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池姓人口数量

  中国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   (其中:池姓人数211万人,排名210位)   人口数/万排名 1. 李9500 2. 王8892 3. 张8484 4. 刘6456 5. 陈5436 6. 杨3696 7. 赵2748 8. 黄2676 9. 周2544 10. 吴2460   11. 徐2000 12. 孙1848 13. 胡1572 14. 朱1512 15. 高1452 16. 林1416 17. 何1404 18. 郭1382 19. 马1260 20. 罗1032 21. 梁1008 22. 宋972 23. 郑936 24. 谢864 25. 韩816 26. 唐780 27. 冯768 28. 于740 29. 董736 30. 萧708 31. 程689 32. 曹684 33. 袁648 34. 邓648 35. 许630 36. 付614 37. 沈600 38. 曾600 39. 彭588 40. 吕564 41. 苏564 42. 卢562 43. 蒋562 44. 蔡552 45. 贾504 46. 丁504 47. 魏504 48. 薛504 49. 叶504 50. 阎492 51. 余492 52. 潘492 53. 杜480 54. 戴468 55. 夏468 56. 钟462 57. 汪456 58. 田456 59. 任456 60. 姜444 61. 范432 62. 方430 63. 石420 64. 姚420 65. 谭409 66. 廖408 67. 邹396 68. 熊384 69. 金378 70. 陆372 71. 郝360 72. 孔349 73. 白348 74. 崔336 75. 康336 76. 毛324 77. 邱324 78. 秦314 79. 江313 80. 史300 81. 顾300 82. 侯300 83. 邵293 84. 孟288 85. 龙288 86. 万288 87. 段276 88. 雷271 89. 钱264 90. 汤232 91. 尹228 92. 易228 93. 黎216 94. 常221 95. 武216 96. 乔216 97. 贺216 98. 赖216 99. 龚205 100. 文204 101. 庞 102. 樊 103. 兰 104. 殷 105. 施 106. 陶 107. 洪 108. 翟 109. 安 110. 颜 111. 倪 112. 严 113. 牛 114. 温 115. 芦 116. 季 117. 俞 118. 章 119. 鲁 120. 葛 121. 伍 122. 韦 123. 申 124. 尤 125. 毕 126. 丛 127. 焦 128. 向 129. 柳 130. 邢 131. 骆 132. 岳 133. 齐 134. 尚 135. 梅 136. 莫 137. 庄 138. 辛 139. 管 140. 祝 141. 左 142. 涂 143. 谷 144. 祁 145. 时 146. 舒 147. 耿 148. 牟 149. 卜 150. 上官 151. 路 152. 詹 153. 关 154. 苗 155. 凌 156. 费 157. 纪 158. 靳 159. 盛 160. 童 161. 欧 162. 甄 163. 项 164. 曲 165. 成 166. 游 167. 阳 168. 裴 169. 席 170. 卫 171. 查 172. 屈 173. 鲍 174. 位 17......余下全文>>

姓池的名人有那些

  池姓   一、姓氏源流   池(Chí)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始成于战国时候的秦国王族后代,以祖字为氏。战国时,秦国有个王族名叫公子池,他是秦国的大司马。他的家族繁盛,其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为姓,遂成池姓。   2、出自以居住地为姓。《风俗通》载:“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古代城墙称作城或垣,城外护城河称之为池。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说,古代称护城河为池,而居住在护城河边的人便以“池”为姓,世代沿袭,称为池氏。   3、在蒙古、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以池为姓的。   池姓始祖:公子池。迟姓是以地为姓的姓氏。据考证,池姓大致出现在距今2000年前的秦汉之际河南陈留一带。源出赢姓,秦国公族大司马公子池,原居咸阳京都,为了拯救秦国不被列强国家所歼灭而赴汤蹈火,为保卫秦国其他国土,立下汗马功劳。公子池的后代子孙以公子池的字“池”为氏,渊源始此。又据《姓氏考略》上说,陈留有池氏,秦的丞相池子华就是出自公子池家族。发祥于陈留之地的池氏,后世繁衍分布于我国的南方福建、广东以及云南、江苏等地。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离石县。故池氏后人奉公子池为池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池姓起源于距今2000年前的秦汉之际河南陈留一带。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公子名叫池,人称公子池,在朝廷里面任大司马的官。他家族昌盛,他的后代中有的以他名字为姓,世代相传,形成一支池姓。另一支起源于以居住地为姓。古代护城河称为池。有一句成语说,“城门着火,殃及池鱼”就是指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中鱼儿遭殃。古时农田在城外而务农的百姓往往在城池边,一来生活用水方便,二来前往耕作近,而他们的称呼也往往带个池字,久而久之形成了池姓。望族出于西平郡,即现在的甘肃省的西宁县。据《姓氏考略》载,陈留有池氏,秦的丞相池子华就是出自家族。发祥于陈留之地的池氏,后世繁衍分布于我国的南方福建、广东以及云南、江苏等地。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离石县。当今池姓是一个族不繁,人不多,但分布极为广泛的族姓。在我国的闽、粤、赣、皖、晋、冀、京、豫、陕、湘、滇、台等省,以及在美国、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大小不等的池姓氏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在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池姓氏族。在现用的百家姓中,池姓排名第二百一十一位。   三、历史名人   池子华:战国时赢秦公族大司马公子池之后裔。公元前318年张仪离秦相,魏秦惠文王以子华为相。   池圣夫:浙江平阳县人。宋嘉定四年辛未(1211年)文科进士。宝庆绍定年间历正字校书郎、秘书郎,兼吴王益王府教授、著作佐郎、著作郎。端平间知建昌军,淳佑间除淮西、江东总领,提领建康府户部。   池浴德:号明洲,福建省同安人,明朝的好官,明嘉靖(1556年)举为进士而当“太常寺少卿”的官,他公正,为官廉明,通达事理,事情都办得出色。   池显方:字直夫,福建省同安人。明天启年间举人,池浴德的儿子,工诗文,以诗词、文章出名的文士。著有《晃岩集》、《南参集》等。   池逢功:字玄三,黄岩人,由世袭云骑尉荐升副将,署温州总兵。咸丰三年温州遭大水,四年春夏间民多饥死。建议设局施粥,倡捐百金,谕所将校勉力相助。于是守令,士绅无不乐施。历两月余,全活甚众,土民立碑歌颂。后署福建提督,卒于官。   池生春:字龠(Yuè 音跃)庭,号剑之,楚雄人。清朝名士,官至国子监司业。他文章和书法都好,举为进士,以不欺人为本,慷慨大方,言行举止悉合礼仪。著有《入秦日记》、《直庐记》、《诗文剩稿》等流传于世。   池峰城:原名凤臣。河北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民国9年(1920年)在西北军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任军职。民国1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旅第三营营长。中原大站后任第二十六军路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民国25年1月,受陆军少将衔;10月受陆军中将衔。民国27年参加徐州会战。民国28年3月,任第三十军军长,后任豫鄂边区的游击总指挥,长江上游江防军副总司令,第十三军长兼宜巴要塞区守备司令。民国34年11月起,先后任保定警备司令、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参议等。民国38年参加北平和平解放。1955年3月16日病逝,终年53岁。

姓边的名人

  边姓历史名人   边 韶:后汉凌仪人,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桓帝时,边孝先官至尚书令,著有《诗颂碑铭书策》15卷。   边 让:字文礼(?-1208),陈留浚仪人。生年不详,卒于汉献帝建安中。少辩博能文。灵帝中平中,(公元一八六年左右)大将军何进闻名欲辟之,恐不至,诡以军事徵召。既至,署令史,以礼见之。让善占射,能辞对,宾客满坐,莫不羡其风。府掾孔融、王朗并修刺候。议郎蔡邕亦深敬之,以为宜高任,复上书推荐。时年只二十余。后以高才屡擢进,迁出为九江太太守。初平中,王室大乱,让去官还乡。恃才气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轻侮之言。建安中,有乡人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著有《章华赋》,今尚存。(见《后汉书文苑传》)余文皆散失。   边 镐:南唐升州人,李景时以行营招讨洪抚饶信翕等州都虞侯,攻取建州,王延政降,诸将皆争功,镐独无一言。寻平湖南马氏,进武安军节度。镐御下无法,行师唯以活人为务,时称边菩萨。会有孙朗之乱,竟丧楚地,坐削官。后周师至,镐起为将,军溃被执。世宗命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及割淮南请盟,乃归镐,景置而不用,后卒于金陵。   边 鸾,唐朝画家,长安人。他擅长画花鸟及折枝草木,用笔轻利,设色鲜明。唐德宗曾命他画外国年赠解舞孔雀,他画一正一背,毛羽金翠辉映,舞态若合音节,表现出了羽毛的变化姿态和花卉的芳妍,为前所未有,对推动当时花鸟画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边 鲁:元代书画家。字至愚,号鲁生,宣城(今安徽省宣城)人。官南台宣使。工古文奇字,善墨戏花鸟,名重江湖间。著有《书史会要》、《画史会要》、《春草斋集》、《梧溪集》等。   边 贡:明代文学家,济南历城人,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 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   边景昭:字文进。明代画家,字文进,福建省沙县人,一作陇西(今甘肃省)人。永乐年间召至京,以绘事供奉内廷,授武英殿待诏,与蒋子成、赵廉被称为“禁中三绝”。他性格夷旷洒落,渊博能诗,精画花果翎毛,继承宋代院体传统,以工整妍丽取胜。所画花鸟,注重刻画花鸟的各种情态他的花鸟优美而不流于柔媚,具有新的格调攻为明代前期重要的花鸟画家,与吕纪齐名。   边连宝:清代约1729年前后在世。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直隶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中前后在世,年七十四岁。诸生。父汝元与同里以诗艺相切磋,连宝能世家学。雍正十三年,(1735年)贡成均,廷试第一。明年,蔫试“博学鸿词”,报罢。复蔫经学,辞不赴。自是无意进取,益肆力于古学。连宝为诗,直达胸臆才力纵恣。出入于韩愈、孟郊、白居易、卢仝之间。著有《随园集》、《古文病余草》、《续草》、《长语》、《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   边寿民:清代著名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江苏淮安秀才。他的艺术活动在雍正、乾隆年间,以善画芦雁名闻海内。画花卉亦有别正职。画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因他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他又工诗词、精书法。和郑板桥友善。他善于写生,每于秋日结屋荒洲,从琉璃窗中洞观芦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代表作有:《碧梧双峙图》、《老圃秋容图》、《寒江秋思图》、《寒芦落雁图》、《芦丛栖息图》、《沙洲雁影图》、《潇汀南雁图》等。...余下全文>>

姓边的名人

  边姓历史名人   边 韶:后汉凌仪人,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桓帝时,边孝先官至尚书令,著有《诗颂碑铭书策》15卷。   边 让:字文礼(?-1208),陈留浚仪人。生年不详,卒于汉献帝建安中。少辩博能文。灵帝中平中,(公元一八六年左右)大将军何进闻名欲辟之,恐不至,诡以军事徵召。既至,署令史,以礼见之。让善占射,能辞对,宾客满坐,莫不羡其风。府掾孔融、王朗并修刺候。议郎蔡邕亦深敬之,以为宜高任,复上书推荐。时年只二十余。后以高才屡擢进,迁出为九江太太守。初平中,王室大乱,让去官还乡。恃才气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轻侮之言。建安中,有乡人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著有《章华赋》,今尚存。(见《后汉书文苑传》)余文皆散失。   边 镐:南唐升州人,李景时以行营招讨洪抚饶信翕等州都虞侯,攻取建州,王延政降,诸将皆争功,镐独无一言。寻平湖南马氏,进武安军节度。镐御下无法,行师唯以活人为务,时称边菩萨。会有孙朗之乱,竟丧楚地,坐削官。后周师至,镐起为将,军溃被执。世宗命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及割淮南请盟,乃归镐,景置而不用,后卒于金陵。   边 鸾,唐朝画家,长安人。他擅长画花鸟及折枝草木,用笔轻利,设色鲜明。唐德宗曾命他画外国年赠解舞孔雀,他画一正一背,毛羽金翠辉映,舞态若合音节,表现出了羽毛的变化姿态和花卉的芳妍,为前所未有,对推动当时花鸟画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边 鲁:元代书画家。字至愚,号鲁生,宣城(今安徽省宣城)人。官南台宣使。工古文奇字,善墨戏花鸟,名重江湖间。著有《书史会要》、《画史会要》、《春草斋集》、《梧溪集》等。   边 贡:明代文学家,济南历城人,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 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   边景昭:字文进。明代画家,字文进,福建省沙县人,一作陇西(今甘肃省)人。永乐年间召至京,以绘事供奉内廷,授武英殿待诏,与蒋子成、赵廉被称为“禁中三绝”。他性格夷旷洒落,渊博能诗,精画花果翎毛,继承宋代院体传统,以工整妍丽取胜。所画花鸟,注重刻画花鸟的各种情态他的花鸟优美而不流于柔媚,具有新的格调攻为明代前期重要的花鸟画家,与吕纪齐名。   边连宝:清代约1729年前后在世。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直隶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中前后在世,年七十四岁。诸生。父汝元与同里以诗艺相切磋,连宝能世家学。雍正十三年,(1735年)贡成均,廷试第一。明年,蔫试“博学鸿词”,报罢。复蔫经学,辞不赴。自是无意进取,益肆力于古学。连宝为诗,直达胸臆才力纵恣。出入于韩愈、孟郊、白居易、卢仝之间。著有《随园集》、《古文病余草》、《续草》、《长语》、《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   边寿民:清代著名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江苏淮安秀才。他的艺术活动在雍正、乾隆年间,以善画芦雁名闻海内。画花卉亦有别正职。画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因他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他又工诗词、精书法。和郑板桥友善。他善于写生,每于秋日结屋荒洲,从琉璃窗中洞观芦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代表作有:《碧梧双峙图》、《老圃秋容图》、《寒江秋思图》、《寒芦落雁图》、《芦丛栖息图》、《沙洲雁影图》、《潇汀南雁图》等。...余下全文>>

姓白的有哪些名人?

  白百何

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余下全文>>

姓何的名人有哪些

  何斯摩

历史上姓周的名人有哪些

  周公旦、周瑜、周王朝所有国君、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周恩来、

现代有哪些姓杨的名人?

  杨利伟,杨丽萍,杨振宁,杨幂,杨绛……

谯姓的此姓名人

使全队保持高昂士气,击退了敌军的多次疯狂进攻。1932年春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红3军第8师24团政治委员,随部转战于湖北省荆山,被发起“肃反”运动的“左”倾领导者诬为“改组派”遭逮捕。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1925年初入华容平民夜校学习。并先后加入华容县雪耻会和夜校组织的祕密农会小组。1927年5月在“马日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中,参与组织暴动队,处决屠杀工农的土豪劣绅,坚持革命斗争,保卫洪湖苏区。同年6月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便辍学在家砍柴务农,时年31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谯继汉(1901—1932。在反国民党大规模“清湖”的斗争中,十分注重抓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8),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仅读了二年半私塾、应城一带,牵制敌军。同年8月被错杀于湖北省监利县瞿家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3月率暴动队编入华容县游击大队,以华容与石首交界的桃花山为依讬坚持游击战争。1930年11月,任湘鄂西联县政府赤卫总队右军第8大队政治委员





姓池的名人有哪些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