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黎族有什么习俗?

  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色”。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最 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 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祭祖仪式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这天,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起无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仪式黎族人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举行稻公稻婆祭礼仪式。由“畏雅”(带头犁田人)到每块田里捆扎四根稻谷,象征着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

黎族有什么节日?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立夏哪天?有什么风俗讲究?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在这一天,我们这一带的人们总是要称一称体重,还要吃糯米饭,茶叶鸡蛋,蚕豆,脚骨笋。 原来在1279年,忽必烈灭掉南宁建立元朝以后,他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绐,防止江南汉族人民起来反抗,就派出许多蒙古人(俗称鞑子)到江南来,要每十户百姓供养一个鞑子,并且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元朝皇帝还定下律条:每年在立夏这一天要给这许多鞑子称体重。只许加重,不许减轻。如果轻了一斤,就要割百姓的三斤肉给鞑子滋补身体。轻二斤,就要割六斤。当时鞑子们由于水土不服,体重减轻的较多,则老百姓就遍遭割肉的酷刑,痛苦异常。 为了减轻和免除这种割肉的痛苦,人们就想办法让这些鞑子在立夏称体重前多吃一些东西。最好是味道好的而吃了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江南多水田,农家多种糯稻,并且普遍养鸡生蛋。那糯米饭和鸡蛋又是鞑子爱吃之物,所以百姓们就多煮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给鞑子吃,以增加鞑子们的体重。这效果确实不错,极大部分百姓都免除了割肉的痛苦。于是,大家为了庆贺安康吃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也称一称自已的体重。这样一年复一年的过去,就养成了立夏称体重吃夏蛋,糯米饭的习惯。 为了过好立夏节,百姓们还要吃些其他菜肴,因立夏时节别的蔬菜较少,而各种竹笋正是上市之际。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味道鲜美,孩子们在笋时生长发育也最快,所以人们认为立夏吃竹笋能够强健脚骨,所以大家吃一些“脚骨笋”。立夏也是鲜蚕豆上市的时候,民间不是有“清明见荚,立夏好吃”的说法吗特别是明代戚继光将军平定倭患之后,人们在立夏吃“倭豆”,也有庆祝抗倭胜利的意思。

立夏哪天?有什么风俗讲究?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在这一天,我们这一带的人们总是要称一称体重,还要吃糯米饭,茶叶鸡蛋,蚕豆,脚骨笋。 原来在1279年,忽必烈灭掉南宁建立元朝以后,他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绐,防止江南汉族人民起来反抗,就派出许多蒙古人(俗称鞑子)到江南来,要每十户百姓供养一个鞑子,并且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元朝皇帝还定下律条:每年在立夏这一天要给这许多鞑子称体重。只许加重,不许减轻。如果轻了一斤,就要割百姓的三斤肉给鞑子滋补身体。轻二斤,就要割六斤。当时鞑子们由于水土不服,体重减轻的较多,则老百姓就遍遭割肉的酷刑,痛苦异常。 为了减轻和免除这种割肉的痛苦,人们就想办法让这些鞑子在立夏称体重前多吃一些东西。最好是味道好的而吃了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江南多水田,农家多种糯稻,并且普遍养鸡生蛋。那糯米饭和鸡蛋又是鞑子爱吃之物,所以百姓们就多煮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给鞑子吃,以增加鞑子们的体重。这效果确实不错,极大部分百姓都免除了割肉的痛苦。于是,大家为了庆贺安康吃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也称一称自已的体重。这样一年复一年的过去,就养成了立夏称体重吃夏蛋,糯米饭的习惯。 为了过好立夏节,百姓们还要吃些其他菜肴,因立夏时节别的蔬菜较少,而各种竹笋正是上市之际。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味道鲜美,孩子们在笋时生长发育也最快,所以人们认为立夏吃竹笋能够强健脚骨,所以大家吃一些“脚骨笋”。立夏也是鲜蚕豆上市的时候,民间不是有“清明见荚,立夏好吃”的说法吗特别是明代戚继光将军平定倭患之后,人们在立夏吃“倭豆”,也有庆祝抗倭胜利的意思。

外国新年风俗有哪些?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元旦

海南省苗族和黎族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楼上的苗族节日不是指海南苗族的,海南的你可以看它政府网站的介绍:   五指山市主页www.wzs.gov.cn/   黎族传统文化精粹www.wzs.gov.cn/ljw/LJW_1.HTM   苗族传统文化精粹www.wzs.gov.cn/mjw/mjw_1.HTM

黎族文化有哪些构成

  黎族的服饰文化 黎族纹面及纹身文化 黎族的历法 黎族建筑文化:  黎族村寨部落文化: 黎族餐饮文化: 黎族传统工艺品: 荔枝传统手工艺技能: 黎族舞蹈及语言表演艺术:  黎族民俗节庆文化:

春节吃饺子的风俗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   按照民俗的解释,“除夕”这一天是人、鬼、神交战之日,因此,必须要人人参与,才能获得来年的吉祥平安。   鬼乃“夕”也,它是人间一年的晦气所孕育而生成的厉鬼。“夕”在腊月三十日,新旧交替的子时时分,便会出来遗害人间!此时,要人神齐力才能把它除之。每年腊月三十的这一天,上天会派通力天神“年”来人间降魔除鬼,而“年”在除夕的时候只有九成的功力,证明“夕”这个厉鬼很厉害,必须要由人来协助才能把“夕”除之。因此,人要在“除夕”的子时时分共燃爆竹,来协助“年”把贻害人间的厉鬼“夕”除掉。   在除夕的交子时分,人吃了饺子会通身添力,然后,男女老幼齐鸣鞭炮,帮助天神除掉厉鬼,再虔诚地贴上新的灶王爷画像,并在财神爷和灶王爷的画像前供奉上以饺子为主的美食,取意来年平安吉祥财源滚滚之意。这就是“爆竹声声除旧岁(祟)”这一习俗的由来。   饺子象征的意义:   饺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的代表。它的每一个部分,无一不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时候,更是在三十晚上必备的美食,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土家族的节日风俗

  土家族节日习俗:过年、赶年、过月半     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 但“过年”的时间,则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马、蔡、田六大姓为三月三;酉水乡龙头村田姓为四月八;可大、沙滩、酉水等乡李姓为七月初一。过族年,要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铳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其盛况是其它节日难以比拟的,后逐渐改为户祭。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 田宣慰、杨宣慰以及马伏波的。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扬姓祭杨再思,李姓祭“天”字辈的三祖先,部分 彭姓和谢姓八部大王。祭祀毕,游乡串寨,走亲访友,对歌宴客,真是“满山满寨都是歌,宾客如流欢乐多”,长达三、五日之久。     关于“过年”的来历,说法甚多。主要的有三种:一说祖先从湖南迁来时,有的坐杉木船,有的坐柏木船,有的坐青钢木船。因船速不一,到达有先有后,人们将到达的日子定为“过年”。于是,就有的为四月八,有的为五月初五,有的为五月十五了;一说祖先出征打仗,有的将出发的时间作为“过年”,有的则将归来的时间作为“过年”,以致时间不一。如李姓说:“天”字辈三位祖先七月初一出征时,全族团聚,以后年年七月初一纪念;一说八部大王于国有功,皇帝见他武艺高强,害怕皇位失落,便将他毒死在归途中,人们将他的殉难日作为“过年”日, 以纪念他。这些,都与古代战争和民族的历史有关。     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关于“赶年”的来历,传说不一。有的说明朝时,朝廷调士兵赴沿海抗倭。时值春节前夕,便提前过年,团年后,将士好出征。有的说,客王派兵征打土家,年关已近,土家人便提前过春节,上山躲避。等客兵进寨住下后欢度春节时,土王令土兵鸡鸣时杀回,大获全胜。因鸡报晓有功,故过年不能杀鸡;而财物被掠走,没有食品,春节后便上山围猎野猪。有的说,贫穷的土家人负债累累,财主年关要来讨债,他们便提前过年,上山躲债。这些说法,都与古代的战争和土家族的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家人更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本来是农历七月十二为月半节,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姑娘,这在时间上就有“婆家过月半走不脱,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订七月初一至十二,均为过月半。 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亲长名字,焚于户外,并杨声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银钱。民国时期,地方士绅还于月半节作盂兰盆会,流放莲灯于清江,并以香、烛遍插小径,谓之路烛,化钱于野外,施给孤魂游鬼。建国后此类迷信活动逐渐消失,但农村群众依然重视过月半,届时接回出嫁姑娘团聚一日,已相沿成习。...余下全文>>

意大利的风俗礼仪

  意大利人在路上见面一般是握手或简单打个招呼,称呼大学毕业生要加上他们通用的头衔。进行商业会晤要提前安排,但不一定准时,因为在社会活动中,准时并不被认为是意大利人的美德。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如果你被人邀请,则不能拒绝,那样做是不礼貌的。午餐在一天中是最丰盛的一餐,时间一般持续两三个小时,在意大利,互相赠送商务性礼物也是很普遍的。意大利人交谈的话题一般有足球、家庭事务、公司事务以及当地新闻等,避免谈美式足球和政治。意大利饮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各种面食类如葱卷、馄饨、通心粉、炒饭等作为菜用,而不当粮食食用,吃著名的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餐刀把通心粉割成小段食用。也不要用匙把粉送入口中。最合理的方法是用叉子把通心粉卷成团再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一种很有名气的面食——皮扎饼。它是用发酵的白面烤成的,上面带馅,其在意大利普遍的程序,就好像油条、麻花在中国一样。





黎族的风俗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