6月17号。1990年,作为东道主的意大利队本来有机会借助主场的优势染指金杯,可17的魔咒再次阻挡了他们的脚步。半决赛中意大利同阿根廷一直激战到了点球决胜负,但是身披17号战袍的多纳多尼在点球决胜中断送了意大利队的梦想。17号也成了意大利球员竞相躲避的号码。在记忆中,我们无数次看到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上,巴乔射失点球后的背影,仍然怅然若失。时间在那一瞬间定格在了1994年7月17日。8年之后,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上,托马西勇敢的穿上了17号球衣,但是17的魔咒依然没有放过他。

1──9的数字中,日本人忌讳哪个数字

  因为在日本,4和9是不吉利的数字。是因为“四、し”和“死、し”的发音相同;“九、く”和“苦労、くろう”的头一个字的发音相同,“死亡、劳累”对他们来说是不吉利的,从而使这两个数字成为了他们的忌讳。

1──9的数字中,日本人忌讳哪个数字

  因为在日本,4和9是不吉利的数字。是因为“四、し”和“死、し”的发音相同;“九、く”和“苦労、くろう”的头一个字的发音相同,“死亡、劳累”对他们来说是不吉利的,从而使这两个数字成为了他们的忌讳。

数字13 为什么在西方国家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啊??

  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神话。北欧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柏尔特是奥丁的儿子光明之神。他才貌出众,满面春风。当他微笑的时候,人们都感到无比喜悦。他做过一个恶梦 , 预感到将遭人暗算。众神为此着急 , 奥丁便派出令官 , 严令一切鸟兽草木都不得伤害巴尔德尔。但令官没有传令给槲寄生 , 因为他觉得这种脆弱无能的植物不需要加以防范。火神洛基却利用这可乘之隙 , 用槲寄生做成利箭 , 煽动黑暗之神霍尔德尔出面 , 并扶着他的手弯弓瞄准 , 将巴尔德尔射死。) 这类的传说很多、很广,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 因为忌讳,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 我们是东方人,对“13”不忌讳,但在国际交往中,应尊重人家的习俗。正是从此意出发,北京华丽的北京饭店没有13层,电梯载客过了12层便是14层。 根据我的体会,将各国的习俗了解清楚不是件易事,因为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但往往又说不出道理来。比如我为了解西方人为什么不喜欢“13”,请教了一位朋友、著名的英国当代汉学家约翰。他讲着一口北京话,对中国很了解。一天我问他:“你们英国人为什么不喜欢13呢?”这一问把他问楞了,他说:“很难找出原因来,我从小就知道不喜欢13,从来没探讨过,觉得这就是你们所说约定俗成的习俗。”见我对他回答很不满意,他反问起我来了:“老王,难道你对中国忌讳原因就都知道吗?”因为是老朋友,我也不谦虚了,我挑战似的,“不妨试一试吧!”我想,我是不会像你答不出来的。没想到约翰将了我一军:“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不喜欢二百五?” “13"这个数字被西方的一些国家和民族视为不吉利的凶数,事事处处 ... 据说它源于宗教典故:出卖耶稣的犹大是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 1/4的西方人忌讳“13”,要是“13日”正赶上“星期五”被认为更不吉利。分析家认为,问题不在这两个日子有什么魔法,而是忌讳这两个数字的人心理在作怪。“13日”再加上“星期五”是最“险恶”的日子,其由来要追溯到远古。据传说,犹太教以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休息日,称为安息日。按照迷信的说法,每到这天,12个巫婆(witch)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monster)是在夜会高潮时出现的撒旦(Satan)。圣经的一些解释者认定,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这个日子偷尝了禁果,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 不仅普通人,名人也惧怕“13日”和“星期五”。每当这时,歌德总是睡大觉,拿破仑绝不用兵,俾斯麦不签署任何条约,即使是不触动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愿签字。美国前总统胡佛·罗斯福也很迷信,有人还记得,每月“13日”罗斯福都不出行,尽管并非每个13日都赶上“星期五”。 其实,并非所有“13”都是不祥之兆,有的欧洲人就很喜欢13。不错,以色列曾被分成13部分,可救世主恰恰就是13日降临的。欧洲神秘的占卜术中有许多13,比如说,有13眼天泉、13座天门、信奉上帝的人希望得到13种神药。而在古埃及,在玛雅人(印第安民族群)的心目中,13象征着上帝的青睐。有人认为13不仅不晦气,而且会给人带来运气。第一位飞越大西洋的驾驶员林德伯格就是第13次飞越时获得成功的———前12次都以失败告终…… 长期以来,人们为克服迷信(superstition)、崇尚科学做了许多工作。例如,1791年,英国一家造船厂准备造一条大船,厂家特意选择“13”号开工,这一天正是“星期五”,而且这条船的名字也叫“星期五”,大船第一次下水航行的日子还是“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够恐怖的吧!而你在这一天,又会选择怎么做呢? 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两个不幸的个体最后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个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13号航天器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一些人指出几乎是灾难性的阿波罗13登月使命

带数字的网名~~~~

  一处闲愁     三月烟絮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流金岁月。打一数字

  15,因为农历十五月亮是最圆的。流金岁月就是要珍惜眼前美好时光的意思,故就是要珍惜农历十五月亮最圆满的时候,过去了月亮就不圆了。

请问有没有会易经之类的帮忙算算,选车牌号适合哪几个数字?在选择的时候有什么禁忌

  “度”高了不行,

禁忌是怎么来的?

  说到禁忌的由来,大体上有四个方面。一是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二是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三是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四是对教训的总结和记取。这里,简称之为: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和教训说。以下分别简要论述之。   灵力说   灵力,即曼那(mana)mana,英文,汉语又译作曼纳、玛那或马拉等等,是源于大洋洲的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事物或人所体现出的超自然力量。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即为“灵力”。,其含义为“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据说,禁忌就是灵力依自然的、直接的方式,可者以间接的、传染的方式,附着在一个人或物或鬼身上所产生的结果(参见《图腾与禁忌》及《大英百科全书》“禁忌”条)。这种原始的观念形成了原始人心目中的禁忌物和原始的禁制。鬼魂和精灵都被认为是具有曼那(灵力)的,因而附着有曼那(灵力)的人或物,也被认为是“似魔鬼的”、“不可接触的”。温德特曾经说道:“埋藏在所有禁忌里的那种无言的命令,虽然因为随着时间和空间而造成了无数的变异,可是,它们的起源只有一个而且仅只一个:‘当心魔鬼的愤怒!’”朱天顺在《原始宗教》中也说道:“有些禁忌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人们知道有所触犯,也被认为要受到鬼魂的报复。”王充在《论衡》中则指出:“夫忌讳非一,必托之神怪,若设以死亡,然后世人信用畏避。”所以可知,禁忌的产生是与人们对灵力的畏惧有关系的。   灵力说,实际上是从人类信仰发展史方面对禁忌的认识,它分析了人们对灵力的信仰以及由此一信仰而产生的情感诸如崇敬和畏惧等等,并据此而追溯到了禁忌的来源。一般说来,灵力说更多的是着眼于禁忌的原始状态和原始的禁忌状态的。   欲望说   弗洛伊德认为单从信仰方面寻找禁忌根源是不够的。他在《图腾与禁忌》中说:“温德特使人们知道,禁忌是一种原始民族对‘魔鬼力量’信仰的表现和延伸。……温氏的理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追溯到禁忌的原始原因,或者发掘出深藏在它最底部的根源。‘恐惧’或‘魔鬼’在心理学上并不能被认为是‘最早的’东西,也就是说一种无法再找到其来源的东西,除非魔鬼的存在是真实的。”弗洛伊德的意思是应当从心理学方面对禁忌的由来进行更进一步的追溯。他指出“‘禁忌’本身是一个矛盾情感的字眼”,因为“一件强烈禁止的事情,必然也是一件人人想做的事情”。“一个具有能激发人们被禁止的欲望,或使他们的矛盾情感觉醒的人,即使本身没有触犯禁忌,他也将永远或暂时的成为禁忌”。而“破坏禁忌的人

求一篇关于中西方交友文化差异的文章,英文的最好,中文的也可以,一定高分

  1 会话中两性语言形式的差异 从语言形式本身来看,两性语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义、语法、语音及语调上。语音语调上的差异一般比较微妙,特别是在当代语言中,这种差异正在不断缩小,因此,本部分的分析主要从用词及句式两个角度进行。 用词上的差异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两性语言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用词上。通常女性的语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一些高调及夸张的形容词。例如,在赞扬女主人的丰盛美味时,常常会说It’s so delicious(真是太可口了);It’s gorgeous (实在是太丰盛了)等一些含有夸张意味的话。一些形容词如charming(漂亮),fantastic(极好),marvelous(妙极了),sweet(可爱,美丽),lovely(可爱)等词已经成为女性词汇。女性还比男性更喜欢在一些细小事情上使用表达强调性的副词来加强语气。如,I’m terribly sorry (我非常抱歉) ;He is desperately anxious to do it (他实在是太想做这件事了);Howtremendously interesting(有趣极了)等。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礼貌用语。她们的语言往往带有客套性标记,如please(请),thanks(谢谢),I’m terribly sorry(我非常抱歉)。而男性较多地使用诅咒语和禁忌语。Jespperson曾指出,女性总是“本能地回避粗俗和污秽的语言,而喜好使用精炼的,含蓄的,间接的表达”。语言学者认为,象God damn it,damned一类粗俗语和shit一类污秽语,就象汉语中的“他妈的”之类,更多地出现在男子的谈吐中,而在女性语言中,这类粗俗语常被视为禁忌。当男子出言不逊时,女性常用Oh,dear来表示类似的强烈感情。女性在会话中显示了较多地使用人称代词you(你们)和we (我们)的倾向,时刻牢记对方的存在,以示尊重,如:Let’s go for a walk,will you? (我们出去散散步,好吗?), We can do it like this way(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做)。男性喜欢使用排他性语言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如I want to go for a walk.(我想出去散步) 句式上的差异 Lakoff指出,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附加疑问句和模糊性语言便是女性常采用的句式。附加疑问句有较强的征询意味,可以避免过于直接和肯定的说法。例如,女性一般会说,He is very honest,isn’t he? (他非常诚实,是不是?)而不是He is very honest(他非常诚实)。Fisherman分析了其所收集的夫妇对话录音材料后指出,女性使用附加问句和一般问句的频率是男性的三倍。另外,女性经常采用模棱两可的话(如I think,I suppose,I’m afraid)和有声停顿(hesitation fillers,如well,you know,let me think )等表示不确定性,如当要离开时男性会直截了当地说I must go(我必须走了。),而女性常说I’m afraid it’s time for me to be going. Goodwin发现,女孩更喜欢使用带有can,could,might等情态动词的句子来建议别人去做某事而避免使用生硬的祈使句来发出命令,同时还使用maybe(也许),perhaps(可能)等副词来减弱命令的语气。正如,在汉语中女性常说“这样可以吗?”,而男性则说“那么,就这样办”或“好,就这么着”一样,在英语中女性常说“Could you open the door for me? (你可以帮我把门关上吗?).”男性却用“Open the door!”(把门关上!).研究还表明,女子常用等立连词连结的长句,男子一般使用句式较短的复合句,如:女:I went into the roomand I found George there,but hewas talking with Mary. (我走进房里,发现乔治也在,但是他正在与玛丽讲话)男:When I went into the room,George was talking with Mary. (当我走进房间的时候,乔治正在与玛丽讲话)2 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的差异 性别语言除了在用词和造句上的不同外,其差异更多、更深刻的体现在会话的风格和策略上。 会话的主题 在两性交往中,会话的主题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话题的选择上。因为女性相互交往的方式倾向于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solidarity)和支持(support),而男性更侧重于从会话中获得信息(information),所以女性在朋友之间较多地说起个人的情况和袒露自己的情感,孩子、家务、夫妻关系等是经常谈论的话题。而男性则很少这样做,他们谈得较多的是体育、政治、各种竞争以及各自的见闻,几乎从不说起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总的来说,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个人(personal)和关系当前(immediate),而男性的话题则相反,较少直接袒露自我(impersonal),与那时情景保持一定的距离(distant)。其次是对话题的控制。话题应当由会话双方共同平等地控制,然而两性会话中话题的控制更多是由男性来支配和控制的,尽管女性比男性更为积极地提供话题,可是到底就哪些话题来讨论基本上是由男性来决定的。男性之所以争着控制话题,是因为他们相互交往的方式是基于权利,而女性更倾向于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女性会话是建立在对方会话的话题基础上的。 会话的衔接 在会话过程中,为了让会话进展下去,男女的交际风格迥然不同。首先表现在打断别人对话方面。C.West和D.Zimmerman曾就不同性别的人们打断谈话的行为作过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男性要远比女性习惯于打断别人的谈话。女性更多地是扮演听话人的角色,她们很少打断别人的话,而是不停地做出应答去鼓励别人讲话。通常女性爱用最少回答(mm,yeah,yes,well等)表示自己在注意听,而且这些词一般用在意群或句子结尾,来支持却又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共同把话题推向前进。其次,在会话角色的转换上,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比较合作,通常是大家轮流讲,人人都有说话机会,很少发生个别人长时间占据发言权的情况。开始讲话时,女性倾向于明确提及前面别人已经说过的话,并尽量将自己要说的与之相联系,比较注意保持交谈的连贯和顺畅。她们爱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对方把话题延续下去。弗什曼(Fishman)评论说:“有时我感到女人所做的事就是问问题。”赫希曼(Hirschman)指出:几个男女会呈现出一问一答的模式,总是女人向男人问问题。相比之下,男性在交谈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他们不肯向别人让出发言权,开始讲话时,男性较少提及别人讲过的话,而只顾说自己想说的话,交谈中跳跃较多,连贯性不强。女性讲话比较注意听者的反应与参与,而且对别人的讲话做出积极的反应。男性对别人的话也做出反应,但目的是为了使别人逊色。另外,对话题的继续也有不同的态度.男人似乎常把话题谈得很仔细,一直坚持到把话题讲完,话题与话题的转换是突然的。而女性则习惯于将话题逐步发展,话题的转换是渐进式的。这两种不同的体系暗示了对别人插话评述的不同规则和不同态度,从而成为潜在的谈话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会话中的非言语行为 除了言语行为本身体现男女的差异外,伴随语言的手势、身势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相对来说,女性运用这些“副语言”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比男性强,形式也更丰富,。如女性经常使用点头来使对方把话讲下去,女性点头的意思是“I’m listening to you. Please continue.(我在听你说,请继续。)男性在谈话中偶尔也点头,但表达的意思是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的观点。)或I follow your agreement so far.(我明白你的观点。)在说话的语气上,女性常常是柔声轻语,彬彬有礼,情意绵绵,而男性往往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这些不同将不可避免地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





中西方数字禁忌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