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张氏家族的起源和名人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五、主要张姓人物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历史上的范氏名人!?

  范会:生于约公元前660,逝世于约公元前583年,范姓开基始祖。春秋时人。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随会;后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称范武子。士会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即步入政坛,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后辅晋成公、晋景公,以军功显赫当时,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在发生于公元前633年的著名战役——晋楚城濮之战中,代任戎右之职的士会勇猛奋战,终于使晋军以弱胜强,大败楚军,从此奠定了他在晋国政治舞台上的牢固地位。《国语·晋语》就记载说,“(士会)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在其荫庇下,经范文子(士燮)、范宣子(士訇),至春秋末与魏氏、智氏、中行氏、韩氏、赵氏共为六卿,把持国政。史称士会:“辅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由于他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的领地随邑的基础上,加封另一个领地——范邑(今河南范县)。后来士会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谥号为“武”,因此史称他为“范武子”或“随武子”。史籍和各种范氏族谱都记载说,公元前614年士会返回晋国后,秦康公依约将士会的大部分家属族人送回了晋国。这部分返回晋国的士会子孙,后又随士会迁徙到新的领地——范邑定居。他们的后代,就以新的采邑名称——范,作为他们的姓氏,形成了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大姓——范姓。   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县)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经商有术的大实业家,有“一代名相,千秋商祖”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商业鼻祖,制陶制盐的先师,度量衡杆秤的发明者。作为一代商圣,范蠡与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一起,并称为“四圣”。曾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灭亡吴国,成就霸业。后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改称鸱夷子皮,改名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史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后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患难,难与同安乐”,遂“弃官经商,定居于陶,卒老死于陶”。他的一生,真可以说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了。范蠡祠内(位于今肥城市)有石柱楹联曰“避君隐陶称朱公留芳百世,聚财万贯济黎民功盖千秋”。清代诗人徐公修写七律诗《范蠡》赞曰:   艳色吴王嗜好投,   苎萝村内美人求。   居陶业振工牟利,   霸越功高早退休。   两国甘心抛相印,   五湖浪迹泛扁舟。   铸金故主空摹象,   凤举鸿冥不可留。   范雎:前?~前225年,战国时秦昭王相,魏人,字叔。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历史上最先正式提出“远交近攻”的谋略。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增:前277~前204年,西汉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说桐城)人。好奇计。秦末劝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怀王。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为末将。后为项羽重要谋士,辅佐项羽称霸诸候,被尊为“亚父”。封历阳候。屡劝项羽早除隐患,父掉刘邦,曾设“鸿门宴”,计不为项羽所用。后项羽中......余下全文>>

赵氏的名人和他们的简介

  早期经历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为赵弘殷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学习骑马射箭,他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曾试骑一匹烈马,也不给马套上笼头,烈马跑到登上城楼的斜道上,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起身,继续追赶马并跃上马背,一点也没有受伤。又曾在韩令坤博士的房中,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斗,他们就和赵匡胤竞相去捉麻雀,结果随后屋子就倒塌了。[3]   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公元948年(乾祐元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征讨李守贞,屡立战功。   公元951年(广顺元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柴荣为开封府尹时,转开封府马直军使。   屡建战功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执掌禁军。北汉来侵犯,柴荣率领军队抵御来犯之敌,在高平摆开战场。战斗将要展开的时候,指挥樊爱能等人首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赵匡胤指挥自己的同伴骑上马迅速冲向敌人前锋,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到京城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4]     赵匡胤   公元956年(显德三年)春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领军队将其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自为了自己主人,我希望双方布好阵式以决胜负。”赵匡胤笑着回答说可以。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来迎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一直冲入南唐军阵内,手中兵刃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并把姚凤一起擒获。赵弘殷率领军队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派军队来取,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回来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5]   公元957年(显德四年)春天,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还军后,柴荣拜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旧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这年冬天,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当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进攻泗州,攻克了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屯军队,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虏南唐节度使陈承昭献给柴荣,因而攻下楚州。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南唐军营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军,淮南平定。南唐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在柴荣那里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金,赵匡胤把白金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公元958年(显德五年),赵匡胤改任忠武军节度使。[6]   公元959年(显德六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柴荣在行......余下全文>>

赵氏的名人和他们的简介

  早期经历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为赵弘殷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学习骑马射箭,他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曾试骑一匹烈马,也不给马套上笼头,烈马跑到登上城楼的斜道上,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起身,继续追赶马并跃上马背,一点也没有受伤。又曾在韩令坤博士的房中,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斗,他们就和赵匡胤竞相去捉麻雀,结果随后屋子就倒塌了。[3]   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公元948年(乾祐元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征讨李守贞,屡立战功。   公元951年(广顺元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柴荣为开封府尹时,转开封府马直军使。   屡建战功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执掌禁军。北汉来侵犯,柴荣率领军队抵御来犯之敌,在高平摆开战场。战斗将要展开的时候,指挥樊爱能等人首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赵匡胤指挥自己的同伴骑上马迅速冲向敌人前锋,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到京城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4]     赵匡胤   公元956年(显德三年)春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领军队将其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自为了自己主人,我希望双方布好阵式以决胜负。”赵匡胤笑着回答说可以。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来迎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一直冲入南唐军阵内,手中兵刃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并把姚凤一起擒获。赵弘殷率领军队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派军队来取,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回来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5]   公元957年(显德四年)春天,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还军后,柴荣拜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旧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这年冬天,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当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进攻泗州,攻克了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屯军队,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虏南唐节度使陈承昭献给柴荣,因而攻下楚州。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南唐军营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军,淮南平定。南唐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在柴荣那里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金,赵匡胤把白金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公元958年(显德五年),赵匡胤改任忠武军节度使。[6]   公元959年(显德六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柴荣在行......余下全文>>

张氏家族起源

  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翁姓的翁氏名人 翁姓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翁承赞,字文尧,唐代福建莆田县人(今莆田市),乾宁年间(西元894-898年)进士。唐末累官秘书郎、右拾遗。五代后梁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后授闽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晋爵晋国公。   翁肃,字彦恭,宋代崇安人,官至朝散大夫,与翁彦约、翁彦深、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皆居高官,时称六桂同芳。   翁德广,宋代人。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任溪县知县。   翁难乙,翁万达,明代兵部尚书。   翁方纲,(西元1733-1818年)字正三,清代大兴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内阁学士。精金石考据之学,亦擅长词章、书法。曾任鸿胪寺卿,预千叟宴。   翁同龢,清朝时期江苏常熟人,管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师。   翁方纳,清朝时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

古代姓向氏名人记录

  向长:著名东汉经学家。   向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向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向秀:西晋时期玄学家,为竹林七贤之一。   向雄:西晋大臣。   向海明: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向拱:北宋大臣。   向敏中:北宋大臣、宰相。   向子諲:北宋大臣、词人。   向子韶:南宋抗金英雄。向士璧:著名南宋将领。   向宝:明朝大臣,明洪武年间进士。   向侃:明朝官吏。   向荣:清朝将领。   向腾蛟:清朝将领、画家。

历史上万氏的名人有谁

  最早尝试飞天的明朝士大夫万户   明代名医万全   清代著名画家兼绘画理论家万 川   现代史上杰出的文艺家、戏剧作家万家宝,就是《雷雨》的作者,著名的曹禺   世界动画大师,艺术大师,中国剪纸艺术第一人,动画电影创始人,世界著名导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万籁鸣新中国将军:万毅中将、万振西少将、万海峰上将、万九如少将、万小元少将

白氏名人姓氏骄傲

  历史上姓白的名人:     白起(?—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白圭,战国时期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行简(约776~826)中国唐代文学家。字知退。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     白敏中(792-863),晚唐名相,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字用晦,白居易从弟。长庆年间进士。会昌初,为殿中侍御史,转户部员外郎。李德裕荐为知制诰,授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宣宗立,以兵部侍郎进同平章事。李德裕罢相,乘机排之,为时论所非。大中五年,出为邠宁节度使。六年,迁西川节度使。治蜀五年,颇有政绩。十一年,迁荆南节度使。懿宗即位,入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辅政。咸通二年出为凤翔节度使。卒于镇。     白文珂(876—954),字德温,太原人也。曾祖辩。父君成,辽州刺史。文珂初事后唐武皇,补河东牙将,改辽州副使。庄宗嗣位,转振武都指挥使。     白朴(122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山东汶上颜珠村人,后迁居汶上彩山。白英是运河上的一位“老人”(10余名运河民夫的领班,不是指上年纪的人),治水、行船经验相当丰富,十分熟悉山东境内大运河及其附近地势、水情。因治河有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被追封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清雍正、光绪皇帝追封他为“永济神”和“大王”,受到人民敬仰。     白云上,[清](一七二四至一七九〇)字凌苍,号秋斋,河南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武进士,由侍卫累迁副将。以游击镇扬州。尝曰:“官乐则民苦,官苦则民乐,以吾一人之苦,易数十万人之乐,吾独不乐乎?”引疾去官,侨寓扬州。工诗,善草书,于扬州慧因寺书“了然”二字,刻石陷于楼壁。卒年六十七。《扬州画舫录》、《清朝书画家笔记》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阿拉伯名“乌默尔”,意义与“崇禧、健生”吻合......余下全文>>

张氏字辈

  张字辈,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起源于宋朝,《谱牒学研究》中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13个“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匡”共14字。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辈字,字辈,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多在职入学时家长请先生按辈字给孩子改个学名,即大名。字辈,它是各族祠堂的产物,或集体创作;或名人所笔,族门出个相公、举人什么的,往往为家族立派、续派;也有皇帝赐封的,孔族字辈就是明清两朝皇帝赐定。那是当今全国统一得最好的字辈。   字辈,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长可短:长则五六十字,短则十多字,一般为二三十字。它虽说带封建宗族色彩,然而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绚丽多姿的诗篇。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谱,辈字就是族谱的确良核心和纽带带。   1.昌大家先,崇德象贤。楷模正直,品学安全。忠祯孝友,齐圣广渊。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诗收温裕,富贵联延。(摘自《张氏族谱》)   2.摘自:《张氏三修族谱》民国13年 孝友堂 43册(派语:噟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   新增派语: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宁乡官山张氏通谱合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3.摘自:江西赣洲《信丰安息阑州张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张士元等主修 民国38年 9册 派语: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作栋粱,祖宗恩德积,科甲傅名扬。   4 .摘自:《张氏族谱》64卷,民国11年,金镶堂,14册-派语   族间尚有派行:仁让敦古道,雍和受以庄,金玉曰君子   冈陵永尔康,经纬才能超,利贞位育安   春萱同茂盛,兰桂奕芬芳,荣华徵九如   仁宦有书香,左右清昭穆,动臣邦国扬   派行古风:化云腾上吴,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   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五修派行:传家惟诗礼,抡秀良与忠,积善恩光大   庆馀福自通,德泽宜皆学,作求泰常逢   5.城南张氏五修支谱16卷 民国己巳年 孝友堂 张先炳等主修 16册,派语   旧派语:寿彦子添瑄志必玉春以问明开国正德茂光先祖   咸丰三年族先酌颁新派:傅家尊理学辅世重经纶孝友兼名节儒风百代新。   通谱合派:德茂光先祖长贻在克家殷勤敦宝务谦厚发菁华纹冕芬徽□圭璋品谊嘉席珍晋待聘掞藻灿云霞。   6.摘自:江西上饶《清河张氏宗谱》8卷 张诸葛清编纂 民国30年 玉海堂 8册 派语:   讳行字派:文武成康烈,从周儒雅 ,诗书诏令德,孝友启新献,   华国重良弼,光天钦远谋,芳声延祖泽,维与勤家修   行派:宗支蕃衍盛,元亨利贞祥,富贵荣华显,斯庆绵长,   棠棣联芳秀,贤圣伦蒸当,圭璋含辉耀,翰学拜明堂,   源流恢先绪,奕翼后厥昌,克昭家声振,万古姓名香   7.湘西学士桥张氏族谱11卷,民国17年,希贤堂,11册齐,派语:   原定派语:齐家汉国,起文仕邦。   续定派语:光明正大,孝友忠良,   再续派语:克承先志,远绍书香。   8.张氏桂公支谱16卷,光绪23年,孝友堂,8册齐,32.823.4品差 派语:   本宗旧谱派语:天道益世达,廷广时文应之善良。   七英后裔合派语:英裔傅合美,珂里步前修,第峻齐标甲,恩纶福泽悠。   振绳峥大业,孝友绍先猷,光裕崇儒定,家声永作求。   宣公后裔通谱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务实,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嶶□,圭璋品谊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9.洋湖张氏三修族谱15卷首末民国26年,清河堂,16册齐,派语:   开国忠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图远大,积德自绵延。   10.张氏三修族谱37卷首1 民国茂子年 孝友堂 43册齐派语:   老派语:譍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 。   新增派语: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官塘张氏合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么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11.张氏四修族谱15卷首1卷,民国32年,清河堂,张从南编修17册齐, 派语:   原派:木火土金水,仁义礼智信,恭从明聪睿肃又哲谋圣。   三修续派:明孝友作则,存忠厚为良,裕德才宏显,培基泽远长。   芝蔴湾原派: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七里硚原派:先宾联孝国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四修族谱续派:友作述显忠良,德泽傅家远,诗书守世长。   12.湖南益阳 张氏族谱64卷,民国11年,金镶堂,14册, 派语:   大宝时国日,万正仕祈芳,和世家声远,千秋学业长,承宗敦孝友,应题启文光,基植先培本,源开永发祥。   13.55.4张氏族谱12卷首1,民国12年 孝友堂 存4册存首,卷9, 派语: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庭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垢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傅家惟孝友,佐国本纯忠,德业辉金鼎,规模大岳嵩   14.摘自:《张氏族谱》 光绪癸未年 金鉴堂 5.派语   老派:景远荣华起,金玉满堂兴,国正天心顺,官清民德纯   新派:喜庆升平世,洪恩合大开,从修家道盛,绍泽显英才   15.摘自《张氏五修族谱》民国十八年,惠和堂 派语   原派语:万世傅宗谱,闻铎思绍先,正文学圣训,禄享沐君恩   续派语:功高标鼎石,品卓冠□贤,金玉家声振,铭经祖德延   新派语:绳武开基业,英嗣百代昌,温恭敦孝友,积厚允流芳   通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   绂冕芬徽匕,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16.摘自:湖南平江《张氏支谱》张麓泉、张悠久等纂修,清同治三年,敦本堂修,木活字本,6册 派语   白泉公立派:添志必文天,朝尚池仁承   福积公立派:汉道丹玉单,大本汝兴兴臣   丙申重修字派:礼乐光昭远,诗书发泽长,于今登一本,世代显而昌   丙申重修字派,己未重修派同: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雨铭传道德,百忍肃家常,业以千秋著,名因万选芳,云礽绵世德,奕叶自辉煌   己丑重修字派: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传家原孝友,立品在端方   17.51.湖南益阳《张氏四修族谱》首卷上中下末,张允文等主修,同治12年,孝文堂,木活字本,8册 派语   旧派:富标瑞世,贵显都京,唐宋廷秀,元明尚应。   新派:克让光尧代,允恭裕舜朝,中天开景运,盛德自宣昭。   18.湖南长沙《白汑刘氏四修族谱》16卷首,刘泽 等主修,民国18年,崇让堂,木活字本,11册 派语   学圣光前泽,名成启嗣芳,道德隆家永,邦国庆安康。   19.江西兴国 张氏五修族谱 11卷 张显藻主修 民国36年 11册派语:光大世德庆,朝思锡育功,   光大碧玉显,贤声继祖,瑞协文明兆。   福徵景运隆,傅家惟诗礼,垂训在孝忠。涵养期宽厚,经书求广通,尭舜作模范。   唐虞乐相逢,积善祥长发,富贵益盈丰。   20. 浙江嵊县 剡西富润张氏宗谱 十卷 张立遵等修 同治辛未年 木活字本 10册1150 派语:   奠居富润肇自从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新行:奠居富润肇人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21.摘自(62.湖南浏阳 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   字辈派语:庆清公胜士,光国永世昌,宗德延先泽,人文启瑞祥   纯儒钦佐运,动业耀铭常,孝友傅家政,忠良万代扬   22.摘自(长沙坳上张氏族谱)   字辈派语:献光王国声名远,孝友傅家世泽延   新增宗派:肇锡宏庆,翊赞昌明,振志宣定,应运维新   23.摘自《张氏宗谱》张相升等修 14卷 民国戊子年 都会堂 木活字 9册   派语:派系:道善卿明隆积相良才庆文际德荣光会显昌绍芳   承启侬诗先后述书昭应贻衍谟祯谋绪烈祥永长   24.摘自《张氏宗谱》14卷 光绪二十年 16册   派语:张氏宗派: 坦任承先榘 行仁裕后昆 光明君子泽 忠孝圣贤根   光绪年复定宗派:坦任承先榘 行仁启世昌 传家崇德礼 华国进贤良   25.摘自《张氏宗谱》宣统元年 6卷 孝友堂 木活字 6册   派语:国正治朝 万事学道 本在其中   运泰有兆 愿复克家 滋大长保   26.《张氏宗谱》雍正元年 17卷 木活字 19册   派语:元和承世泽 方正兆家与 忠厚先人积 经纶大道存   27.《绵西张氏族谱》张宝杰主修 中华民国五年 4卷 木活字 5册   班行:国正崇文学,安邦本德能,永怀先世泽,绍述定昌荣。   附女班行:兰秀芳徵茂,荑柔淑质延,英华聪慧至,礼范端荘全。   28.《上湘张氏金房支谱》张通时主修 5卷 金鉴堂 木活字 5册   班序: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   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傅良训,书香定远谟   29.《上湘张氏金房支谱》张通时主修 5卷 金鉴堂 木活字 5册   班序:   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   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傅良训,书香定远谟   30.摘自《张氏通谱》光绪丙子年 刻本 8册 8卷   派语:德 茂 光 先 祖 良 贻 在 克 家   殷 勤 敦 宾 务 谦 厚 发 菁 华   绂 冤 芬 微 圭 璋 品 诣 嘉   席 珍 留 待 聘 掞 藻 灿 云 霞   31.摘自《张氏续修族谱》张立拔等修 光绪十四年 孝友堂 13卷 10册 木活字   字辈派语:原编派语:   立 志 守 先 泽 逢 时 耀 盛 名   人 文 思 蔚 起 华 国 振 家 声   通谱合派语:   德茂光先祖 良贻在克家 殷勤敦宾务 谦厚发菁华   绂冕芬微 圭璋品诣嘉 席珍留待聘 掞藻灿云霞   32.摘自 张宗铎主修 民国4年 笃亲堂 28卷 木活字 28册   字辈派语:   德绍宗邦裕,傅家积善昌,世贻维孝友,继绪定呈祥。   33.摘自《张氏家谱》张子德等纂修 民国18年 19卷 14册 金鉴堂 木活字)   原籍排行诗:庆善荣嗣王,仕仁显傅扬,宗祖徙今盛。万代永兴昌。   新编排行诗:   孝友源来远,宏开世泽芳,承先敦礼义,修德致祯祥,   亨大隆家业,文高炳国九,历朝昭令绪,玉印启忠良。   积德累仁,光前裕后。   34.摘自《旌阳张氏宗谱》张肇锋等纂修 4卷 永思堂 木活字 20册   字辈派语:   生、世、延、本、一、守、尚、士、肇、元、善中、庆、   昭、祖、德、光、昌、乐、承、傅   时、熙、贤、英、盛、谊、重、群、亲、尊。   35.摘自 张逸溪等修 道光壬午年 9卷 9册   字辈派语:   福胜良存文继世,一傅令子合家珍,克承善德绍先业,   大启光昌哒匦隆?   36.摘自《丹徙张氏族谱》8卷 4册 木活字   字辈派语:崇、祖、承、芳、远、傅、家、衍、绪、繁   37.摘自《姚江三墙张氏宗谱》张福盛议修 民国五年 树德堂 28卷 28册 木活字字辈派行:   添、大、亚、禾、万、常、斌、遇、小、宗、敬、震、凤、鸣、高、科、   锡、汝、景、福、积、善、承、庆、孝、友、忠、良、宽、厚、诚、正、   仕、让、中、和、克、念、作、圣。   38.摘自〈张氏应西公支谱〉不分卷 民国29年 1册   派语:功高泽沛隆 忠厚传家永 培德福寿增 继织承先志   世代阴华云   39.摘自《高峰张氏宗谱》不分卷 张世禄主修 咸丰二年 1册行第:   硕、德、开、宗、 、云、仍、亿、万、永、忠、贞、和、孝、友、   祥、发、长、元、仲、仕、义、礼、智、偕、煴、良、恭、俭、一、   伯、嘉、文、廷、甲、希、继、世、英、贤、教、大、伦、昌、隆、   承、祖、远、辅、佐、显、能、臣、正、学、邦、家、道、君、明、   启、后、熏   40.摘自《靖江张氏宗谱》20卷 张绩金主修 光绪十三年 20册   派语:永言孝义 照明嗣服 肇应昌期 业宏丕绩   翊宣文华 显杨 德 启后承先 同心敬述   41.摘自《灵岩张氏宗谱》3卷 光绪已亥年 百忍堂 3册   排行:斌助錀茂士贤良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新定排行:敬祖敦宗崇儒希圣学粹经明福绥位至德咸孚邦国   朝观而业聿昭其声远振慎守贻谋万年鼎盛   42.《摘自新坪塘张氏族谱》4卷 张明上主修 同治7年 嘉言堂 木活字 4册   派语:肇明元德永 振起世家声 孝友承先泽 文华显国英   43.《摘自清河张氏宗谱》乾隆年45.摘自《六都张氏五修支谱》10卷 张厚贵纂修 中华民国34年 忠努堂 10册   字辈派语:   祖、本、力、田、傅、以、忠、厚、代、有、正、人、用、克、垂、久   46.摘自《泾川张氏宗谱》3卷 明万历刻本 3册   排行:懋守臣子道本元思有继 克尚光宗祖国士文世正   47.摘自《清河张氏宗谱》光绪年间刻本 13卷、首 张孔成等修 馀庆堂   字派: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馀   48.摘自《如泉东马庄张氏宗谱》15卷 道光戊子年 禄宜堂 20册   派语(张氏通派):棊布星胪 孙枝衍庆 永振鸿图   转自:[





张氏的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