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天干地支记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日的天干地支如何算

  天干和地支,总称干支,是中国传统历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己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己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6: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己,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己酉。62岁生年余2从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日的天干地支如何算

  天干和地支,总称干支,是中国传统历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己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己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6: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己,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己酉。62岁生年余2从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请详细说明天干地支纪年、月、日。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天干有十个字,总称为“十天干”,次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有十二个字, 总称为“十二地支”,次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回圈,地支经五个回圈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回圈,叫做“六十花甲子”。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换算 一、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馀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馀数为3。 用馀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天干地支之纪月法 (一)农历月份的地支固定不变(如下表): 月纪的起算时间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二月为丁卯;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二月为己卯;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馀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月柱: 以十二节气为月交换点,每月之开始,并非在该月之初一日而是以日入节之时刻为标准,例如六月未月,是由小暑之时刻开始到立秋入节之间为止。 天干地支之纪日法 甲子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回圈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干支纪日——以某一日开始,农历日纪没有很好的的推算方法,最实际的办法是查万年历。 天干地支之纪时法 (一)地支的表示: 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馀。 (二)农历时辰干支是推算出来的。 首先推出该年正月的天干,其馀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馀下全文>>

天干地支,猴日冲虎和虎日冲猴有啥区别?哪个最凶?

  一个是主动克,一个是被克,都不好

阴历1989年3月2日用周易万年历换成天干地支的形式 是什么

  查了一下万年历   阴历1989年3月2日     三月初二,己巳年【蛇年】,戊辰月丁酉日,     阳历厂4月7日,星期五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015年农历5月5日出生的天干地支怎么算

  公历2015年6月20日,星期六,双子座。   农历二零一五(乙未)年五月初五,属羊。   干支纪年:乙未年壬午月丁卯日。

公历年月日辰相应的天干地支表

  去买本万年历吧!不过没有时辰的

如何快速把年月日时转化天干地支?

  要论快。当然是电脑排盘来的快了。   另外就是「流星赶月」盲人决。由于干支是60年一循环。背下来60年中一些特定节气的日子。配合口诀可以速推出来





天干地支记日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