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性胡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古代名人   胡公满:舜帝33世後裔,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陈国的建国君主,胡氏始祖   胡衍:战国时期名士   胡安:秦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弗   胡烈:秦汉襄阳太守,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胡广:东汉中期重臣   胡昭:东汉末及三国时隐士、书法家   胡质: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员,官至荆州刺史、振威将军   胡遵:三国魏国车骑将军   胡渊:西晋将军   胡瑗:人称安定先生,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   胡安国:北宋经学家。进士   胡宏:南宋理学名家   胡三省:元代史学家   胡大海:明朝开国功臣   胡琏: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胡应麟:明时文学家   胡震亨:明时文学家   胡宗宪: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胡林翼:湘军重要首领,晚清中兴名臣之一   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   胡渭: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     近现代名人有敏感词,我就不发了。

清代胡姓有那些名人

  胡渭(1633-1714)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   胡简敬(1631年-1695年),字又弓,江苏省淮安府沭阳县人,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子监司业、吏部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胡长龄(1758-1814),字西庚,号印渚,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南通寺街人),官至礼部尚书。   胡公寿 (1823—1886),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初名远,号瘦鹤、小樵,别号横云山民,其书法出入于平原、北海间,独具体势。诗宗少陵,清健遵练。为海上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胡定(1709—1789)字登贤,广东保昌人,清朝官吏。雍正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乾隆五年,考选陕西道监察御史。   胡峄阳(约1639-1718) 名良相,字峄阳,山东青岛即墨人(今属城阳区流亭镇)。终生不做官,以教学授徒为业。   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安徽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   胡林翼(公元1812年7月14日-公元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姓陈的古代名人有谁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为田齐始祖。   陈胜(?-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陈寔(104-187),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字仲弓。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余人多逃亡,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辞不就。   陈琳(?-217),汉末文学家。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陈琳诗、文、赋兼善。诗歌今存4首,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汉乐府之作。散文以表章书檄最有影响,代表作《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一篇为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辞赋有《武军赋》、《神武赋》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   陈群(?-236),三国时魏国大臣。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任刘备别驾,后投奔曹操,征召为司空西曹掾属。魏建国后,迁御史中丞。延康元年(220),文帝曹丕封他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后为镇军大将军,与曹休、曹真、司马懿并列为四大将军。不久又授以司空,录尚书事。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报政府,按等选用,后逐渐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将领。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幼从梁武帝(萧衍),颇受信任。梁武帝大通二年(528),魏北海王元颢降梁。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颢回北方。次年,入洛阳(今属河南),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无不胜利。未几,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后历任北兖州(今山东兖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职。卒,谥武。   陈武帝(503-559),南朝陈创建者。即陈霸先。庙号高祖。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梁时,自小吏累迁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太清三年(549)自广州起兵,与王僧辩讨平侯景,位至司空。梁元帝在江陵为西魏所杀,他与王僧辩在建康拥立萧方智为帝,旋杀僧辩,独揽朝政。太平二年(557)进封陈王,继禅梁自代,建立陈朝。   陈霸先(503-559),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出身小吏,喜读兵书,长于军事。太清三年(548)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受湘东王萧绎节制,与王僧辩会师讨灭侯景,进位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承圣三年,西魏陷江陵,杀梁元帝,他与王僧辩迎立萧方智为梁王。四年,王僧辩又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他起兵袭杀王僧辩,拥萧方智为帝,并击败北齐军,进爵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国号陈,改元永定。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朝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后主(553-604),南朝陈皇帝。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宫室,亲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长江天险,不设边防。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陈子昂(约659-700)......余下全文>>

姓陈的古代名人有谁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为田齐始祖。   陈胜(?-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陈寔(104-187),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字仲弓。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余人多逃亡,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辞不就。   陈琳(?-217),汉末文学家。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陈琳诗、文、赋兼善。诗歌今存4首,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汉乐府之作。散文以表章书檄最有影响,代表作《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一篇为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辞赋有《武军赋》、《神武赋》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   陈群(?-236),三国时魏国大臣。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任刘备别驾,后投奔曹操,征召为司空西曹掾属。魏建国后,迁御史中丞。延康元年(220),文帝曹丕封他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后为镇军大将军,与曹休、曹真、司马懿并列为四大将军。不久又授以司空,录尚书事。他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报政府,按等选用,后逐渐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将领。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幼从梁武帝(萧衍),颇受信任。梁武帝大通二年(528),魏北海王元颢降梁。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颢回北方。次年,入洛阳(今属河南),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无不胜利。未几,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后历任北兖州(今山东兖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职。卒,谥武。   陈武帝(503-559),南朝陈创建者。即陈霸先。庙号高祖。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梁时,自小吏累迁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太清三年(549)自广州起兵,与王僧辩讨平侯景,位至司空。梁元帝在江陵为西魏所杀,他与王僧辩在建康拥立萧方智为帝,旋杀僧辩,独揽朝政。太平二年(557)进封陈王,继禅梁自代,建立陈朝。   陈霸先(503-559),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出身小吏,喜读兵书,长于军事。太清三年(548)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受湘东王萧绎节制,与王僧辩会师讨灭侯景,进位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承圣三年,西魏陷江陵,杀梁元帝,他与王僧辩迎立萧方智为梁王。四年,王僧辩又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他起兵袭杀王僧辩,拥萧方智为帝,并击败北齐军,进爵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国号陈,改元永定。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朝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后主(553-604),南朝陈皇帝。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宫室,亲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长江天险,不设边防。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陈子昂(约659-700)......余下全文>>

古代有哪一些姓梁的,出名的名人?

  梁启超。明末戊戌变法主要人物之一。其他两位元首分别是康有为和谭嗣同。不好意思只想到一个,希望能帮助到您。

姓龚的人在古代和现代有哪些名人

  龚启轩:今重庆万州人,在学业上堪称一流,当地著名的学者,是龚姓当地代表之一。   龚 灏:字伯言,东汉徐州鄄城人,少机警通达,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然犹常自诩开汉之张子房,兴齐之管仲,时人莫之许,惟庐陵袁淮,会稽桥玄异焉。   龚 舍:武原(今江苏省邳县)人,西汉任谏议大夫。重节义,拒不仕王莽新政,与龚胜一同归乡,二人并称“楚两龚”。   龚 宽: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西汉画家,善画人物,尤工牛马飞鸟。   龚 胜:西汉末年时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汉哀帝时,曾三举孝廉,后因王莽篡权而归隐乡里。王莽数次遣使找他,要拜他为上卿,而他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   龚 德:梁国(今河南商丘县南)人,是一位善于雅琴的音乐家,由汉宣帝时的丞相魏相推荐,召见待诏。   龚 禄: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先主定益州,为郡从事牙门将,建兴中为越蕉太守,随诸葛亮南征,为蛮夷所害。   龚玄之:武陵汉寿(今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晋代一位著名的好学高士,安于陋巷,举秀才辟公府皆不就,孝武徵为散骑常侍,郡县备礼敦副,固辞疾笃,不就。   龚原:处州遂昌(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嘉佑进士。曾助王安石变法,颇为尽力。著有《周易新讲义》。   龚鼎臣:郓州须城(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景佑进士。知渠州,倡文教,兴郡学,曾上书建议裁汰冗员,节俭开度。著有《东原录》等。   龚宗元:昆山(今属江苏)人,祖籍福建邵武,宋天圣五年进士,授仁和县主簿。官至员外郎,德高望重,受人敬慕,与程道、程之奇并称“三老”。   龚夫:江苏人,北宋末期的名臣,举进士,签书河阳判官,绍圣初擢监察御史,通判相州,知洛州。其弟龚大壮,亦与他齐名,从夫官河阳,曾布欲见之不可得;夫为御史。   龚颐正:南宋处州遂昌(今属浙江省)人,官任秘书丞、实录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著《芥隐笔记》、《续释常谈》等。   龚明之:南宋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以孝行闻名于乡,入朝受宣教郎。著有《中吴纪闻》。   龚茂良:(福建莆田)人宋嘉熙年(1236—1240)参政知事。   龚谦:江苏省高邮人,明末清初时的名臣,举进士,授御史,巡盐两浙,执法除奸。及清军湖藩,甚得大体,都御史牒行各省,令清军以谦 为式,名重一时。   龚鼎孳:安徽省合肥人,明末崇祯时的进士,却于满清的朝廷上官至礼部尚书,虽然为人放旷,颇为时所讥,然而,他洽闻博学,诗古文并工,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   龚柏军:211工程中南大学煤炭开采专业硕士。腾讯公司首席工程师,现任键桥通讯技术总监。   龚开:淮阴(今属江苏)人,宋末元初著名画家。擅绘人物,尤精钟馗像,工画马兼山水,亦能诗文。   龚平:淮阴(今属江苏)人,宋末元初画家。擅画人物,喜作墨鬼,尤以钟馗像最著名,有“扫荡凶邪”之意。   龚弘:江苏人,明成化进士,正德中累官湖广布政使,中贵纵仆从殃民,弘尽收击之。黄河溢,弘由应天府尹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武宗南巡,称为干事老臣,再迁工部尚书,并领河事,河道之设专官自弘始。   龚炯:明代福建晋江人。他刻志为学,工诗文,洪武中膺荐,以亲老归。   龚万禄:贵州人,则以战功及死节显名,他有胆志,臂力过人,曾从刘铤征杨应龙有功,迁守备,成建武,奢崇明反,众推为游击将军,主兵事,先后杀贼无数,嗣以兵少败,城陷死之。   龚有成:是归有光的弟子,就学时不携卧具,讲诵达旦,明嘉靖中举于乡,上春官,选诏安令,有政绩,累过蜀府长史。   龚誉:江......余下全文>>

古代和现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夏朝国王有:夏禹、夏启、夏太康、夏仲康、夏 相、夏少康、夏 杼、夏 槐、夏 泄、夏不降、夏 扃、夏 廑、夏孔甲、夏皋、夏 发、夏 桀(共十六位)。   历代宰相有:秦代夏说、宋代夏竦、明代夏言、夏原吉。   春秋时陈国大夫:夏区夫   魏国猛士夏育;   秦国负责秦始皇的保健,以药囊提荆轲的夏无且。   拯救摇摇欲坠的汉朝的夏贺良,著名学者夏恭,   汉武帝时阳城内史夏宽,零陵太守夏勤。   南朝时有夏赤松。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画家夏圭。   晋代杰出画家:夏 瞻   唐代 中书令兼尚书令:夏 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 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

古代姓方的 都有哪些名人

  方姓名人  历史悠久,名人精英层出不穷,历代名人总数排第38位,相对率(名人比例/人口比例)排第11位.   古代名人:   方 雷:   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 门神.   方 叔:   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   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   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身后识方干",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 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   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 腊:   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事件之一.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学家,藏书家. 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祐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士繇:   莆田人,朱熹高足,理学家,书法家。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传世作品有摩崖石刻桂林的《虞帝庙碑》。   方逢辰:   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祐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余下全文>>

古代姓杨的名人事迹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时杨坚为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统一中国,为日后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1931年间,正当国民党加紧“围剿”江西红军的时候,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去江西后写了一篇对江西时局的考察报告《赤祸与中国之存亡》,作为中央研究院文件印行.这篇考察报告中全篇记述了中共在江西苏维埃运动的实际情形,与当时国内一些国民党御用报纸专门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的造谣诬蔑形成鲜明对照.因参与并领导中国人权保障同盟,于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  杨虎城:国民党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汉宸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军事失败和中共的争取下,觉悟到应联共抗日,与张学良部东北军一起,停止与红军作战.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兵谏”,促成了国内和平.1937年4月被蒋介石强迫辞职,6月出国.1937年11月回国抗战,被蒋介石囚禁共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17日被蒋介石指使军统特务杀害于重庆.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22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李政道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余下全文>>

古代姓周的名人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周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黄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考证,周姓是一个姓源复杂的姓氏,周姓的形成和发展,它的起源主要有四个大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周姓源于姬姓。 周姓的祖先是后稷,传到周武王时,他建立了周朝,立国800余年,当时主要定居在今陕西省岐山县。 周朝被秦所灭以后,周武王的后代便以国为姓,即以周为姓。据《河图运录法》记载,周姓还出自于黄帝时期,黄帝的臣子周昌、周书等,他们的后代以周为姓,形成了又一支系的周姓。另外,据《逸周书》记载,商代时有太子周任,食邑于周地,他的子孙后代以封邑周而得姓。此外,周姓还有少数民族的改姓和赐姓所形成的支系。 据史料考证,今河南省上蔡县是历史上周姓的郡望,周氏以汝南为郡号,周氏后裔最初主要在河南一带发展和繁衍。秦汉时期,聚居在河南的一部分周氏后裔开始迁移到江苏省沛县定居,并形成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晋永嘉年间,周氏后裔迁徙到安徽定居。唐代以后,又陆续迁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清康熙乾隆年间,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周氏后裔,逐渐迁移到台湾定居。 据《富春周氏宗谱》记载,南宋庆元至嘉泰年间,南宋大臣周必大晚年时,率家人从杭州迁入富阳新义芳地定居生活。周必大是富阳周氏的始迁祖。 800多年来,周氏后裔在浙江省富阳市,逐渐形成了新义芳地、东坞山、新登官塘和宜家弄四个支系。现如今,子孙繁衍了39代,周姓已成为富阳市的大姓,周氏后裔达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阳市东坞山和新登镇官塘等地。在富阳历代周姓名人中,曾任台湾兵备道的周凯,深受人们的称颂。   周凯,字仲礼,号芸皋,公元1779年生于富阳镇宜家弄。清嘉庆十六年进士,历任湖北襄阳知府、福建兴泉永道和台湾兵备道等职。他精通诗、书、画,著有《武当纪游二十四图》和不少诗文传世。   周凯后裔 周建军:小时候,从我们家谱中了解到周凯的一些情况,他是从福建到了台湾当了兵备道。在台湾期间,为台湾做了很大贡献,他主修了《金门志》和《厦门志》。在台湾也有周凯的后裔,他们也经常回大陆跟我们团聚,共同纪念我们的祖先周凯,缅怀他的业绩。 千百年来,周氏后裔在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据《元和姓篡》记载,唐代元和年间,周氏郡望多达18个地方,并形成了众多的支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周姓名人辈出。据统计,周姓在二十四史中单独列传的有276人,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众多的周氏名人。   秦末有张楚大将周文,西汉有周昌、周勃、周亚夫等名将,三国时有吴国名将周瑜,晋有御史中丞周处,北宋有哲学家周敦颐,元代有音韵学家周德清,明代有画家周文清、周天球,清代有诗人周亮工等,现代则有著名文学家周树人和周建人,   当代则有周姓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于江苏省淮安市驸马巷这座普通的宅院,取小名大鸾。五岁时入家塾读书,取名恩来,字翔宇。 青年时期,他东渡日本,探求救国之道。1920年他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大革命时期,为了推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周恩来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和领导了北伐和东征。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广泛团结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长期领导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周恩来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国家总理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6年。他是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早提出者,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在建立中美、中日等外交关......余下全文>>





古代姓胡的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