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向姓的历史名人

  宋朝开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间进士。建炎初年任淮宁知府。金人犯境,子韶亲率兵丁和家族子弟守城。城陷落后,子韶不屈而死,谥号忠毅。向敏中949年-1020年),字常之,开封人。父向瑀,担任汉符离令。历官工部郎中等,真宗朝拜右仆射。宋真宗咸平四年,拜同平章事。门阑寂然,宴饮不备。帝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复拜相。晚年买薛居正的宅院,又与张贤齐争娶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遗孀柴氏,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卒于天禧三年,年七十二,皇帝为此废朝三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简。 著有文集十五卷。 土家族 籍贯:湖南省龙山县 2014年创办“错软网”,活跃于SEO领域。

方姓历史名人

  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方弼、方相: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门神.   方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身后识方干‘,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清: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太: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武定节度使,‘郑王‘.方太能征善战.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峻:福建莆田人.宋代著名的藏书家.白杜‘万卷楼‘,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琼: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北宋兵部尚书.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腊: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事件之一.   方崧卿:福建莆田人.文学家,藏书家.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福建莆田人.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士繇:莆田人,朱熹高足,理学家,书法家。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传世作品有摩崖石刻桂林的《虞帝庙碑》。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谦君子。   方岳:安徽祁门人.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1232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一名,廷试时忤犯权相史弥远而降为第七名,授南康军教授,后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八十三卷。   方斫:浙江仙居人。宋代理学家,......余下全文>>

言姓的历史名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吴 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南朝陈国时期,改吴郡为吴州。隋朝灭南朝陈国之后,再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并一直沿袭至今。另外,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 汝南堂:以望立堂。吴郡堂:以望立堂。

言姓的历史名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吴 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南朝陈国时期,改吴郡为吴州。隋朝灭南朝陈国之后,再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并一直沿袭至今。另外,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 汝南堂:以望立堂。吴郡堂:以望立堂。

姓蒋的历史名人

  1、蒋介石:国民党已故总裁   2、蒋经国:蒋介石之子、国民党已故主席   3、蒋正华: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4、蒋南翔:教育部原部长伐   5、蒋民宽:四川省原省长   6、蒋定之:海南省省长   7、蒋巨峰:四川省原省长   8、蒋建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   9、蒋洁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0、蒋勤勤:女演员   11、蒋欣:女演员   12、蒋鼎文:国民党高级将领   13、蒋梦婕:女演员   14、蒋方舟:女作家   15、蒋纬国:蒋介石次子,国民党要员。   16、蒋树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7、蒋大为:歌唱家。   18、蒋筑英:已故科学家。   19、蒋顺学:军事科学院原院长。   20、蒋光鼐:爱国将领、民主人士。   等等。

谢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谢姓历史悠久,杰出人才不绝于史。如汉代的 谢夷吾 ,时任巨鹿太守一职,曾极力推荐具有满腹才华的班固。同时代的谢姓名人还有大儒 谢该、高士 谢弼等。汉以后,谢氏踏入了最兴盛的发展时期。 谢承,是三国时博学多才的名人。东晋的 谢安,曾率领弟 谢石、侄 谢玄、子 谢琰迎战苻坚的百万大军,在淝水一战中大获全胜,使晋室赢得偏安于江左的机会,谢氏家族从此也成为东晋的高门世族。东晋时还有音乐家 谢尚、女诗人 谢道韫、文学家 谢混等也是谢姓名人。南朝诗人 谢灵运开创了中国山水诗一派,世称“大谢”,其后人 谢朓,则为永明体作家中的代表诗人,世称“小谢”,二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南朝谢姓名人还有文学家 谢庄等。北宋学者谢良佐、南宋诗人谢枋得、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航海旅行家谢清高等也是谢姓中的杰出人才。

房姓的历史名人

  名乔,字玄龄。唐代 河南道齐州临淄(今山东 淄博东北)人。唐代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房玄龄蓍有《晋书》。房仁裕 房仁裕,中国唐朝官员,河南道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房玄龄的远房族兄。其母清河太夫人李氏。房仁裕最早属王世充军,后与裴仁基等改投靠唐军。历官潾州刺史、陕州刺史、扬州长史。永徽四年(653年)睦州女巫陈硕真占睦州于潜县(今临安西)。唐高宗令房仁裕发兵南攻。授后部尚书。显庆年间亡故,乾封二年(667年),陪葬昭陵。家庭房仁裕娶太原王氏为妻,有六子:房先礼、房先质、房先孝、房先忠、房先恭、房先慎。房先忠:房仁裕长子,历官银青光禄大夫、宋州刺史,赠左金吾卫大将军。房涣,房先忠之子,写《七岩山摩崖题祖铭》。房先质,房仁裕次子,历官通事。房丞琳,房仁裕之孙,写《房仁裕墓志铭》。

姓贺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贺 纯:东汉时官拜侍中。原姓庆,名纯,为齐桓公支庶庆公的后代。据《姓氏考略》指出:“后汉庆纯,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望出会稽、河南。”他既然在朝为官,就不得不对皇室的名号有所避讳,而把自己原来的姓氏改掉了。这位贺纯也是当时十分有名望的人物,他博极群书,曾经屡次向朝廷奏请数十事,多被接纳,后来并做到江夏太守。为贺氏的得姓始祖。   贺 循: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晋代时官至光禄大夫,为支持司马睿的江南士族领袖之一。其博览群书,善写文章,为当世儒宗。   贺 铸:卫州共城(今河南省汲县)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号庆湖遗老。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因《青玉案》中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称贺梅子。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传世。   贺 岳: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有《明医会要》、《医经大旨》、《药性准绳》等传世。   贺 懋:清代临清人(今属山东省),官至贵州道监察御史,宽舒公明,清慎仁爱,民称为“贺青天”。   贺 昌:山西省离石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任中央苏区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在江西会昌牺牲,卒年29岁。   贺 龙:湖南省桑植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十大元帅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文革中惨遭非人待遇,于1969年被迫害致死。   贺狄干:北魏时鲜卑人,魏道武帝将领,因功赐爵襄武侯,通《论语》、《尚书》诸经,有儒者风度。   贺若弼:字辅伯,洛阳(今属河南省)人,隋朝大将。博涉书史、善骑射,因会文精武,得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用为记室。随上柱国大将军韦孝宽攻陈,屡献计谋,克数十城,遂任寿州刺史。因战功卓著而被封为宋国公,官至右武侯大将军。炀帝时因议论朝政得失,被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与下同姓同名者有别)。   贺若弼:隋代民间琴师,对于他的演奏艺术,苏轼曾有诗云:“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会爱陶潜。”说明他演奏的乐曲意境与陶潜的诗境类似。贺若弼创作了宫声十小调:《石博金》、《不换玉》、《汪峡吟》、《楚溪吟》、《越江吟》、《孤愤吟》、《清夜吟》、《叶下闻蝉》、《三清》,还有一首佚失传,其中《清夜吟》见于明代的《西麓堂琴统》。宋太宗喜爱古琴,也爱附弄风雅,据《续湘山野录》所载:宋太宗嫌这些小

苟姓的历史名人

  据《中国姓氏大词典》里载:“苟姓,出河内、河南、西河、山西、建宁五郡望。”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废府,改河内县为沁阳。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河南省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省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山西郡: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西为山西。一说太行山以西称山西。建宁郡:中国古代地名,又称益州郡,范围在今天的云南省。这里以前是“南蛮”古王国滇国的领地,汉武帝时设立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将其改名建宁郡,迁郡治到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内)。西晋初年,设立宁州,味县成为州治,而建宁郡也成为主要政治中心。南朝齐移治同乐县(今云南陆良境)。梁废。 “西河堂”、“山西堂”、“祝华堂” 、“河南堂” 、“河内堂” 、“余庆堂” 、“建宁堂”等

栗姓的历史名人

  栗腹(?-前251年),战国时期燕国国相,于鄗代之战中战败被杀。前251年,燕王喜派国相栗腹出使赵国,送金五百镒为赵孝成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后对燕王喜说:“赵国的精锐部队在长平之战都战死了,他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可以趁机进攻赵国。”燕王喜向昌国君乐间询问此事,乐间回答说:“赵国是个四面受敌,全民抗战的国家,不可以进攻。”燕王说以五敌一,乐间仍说不可战。大夫将渠也劝燕王喜说刚刚与赵国交好,再与赵国开战,违背道义必不能战胜。燕王喜不听,派出两路军队共六十万,兵车两千辆,由栗腹率领四十万攻打鄗(今河北省高邑县东),卿秦率领二十万攻打代(今河北省蔚县东北),燕王喜亲帅偏军随军一同征战。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省晋县南)时,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八万在鄗击败栗腹,乐乘率军五万在代击败卿秦。栗腹战败被杀,卿秦、乐间被俘。次年,廉颇深入燕国五百里,包围了燕国的国都。燕王喜被迫派将渠为使,割让五座城池后赵国才退兵。 栗毓美(1778年-1840年),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人。清朝著名官员。清嘉庆年间考中拔贡,授任河南知县,后迁光州知州[2]、汝宁府、开封府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东河道总督。道光二十年,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栗毓美死后,道光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则徐都为他写了祭文,现两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该地人称“栗家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栗耀(1808年-1862年),字仲然,山西浑源人。清朝政治人物。东河总督栗毓美子。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以父恤荫,特赐甲辰科进士。咸丰三年(1853年),授湖北汉阳府知府。到汉阳赴任时,城池已被太平军攻陷。此时督抚均寄治军中,委托栗耀综理营务。咸丰四年(1854年),跟随大军克复武汉。不久,太平军又大举进攻,省城再次陷落,直到咸丰六年(1856年)方才收复。论功,晋道员。栗耀以廉洁干练,得到巡抚胡林翼器重,受命管理厘税粮台。咸丰八年(1858年),署任荆宜施道。不久,加按察使衔,授武昌道,仍留署任,兼督钞关。咸丰十一年(1861年),严防反清军攻打湖北,又尽力抗洪。在荆州四年,政教大行。署任按察使,兼摄布政使。不久,实授湖北按察使。同治元年(1862年),擢湖北布政使,未及履任即卒。《清史稿》有传。 栗蕊:女,1934年9月6日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专治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针灸治疗手法多样,变化种类繁多。并采用针灸综合治疗法,治疗'瘿瘤'(甲状腺疾病)。1982年参加国际第一届第二届针灸、针麻会议上,其“住院观察针灸治疗甲亢112例疗效分析”科研成果,获特别大奖及一等奖。栗大夫用中医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有突出成就,治愈数万名患者,传授弟子三千余人,为近代中医针灸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栗桂莲栗桂莲,女,1959年7月出生,山西定襄人,党员,山西省晋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第八届“梅花奖”获得者,现为山西晋剧院青年团团长。她12岁考入山西戏曲学校,师承牛桂英,主攻青衣。三十年来,潜心戏剧艺术,精心钻研,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丰富的情感惟妙惟肖的表演,相继在晋剧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青年人物形象。先后主演了《算粮》、《打金枝》、《大脚皇后》、《六月雪》、《岁岁人不同》、《油灯灯开花》、《三娘教子》等几十余出剧目,成功塑造了王宝钏、槐花、秦香莲、沈后等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并得到省内外专家高度赞赏,同时也得到观众的青睐和喜爱。





姓樑的历史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