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帝王陵的风水都是怎么讲的?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

广西的风水龙脉以后会有帝王或大将吗

  不会有 因为据我所知龙脉在清朝已经被断了 但会出野王 比如张子强

大明葬坟的风水讲究

  朱初一葬到了真龙结穴处,朱元璋当上了真龙天子。但这块风水宝地到底妙在何处,贵在哪里?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凤泗记》对此作了具体的解析,“龙脉西从汴梁而来,由宿虹至双沟镇,起伏万状,为九沟十八洼,从西转北,亥龙入首坐癸向丁······大约五百甲之内,北戒带河,南戒杂江,而十余里明堂前后,复有淮、泗、汴河诸水环绕南、东、北,惟龙从西来稍高。陵左肩十里为挂剑台,又左为洪泽湖,又左为龟山,即禹锁巫支祈处,又左为老子山。自老子山至清河县,县即淮、黄交会处也。陵右肩六十里为影塔湖,为九冈十八洼,又右为柳山,为朱山,即汴梁虹宿来龙千里结穴。真帝王万年吉壤。”《凤泗记》的作者是朱由检的时礼部侍郎蒋德。图:明祖陵前精美石刻,历六百年风雨而生气不减明祖陵真的如蒋德所言是风水宝地,“若葬此,出天子”?   那个地方我曾多次经过,紧靠洪泽湖,东西都是水,地势极其低洼,有“九岗十八洼”恶名。过去若是阴雨天前往,烂泥能把鞋子粘掉,根本没有办法行走。不只不像风水宝地,连居民出行都甚觉不便,地贫人稀,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时常有人家迁走。当年朱五四带着妻陈氏一家老小到凤阳钟离乡讨生计,就是这个原因。但在蒋德眼里,祖陵所在偏偏就是妙不可言的风水宝地。实际上,这是一派谎言,我想是蒋德忽悠朱由检的。图:明祖陵景区内仿当年“太子祭陵”表演     实际上,当时的堪舆大师刘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并不是完美的万年吉壤。根据古代堪舆术的定义,一块风水宝地的地势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应,三奇即山、水、案,前、后、左、右、为四应;左右有护砂,所谓“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罗城,罗城由山或水组成,相绕四周;远有朝山,近有案山。以山为罗城,以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种态势为佳;如果周围无山,一马平川,则借水势成龙,以泽国环抱为上。明祖陵地处苏北,基本上属平原地貌。四周除了一片水国,并无多少妙贵可言。所以,当年筑陵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改造,填埋洼地,补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风水要素必具的景观,这才形成了一块标准的风水宝地。实际上,明祖陵的所谓风水饱受了自然环境的侵害,特别到了明朝后期,明祖陵一直深受水患困扰。明英宗朱祁镇当政时期(公元1435-1449年,当年瓦剌南侵,朱祁镇亲征败于土木堡被俘,弟弟朱祁钰称帝,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复辟,再当政至1464年)起,明祖陵开始受到洪水威胁。到明晚期,水患更为严重,神宗朱翊钧(见前文《明神宗朱翊钧棺椁打开后发现的天大秘密》)当政的万历八年,淮河再泛大水,祖陵即被水淹。明人曾惟诚等纂修的《帝乡记略》记载了当年的情况,“下马桥水深八寸、旧陵嘴(传说是朱初一实际下葬处,即老道士所说的风水宝地)水深丈余,淹枯松柏六百余株”。虽然高筑堤,疏水道,但由于祖陵所处淮水边上、地势低洼的天然缺陷,水患根本无法根治。终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黄淮两水并涨,酿成灾难。不只明祖陵消失了,整个泗州城也被淹没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水漫泗州城”。此后,明祖陵躺在水下近三百年一直无人知晓,直到“文革”期间的1963年大旱,部分建筑露出水面,明祖陵这才重新被发现。1976年当地文管部门进行修复,目前成了苏北一景!此地原叫仁和集,因境内有明祖陵而出名,现在干脆易名为明祖陵镇。在今天看来,朱初一葬风水宝地和灵异传说,无疑系无稽之谈。但有一个现象,或者说谜团,也应该注意一下:在明祖陵开始遭水患之后,大明王朝确实从此进入了多事之秋。特别是北方边境战事吃紧,瓦剌老是前来骚扰,再到后来的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似乎祖陵......余下全文>>

大明葬坟的风水讲究

  朱初一葬到了真龙结穴处,朱元璋当上了真龙天子。但这块风水宝地到底妙在何处,贵在哪里?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凤泗记》对此作了具体的解析,“龙脉西从汴梁而来,由宿虹至双沟镇,起伏万状,为九沟十八洼,从西转北,亥龙入首坐癸向丁······大约五百甲之内,北戒带河,南戒杂江,而十余里明堂前后,复有淮、泗、汴河诸水环绕南、东、北,惟龙从西来稍高。陵左肩十里为挂剑台,又左为洪泽湖,又左为龟山,即禹锁巫支祈处,又左为老子山。自老子山至清河县,县即淮、黄交会处也。陵右肩六十里为影塔湖,为九冈十八洼,又右为柳山,为朱山,即汴梁虹宿来龙千里结穴。真帝王万年吉壤。”《凤泗记》的作者是朱由检的时礼部侍郎蒋德。图:明祖陵前精美石刻,历六百年风雨而生气不减明祖陵真的如蒋德所言是风水宝地,“若葬此,出天子”?   那个地方我曾多次经过,紧靠洪泽湖,东西都是水,地势极其低洼,有“九岗十八洼”恶名。过去若是阴雨天前往,烂泥能把鞋子粘掉,根本没有办法行走。不只不像风水宝地,连居民出行都甚觉不便,地贫人稀,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时常有人家迁走。当年朱五四带着妻陈氏一家老小到凤阳钟离乡讨生计,就是这个原因。但在蒋德眼里,祖陵所在偏偏就是妙不可言的风水宝地。实际上,这是一派谎言,我想是蒋德忽悠朱由检的。图:明祖陵景区内仿当年“太子祭陵”表演     实际上,当时的堪舆大师刘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并不是完美的万年吉壤。根据古代堪舆术的定义,一块风水宝地的地势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应,三奇即山、水、案,前、后、左、右、为四应;左右有护砂,所谓“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罗城,罗城由山或水组成,相绕四周;远有朝山,近有案山。以山为罗城,以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种态势为佳;如果周围无山,一马平川,则借水势成龙,以泽国环抱为上。明祖陵地处苏北,基本上属平原地貌。四周除了一片水国,并无多少妙贵可言。所以,当年筑陵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改造,填埋洼地,补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风水要素必具的景观,这才形成了一块标准的风水宝地。实际上,明祖陵的所谓风水饱受了自然环境的侵害,特别到了明朝后期,明祖陵一直深受水患困扰。明英宗朱祁镇当政时期(公元1435-1449年,当年瓦剌南侵,朱祁镇亲征败于土木堡被俘,弟弟朱祁钰称帝,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复辟,再当政至1464年)起,明祖陵开始受到洪水威胁。到明晚期,水患更为严重,神宗朱翊钧(见前文《明神宗朱翊钧棺椁打开后发现的天大秘密》)当政的万历八年,淮河再泛大水,祖陵即被水淹。明人曾惟诚等纂修的《帝乡记略》记载了当年的情况,“下马桥水深八寸、旧陵嘴(传说是朱初一实际下葬处,即老道士所说的风水宝地)水深丈余,淹枯松柏六百余株”。虽然高筑堤,疏水道,但由于祖陵所处淮水边上、地势低洼的天然缺陷,水患根本无法根治。终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黄淮两水并涨,酿成灾难。不只明祖陵消失了,整个泗州城也被淹没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水漫泗州城”。此后,明祖陵躺在水下近三百年一直无人知晓,直到“文革”期间的1963年大旱,部分建筑露出水面,明祖陵这才重新被发现。1976年当地文管部门进行修复,目前成了苏北一景!此地原叫仁和集,因境内有明祖陵而出名,现在干脆易名为明祖陵镇。在今天看来,朱初一葬风水宝地和灵异传说,无疑系无稽之谈。但有一个现象,或者说谜团,也应该注意一下:在明祖陵开始遭水患之后,大明王朝确实从此进入了多事之秋。特别是北方边境战事吃紧,瓦剌老是前来骚扰,再到后来的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似乎祖陵......余下全文>>

阴宅风水.修坟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脑力劳动所付出的)

坟地上的房子风水

  若非要在坟地建宅,就要处理好阳宅和阴宅的位置,树为阴物,不可种,植物为花草最好,动物养狗,至黑为最丁可护宅保家。

祖先坟骨灰有白蚁风水怎样

  坟地里有白蚁入侵,会使后代人居凶,属于迁坟条件之一。

父亲母亲和爷爷奶奶的坟上风水谁管我们最多

  根据“远小近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在世,当然是爷爷奶奶管的多了。如果父母随后去世,那父母的阴宅对自己后代的影响所占的比例就大于爷爷奶奶了。由于这种“远小近大”的关系,直系亲属就要大于其它了;第一代就大于第二代了。

按风水坟前有池塘会不会影响风水

  坟乃阴宅,阴宅风水同阳宅。前面有平地广场或河流(最好是东向长流水)都好。池塘虽然不是河流,可也是水,也属于吉利有财。

风水坟前有路直冲好麻

  一、什么是入坟断?   入坟断就是地师到主家坟地一看,就知道主家的一些情况,如财运、官运、人丁兴旺与否,及家风如何,是否出现过横死之人等等。   二、坟地以什么形状为佳?   坟莹地要求坟地的明堂要平坦,水流的缓慢,流向与所立的向位要构成一条直线。例如:癸山丁向,要求北边要高耸,南面要平坦,些地的水流向是离方,归明堂后向巽巳方。向前明堂内和它的坟墓的胸口前不能过高,只适合平坦,不适合过高。如果坟跟前高一寸为平,高二寸为次,高三寸居家不安,高四寸出残眼,高五寸出瞎子,高六寸出弱症,高七寸出桃花,高八寸出家参(收养别人的儿女),高九寸到一尺明月花甲绝地(只能活到六十岁),坟前如有高鼓浑园,距坟3米到10米内,家中出肝癌、肺癌、黄病水鼓病(肝复水)。   歌曰:坟前漫平儿孙旺,坟后兜水主富家,(兜水指离坟30-50米外有深河流去,但不是大洼池塘)。   三、坟地的排行位怎么样确定?   坟的左边为1、3、5、7、9;   坟的右边为2、4、6、8、10;   青龙为左边主1、3、5、7、9;   白虎为右边主2、4、6、8、10;   假如:龙砂高出白虎砂一至二寸为龙抱虎,诀曰:龙抱虎出知府。如果是左边不高而右边高出二至三寸,为虎抱龙。诀曰:虎抱龙代代穷。   龙砂要高四、五寸到一尺许,堂上的人丁旺,对1、3、5、7、9好,而2、4、6、8、房中有绝两门的可能。假如虎砂高出龙砂半尺到一尺许,坟地的继承人中满门受损(全部是儿子)有绝去七成的可能。   四、什么是砍膀路?   假如坟左边有路,靠坟东边跟前距离3-4尺名叫砍膀路,长房必然先死亡,丢妻抛儿,右边如果有路距离是3-4尺叫右砍膀,2、4、6、8房中必然有两房暴死(枪毙,车轧死,雷打死,一般在20-40岁之间)这叫白虎带索刑克家人,主官非横祸,少儿夭亡。   五、艮方路   坟东北方距离5米左右有路,后人出强盗。路大出匪首,路小出偷摸之人,妇女偷情。   一、 砍方路   北方有路直通坟后,出喝药上吊夭亡之人。或在它乡做乞丐。牛羊受损。   二、 乾方路   乾方有路分两叉会出吊死鬼。原因是:一条路为一条绳,两个叉路为两匹青麻,名叫搓绳路,所以出吊死鬼,如果路不发叉,家中必出拐子和断腿之人。   例:   八 兑方有路   坟的西方如有路直剌坟,2、4、6、8房中会连连出现少女暴死,如果路的形势宽大,儿女满堂受损,这叫短剑路。   歌曰:兑方短剑人口伤,剑剑滴血见红光,儿子必然外乡死,兑女母见泪汪汪。   九、 坤方有路   坤方如有路直射坟墓,坟的后人当家妇女之中有暴死的,距坟5-10米之内为有效路,如果有打弯成弓形,在坟的坤方出现此形状,家中就不出老母伤亡现象。而会出现妇女不正经,淫性败门风。   例:   十、 离方有路   离宫如果有路5-10米之间,如不向坟剌来,路大者,路直者为梯,坟的后人中女人发贵,如果小路似见不见,叫做“穿离路”家中会出少女逃婚,少男娶远方女子为妻(最近也得三至五百里),如果路成叉路形,家中男子多为在离乡找亲。   十一、巽方有路   巽方有路距坟5-10米,对长女不利,如果路是斜路,通向震方,于中男不利。   歌曰:巽方有路通正东,少年男子冷清清,不是早死便无妻,一生辛苦百事空。   十二、震方有路   震方如来路,如刀箭形,剌向坟主,1、3、5、7、9房中共中央、4、6、8房中,中男受损,如果路宽5-10米,中男死亡更残,喝药上吊被枪杀。   歌曰:震中卦数名为雷,雷公闪降举重锤,震中路来多凶险,必然中男吃尽亏。





帝王的坟与风水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