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蒙古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一、蒙古文字和语言   在蒙古国建立以前,聚居于蒙古地区的各部落,因居住环境不同,来源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致,彼此之间无统一语言,亦无文字。凡世系事迹,或口相传述,或刻木为记。直至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始以畏兀儿字拼写蒙古语,并令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子弟等识字,以这种文字发布公文、信件、玺书、牌札等。这是蒙古国使用文字的最早记载(详见前)③,世称为畏兀儿字蒙古文。   畏兀儿字蒙古文有21个字母,盛行于蒙古族聚居区一带。汉、契丹、女真、畏兀儿等族聚居区内,则通行汉字和畏兀儿字。汉字文书、诏令,由耶律楚材负责;畏兀儿字文书、诏令,由镇海管理。④   由于多种文字同时并行,给发布命令,驿使往返造成很多不便。于是,忽必烈即位后,决定命吐蕃萨迦派喇嘛帝师八思巴,创制统一使用的新文字。新文字是根据藏文字母改制而成的,共有字母41个,辅音34个,元音5个,介音2个。   1269年(元至元六年)颁行。忽必烈下令规定,“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①。新字因为八思巴创制而成,故又称之为“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颁行后,实际上并未被广泛应用。除官方文书、官方造发的印篆、碑刻;牌符、钱钞等方面使用外,民间仍使用畏兀儿蒙古字。1282年(至元十九年),还违反诏令刊行以畏兀儿字翻译的《通鉴》。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又以畏兀儿字翻译累朝实录。元朝衰微后,“新字”逐渐被废弃,仍行畏兀儿字书。现今使用的蒙古字,就是在改革畏兀儿蒙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蒙古字的创制和推行,对于蒙古族共同语言的形成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1648年(清顺治五年),卫拉特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为更好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使文字更接近于口语,又创制了托忒文字。“托忒”意谓“清楚”,共有15个字头,每一字头有7个音,共105个音,右行,直下。②此后它一直流行于卫拉特蒙古各部中。   二、蒙古宗教信仰   (一)萨满教   蒙古族人原来大都信奉萨满教。凡遇有重大行事,都必需先向天祷告,请天护佑,所谓“每事必称天”。③蒙古语称天为“腾格里”。为了祈求天神的保护,他们总是叨念“托着长生天的气力”。④每有征战,则常常要取羊胛骨进行占卜,以断吉凶。若出师前听见雷声,便以为是上天发怒,发出叫声,不敢出兵。他们对

蒙古族有哪些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敖包节、祭成吉思汗陵,其中别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是“鲁班节”“那达慕”大会和“祭祖节”。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

藏族的节日风俗有什么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求蒙古族节日的照片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马驹节

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有什么节日风俗?

  都信伊斯兰教的,什么古尔邦节,开斋节的

蒙古族男歌手有哪些

齐峰、腾格尔、阿穆隆、黑骏马组合、布仁巴雅尔、很多

无锡有什么风俗

  无锡的特产: 油面筋,糖醋排骨,阳山水蜜桃,太湖三白.......   在大约十月五号左右开始在南禅寺有美食节。。   其他就是过一些和别的地方一样的节日。。

蒙古族忌讳什么

  1、不在湖、河里丢入赃物;   2、生活生产垃圾不随处丢弃;   3、忌讳黑色,黑色在蒙古族人眼里标志着秽气,或代表着丧事;   4、去做客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   5、忌食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   6、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   7、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   8、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9、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忌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10、人进蒙古包时,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将鞭子放在门右,且要立放;   11、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部,认为生人手不洁,摸了孩子的头部,会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12、到牧民家做客,切忌打骂主人家的狗,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   13、在饮食上忌食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内脏和肥猪肉;   14、进入蒙古包时,不能踩门槛;   15、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赃物;   16、不得用刀子挑火;   17、不得从锅中取肉食。





蒙古族的风俗节日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