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风水术语

老黄历的术语解释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祭祀:指祭拜祖先和神明等。安葬:举行埋葬等仪式。嫁娶:结婚的日子。出行:外出旅游等。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动土:建筑房屋时、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安床:指安置床铺。开光: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纳采:订婚时受授聘金。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移徙:搬家、迁移住所。破土:指埋葬死人。解除:打扫房屋。入宅:搬入新家。修造:修理建造房屋。栽种:种植作物。开市:商店开张营业。移柩:移动棺材。订盟:订婚仪式的一种,俗称小聘。拆卸:拆毁房屋。立卷: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交易: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求嗣:向神明祈求后代。上梁:给房屋装上大梁。纳财:购屋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起基:建筑时、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斋醮:庙宇建醮前需举行的斋戒仪式。赴任:走马上任。冠笄:男女年满二十岁所举行的成年礼仪式。安门:放置正门门框。修坟:修理坟墓。挂匾: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黄历的各种术语解读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在中国又叫国历,或新历。它与地球环绕太阳运动有关,是一种阳历。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示例:2013年1月4日,星期五。(后面两个示例都以这天为准,台湾地区还用民国纪年,即民国102年)农历:按标准应称夏历,又叫汉历,是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并结合地球环绕太阳运动之规律(即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制定的历法。这是一种阴阳历。农历以正月初一日为一年之始。示例:壬辰年 十一月 廿三日。(有的万年历为避免与干支历混淆,便注明为“农历年”。)关于纪年法,这里必需说明的是:农历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时宪历,当时是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到了清朝末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等就采用了黄帝纪年。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后,有代表提出黄帝纪年不利于与国际通行的历法相衔接,遂决定改用西历(阳历)。黄帝纪元的使用至此为止 。固夏历只剩下干支纪年这一选项,并沿用至今。一直以来,均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要求恢复黄帝纪年的建议。好处是一可以避免和干支历混淆,二是更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可以像公元纪年一样连续递进式地纪年。干支历:又叫节气历、甲子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基本完善于北宋时期。它用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出十二个月份,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年长即回归年,是一种阳历。干支历以立春为岁首。 示例:壬辰年 壬子月 庚午日。(部分历书没有干支纪月、干支纪时的,用五虎遁年起月诀、五鼠遁日起时诀推排出)干支历一直是黄历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择吉之术只与年月日的干支相关。后世的选择家为增加其术的精密度,并营造出上应天行的形象,乃强调铺注规则中的月份,是从该月节气的起始瞬间至下月节气之前。南宋掌禹锡即称:凡择日,皆取月节气应为正,气应时刻随历日用之。 值年太岁: 今年值年之太岁。岁冲:今年与太岁冲犯之岁次生肖。干支纪年: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方法,是干支历的一部分,或与农历相配。如甲午年,或农历甲午年。流年飞星:即当年入中之紫白九星。有的会配有流年九宫飞星图。二十四节气及交节时间: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七十

古人起字是依据什么啊 怎么起的啊

  以下是完整版的回答,多少再追加点分吧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楚庄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①,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   --------------------------------------------------------------------------------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   “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①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诸城)的“葛”姓迁到阳都(今山东沂水),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是可以因事因地因时而变换的,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某种时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   --------------------------------------------------------------------------------   ①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禇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名和字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明显,有的隐晦。如明朝的唐寅字伯虎,“寅”、“虎”是干支生肖的关系,比较明显;而清代曹寅字子清,“寅”、“清”却取自《书经》里“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这句话,这就比较隐晦。有的人不只一个字。如前述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清代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等。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杲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嬴、朱常询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所南”(表示心向南方,和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同样的意思)、“木穴国人”(木穴合写为“宋”,表示不忘故国)。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两个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外,历史上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却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三、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北宋吕本中和南宋吕祖谦先后称东莱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分指汉代学者戴德、戴圣叔侄(他们编纂的《礼记》也分别称为《大戴礼》、《小戴礼》),晋代作家阮籍、阮咸叔侄也分别称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义词),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也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伊吕”指商伊尹、周吕尚;“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七、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同李十一醉亿元九》、《送裴十八图南》、《寄丘二十二员外》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还可连同名和官职并称,如裴图南称裴十八图南、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上述这些起着姓名作用的地点名称、官职名称等,大都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本人自己并不使用。这一点是和姓名不同的。但是,这些称呼既已使用,大都因历史上长期沿用而固定下来。如孔融因在北海任相而称“孔北海”,但不以其籍贯而称鲁国;王安石以籍贯而称“王临川”,但不以曾在鄞县任官而称鄞县。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因而称“杜工部”、“杜拾遗”、但他还任过参军、参谋,却不称杜参军、杜参谋。唐李贺只以籍贯称“昌谷”,南北朝鲍照只以职衔称“参军”。“李杜”多指李白、杜甫,不用来称李贺、杜牧。宋代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是画家,世称“小米”,但米芾却不称“老米”,而多称“米南宫”“米颠”。总起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用地名或官职名等称代;也并不是所有与某人有关的地名、官职名都可以用来称代某人。这是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并不见得有什么道理。   在封建社会里,姓、名、字、号不仅以它的字形、字义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而且也常被直接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除了颁赐“谥号”之外,“赐姓”、“赐名”也是统治者用来维系或加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唐朝沙陀族的朱邪赤心就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而被赐以“国姓”(皇帝的姓)“李”,赐名“国昌”(他的后代就袭用“李”姓。在五代时,其孙李存勖并利用这个“李”姓建立后唐,即后唐庄宗)。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钊,被赐名“国忠”,是天宝年间炙手可热的权臣。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的叛徒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他篡唐自建梁朝后就不便再用唐的赐名,又改名“晃”。明代太监郑和本姓马,因随燕王起兵而被赐姓“郑”(他就是著名的“三保太监”,曾七次受命率船队出使南洋)。明末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曾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因而闽台人民称他为“国姓爷”)。与“赐姓”、“赐名”的笼络、褒奖作用相表里,统治者还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人改易姓名,进行迫害镇压。由于宗室内部的斗争,三国时吴帝孙皓追改他的堂弟孙秀的姓为“厉”;唐玄宗也曾改新兴王李晋的姓为“厉”。清雍正帝上台后强令他的弟弟(他争夺帝位时的对手则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胤禟改名为“塞思黑”(满语:猪)。武则天也是一个热中于赐姓改姓的统治者。她称帝后,把当时的唐中宗和以后的唐睿宗先后改为“皇嗣”,赐姓“武”;又曾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徐敬业先世已被唐太宗赐姓李,因起兵反对武则天又被她取消赐姓,复姓徐。   在姓名问题上反映封建帝王在政治上和人格上的绝对统治地位的,还有“避讳”。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皇帝垄断专用,臣民不许使用,这种字叫“讳字”,这种作法叫“避圣讳”。违反了这一条就是“犯上”、“大不敬”,甚至“大逆”,就成为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严重问题。在姓名问题上,也是充分反映了专制帝王统治的专横和残暴的。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封建帝王显示其淫威,实行专横统治的直接工具。从这点上说,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他的著作也分别题名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国公集》、《文信公题杜诗》等。又如《四库全书》中以“王”为首字题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字号或其他代称题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游集》(明王达的号)、《王阳明集》(明王守仁的尊号)、《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的谥号)、《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的封号)、《王右丞集》(唐王维的官职)等。还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题目上根本无姓名,如《临川集》(宋王安石原籍临川)、《凤洲笔记》、《弇州山人题跋》(明王世贞,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渔阳文录》(清王世祯,号渔洋山人)、《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称船山先生)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了解,会给我们阅读古代的著作文献增加很多困难。另外一方面,这些字号之类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客观存在,并且作为使用者表达自己的志趣的一种手段,我们也就可以利用它作为我们研究古代人物思想生活的参考,前面提到过的“放翁”“木穴国人”“八大山人”就是例子。名、字、号还由于它的命名原则和含意,古典文学的作家也利用它对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命名取号,作为塑造人物刻画人物以及表达作者爱憎的一种辅助手段。《水浒》第十四回介绍吴用时说:“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寥寥几笔,通过名、字、号的介绍,勾画出的轮廓是:一个知识分子(字学究),但不是腐儒书呆子(名用,和字连起来是学能致用),他足智多谋(智多星),是诸葛亮类型的人物(加亮先生)。以后故事情节中出现的吴用的艺术形象也正是如此。《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命名,也都各有寓意,这更是人们所熟知的。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和晚清小说《孽海花》里面的人物原型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小说里人物的名、字、号的命名都和人物原型的名、字、号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联系求本溯源。如《孽海花》中的威毅伯是李鸿章(封爵号肃毅伯)、丁雨汀是丁汝昌(汝昌字禹廷,用谐音),方代胜字安堂是袁世凯(字慰亭,因方圆、世代、凯胜、安慰、亭堂这几组字的关系而组成小说中的名、字)等等。此外,“号”还常被古代的作家尤其是书画家当作笔名使用。如明代的《金瓶梅》题为“兰陵笑笑生”著,清代的《老残游记》题为‘洪都百炼生”著,《红楼梦》三十七回写宝玉等结社作诗要先起别号。至于书画落款用别号的就更多了。从以上这些片断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人姓、名、字、号方面的知识,对我们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的思想、风格和古代社会生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

古人起字是依据什么啊 怎么起的啊

  以下是完整版的回答,多少再追加点分吧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楚庄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①,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   --------------------------------------------------------------------------------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   “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①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诸城)的“葛”姓迁到阳都(今山东沂水),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是可以因事因地因时而变换的,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某种时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   --------------------------------------------------------------------------------   ①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禇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名和字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明显,有的隐晦。如明朝的唐寅字伯虎,“寅”、“虎”是干支生肖的关系,比较明显;而清代曹寅字子清,“寅”、“清”却取自《书经》里“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这句话,这就比较隐晦。有的人不只一个字。如前述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清代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等。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杲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嬴、朱常询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所南”(表示心向南方,和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同样的意思)、“木穴国人”(木穴合写为“宋”,表示不忘故国)。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两个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外,历史上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却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三、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北宋吕本中和南宋吕祖谦先后称东莱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分指汉代学者戴德、戴圣叔侄(他们编纂的《礼记》也分别称为《大戴礼》、《小戴礼》),晋代作家阮籍、阮咸叔侄也分别称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义词),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也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伊吕”指商伊尹、周吕尚;“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七、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同李十一醉亿元九》、《送裴十八图南》、《寄丘二十二员外》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还可连同名和官职并称,如裴图南称裴十八图南、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上述这些起着姓名作用的地点名称、官职名称等,大都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本人自己并不使用。这一点是和姓名不同的。但是,这些称呼既已使用,大都因历史上长期沿用而固定下来。如孔融因在北海任相而称“孔北海”,但不以其籍贯而称鲁国;王安石以籍贯而称“王临川”,但不以曾在鄞县任官而称鄞县。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因而称“杜工部”、“杜拾遗”、但他还任过参军、参谋,却不称杜参军、杜参谋。唐李贺只以籍贯称“昌谷”,南北朝鲍照只以职衔称“参军”。“李杜”多指李白、杜甫,不用来称李贺、杜牧。宋代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是画家,世称“小米”,但米芾却不称“老米”,而多称“米南宫”“米颠”。总起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用地名或官职名等称代;也并不是所有与某人有关的地名、官职名都可以用来称代某人。这是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并不见得有什么道理。   在封建社会里,姓、名、字、号不仅以它的字形、字义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而且也常被直接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除了颁赐“谥号”之外,“赐姓”、“赐名”也是统治者用来维系或加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唐朝沙陀族的朱邪赤心就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而被赐以“国姓”(皇帝的姓)“李”,赐名“国昌”(他的后代就袭用“李”姓。在五代时,其孙李存勖并利用这个“李”姓建立后唐,即后唐庄宗)。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钊,被赐名“国忠”,是天宝年间炙手可热的权臣。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的叛徒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他篡唐自建梁朝后就不便再用唐的赐名,又改名“晃”。明代太监郑和本姓马,因随燕王起兵而被赐姓“郑”(他就是著名的“三保太监”,曾七次受命率船队出使南洋)。明末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曾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因而闽台人民称他为“国姓爷”)。与“赐姓”、“赐名”的笼络、褒奖作用相表里,统治者还用政治力量强制他人改易姓名,进行迫害镇压。由于宗室内部的斗争,三国时吴帝孙皓追改他的堂弟孙秀的姓为“厉”;唐玄宗也曾改新兴王李晋的姓为“厉”。清雍正帝上台后强令他的弟弟(他争夺帝位时的对手则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胤禟改名为“塞思黑”(满语:猪)。武则天也是一个热中于赐姓改姓的统治者。她称帝后,把当时的唐中宗和以后的唐睿宗先后改为“皇嗣”,赐姓“武”;又曾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徐敬业先世已被唐太宗赐姓李,因起兵反对武则天又被她取消赐姓,复姓徐。   在姓名问题上反映封建帝王在政治上和人格上的绝对统治地位的,还有“避讳”。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皇帝垄断专用,臣民不许使用,这种字叫“讳字”,这种作法叫“避圣讳”。违反了这一条就是“犯上”、“大不敬”,甚至“大逆”,就成为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严重问题。在姓名问题上,也是充分反映了专制帝王统治的专横和残暴的。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封建帝王显示其淫威,实行专横统治的直接工具。从这点上说,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他的著作也分别题名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国公集》、《文信公题杜诗》等。又如《四库全书》中以“王”为首字题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字号或其他代称题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游集》(明王达的号)、《王阳明集》(明王守仁的尊号)、《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的谥号)、《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的封号)、《王右丞集》(唐王维的官职)等。还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题目上根本无姓名,如《临川集》(宋王安石原籍临川)、《凤洲笔记》、《弇州山人题跋》(明王世贞,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渔阳文录》(清王世祯,号渔洋山人)、《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称船山先生)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了解,会给我们阅读古代的著作文献增加很多困难。另外一方面,这些字号之类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客观存在,并且作为使用者表达自己的志趣的一种手段,我们也就可以利用它作为我们研究古代人物思想生活的参考,前面提到过的“放翁”“木穴国人”“八大山人”就是例子。名、字、号还由于它的命名原则和含意,古典文学的作家也利用它对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命名取号,作为塑造人物刻画人物以及表达作者爱憎的一种辅助手段。《水浒》第十四回介绍吴用时说:“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寥寥几笔,通过名、字、号的介绍,勾画出的轮廓是:一个知识分子(字学究),但不是腐儒书呆子(名用,和字连起来是学能致用),他足智多谋(智多星),是诸葛亮类型的人物(加亮先生)。以后故事情节中出现的吴用的艺术形象也正是如此。《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命名,也都各有寓意,这更是人们所熟知的。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和晚清小说《孽海花》里面的人物原型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小说里人物的名、字、号的命名都和人物原型的名、字、号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联系求本溯源。如《孽海花》中的威毅伯是李鸿章(封爵号肃毅伯)、丁雨汀是丁汝昌(汝昌字禹廷,用谐音),方代胜字安堂是袁世凯(字慰亭,因方圆、世代、凯胜、安慰、亭堂这几组字的关系而组成小说中的名、字)等等。此外,“号”还常被古代的作家尤其是书画家当作笔名使用。如明代的《金瓶梅》题为“兰陵笑笑生”著,清代的《老残游记》题为‘洪都百炼生”著,《红楼梦》三十七回写宝玉等结社作诗要先起别号。至于书画落款用别号的就更多了。从以上这些片断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人姓、名、字、号方面的知识,对我们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的思想、风格和古代社会生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

解释一下几个风水术语

  水口是水流的去处,水口砂是水口两岸之山,水口无砂,水势直弃而泻不吉。水口处应有密集之山,如犬牙相错,群鹤相攒,重更迂回数十里,步步回头不肯离去才是大吉。若是华表、捍门、罗星、北辰则更好。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环顾有情,才为上等之地。

求个好听的古人的字

楚轩 字行之 何靖 字初名 古御 字始真 傅恒 字金书 谭清 字君杰凌云 字云清 ....

网上流行的术语名称有哪些?

  一、论坛日常用语: 1、BBS:①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指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②波霸,Big-Breasted Sister的缩写。 2、版主:版主,也可写作板猪、斑竹。由于拼音输入造成的美妙谐音。副版主叫“板斧”。 3、马甲:注册会员又注册了其他的名字,这些名字统称为马甲,与马甲相对的是主ID。 4、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与之相对的就是老鸟。 5、大虾:“大侠”的通假,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特别高超的人,一般人缘声誉较好才会得到如此称呼。 6、灌水:原指在论坛发表的没什么阅读价值的帖子,现在习惯上会把绝大多数发帖、回帖统称为“灌水”,不含贬义。 7、纯净水:无任何实质内容的灌水,也说水蒸气。 8、水手:喜欢灌水的人。级别高的也称水桶、水鬼、水仙。指女性灌水狂人时,还有个特定称呼:水母。 9、潜水: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 10、打铁:写帖子,一般指有点儿重量的帖子。 11、拍砖: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帖子。 12、刷屏:打开一个论坛,所有的主题帖都是同一个ID发的。 13、扫楼:也叫刷墙,打开一个论坛,所有主题帖的最后一个回复都是同一个ID的。 14、楼主:发主题帖的人。 15、盖楼:回同一个主题帖,一般粉丝比较喜欢盖楼。 16、楼上的:比你先一步回复同一个主题帖的人,与之相对的是“楼下的”。 17、几楼的:除楼主外,所有回复帖子的人,依次可称为“2楼的”、“3楼的”…… 18、沙发:SF,第一个回帖的人。后来,坐不到沙发的人,声称自己坐了“床”或楼主的“大腿”~ 19、椅子:第二个回帖的人。 20、板凳:第三个回帖的人。 21、地板:连板凳都没得坐的人。 22、顶:一般论坛里的帖子一旦有人回复,就到主题列表的最上面去了。这个回复的动作叫做“顶”,与“顶”相对的是“沉”。 23、走召弓虽:超强,通常用于回帖时表示对主题帖的膜拜。 24、汗:表示惭愧、无可奈何之意。衍生词有:暴汗、大汗、汗死、瀑布汗、暴雨梨花汗等。 25、倒:晕倒,表示对某帖某人或某现实很惊异。 26、寒:对某帖某人或某现象感到浑身发冷。 27、抓狂:形容自己受不了某人某帖的刺激而行为失常,处于暴走状态中。 28、踩一脚:也称踢一脚、留个爪子印等,都是跟帖之意。 29、路过:不想认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数或经验值。与之相对的字眼还有:顶、默、灌水、无语、飘过、路过等。 30、闪:离开。 31、匿鸟:隐身了。“匿”作“藏匿”讲;“了”是多音字,在句尾本该读“LE”,有人喜欢误读“LIAO”,遂谐音为“鸟”。 32、找抽帖:楼主发的帖子内容特别找抽,让绝大多数人都不待见,也称找砖帖。 33、火星帖:很久以前已经被无数人看过转过的旧帖,转火星帖的人被称为火星人。通常回帖会这样说:楼主还是快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滴。(来自周星星《传奇私服》) 34、恐龙: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含贬义。与之相对的是“青蛙”,形容相貌抱歉的男性网民。 35、犬科 :喜欢追逐论坛里的女生的那种类型,尤其喜欢死缠烂打。 36、狼族:热爱美色,不过比犬科作风正派一点,不会纠缠。 37、……的说:动词后置的一种用法,来自日文语法。 38、……ing:动词进行时的一种用法,来自英文语法。 39、残念:可惜之意,引申有“碎碎念”等,来自日语汉字。 ......余下全文>>

古人拉屎用什么擦阿?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厕筹;手纸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   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   本文逆时间之河而上,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人还在使用五花八门的其他物事,但是主流是人们普遍用卫生纸,因此我们考证历史,也仅仅考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明的主流。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   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 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   “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   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   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   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   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   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   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   》:“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   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   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   》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   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   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   。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   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   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   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人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   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古人说的期颐之年

  期颐,词意指百岁之寿的老人。   古时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蒙古人喜欢什么

服饰 蒙古族男女衣着款式相似,都穿长袍 长袍右开襟,不开权,袖长而窄,高领,袍子的袖 口、领子、袍边都缝有图饰. 由于季节的不同,袍子的选料也不一样,天气暖和时,王公贵族 喜欢用绸缎等上等衣料缝制长袍,穷人们则穿粗布缝制的袍子





古人看手相术语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