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周公诫子》的译文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   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周公诫子告诫儿子伯禽和诫子书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周公的核心:子无以鲁国骄士   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周公诫子》中衍生的成语。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握发吐哺另一个成语:博闻强记

《周公诫子》中衍生的成语。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握发吐哺另一个成语:博闻强记

周公解梦梦见庙子警报响声

  分享自#梦友解梦#   梦见寺庙,暗示你会有可以求助的人,帮你解决烦恼,助你工作生活顺利。   男人梦见寺庙,可能预示事业或环境会遭遇不稳定。   女人梦见庙宇,预示丈夫家庭可能会遇到变故。   病人梦见寺庙,暗示...

周公诫子中最后1句采取反问句式有何效果?拜托各位大神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 4. 《周公诫子》练习题1、浏览: 以下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1项是( )( 查看更多答案>>

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不同点:   1、产生的地点不同。   元杂剧以元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而南戏则产生于浙江永嘉(温州)一带,所以南戏又被称为“永嘉杂剧”南戏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   2、剧本结构不同。   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组成一个剧本,杂剧的题目证明放于剧本末,一般用来作剧名;南戏的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南戏的题目证明放在剧本开头,一般由四句七言诗来作。   3、扮演角色不同。   杂剧一般由“末、旦、净”三类组成;而南戏则由“生、旦、净、末、丑”等各类组成。   4、演唱形式不同。   杂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来唱,而且只能有一个人唱,一唱到底。杂剧当中,如果是由正末演唱的则叫“末本”,如果是由正旦演唱的则叫“旦本”;南戏的演唱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似杂剧一唱到底。   5、宫调上的不同。   杂剧的每一折只能有一个宫调,并且每折的宫调不能重复。南戏则不作规定。   6、表现的题材不同。   北方戏剧圈的剧作,较多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等为题材,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等。南戏则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例如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乔吉的《两世姻缘》、《金钱记》等。   7、音乐曲风上的不同。   杂剧在音乐曲风上表现得高亢,激昂;南戏则表现得缠绵,温婉、凄凉。这与杂剧和南戏产生和发展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有关。   相同点:   1、杂剧和南戏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都是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2、剧本的唱词,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是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3、杂剧和南戏都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   简介:   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大内家有何异同?

  三家拳,同属内家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太极拳之所以得到普及是因为国家好号召的缘故,太极拳在经过修改之后,运动强度大大减小,适合所有人群习练。可以作为锻炼身体的一个方法。其他拳当然也具有技击和养生功效,只是没有得到普及而已

酬赠非炯诫开过什么,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谕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

《周公诫子》中提到哪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什么借鉴意义?

  六德是指,谦,和,孝,义,智,勇这6种品德。   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 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 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 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 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 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 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 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周公诫子和诫子书有什么异同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