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藏族的节日风俗,服饰饮食和民居,民间工艺品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琪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家庭新年仪式完后,就往左邻右舍祝贺,各家男女青年手拿“竹素棋玛”,提上青稞酒壶,一进门就高喊“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富态,贵体安康,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客人敬茶酒等款待。初一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一般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牧区牧民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2、逛林卡   藏族是一个十分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他们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习惯,即逛林卡。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塔起帐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15日这天,藏族称“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灵。据说因为猴年五月,莲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纪念;另据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时,由于时运不佳而屡建不成。莲花生于是创立赆仪神香诵经节,广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缘逐渐消失,寺院圆满建成。后来为纪念此一习俗,遂在该月上弦月圆满的吉日(15日)举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动。同时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身著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四川阿坝藏放羌族自治州,藏历五月初四,往往以家庭、家族或寨子为单位外出游玩,大家在野外撑起帐篷,熬起砖茶,备有酸奶等各种食品,唱歌跳舞以至尽兴,当地称此俗为“郎扎格甲”。   3、雪顿节   这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是“宴”之意,从字......余下全文>>

藏族有什么节日

  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27138.html?si=3

藏族的风俗习惯节日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雪顿节哲蚌噶丹波章演出藏戏 摄影/维色露珠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

藏族的风俗习惯节日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雪顿节哲蚌噶丹波章演出藏戏 摄影/维色露珠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

藏族的风俗是什么

  藏族的见面礼     藏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藏族的敬老习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粮食、蔬菜等九种食物做的九宝饭)辞旧迎新的时候,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妇总是抢先背回第一桶水,调制成酥油茶敬献给老人,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命名习惯     藏族给小孩命名有许多种方式:向喇嘛活佛求取名字,活佛将自己名中的两个字加在婴儿名字中。如“旦增曲杰”活佛可为小孩命名“旦增多杰”或“罗桑旦增”等。请家中长者或乡里有名望的长者命名,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如“措姆”(大海)、“那日”(黑旦)等。以自然界的事物命名,如“达郸”(太阳)、“白玛”(莲花)等。以小孩的出生日期命名,如“朗嘎”(三十日)、次吉(初一)等。以星期为小孩命名,如“米玛”(星期二)、巴桑(星期五)等。根据父母的意愿给小孩命名,如希望小孩长寿便起“次仁”、“次旦”。想要男孩,便给女孩起名“布赤”(带男孩来)等。藏族人的名字多为四个字,有些两个字的名字为四个字的缩写。如“单曲”为“单增曲扎”的简缩。藏族人名有些男女通用但有些不能混用,卓玛、卓嘎、拉姆、拉珍、桑姆、旺姆只用于女性。贡布、顿珠、旺杰、占堆只用于男性。如果名字相重,即分别用地名、处所、年龄、外貌、生理特征、性别及职业来区分。     磕头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     藏语中“旁”是“污浊”,而“色”是“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气的一种活动。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门祝贺。客人一到,首先向母亲和婴儿献哈达,然后给母亲敬酒,倒茶,最后端详婴孩,夸奖孩子的福运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点糌耙,放在婴儿的额头,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服饰     牛皮衣     在西藏错那地区,妇女的装束非常独特,无论老幼,背上一都有一张完整的小牛皮。皮毛向内而皮板朝外,小牛皮头部直须预项,牛尾朝下,四肢向两侧伸展。在此地区,妇女是牧业生产的主力军。她们的装束反映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另外,背上披着牛皮,背架背米可以避免磨损衣服,同时还可以隔潮保暖。     帮典     藏族妇女腰间所围的彩色围裙。帮典编织缴密、色彩鲜明,一般先用手工纺线,然后染色,刷毛,织成条状,最后缝合成裙。西藏织帮典最著名的地方是贡嘎县姐德秀区的“帮典”厂。     金定幅     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是以氆氇和皮毛为料,用金丝缎、银丝缎和金丝带作装饰制成的一种帽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9世纪初即见于文字记载。基本上与夏历相同,采用阴阳历计年法。以五行、阴阳和12生肖配合计年,相当于干支。一年有12个月,月有大小,有星期。19年7闰。能推算日食月食。自1027年藏历的火兔年(宋天至五年丁卯)开始,每60年称为一个“饶回”......余下全文>>

黑龙江有哪些风俗

包饺子时塞个硬币进去,谁吃到那个饺子谁好运,抚有贴春联啊,敲过12点钟声全家人一起吃饺子,打通宵的麻将,扭秧歌,街道上被大大小小的秧歌队佔领,大年初一早上要给长辈拜年。。。

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献哈达。。。。。。。。。。。。。。。。。。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古代汉族曲水流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麻烦采纳,谢谢!

藏族都有哪些重大的节日?

藏族的节日,一般都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特色。藏历元月一日是藏族的新年,藏语的意思是国王新年。此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元月十五日,是酥油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等形象,还有木偶表演。夜间郊区农人会进行对歌比赛,有时延续几天才能结束,此是拉萨最热闹的节日。  藏历四月相传是佛月,四月十五日又是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的节日,因而这个月,藏族人都要朝佛唸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并祈祷丰收。藏历的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这一天,人们都会穿着节日的服装,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餐。  从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为雪顿节。时值三大寺夏季法会之期,由于需供养参加夏季法会的僧众以酸奶,并演出藏戏,故有雪顿之名。雪即藏语里的酸奶,顿为观会之意。各地专业和业馀藏戏剧团都会聚集在罗布林卡,演出各种剧目的藏戏,七月十日左右,各藏戏团到城镇、寺院和郊区进行演出。现在雪顿节期间还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物资交往,亦为当地最大的贸易会。  此外还有藏历八月的丰收节,藏语称望果,意为巡游田地。为庆祝丰收,当地藏民们除尽情歌舞外,还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藏历十月十五日,是仙女节,每年这一天,举行各种降神活动,尤其是妇女们更为积极,认为这是她们的节日。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纪念宗喀巴成道,西藏各地寺院和俗家的屋顶上点燃了无数的油灯,以示纪念。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驱鬼节,各寺举行跳神活动,以布达拉宫最为盛大,驱鬼消灾,以祈求来年丰顺。

藏族的代表节日是什么

  传统藏族节日   正月   大祈愿法会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纪念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城法会上用无比神奇的幻术和多种神变击败了卓切、那赖吉、杰瓦坚、尼吉普、诺坚、扎拉瓦坚等外道六师及其追随者,大获全胜,藏语称"莫朗钦茂"。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饶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雪顿节——马上射箭   雪顿节——牦牛大赛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西藏的“沐浴节”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





藏族的风俗节日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