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如何评价老子的哲学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由于他生活在奴隶制没落、新兴封建势力成长时期,反映在思想领域中的是重民轻天思想的高涨,作为担任过周守藏史的老子,虽然一方面笃信天命鬼神,另一方面又以极大的勇气,废黜了天帝鬼神的神圣权威,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本体枣道.在他看来,“道”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为天下母”,是第一性的,宇宙万物是从它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道于是取代了上帝,成了宇宙万物老祖宗.   在老子看来,道是经常无为的,但它却能创造一切,统治者只要听其自然,无所作为,实行较为温和的政策,人民群众就会服服贴贴地服从统治,出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三七章.)那样一种局面.显然,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实质,就是要维护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秩序,不愿看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为了真正做到“无为而治”,老子一方面反对统治阶级“有为”而治,以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老子》第三章.);奉劝国君“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同上.);反对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一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第三○章.);另一方面又主张实行“愚民”政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所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六五章.),只有实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才能收到“民利百倍”、“民复孝慈”(《老子》第一九章.)的效果.他还鼓吹:“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第三章.)   这就是说,民众只有成为愚昧无知的劳动工具,才便于统治者实行统治,这才是“圣人之治”.所以老子在教育问题上也是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说什么“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第二七章.).   “善人者”和“不善人者”是相对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复归于同一,这就无所谓教育不教育了.一方面是“使民无知无欲”,另一方面又“不贵其师”,这个社会“虽智大迷”,却得其“要妙”了.老子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又进一步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这样的社会,车、船、军队、武器、文字等等都被废止了,人们无知无欲,永不迁徙,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生而不有”(虽生产而不私有)、“为而不恃(虽劳动而不据有劳动成果)、“长而不宰”(虽有长者却不拥有权力),一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一章.),完全回到氏族制社会.可见,老子目睹现实,深为纷繁的社会关系所困扰,看不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原来结绳记事的时代中去,这与“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完全一致的.   应该说,老子不满当时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残暴性与虚伪性,指斥他们为“盗竽”,是有进步性的,但他又看不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所作所为,鼓吹向后看开倒车,向往人类社会的开端,则是一种没落的阶级意识,完全是行不通的.老子的从“无为而治”到“寡国小民”社会的描绘,是他所处时代与现实环境的产物.除了春秋时代这一大历史背景给老子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外,老子的故乡陈国,地处中国,一直为楚国北上争霸及其他中原大国争夺的焦点,人们深受其害,统治者也惶惶不可终日.在这一特定环境氛围下,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厌战反战、“寡国小民”思想就不是偶然的了.老子的天道观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老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看到客观世界变化无穷,认识到天地万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如他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第五八章.)等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老子还进而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第七八章.)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第三六章.)要想制服对方,自己则先让一步,以后发制人.无疑的,这一弱胜强思想,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性,老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如他认识到事物的转化,却无视事物转化的条件与质的区别,事物的发展和转化,只停留在循环往复上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反者道之功”,最终导向了形而上学,为相对主义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他还强调“圣人不行而知”,隔绝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什么“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第四七章.),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宇宙观的哲学家,且思想丰富,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老子的“有无相生”与孔子的那句诗相辅相成

  一般认为说卦传是孔子写的,《易经》说卦传里有句话叫观变于阴阳,其意思就是观察阴与阳之间的相互变化,与老子的有无相生很相似。

老子的全文是什么?

  多个版本啊   老子(道德经)   《老子》八十一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

老子的全文是什么?

  多个版本啊   老子(道德经)   《老子》八十一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

高一哲学政治

  朴素唯物主义 又称“素朴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世界的本原。印度古代的“四大”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风、地、火构成的。这些都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朴素反映,在总体上是正确的。而且,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时,还以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用“火”来说明世界发展的辩证景象。他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猜测的成分,带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属于奴隶主民主派和新兴地主阶级或地主阶级进步阶层的世界观。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朴素唯物主义就不可避免地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代替。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猜一个字

  㵘   拼音:màn 五笔简转繁:IIII(五笔简转繁才能,极品五笔也不行)   音漫。大水也。

什么是金水相生?

  金水相生 ①五行相生关系。金生水。 ②指肺肾相生。详该条。 ③指肺肾同治。详该条。肺肾相生 生理学名词。又称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为母子关系,生理、病理均相互影响。如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主通调水道,肾为水脏,主津液,二脏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又如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二脏共同维持正常呼吸。《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病理上多见肺肾两虚,治疗时则肺肾同治,故有“肺肾同源”之说。参肺肾两虚、肺肾同治条。肺肾同治 治法。又名金水相生。是同时治疗肺阴虚和肾阴虚的方法。肺属金,肾属水,肺肾为母子关系,故治宜肺肾同治。

"有无相生”是什么意思啊

  有无相生:“有”和“无”相互依存而显示出了“有”和“无”。难易相成:“难”和“易”相互依存而显示出了“难”和“易”。相成,相互促成。

大有卦的哲学解读

  起卦前必须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分析主方和客方的情况,必须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此卦才有参考价值:1. 主方与天很相似,客方与火很相似。2. 主方的阳数是7,客方的阳数是5.3. 主方的行动是阳,素质是阳,态度也是阳;客方的行动、素质和态度也是阳、阴和阳。 图的左边是大有卦的结构图,大有卦代表从主方看主客双方关系的形势。卦的下部是主卦 ,代表主方;上部是客卦,代表客方。主卦是经卦乾卦,客卦是经卦离卦。经卦的下爻代表行动,中爻代表素质,上爻代表态度,上爻是对中爻的补充。黑色的爻是当位的爻,对主方有利。灰色的爻是不当位的爻,对主方不利。客卦三条爻全不当位,表明主方的困难主要来自客方。客卦的下爻,也就是第四爻,是阳爻,表示客方积极主动,与其对应的主卦下爻也是阳爻,主方也是积极主动,客方与主方激烈竞争,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因为主方也在积极主动地谋求发展,主方在维护和扩充自己的利益,客方不一定能赢主方,所以这种不利因素只是潜在的。客卦的中爻是阴爻,表示客方素质不佳,图中一个箭头从客卦中爻指向主卦中爻,主卦中爻是阳爻,表示主方素质良好,素质不佳的客方依赖主方,从主方取得补益,是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客卦上爻是阳爻,表示客方态度强硬,客方企图制约主方,与其对应的主卦上爻也是阳爻,主方态度也强硬,客方难于制约主方,这是一个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尽管客卦的行动、素质和态度三方面都对主方不利,但是主方不能改变它,只能期望它发生变化,并且及时恰当应对。主卦下爻是阳爻,表示主方积极主动,主方积极发展开拓,有利于维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应当坚持下去。主卦中爻是阳爻,表示主方素质良好,虽然在与客方交往中可能遭受损失,但是,主方可以利用客方对主方的依赖,获取更多利益,实际上还是对主方有利的,主方应当坚持维护和加强。主卦的上爻是阳爻,表示主方态度强硬,上爻是对中爻的补充,主方的态度强硬是由于主方的素质良好,实力非常强,强硬态度有强大的实力支持,可以压制客方,对主方有利。主方应当做的是更积极主动,争取在竞争中获胜。对比主卦与客卦,下爻相同,上爻也相同,差别在中爻。主方的中爻是阳爻,客方的是阴爻,双方处于阴阳和谐状态,图中有一个箭头,表示这种和谐状态,这是有应。这种有应表明主方实力大于客方,客方依赖主方,因此,主方与客方的关系不仅是竞争关系,而是客方依附于主方,共同发展的关系,主方拥有客方的辅

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说明()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

  老子曰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说明矛盾的相互转化





老子有无相生哲学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