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彝族丶藏族丶白族丶傣族丶羌族丶高山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 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

羌族有什么民俗风情

  等夫长大   过去,羌族的青年男女没有选择配偶和自由恋爱的权利,因幼小时即由父母代订婚约,甚至指腹为婚。择婚时,讲究门当户对和亲上加亲。在结婚年龄上往往女大于男,因此,羌族地区流行着这样一首民谣:“六月麦子正扬花,丈夫还是奶娃娃,哪天等得夫长大,落了叶子谢了花。”     求婚必备彩礼   求婚多由男方请媒人提着酒到女方家去求婚,若女方收下酒就表示同意,反之则不愿结亲。双方同意后,男方即携带礼物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议定结婚的彩礼。     嫁人要办“花月酒”   结婚的头一天,由女方办“花月酒”,新郎和他的同辈的亲友、介绍人一齐到女方家去赴宴,并抬着花轿到女方家接亲。这天晚上,新娘邀请全寨的姑娘“话夜”,通宵唱歌跳锅庄舞。黎明时分,男方接亲的人催新娘上轿,新娘与家人润泪,并由兄长背上轿去。新娘到了新郎家,新郎的兄弟或表弟把新郎背进新房,随后即拜堂。结婚三天后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并带去酒肉等礼物。往后新娘便留在娘家,到当年的腊月二十七八日,新娘才回归夫家。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节日名称:苗族龙船节 节日时段: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 中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数为894.01万人。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神灵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无论消灾除病或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祈求消灾除邪时,由巫师驱鬼,祭神祭祖活动极为隆重。 农历五月初五是汉民族的端午节,人们划龙船以纪念诗人屈原。苗族在农历五月间也有龙船节(龙舟节),在节日中划着龙船竞渡。 苗家龙船 苗族龙船节是有其特殊来历的。相传,在陡水河一带,有一条凶残的大黑龙,残害老百姓,无恶不作,人们极为痛恨,千方百计要除掉它。河畔住着一家渔民,老渔夫和儿子相依为命,以渔猎为生。有一年的农历五月间,小伙子在打鱼时被黑龙抢走了。老渔夫听到消息十分悲愤,决心要除掉这个害人的恶魔,拯救儿子。于是,他毅然带着钢刀和火种,深入龙穴与黑龙进行殊死的搏斗,鏖战了整整九个昼夜,把黑龙斩成三截,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并把龙穴烧掉,以防后患。不料,陡水河上浓烟滚滚,龙尸顺流而下,把河两岸变得天昏地暗。幸亏有位苗家姑娘到河边挑水,不慎将舀水用的木勺掉进河中。她用扁担去捞木勺,扁担一碰上木浮,顿时发出哗啦的声响,天空顿时明亮起来,黑暗逐渐消失,大地重现光明。 为纪念老渔夫除恶扬善的义举和苗家姑娘驱逐黑暗的功德,苗民把每年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这几天作为在陡水河上划龙船竞渡的传统节日。 不过,苗家的龙船与汉族端午节划的龙船不甚相同。汉族的龙船是一条整体的长形的船,而苗家龙船节划的龙船是由母船和子船相并而成的。它们分别是用三根粗细不一的杉树挖空而成的独木舟。中间的叫母船,又称主船,比较长;两边的叫子船,又叫附船,比较短。在母船的船首装饰着一人多高的大龙头,龙头是用柳木精心雕刻而成的,上面作了非常精美的彩绘,还有栩栩如生的龙眼和龙须。因此,整条龙船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工艺品。到了比赛的那一天,参赛的龙船都装扮得焕然一新。船上插着各色彩旗,水手们身着青色对襟衣、蓝布裤,头戴上插银片斗笠,持桨分立两边。指挥的鼓师屹立于船头,显得格外威风。一声令下,鼓师擂起节奏极强的鼓点,水手们唱起龙船歌,在河中穿波破浪、奋力争先。这时,江面上出现的场面颇为壮观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节日名称:苗族龙船节 节日时段: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 中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苗族人口数为894.01万人。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神灵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无论消灾除病或求子求财等都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祈求消灾除邪时,由巫师驱鬼,祭神祭祖活动极为隆重。 农历五月初五是汉民族的端午节,人们划龙船以纪念诗人屈原。苗族在农历五月间也有龙船节(龙舟节),在节日中划着龙船竞渡。 苗家龙船 苗族龙船节是有其特殊来历的。相传,在陡水河一带,有一条凶残的大黑龙,残害老百姓,无恶不作,人们极为痛恨,千方百计要除掉它。河畔住着一家渔民,老渔夫和儿子相依为命,以渔猎为生。有一年的农历五月间,小伙子在打鱼时被黑龙抢走了。老渔夫听到消息十分悲愤,决心要除掉这个害人的恶魔,拯救儿子。于是,他毅然带着钢刀和火种,深入龙穴与黑龙进行殊死的搏斗,鏖战了整整九个昼夜,把黑龙斩成三截,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并把龙穴烧掉,以防后患。不料,陡水河上浓烟滚滚,龙尸顺流而下,把河两岸变得天昏地暗。幸亏有位苗家姑娘到河边挑水,不慎将舀水用的木勺掉进河中。她用扁担去捞木勺,扁担一碰上木浮,顿时发出哗啦的声响,天空顿时明亮起来,黑暗逐渐消失,大地重现光明。 为纪念老渔夫除恶扬善的义举和苗家姑娘驱逐黑暗的功德,苗民把每年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这几天作为在陡水河上划龙船竞渡的传统节日。 不过,苗家的龙船与汉族端午节划的龙船不甚相同。汉族的龙船是一条整体的长形的船,而苗家龙船节划的龙船是由母船和子船相并而成的。它们分别是用三根粗细不一的杉树挖空而成的独木舟。中间的叫母船,又称主船,比较长;两边的叫子船,又叫附船,比较短。在母船的船首装饰着一人多高的大龙头,龙头是用柳木精心雕刻而成的,上面作了非常精美的彩绘,还有栩栩如生的龙眼和龙须。因此,整条龙船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工艺品。到了比赛的那一天,参赛的龙船都装扮得焕然一新。船上插着各色彩旗,水手们身着青色对襟衣、蓝布裤,头戴上插银片斗笠,持桨分立两边。指挥的鼓师屹立于船头,显得格外威风。一声令下,鼓师擂起节奏极强的鼓点,水手们唱起龙船歌,在河中穿波破浪、奋力争先。这时,江面上出现的场面颇为壮观

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传统节日的概念。什么节日达到什么意义才算传统节日?

也就是指世代相传的节日,它既可以是地方性的,或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说,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火把节),它也可以是全国性的,比如我们的春节、中秋节。总之,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

羌族太阳神节是什么时候?

  1.蒙 古 族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2.回 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3.藏 族 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4.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5. 苗 族 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6. 彝 族 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7. 壮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8. 布 依 族 贵州省。     9. 朝 鲜 族 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10. 满 族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11. 侗 族 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12. 瑶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13. 白 族 云南省,贵州省。     14. 土 家 族 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15. 哈 尼 族 云南省。     16. 哈 萨 克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17. 傣 族 云南省。     18. 黎 族 海南省。     19. 僳 僳 族 云南省,四川省。     20. 佤 族 云南省。     21. 畲 族 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22. 高 山 族 台湾省,福建省。场     23. 拉 祜 族 云南省。     24. 水 族 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5. 东 乡 族 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纳 西 族 云南省,四川省。     27. 景 颇 族 云南省。     28. 柯 尔 克 孜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29. 土 族 青海省,甘肃省。     30. 达 斡 尔 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 仫 佬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32. 羌 族 四川省。     33. 布 朗 族 云南省。     34. 撒 拉 族 青海省,甘肃省。     35. 毛 难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36. 仡 佬 族 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7. 锡 伯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38. 阿 昌 族 云南省。     39. 普 米 族 云南省。     40. 塔 吉 克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 怒 族 云南省。     42. 乌 孜 别 克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3. 俄 罗 斯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4. 鄂 温 克 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45. 德 昂 族 云南省。     46. 保 安 族 甘肃省。     47. 裕 固 族 甘肃省。     48. 京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49. 塔 塔 尔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0. 独 龙 族 云南省。     51. 鄂 伦 春 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52. 赫 哲 族 黑龙江省。     53. 门 巴 族 西藏自治区。     54. 珞 巴 族 西藏自治区。   55. 基 诺 族 云南省。   56.汉族   1. 朝鲜族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一年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2. 侗族 节日......余下全文>>

德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德国每年传统特色节日活动清单:   1月   1.1 Neujahr新年   1.6 Heilige Drei Könige (katholisch) 三圣节,三王节(天主教)   - 3 Weise aus dem Morgenland 来自东方的3个圣贤/ 智者   - sich als Könige verkleiden(in Baden-Württemberg und Bayern)化装成国王(在巴符洲和巴伐利亚)   - mit Laternen von Haus zu Haus ziehen 拿着灯笼挨家挨户串门   - Geschenke einsammeln 收集礼品   2月   2.14 Valentinstag 情人节   2.23 Rosenmontag 玫瑰星期一   - Karneval (am Rhein) 狂欢节(来因地区)   Fasching (in München) 谢肉节(慕尼黑)   Fastnacht (in der Schweiz) 嘉年华节(瑞士)   - große Umzüge in Köln, Mainz und Düsseldorf 在科隆、美因茨、多塞尔道尔夫大规模的游行   - sich verkleiden,Masken tragen,ausgelassen und fröhlich sein 化装,戴假面具,纵情欢乐   2.24 Fastnacht 狂欢星期二   2.25 Aschemittwoch 圣灰星期三   - Beginn der Fastenzeit (40 Tage) für die Katholiken天主教徒封斋期开始(40天)   - fasten: kein Fleisch essen, nach Möglichkeit Fisch oder Eier 斋戒:不吃肉,尽可能吃鱼或蛋   - die Leidenszeit/ Passionszeit von Jesus 耶稣受难时期   3月   3.19 Josephstag 约瑟夫日   3.28 Beginn der Sommerzeit 夏时制开始   4 月   4.4. Palmsonntag 复活节前的星期日   - die Karwoche(耶稣)受难周   - der Gründonnerstag 濯足节(复活节前的星期四)   4.9 Karfreitag 耶稣受难日   - der höchste protestantische Feiertag 新教的最高节日   - Jesus wurde ans Kreuz geschlagen, gekreuzigt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   4.11 Ostersonntag 复活节星期日     [留学]1年5万!!!出国留学首选     【点击进入】   [留学首选]欧洲公立大学[免学费]1年只要5万 [工薪家庭留学首选][保录欧美顶尖名校]!!     查 看   - ein bewegliches Fest 一个日期不固定的节日   - am 1. Sonntag nach dem Vollmond, der dem Frühlingsanfang folgt 立春以后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 das Fest der Auferstehung von Jesus 耶稣再生节   - Osterei, gefärbte H......余下全文>>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有哪些 ?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2008/03/04 15:50   元月初一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但口头上多称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农历新年则称为「元旦」,意即一年的头一天。     元月初五 路神生日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元月十五 元宵节(上元节、元夕或灯节)     二月初二 春龙节 (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二月十五日 花朝节 传说是"百花的生日".     三月三 上巳节 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四月四日 寒食节 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四月五日 清明节 原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据传始於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六月初六     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     翻经节 这天还是佛教的一个节日: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姑姑节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六月二十四日 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把节。     七月初七 七夕节 传说牛郎和织女因喜鹊搭桥,每年此日相会,也是中国的女儿节,又名乞巧节或七巧节.     七月十五日 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七月三十 地藏节 佛教节日: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有的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羌族传统节日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