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智姓的含义

  词目:智姓读音:Zhì Xìng (ㄓˋ ㄒㄧㄥˋ)含义:智,从知,从日,是知的后起字。矢口日,矢,即是箭。口即是口。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内义为,知日,知太阳也。知太阳之阴阳也。  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如日夜,日出后见日光为日,日没后不见日光为夜,而太阳本身自古至今从未有未无,未生未灭,未阴未阳。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了如指掌,胸有成竹,故有智慧之意。智,古地名,春秋时属晋国,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北。智姓属于以邑名为氏,凡是姓的字是智的人均属于智姓。 山西永济市是智氏的发源地。

姓智的明星

  智姓源流单一,起源于东周时期,曾是晋国六卿之一,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华夏望族,始祖为智庄子荀首。   [

林姓名人的现代名人

  1926年,让徐志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最后在梁启超贤惠儿媳的角色里化作“人间的四月天”,任凭冰心在《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文中,对集建筑师、教授、诗人和作家于一身的她吐点酸水。1937年,“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所作《京华烟云》成为全美畅销书,并获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1940年,有一个人享受过毛泽东一生唯一一次为他人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这人就是林育英(又名张浩)。说起林育英,从他传奇的一生,和两个兄弟——林育南和林彪(又名林育蓉)来看,就可知中国历史是少不了此人之名的。1971年,“香港第一健笔”林行止创办《信报》,备受世人瞩目。林披,九牧之父1978年,林则徐的第五代传人凌青(原名林默卿),踏上联合国外交家之路。1981年,印尼华侨巨富林绍良被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旗下有近400家公司和银行。1994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政坛重量级人物,曾被日本媒体预测为蒋经国接班人的林洋港角逐“总统”,得票率排名第三。1999年,韩国林姓宗亲万分欣喜地在福建泉州寻到祖先到朝鲜半岛前的下海出发地,并为自己是“唐九牧林”(因林禄16世孙林披的9个州刺史儿子而得名)的后裔而感到光荣与自豪。《林姓史话》一书中“自周代至清代林姓主要文学家、诗人一览表”和“自唐代至清代林姓书画家、艺术家部分名录”,共有林姓196人之多。截至2004年,林姓院士足有22位。细想一下,从他们到比干的身上,无疑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忠、廉、孝、勤、俭的无数动人故事,以及“恕”与“和谐”的习性。林波,男,1956年生,世界冠军,中国射击队运动员,辽宁海城人。1973年入国家队。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小口径自选步枪比赛中多次获全国冠军,十三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多次打破亚洲纪录。1977年在中、罗射击友谊赛中,以599坏的成绩平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世界纪录。是第八届亚运会小口径步3×20项目和60发卧射团体冠军、第九届亚运会小口径自选步枪3×40、3×20团体冠军中国队成员。在第四届全运会预赛上,以400环的成绩平小口径自选步枪40发卧射世界纪录。1980年国际射击通讯赛上又以600环的成绩再平小口径步枪60发卧射世界纪录。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林觉民,革命先驱林正英,香港已故著名演员林若,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宁,大连林氏集团董事长林元培,男,世界级桥梁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兰英,女,1918年生,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林文肯,男,1945年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纪检组组长,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林元和,男,曾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广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林国恩,男,1946年生,目前最为系统地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林志峰,男,1986年生,作家、诗人。笔名上官朝夕,出版作品有《第一次看到她微笑》《三天》《中国式蚁族》《孤独是诗,寂寞是歌》等。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现代诗人、作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林纾(1852年—1924年),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翻译界开山祖师。林亮(1664—1727),漳浦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任台湾水师右营把总,1712年升福宁镇左营千总。林念修现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木森曾任湖北省纪委书记。林文漪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树森曾任贵州省省长一职,现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余下全文>>

林姓名人的现代名人

  1926年,让徐志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最后在梁启超贤惠儿媳的角色里化作“人间的四月天”,任凭冰心在《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文中,对集建筑师、教授、诗人和作家于一身的她吐点酸水。1937年,“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所作《京华烟云》成为全美畅销书,并获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1940年,有一个人享受过毛泽东一生唯一一次为他人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这人就是林育英(又名张浩)。说起林育英,从他传奇的一生,和两个兄弟——林育南和林彪(又名林育蓉)来看,就可知中国历史是少不了此人之名的。1971年,“香港第一健笔”林行止创办《信报》,备受世人瞩目。林披,九牧之父1978年,林则徐的第五代传人凌青(原名林默卿),踏上联合国外交家之路。1981年,印尼华侨巨富林绍良被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旗下有近400家公司和银行。1994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政坛重量级人物,曾被日本媒体预测为蒋经国接班人的林洋港角逐“总统”,得票率排名第三。1999年,韩国林姓宗亲万分欣喜地在福建泉州寻到祖先到朝鲜半岛前的下海出发地,并为自己是“唐九牧林”(因林禄16世孙林披的9个州刺史儿子而得名)的后裔而感到光荣与自豪。《林姓史话》一书中“自周代至清代林姓主要文学家、诗人一览表”和“自唐代至清代林姓书画家、艺术家部分名录”,共有林姓196人之多。截至2004年,林姓院士足有22位。细想一下,从他们到比干的身上,无疑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忠、廉、孝、勤、俭的无数动人故事,以及“恕”与“和谐”的习性。林波,男,1956年生,世界冠军,中国射击队运动员,辽宁海城人。1973年入国家队。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小口径自选步枪比赛中多次获全国冠军,十三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多次打破亚洲纪录。1977年在中、罗射击友谊赛中,以599坏的成绩平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世界纪录。是第八届亚运会小口径步3×20项目和60发卧射团体冠军、第九届亚运会小口径自选步枪3×40、3×20团体冠军中国队成员。在第四届全运会预赛上,以400环的成绩平小口径自选步枪40发卧射世界纪录。1980年国际射击通讯赛上又以600环的成绩再平小口径步枪60发卧射世界纪录。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林觉民,革命先驱林正英,香港已故著名演员林若,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宁,大连林氏集团董事长林元培,男,世界级桥梁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兰英,女,1918年生,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林文肯,男,1945年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纪检组组长,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林元和,男,曾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广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林国恩,男,1946年生,目前最为系统地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林志峰,男,1986年生,作家、诗人。笔名上官朝夕,出版作品有《第一次看到她微笑》《三天》《中国式蚁族》《孤独是诗,寂寞是歌》等。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现代诗人、作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林纾(1852年—1924年),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翻译界开山祖师。林亮(1664—1727),漳浦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任台湾水师右营把总,1712年升福宁镇左营千总。林念修现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木森曾任湖北省纪委书记。林文漪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树森曾任贵州省省长一职,现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余下全文>>

姓余的名人?

  余善(东越).余祭(春秋吴国).余眛(春秋吴国)   余昭元(晋).余良(唐).余懃(唐)余深(北宋).   余端礼(南宋)余齐民(南朝宋)余天锡(北宋)   余靖(北宋).余玠(南宋)余复(南宋)余阙(元)   余有丁(明)余继登(明)余煌(明)余祥(明).余子俊(明)   余正健(清)余国柱(清)余日清(晚清)余朝贵(清)   余栋臣(清)余甸(清)余象斗(明)余应桂(明)余曰德(明)余懋学(明).   余怀(清)..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清)余洪元(清末民初)   余昭常(清末)余联沅(晚清)

历史上姓于的名人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于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人,东汉时方士,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吴·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   于栗磾: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黑槊将军,世间少有的猛将。请看魏书《魏书.于栗磾传》   于 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于 昕:北朝怀朔、武川镇将。在北魏击破柔然的过程中,立有大功。   于 濆: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谦: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有《于忠肃集》。   于 准:清代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官于成龙的孙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 振:清代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

历史上周姓名人

  周公:周公解梦,传说中的人物。 周勃:江西省瑞昌市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省舒城人。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周处:晋朝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南)人,是一位改恶从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兴: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书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书。 周亚夫:江西省瑞昌市人,西汉名将,以治军严整闻名于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吴郡人也,亡其名,家于昆山县。元和中,以明经上第。调选,得尉昆山。既之官,未至邑数十里,舍于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于肖像、佛像画。画风“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尤以仕女为最,题材多取自宫廷生活。 周越:〔宋〕字子发,起弟。官主客郎中。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酣,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当天圣、庆历(一O二三至一 O四八)间,以 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然终未有克成其业者。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黄庭坚云:“周子发下笔沈著,是古人法,若是笔意姿媚似苏子瞻(轼),便觉行间茂密,去 古人不远矣,何止独行于今代邪。”《宋史本传、山谷集、墨池编》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湖南省道县人。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浙江省杭州人。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韵学家,江西省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韵》,为北音韵书的创始人。 周树人:浙江省绍兴人,笔名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淮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周姓历代鼎甲状元 1 周渭 籍贯不详 德宗建中元年(780) 军谋越

古代潘姓有哪些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何氏名人满天下,何姓有哪些名人?

  何武(?-3),西汉臣。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北)人。治《易》经,射策甲科为郎。历任谏大夫、扬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时,封汜乡侯。哀帝即位,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缓和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后被王莽所诬,自杀。   何敞(?-105),东汉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风平陵(陕西咸阳)人。和帝时,任侍御史,迁尚书。数切谏,言诸窦罪,窦宪怨之,出为济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发民工修治鲖阳旧渠,增垦田三万顷,百姓赖其利。后任五官中郎将。   何休(129-182),东汉经学家。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陈蕃征他参政,蕃败,擢党锢。党禁解,辟司徒,拜议郎,迁谏议大夫。钻研今文诸经,历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认为《公羊传》有三科九旨,系统地阐发《春秋》中鼎“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已佚;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有辑本。   何进(?-189),东汉臣、外戚。字遂高,南阳宛(河南南阳) 人。灵帝朝因异母妹为皇后,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任大将军镇压黄巾军,封慎侯。灵帝死,他迎立少帝,专断朝政。后与袁绍等谋诛宦官,被张让矫诏杀害。《后汉书》称其“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   何晏(?-249),三国魏玄学家。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平叔。何进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娶魏公主,累官尚书,典选举。貌美面白,人称“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作用后,他“援老入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能诗赋。后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   何曾(199-278),魏晋时臣。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为文学掾,累迁司徒,封侯。魏末,积极参与司马氏代魏的活动。晋武帝代魏,授太尉,进封公。性奢豪,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筷处。咸宁四年死,谥孝,后改谥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者、天文学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历官至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中丞。他博通经史,精于历算。曾考定《元嘉历》,订证旧历所定之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差无几。他善弹古筝,且通音律,反对京房把乐律“谬为六十”。他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

古代姓高的名人有多少

  姓氏名望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     高渐离   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士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六,(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代开国功臣。长孙皇后的舅父,曾多次照顾年幼时的长孙氏兄妹,官至尚书右仆射。贞观十二年(638年)与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葇、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编《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唐太宗评语: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     高仙芝:中国唐朝时期著名军事将领,高句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但仍以其“儒缓”而担心。756年被处死。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艺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高弘图 ( 1583-1645) 大行高氏九世三股一,字子猷、研文,号硁斋,配宋氏,赠一品夫人,生子一。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陕西监察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并加封为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给予四世封诰,荫其孙高璪为中书舍人。胶州史上文职最高者。著有《太古堂集》、《奏疏》、《易经著解》、《史记论事》、《纲目别见》、《论史》、《老子解》、《高弘图杂著》、《高弘图尺牍》、《血衣记》等。 《明史稿》、《明史》、《国榷》、《山东通志》均有传。等著作传世,其书法作品也流传至今。明亡后,宁死不降,绝食九日而亡,于顺治二年(1645)绝食殉国,享年62岁。寡媳及孤孙高璪,扶柩归葬故里。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历史上著名的左手画家,扬州八





姓智的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