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云南少数民族的禁忌

  云南少数民族礼俗禁忌点滴   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代表着民族宗教文化和文明习惯。旅游者到了民族地区,如果对民族礼俗禁忌略知一二,就可以避免麻烦,减少误会,使你旅途更顺利。   不能随意摸小孩、小和尚和少女的头和头饰。   进傣族寺庙的大殿或上傣家竹楼须脱鞋。   在傣家竹楼留宿,头的方向不能对着主人家房门,而要把脚向着主人房门,也不能从妇女的脚跨过去。   别人给你盛饭,应双手接;你给别人盛饭菜,不能盛满,也不能只添一勺。   到回族地区或进清真饭店时,忌谈猪肉。忌说“肥”字,一般是用“壮”代替“肥”。   不能触摸和践踏民族宗教标志。   不要向少女赠送装饰品。   不要进入产妇和病人的房间。   不能在屋子里吹口哨、戴草帽。   不能用筷子敲碗、打猫狗。   禁止在家中谈论性方面的话题。   不许背靠神位而坐。   不得跨越火糖上的三角架,也不能用脚蹬或在上面放鞋袜、衣裤。   参加藏民的喜庆活动必须首先献上哈达。   对方给你敬酒,不能拒喝,多少都得喝一口或抿一下。   如果你吃饱了,对方还给你盛饭时,不能说“不要了”,而要说“吃好了”。   不能坐在门槛中间。   不能往火塘里吐痰。   白族女主人向你敬“三道茶”时,必须站起来双手去接。   不要给佤族家里送辣椒和鸡蛋。   往火塘里加柴,柴根应往里,不准柴尖往里。   清早不能谈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   不得一进家门就抱婴儿。

少数民族有哪些禁忌

  蒙古族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藏族 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还比吃海味。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模。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家门口生火、帖红布条、插树枝获门口木杆倒立,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他人进内。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苗族 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黎族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傣族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壮族 壮族家

少数民族姓死怎么取名

  起四字的姓名的人是有的。国家不存在支持与不支持。起四字的姓名主要是前些年流行起两字的姓名的,结果重名的情况特别多,以至于后来有些家长为了防止重名,并且有一定的求新的心理,一段时间四字名字和名字中用生僻字的情况特别的多,尤其是名字中出现的生僻字给户籍带来了一些不便,也正因为这种现象,现在户籍的字库也丰富了不少。   另外,我个人观点,起四字名字无可厚非,但所起的四字名字尽量不要带有其他民族的色彩,有些历史的伤痛是永远的,叫一个孩子的名字还是让人想到一些美好的景象对孩子对他人都好。您认为呢?!

少数民族姓死怎么取名

  起四字的姓名的人是有的。国家不存在支持与不支持。起四字的姓名主要是前些年流行起两字的姓名的,结果重名的情况特别多,以至于后来有些家长为了防止重名,并且有一定的求新的心理,一段时间四字名字和名字中用生僻字的情况特别的多,尤其是名字中出现的生僻字给户籍带来了一些不便,也正因为这种现象,现在户籍的字库也丰富了不少。   另外,我个人观点,起四字名字无可厚非,但所起的四字名字尽量不要带有其他民族的色彩,有些历史的伤痛是永远的,叫一个孩子的名字还是让人想到一些美好的景象对孩子对他人都好。您认为呢?!

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

  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   到过和未到过西藏的人们逗子到,藏民们一和酥油茶著称,一杯浓郁的酥油茶体现着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关于酥油插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我国唐朝时欧,汉藏关系和好,边藏安定,这和当时的文成公主远嫁边疆、和侵袭脏有很大关系。文成公主去藏时,汤带汉人的饮茶之风已十分兴盛,在文成公主丰富庞大的家庄里,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无数,因为文成公主喜欢喝茶,她便随行带了许多各色名茶来到西藏。   文成公主刚刚入藏时,对这里寒冷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尤其不适应藏族人以肉食为主,多腥膳的生活习惯。为此,她常常眉头紧锁,茶饭不思,对于多肉的饭食好长时间都不适应,牛羊奶的气味也是她很不习惯。后来,她想出一办法,就是早餐时,先喝半杯奶,然后再喝半杯茶,这样感觉会舒服一些。后来为了方便,就干脆将茶和奶放在一起来喝。   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喝茶时加上一些奶和糖,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逐渐引起宫中群臣权贵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奶茶上次群臣,款待亲朋。从宫中到藏族居住区,人们很快的效仿起 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来,饮茶之风一时盛行,人们甚至认为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丽与饮茶有关。为了满足宫中及藏民们日益增多的茶的需求,公主还建议用种种西藏土特产如牛羊 、毛皮、鹿茸等去内地换取茶叶。在长期的饮茶体验中,人们逐渐体会到饮茶的种种妙处,既可以醒脑提神,又能去除油腻,这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藏民们尤为重要。同时,为了增加喝茶的品味和乐趣,聪明公主还在煮茶时加入松子仁、酥油等,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加糖或盐巴,酥油茶于是而成。现在,这种和酥油茶的风气已遍及藏族居住区,只要你来到西藏,在任何一个藏民家,都会看到一套专门的打酥油茶的长筒,都会见到一套精美的茶具.好客的主人会端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及香脆的糍粑饼。也许在品尝酥油茶之余,还会听到人们满怀深情的将其文成公主喝酥油茶的故事呢。   马本斋(1901-1944),学名守清,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人,回族,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屡建战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 )。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

云南省有哪些少数民族?

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

黎姓有可能是哪个少数民族

  不是以姓什么来区分一个民族的。当然,少数民族的姓比较集中,像苗族的姓黎的就比较多。

各种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1.傣族   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一般持续三至四天。第一天称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第三天成为元旦,叫“麦帕雅晚玛”。   

花山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斗牛、射箭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几万人。

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

  姊妹节   姊妹节在每年农历的3月15日,是少数民族苗族的传统节日,又有"姊妹饭节"之称,盛行于黔东南自治州台江县,一般持续三天。2011年4月17日,农历3月15日,星期日为苗族姊妹节。   龙船节   苗族龙船节在每年农历的5月24日至5月27日,是少数民族苗族的传统节日,龙船节在苗语中叫做"咋瓮",是划龙船的意思。2011年6月25日,农历5月24日,星期六起为期三天是2011年苗族龙船节。   关门节   关门节在每年傣历的9月15日(农历6月)。关门节与开门节同是少数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典型的、浓郁的宗教主义色彩。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或25日,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但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为期三天。2011年7月24日,农历6月24日,星期日为2弗11年彝族火把节。   赛马节   赛马节是少数民族藏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因地方不同而略有差异。赛马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民闲暇之余的集会,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摸奶节   摸奶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鬼节(中元节)前一天开始,至农历16日这三天,除了烧纸祭奠"好兄弟"之外,鄂嘉镇上的年轻男男女女们,必须遵守"摸奶节"的规定,是男人就高兴地摸,是女人就要愉快地接受被摸。2011年8月13日,农历7月14日,星期六为2011年彝族摸奶节。   穷人节   穷人节在每年藏历的七月份(公历9月),是少数民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继彝族的摸奶节后又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民族节日。2011年9月23日,农历8月26日,星期五为2011年穷人节。 开门节   开门节在每年傣历的12月15日(公历10月15日)。开门节与关门节同是少数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具有典型的、浓郁的宗教主义色彩。2011年10月15日,农历9月19日,星期六为2011年开门节。   苗年   苗年在每年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是少数民族苗族的传统节日。其中尤以素有"苗族文化中心"的贵州省雷山县城苗年最为出名。2010年11月9日,农历10月4日,星期二为2010年苗年,同时这一天也为13年一度的鼓藏节。   彝族年   彝族年在每年公历的11月20日,是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是由彝族太阳历的第一个星回节转化而来的一个重大的民族节日。2011年11月20日,农历10月25日,星期日起是为期三天的2011年彝族年。   驱鬼节   藏族驱鬼节在每年公历的12月29日,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藏族的传统节日。驱鬼节这一天会在拉萨的布达拉宫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各个寺庙也都会有类似的这种活动,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驱鬼消灾,保平安。2010年12月29日,农历11月24日,星期三为2010年藏族驱鬼节。





与少数民族交往的禁忌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