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历史上姓但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但的名人分布

  但望,字伯阖,东汉泰山(今山东泰安市)人。东汉桓帝时(147167)由并州刺史升为巴郡太守,在任期间勤于政事,体恤民情,广受当地百姓好评。     但明伦,字云湘,河南广武人(今河南成皋)。著名清朝大臣。清道光年间任两淮盐运使,有政绩。     但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以南阳、开封、燕山为郡望,宗支称南阳世家。但姓早期居住于陕西一带,汉时已因仕宦等原因迁居于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并在河南宛县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姓在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历史上姓吕的名人都有哪些啊

  历史名人     姓名     朝代     贡献     评价/荣誉/职务     籍贯     吕尚(前1156~前1017)     周朝     辅佐六位周王,巩固国家统治     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齐国始祖     东海海滨     吕不韦(?~前235年)     战国末期     著《吕氏春秋》,杂家代表     商人、政治家(为秦丞相)、思想家     卫国濮阳     吕臣(?前235~前173)     秦朝     重建张楚政权     秦末农民起义将领,世袭父爵新阳侯     吕雉(前241~前180)     汉朝     吕母(?~18)   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   琅琊海曲     吕布(?~198)     东汉     名将     五原九原     吕蒙     东汉     名将     汝南富陂     吕范(?~228)     三国     东吴名将、大司马     汝南细阳     吕据(父吕范)     吕岱(161~256) 三国·吴   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广陵海陵   吕忱 晋 著《字林》 文学家     吕静 晋 著《韵集》 音韵学家     吕洛 北魏   官至羽林中郎将,后封成武侯 代/今蔚县   吕光(337~399) 晋 后凉建立者 前秦将领 略阳   吕永吉 隋 隋文帝时大臣 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吕才 唐   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 博州清平   吕向 唐 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 书法家、学者 甘肃泾川   吕洞宾 唐 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吕蒙正(?~1011) 宋   状元、宰相 河南洛阳   吕端(935~1000) 宋   宰相 幽州安次   吕夷简(978~1040) 宋 维护国家安定,子公著、公弼 宰相、政治家 ,封号“申国公” 寿州   吕公著(1018~1089) 北宋     寿州   吕公弼(1007~1073) 北宋   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进枢密使 寿州   吕颐浩(1071~1139) 宋     齐州   吕大防(1027~1097) 北宋     京兆蓝田   吕大临(1044~1091) 北宋 著古器物图录《考古图》 金石学家,中国考古学鼻祖 京兆蓝田   吕惠卿(1032~1111) 北宋 王安石变法第二号人物 政治改革家,参知政事(副宰相) 泉州晋江   吕祖谦(1137~1181) 南宋 六世祖为吕公弼 理学大家,与朱熹、张栻齐名 寿州   吕纪 明   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 浙江鄞县   吕柟(1479~1542) 明朝 著有《周易说翼》等。 著名理学家。 陕西高陵   吕坤 明......余下全文>>

历史上姓明的有哪些名人?

  1.五代十国时期南唐 江州乡贤,北宋 蔡州褒信县主簿 明起   2.大夏国皇帝明玉珍,明升   3. 明僧绍次子--南齐---临沂县令明元琳(字仲璋)   4.晋 著作郎 明忱   5.南朝宋---给事中,平原太守,中书侍郎。/明略   6.北 兖 州 刺史.国 子 祭 酒.诏 ....曰 质 子/明 山 宾[长]   7. 南朝梁--太 学 博 士,太 子舍人,..../明 震 ( 字兴道)[长   8. 北魏----员外常侍.阳 平 太 守 ....汲 郡 太 守//明亮[长]   9. 北齐太子中庶子 。赠 中书令 、扬 州 司 马/明少 遐   10.北宋朝--参知政事(副宰相)--明镐   11.北宋大理寺丞明元吉   12.西晋 ..... 从事中郎//明预   13. 正谏大夫 明崇俨   14. 南齐----巴州刺史/明惠照   15. 南朝晋... 东海太守 明 俨   16.晋.....徐州刺史 明褒   17.梁----司空记室/明罕(父明少遐)   18. 晋... 东海太守 明 俨   19. 南朝宋---员外散骑侍郎 明昙憘   20.隋--司 门 郎 , 国 子 祭 酒 明馀庆     16.

历史上姓明的有哪些名人?

  1.五代十国时期南唐 江州乡贤,北宋 蔡州褒信县主簿 明起   2.大夏国皇帝明玉珍,明升   3. 明僧绍次子--南齐---临沂县令明元琳(字仲璋)   4.晋 著作郎 明忱   5.南朝宋---给事中,平原太守,中书侍郎。/明略   6.北 兖 州 刺史.国 子 祭 酒.诏 ....曰 质 子/明 山 宾[长]   7. 南朝梁--太 学 博 士,太 子舍人,..../明 震 ( 字兴道)[长   8. 北魏----员外常侍.阳 平 太 守 ....汲 郡 太 守//明亮[长]   9. 北齐太子中庶子 。赠 中书令 、扬 州 司 马/明少 遐   10.北宋朝--参知政事(副宰相)--明镐   11.北宋大理寺丞明元吉   12.西晋 ..... 从事中郎//明预   13. 正谏大夫 明崇俨   14. 南齐----巴州刺史/明惠照   15. 南朝晋... 东海太守 明 俨   16.晋.....徐州刺史 明褒   17.梁----司空记室/明罕(父明少遐)   18. 晋... 东海太守 明 俨   19. 南朝宋---员外散骑侍郎 明昙憘   20.隋--司 门 郎 , 国 子 祭 酒 明馀庆     16.

历史上姓洪的有哪些名人

  家族名人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觉范     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     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     南宋鄱阳人。字景伯。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洪皓     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     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历史上姓欧阳的名人有哪些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历史上姓陶的名人有哪些

  陶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1。     陶姓用拉丁文表示,常用的有 Tao、 To、Tou、Dao等。     来源   一、远祖始于上古时期。部落首领陶唐氏的后世子孙以名字中的“陶”作为姓氏。   二、出自周代。虞思为周陶正负责(制造陶器的官职),后代子孙以官官为姓。   三、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浔阳郡:唐玄宗置,在今九江。   济阳郡:晋惠帝置,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   丹阳郡,汉武帝置,治所宛陵,在今安徽宣城。     名人   陶渊明:晋代文学家   陶谦:东汉,徐州刺史   陶侃:东晋大臣   陶弘景:南朝齐梁间道教大师、医药学家   陶大伟:台湾资深演艺人员   陶锡源:新界西区议员,前区局议员。   陶成章:中国民主革命家   陶希圣:中国政界人物   陶喆:台湾歌手   陶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陶大镛:中国经济学家   陶晶莹:台湾节目主持人   陶大宇:香港演员   陶璐娜:中国射击运动员   陶驷驹:中国公安部前部长     日本姓氏     陶,罗马字母Sue:陶晴贤

历史上姓董的名人有哪些

  董 狐:春秋时晋国史官,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   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董安国:西汉内史,曾著农书十八篇。董忠: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被封高昌侯。   董宣: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以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著称于世,有“卧虎令”和“强项令”之称。   董 贤: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西汉大司马。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小宛: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丽,善书画,通诗史,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   董 源:五代南唐画家。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董解元:金朝时戏曲家。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卓: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字仲颖。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   董昭:定陶(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曹操谋士。   董王己: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东汉屯田都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之夫。   董正:东汉时番禺(广州)人,以雅性高洁,累辟不仕为世人敬仰。   董昌:东汉浙江余姚人,官至蜀郡太守。   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三国时任曹魏大司农。   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东)人,蜀汉时任职尚书令,被称为“良士”。   董和: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枝江),蜀汉时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   董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三国时神医,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   董景道: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西晋经学大师。   董征:南北朝时顿丘(

历史上,姓齐的名人有哪些啊﹖

  齐盖:齐公,名盖,字副世,汉博陵(今河北蠡县)人,西汉平帝(公元元年—公元五年)封北平大将军、险渎侯,又封关内侯,兼知河北道事,平帝以为社稷之臣,赐字:“汉贤”。公元五年,王莽篡汉,齐公“愤气填胸”“独步戎场”,大战叛将邓郁,效死疆场。其后刘秀恢复汉室,“追谥公号礼也”   齐映:瀛州高阳(今属河北省),唐代大臣。22岁高中状元后,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判官等职,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   齐抗: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唐代大臣。   齐廓,字公辟,越州会稽人。举进士第,自梧州推官累迁太常博士、知审刑详议官,知通、泰州。   齐唐: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官吏、学者。少贫苦学,殿试中头名状元,官至职方员外郎。有《学苑精英》、《少微集》。   齐泰:明初大臣。初名德,赐名泰。明溧水(江苏省溧水)人。   齐之鸾:(约公元1522年前后在世),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县城太平坊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先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之鸾学识渊博,文彩宏丽,于桐城文学兴起有先导作用。著有《蓉川集》7卷、《奏疏》2卷、《南征纪行》和《入夏录》各若干卷。   齐慎:河南省新野人,清代将领。   齐万年:西晋时氐族豪帅,氐羌人民起义领袖。   齐季若:唐代进士,贞元中陆贽主试,试明水赋、御沟柳诗,与韩愈、欧阳詹、贾稷、陈羽等人同榜。“皆天下伟杰之士,号曰龙虎榜”。   齐天觉:宋代学者,字莘夫,青阳人。家贫,好读书,倦则依几而卧,三十年未曾睡觉。经史子集,无不精通。曾任温州天富知监,后迁知襄阳、宣城二县,再改赣州佥判。   齐德之:元代人,医学家。曾任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结合自己多年外科疮肿诊治之临床经验,编成《外科精义》三卷,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齐召南:浙江省天台人,清代大臣、学者。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科,累官至礼部侍郎。熟于三礼,尤长于地理之学。与从兄齐周华合称天台二齐,其弟齐世南亦进士及第,可谓一门学者。有《水道提纲》、《历代帝王年表》等。   齐大勇,河北昌黎县人, 为清朝,雍正八年,状元。官至湖广提督的武状元齐大勇,齐大勇是一个近乎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他在生前多次征战西南,为维护国家的统一

历史上姓百的名人有哪些

  百政,西汉农民起义首领。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   武帝末年,战争频繁,赋役繁重,人民穷困,被迫纷起反抗,他与梅免在南阳各地领导农民起义,攻城邑,杀长吏,互相呼应,官府不能制。数岁后,武帝命绣衣御史以虎符发兵进击,起义终被镇压,但起义军散卒仍多继续坚持斗争。     百家奴(?-1311),元将领。蒙古人。   父唆都任郢、复(今湖北钟祥、沔阳)二州招讨使;他承袭父职。至元五年(1268),从大军围攻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多立功,1271年,宋将范文虎输粮于襄阳,他在鹿门山给予袭击,后驻军该地,断绝宋军粮道。1274年从攻郢州(今湖北钟祥);宋大军骤至,他深入宋阵,身负数伤,犹力战。后从元军大战鄂、汉,宋将夏贵率水师拒战,他突入宋阵,击败宋军,追至黄州(今湖北黄冈),转战百里,深夜始还。又攻破金牛坝要寨,立有战功。   百龄(?-1815),清臣。字子颐,号菊溪。汉军正黄旗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授编修。历奉天(辽宁)顺天府丞。嘉庆五年(1800)授湖南、浙江按察使。历贵州、云南布政使。八年,擢广西巡抚,平冤案,上嘉之,特加少保。寻擢湖广总督。后被劾,夺职。赴福建治粮饷。历山东按察使、巡抚。十四年,复擢两广总督。筹饷练水师,惩贪去懦,降服巨寇张保,粤洋肃清。授两江总督。时河决王家营,其亲勘下游,疏请修浚正河,诏如仪。十八年,命协办大学士,总督如故。后因案受牵,严诏责捕。二十年,封三等男,兼署安徽巡抚。是年病卒于江宁(南京)。谥文敏。所著有《除邪纪略》、《守意龛集》。   其他百姓名人有战国列子弟子百丰;明将领百恭、百通;清将领百祥等。





姓吕的历史上的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