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求一本学中医的书籍 什么阴阳五行 脏腑气血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利用阴阳五行说和脏腑理论 谈谈李清照的词 为什么会“为伊消得人憔悴”

  脾属土,土爰稼穑,主运化,主承载,思伤脾,脾土被伤,则运化不行,食不知味,故衣带渐宽。脾,其华在面,故脾伤则面容枯槁矣!

中医:五官分别对应哪个脏腑

  。中医理论认为,五官对五脏,五脏是否健康会通过面部反映出来。换句话说,通过观察五官,即口、眼、耳、鼻、舌,可查看五脏是否健康。那么,五官分别对应哪个脏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根据中医“全息理论”,脸上“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口与脾胃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贫血、营养不良、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鼻与肺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与肺相关。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眼睛与肝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耳朵与肾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舌与心脏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凤凰中医提醒,除了五官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外,其他部位如人中、印堂等都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当发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中医:五官分别对应哪个脏腑

  。中医理论认为,五官对五脏,五脏是否健康会通过面部反映出来。换句话说,通过观察五官,即口、眼、耳、鼻、舌,可查看五脏是否健康。那么,五官分别对应哪个脏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根据中医“全息理论”,脸上“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口与脾胃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贫血、营养不良、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鼻与肺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与肺相关。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眼睛与肝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耳朵与肾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舌与心脏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凤凰中医提醒,除了五官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外,其他部位如人中、印堂等都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当发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B型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 和 。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 代医家 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 、 、 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7.中医学包括 、 、 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 、 、 、 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 、昼 、夕 、夜 。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为主宰, 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 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 精为 ,气为 ,神为 。   三、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 )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 )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 )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 )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 )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 )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 )   四、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 9.五脏一体观 10.形神一体观   五、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型题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型题   1.DE 2.AC 3.CE   (四)X型题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证论治   11.心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3.基础 动力 主宰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名词术词解释   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为什么酸甜能增加胃口?从中医五行角度来看

  您好,可以这样解释:从五行角度,甜对应着土一行,也就对应着脾胃,所以,甘甜往往能满足脾胃的需求,对脾胃有益。   但酸有益于脾胃就无法用五行来解释了。从西医角度讲胃酸的主要成份HCl,以氢离子形式存在。酸的事物在胃中液可以解离出氢离子。增强的胃的酸性,有助食物消化。

如何建立基于五行理论的中医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模型,自我诊断,自我愈疗。

  你看一下《中医运气学说导论》这本书吧

中医五行的五行指点

  属木的时令是春季。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属木的器官是肝、胆、眼睛。属木的情志是怒。属木的味道是酸味。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属金的时令是秋季。秋天西风萧瑟,万物凋敝,符合金性。属金的器官是肺、大肠、鼻。属金的情志是悲。属金的味道是辛味。属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帽落西风,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推荐食物: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 属火的时令是夏季。夏季万物茂盛,气候炎热,如同播火。属火的器官是心、小肠、舌。属火的情志是喜。属火的味道是苦味。属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延。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温、热,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属水的时令是冬季。冬季万物蜇藏,冷气袭人,冰封大地,与水性相合。属水的器官是肾、膀胱、耳。属水的情志是恐。属水的味道是咸味。属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发黑,确实肾脏不妙。此时最应该多吃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推荐食物: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 属土的时令是长夏。这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此时暑热多湿,正是万物蔬果生长的时期,与土性相应。属土的器官是脾、胃、口。属土的情志是思。属土的味道是甘味。属土的食物是黄色食品。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

中医将面板归结到五行的哪个方面呢

肝为木,开窍于眼,主筋;心为火,开窍于舌,主脉;脾丁土,开窍于口,主肉;肺为金,开窍于鼻,主皮毛;肾为水,开窍于耳,主骨。

按照中医学面相理论,关羽和包公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红血丝一般为20~35岁的皮肤表现。这部分人脸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后会呈现出发红甚 至发紫的现象。即使是一些轻微的运动,甚至一激动脸就红了起来;有时候进食一些刺激性或热量高的食物 ,面颊也会明显地红起来。发红的同时往往还会出现轻微的瘙痒、刺痛感觉,让脸色十分不好看。   随着气候的变冷,压力或空气污染,发红的现象往往更加严重,还会伴有烧灼、紧绷感、刺疼和干燥 。不论肤色深浅,皮肤看起来都有些透明而且很薄。   引起红血丝的因素有很多,特有的高原反应 或是经过美容换肤后,都会有红血丝现象。然而比较多见的是皮肤比较敏感、角质层比较薄的女性,她们 对阳光、药草、化妆品、气温(冷热)等都非常敏感,导致未稍血管时紧时松,呈现反复淤血,造成血管迂 回扩张而形成了红血丝,尤其是到了冬天,气温下降,皮肤的适应度差,红血丝的现象就更加严重。   iask.fh21.com.cn/question.php?id=2679     红脸膛:   这是由于摄取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过多所致。治疗方法是,在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食物时,一定要辅以含大量叶绿素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莴苣等,生吃效果更好。也可将蔬菜切碎,用布包挤汁饮用。   赤红脸:   原因是血液循环不好,特别是末梢细胞血液不畅通。当天气寒冷时,人的面颊赤红,尤其是鼻尖部位。治疗方法是:   1.经常洗澡和按摩,使血液流通畅快,对红的部位要多做按摩;   2.为使体内更好地充分吸收蛋白质,要大量食用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的食物,通过日光照晒可帮助吸收维生素D。   油脂黑脸:   这是由于过量食用动物油和植物油所致。治疗方法是,控制动植物油的食用量,多吃含叶绿素的蔬菜。吃饭前喝一杯用温开水沏的菜末汁,效果更好。   面部黑色:   一般来说,食盐过多的人肌肤粗糙发黑,经阳光照晒后更厉害。手、足发黑是由于体内盐分要从末梢处泄出。过多地食盐面部会慢慢罩上一层黑色。治疗方法是:   1.控制食盐摄入量,多饮水,使盐分随尿液排出;   2.勤洗澡,在浴室中浸泡至出汗,也可排泄一些盐分。     www.39.net/...1.html





中医脏腑五行理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