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生肖运势

现存的记载历史最早的书是哪部?

  如果说最早的书我觉得是《易经》,如果说历史类别最早的应该是《春秋》,如果是历史类别引用较多的可信度较高的是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 其中左丘明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为什么说《易经》最早: 历史最早常被称为巫史文化,最早担任记录氏族部落事件的是大巫,一般是该部落或氏族最有文化的或者是记忆力最好的人,巫大多为世袭。所以有人说史官由巫演变而来。以司马父子为例,直到汉朝,司马氏世代为史官,父亲司马谈和司马迁都是“太史令”。太史令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用来占筮的书,一般称为《周易》。在《左传》中已有《周易》的记载,如《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说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目前,对《周易》成书的时代,学术界尚有争论,但成于西周前期之说为大多数所接受。 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说法颇多,如,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很多人认为《周易》的“周”字是朝代的名称。

十二生肖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什么上面?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数据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

请帮我写出历史故事成语10个,寓言故事成语10个,十二生肖每个各5个

  开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发百中 · 捕风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无私 · 当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当务之急 · 开诚布公   · 不得要领 · 抛砖引玉 · 二桃杀三士 · 尔虞我诈   · 罚不当罪 · 奋不顾身 · 分崩离析 · 风吹草动   · 覆巢无完卵 · 分道扬镳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 两败俱伤 · 乐不思蜀 · 老当益壮 · 劳而无功   · 论功行赏 · 老马识途 · 老牛舐犊 · 老妪能解   · 老生常谈 · 梁上君子 · 蓝田生玉 · 滥竽充数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 门可罗雀 · 名落孙山 · 孟母三迁 · 马首是瞻   · 毛遂自荐 · 门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鸡   · 怒发冲冠 · 鸟尽弓藏 · 南柯一梦 · 弄巧成拙   · 穷兵黩武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难兄难弟 · 南辕北辙   ·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尽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钧一发   · 千里鹅毛 · 黔驴技穷 · 千虑一得 · 巧取豪夺   ·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 犬牙交错 · 千人所指 · 千载难逢 · 气壮山河   · 日不暇给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人给......余下全文>>

请帮我写出历史故事成语10个,寓言故事成语10个,十二生肖每个各5个

  开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发百中 · 捕风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无私 · 当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当务之急 · 开诚布公   · 不得要领 · 抛砖引玉 · 二桃杀三士 · 尔虞我诈   · 罚不当罪 · 奋不顾身 · 分崩离析 · 风吹草动   · 覆巢无完卵 · 分道扬镳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 两败俱伤 · 乐不思蜀 · 老当益壮 · 劳而无功   · 论功行赏 · 老马识途 · 老牛舐犊 · 老妪能解   · 老生常谈 · 梁上君子 · 蓝田生玉 · 滥竽充数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 门可罗雀 · 名落孙山 · 孟母三迁 · 马首是瞻   · 毛遂自荐 · 门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鸡   · 怒发冲冠 · 鸟尽弓藏 · 南柯一梦 · 弄巧成拙   · 穷兵黩武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难兄难弟 · 南辕北辙   ·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尽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钧一发   · 千里鹅毛 · 黔驴技穷 · 千虑一得 · 巧取豪夺   ·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 犬牙交错 · 千人所指 · 千载难逢 · 气壮山河   · 日不暇给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人给......余下全文>>

儒家和道家对古代婚姻的看法和记载

  儒家是这样的啊:   夫妻关系和谐是婚姻和谐的首要因素,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夫妻和睦相处,构建和谐家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儒家把夫妻关系列为三纲之一,对夫妻道德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夫义妇顺”的行为模式。班昭作《女诫》,对儒家的夫妻道德做了总体说明:“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诚)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雎’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妻关系本系于天地之德,它直接影响家庭德的、社会的安定和风教的纯朴。   在儒家的论述中,由许多经典言论论述了夫妻关系的和谐之道,这里摘录一些,并作些注解,以供现代家庭参考。   身(1)不行(2)道,不行(3)于妻子;使(4)人不以道,不能行(5)于妻子。——《孟子•尽心下》   注释:(1)身:自身。(2)行:遵循。(3)不行:指道不实行。(4)使:支使。(5)不能行:命令不能被服从。   注解:古云:“正人先正己”,作为丈夫,如果自己不遵循道行,那么妻子也会逆道而行;不合道义的随意驱使妻子,妻子是不服从的,即使是迫不得已,那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此即“身不正言不行”也。现代社会,有些夫妻,丈夫的行为不检点,对妻子也是恣意所为,这势必破坏夫妻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谐。   夫和妻柔。——贾谊:《新书•礼》   注解:夫妻之间,讲究的是丈夫和顺、妻子温柔,这是营造夫妻恩爱感情的基础。如果夫妻脾气暴躁,那么是无益于和谐的。   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恩义具废,夫妇离矣。——《后汉书•女诫》   注解:夫妻之间,遵循道义才能和睦相亲,夫妻恩爱才能百年好合,否则夫妇之名不再,离婚也就不远了   夫不义则妇不顺。——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注解:丈夫无义,妻子也就无情,无情也就不顺从。夫妻之间应该有情有义,婚姻才能长久。   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夫以柔(10,抚下以宽(2),毋使君子见其轻易,此之为礼法,自然重于夫。——《辽史•列女列传》   注释:(1)柔:柔顺。(2)抚下以宽:以宽惠抚育后代。   注解:做妻子的如何才能受到丈夫的敬重呢?洁身自爱、孝敬长辈、温柔待夫、宽抚后代,这是礼义之法。否则,就是轻浮,是为君子所不齿的。   君臣夫妻,俱以义合,……夫礼有以情作者(1),父子夫妇之类是也。……情者,人之深心,愚智之所共(2)也。孰有愚者而忘其妻子乎。——《全唐文》卷一三一王绩:《重答杜使君书》   注释:(1)作:兴起,制作。(2)所共:所共有。   注解:夫妻是因有情有义,才结合在一起的,情发自人的内心,为所有人所共有的,有了情义,即使是愚者,也不会忘了自己的妻子的。   夫妇之际,恩情犹甚,……平日有如宾之敬,齐眉之(1)诚。——李贽:《焚书》卷二《书答•与庄纯夫》   注释:(1)齐眉:比喻夫妻相敬相爱。   注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是夫妻恩爱的表现。   妇之于夫,终身攸托(1),甘苦同之,安危与共。——张履祥:《杨园先生集》卷四八《讯子语下》   注释:终身攸托:一生所托。   注解:妻子是丈夫一生的寄托,因此丈夫应该与妻子同甘共苦,共渡安危。否则,只能“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不恕于妻而能恕人,吾不信也。——唐甄:《潜书•夫妇》   注解:丈夫应有宽恕之心,不能宽恕自己的妻子,而能够宽恕别人,这是为他人所不信的。   夫妻反目(1),不能正室也。——《周易•小畜》   注释:(1)反目:不和。   注解:夫妻反目为仇,整日争吵不休,哪有和谐?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   注解:夫妇和睦,家道才能成就和谐,古云“家和万事兴”,家和首先是夫妻和。   夫妻之道,以和不以私(1)。和则顺于父母,私则妨于兄弟(2);和则不失其情,私则不保其终。好内(3)者,君子之大戒;戒私也,非戒和也。——唐甄:《潜书•居室》   注释:(1)私:偏爱。(2)妨于兄弟:伤害兄弟亲情。(3)好内:偏好妻子。内:指妻子。   注解:夫妻组成的是一个小家庭,小家总是生活在大家庭之中的。因此,家庭和睦之道,是以和为基准的,和而没有偏爱。和才能孝顺于父母,才不会失去亲情;有所偏爱则会伤害兄弟的亲情,弄不好还会影响夫妻的关系,使夫妻关系不能长久。所以,做丈夫的不能一味地偏爱妻子,戒除偏爱目的是为了和谐相处。   夫妇正,然后万事无不出于正。——李贽:《焚书》卷三《杂述•夫妇论》   注解:夫妇关系端正无碍,万事也就自然正而不邪。此所谓“正行先正身”之说也。   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矛盾重重、感情破裂,导致离婚率居高不下。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的还是现代夫妻缺少一种家庭责任感,没有了责任感的婚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走向离异。儒家关于婚姻伦理道德的论言,虽不是金科玉言,但它对于现代夫妻构建和谐婚姻还是有所补益的。   道家对婚姻伦理没有多少论述,把婚姻主要解剖为性:   道教方术有一个内容庞杂的神秘主义体系,它包括养生术、外丹、内丹、斋醮及杂术等。养生术又有炼气、日曝、辟谷、服食、导引、行气、房中术、饮食调养等等。   炼气之法是一种与瑜伽术相关的神秘的修炼方法。   日曝之法并非今日所称日光疗法,它也有一些玄妙的机理和神秘的程序,男子手执一日字,将身体暴露在日光之中为"吸日芒之法"。而女子则手执黄纸之上黑色的"月"字,将身曝于月光之下。男女有别,遵循了男阳女阴的阴阳五行学说。   辟谷即不食烟火谷米。《山海经》说:"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这里讲的是一个神仙的事。   东晋道士葛洪的《抱朴子·对俗篇》中有两则辟谷的故事。其中一则引陈仲弓的《异闻记》称某郡人张广定避乱时将四岁女藏在有竖洞的古冢中,只给了数月的干粮和水,三年后回来,本欲收女儿尸骨,哪知她还活着,原来是断粮之后学着墓中一动物,以吸气为生。张广定找到那个吸气的动物,原来是只大龟,道教宣扬的辟谷故事均是无法查实的神仙故事,十分怪异。道士也有辟谷的,不过并非什么也不吃,而是食些松籽之类不寻常之物,而那些什么也不食的"辟谷"者多半是沽名钓誉,明里吸气为生,暗里偷食五谷者。1989年前后,郑州无线电厂退休工人谷报国自称"山泉公"教人"辟食功",在北京广播器材厂等处作报告,"带功讲课",致使"辟食"者饿死无数。(涂建华:《走出骗局》,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页)   气功师严新也宣传辟谷之功,并认为辟谷而不饿,反而精神充沛是因为"打开了自身的'营养库存'--贮藏有人体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命材料。"(郭庆华:《中国超人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第97页)现代气功中的辟谷功法,继承了道教"辟谷"养生之术,并且将"辟谷术"进一步夸张和神秘化。   导引即身体的伸缩活动,是一种比较温和的体操,可能是由巫师祈雨时的舞蹈演变而来。导引后来又称为功夫、内功。李约瑟认为,导引的思想基础可能是上古中医的观念,即认为身体毛孔容易阻塞,毛孔阻塞则引起血液壅滞和疾病。导引之外,又有按摩之术。今天的太极拳、鹤翔桩是典型的导引体操。   房中术被作为教理讨论并操作,在儒教和佛教都是不可想象的,但道教做到了。对于人类最为敏感的隐秘的性技巧的研究,在生理学上颇有意义。冯友兰先生说:"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太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体系",即与此有关。当然,道教的炼丹术对近代化学、医药学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房中术之所以能被道教研究,与"阴阳说"的盛行不无关系,阴阳二气说以二气解释世界,而男女即典型的阴阳二性实例。因此道家认为性不但不是成仙的障碍,反而是重要的帮助。男女私下练习性行为的工夫,叫"阴阳养生之道"。其目的是借还精以保全精与神。同时两性要彼此采补滋养,如《玄女经》所说的"一阴一阳相须"。   明代已有房中术方面的书籍,也许还早些。1903年叶德辉收集《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典》、《洞玄子》和《天地阴阳大乐赋》而编成《双梅景暗丛书》。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个弟弟叫白行简,据说《天地阴阳大乐赋》即白行简撰。日本的《医心方》成书于公元982年,但直到近千年后的1854年才出版,它和《玉房指要》都收存了许多古代房中术的片断资料。   房中术中大多并不离谱,但离谱的则离得很远,比如"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等。陈忠实《白鹿原》中有个郭举人,娶下了叫小娥的二房,"不为睡觉要娃,专意儿是给他泡枣的。每天晚上给女人的那个地方塞进去三个干枣儿,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来洗干净,送给郭举人空腹吃下。"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道家的"采阴补阳"本义是男性"交而不泄","数易女而莫数泻精"。由于"女性性交的高潮快可以加强男性的生命力,因此男性的性行为要尽量延长,以达到采阴补阳的目的。"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这些方法到了小说里,已变成了泡枣的方法,而且这种说法在民间还有很多大同小异的版本,绝不是小说家空穴来风。但是,这种方法能达到"补阳"的效果吗?《白鹿原》中说"郭举人自打吃起她的泡枣儿,这二年返老还童了"。   "还精补脑"之术在《后汉书》中有记载,书中说冷寿光行容成之术以致长生。所谓还精,即在射精之时压迫阴囊与肛门之间的尿道,使精液进入尿道,以后与尿一同排出体外。对此,道家并不知情,他们以为精子上行,故能滋补身体。道家称还精为"黄河逆流"。据说,在民间行容成之术者,还大有人在。   道家宗教行为中最令人惊异者,是将一般的婚姻生活与个人私下修行的功夫公开化,成为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叫"中气真术",又叫男女"合气"。该术始于公元二世纪张良和张道陵时期,到公元400年之际,在孙思邈的领导下,已经很普遍了。"合气"之术的目的是"释罪",行于禁食之后,当新月和满月之夜,首先有一种舞蹈,叫"龙缠虎弄",继而是公开作宗教性的结合,或者是会众在庙中的厢房内运用各种技巧作连续的性交。这种会众轻视阶级、重视人文、不分贵践打成一片的性交仪式,令苦行的佛家和道貌岸然的儒家瞠目结舌。   在气功宗派繁多的今天,房中术又有沉渣泛起。据报道,已于1994年取缔的非法组织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主办的报纸《国际气功报》上曾经刊登广告,举办函授班传授道家"玄觉丹道"、"阴阳双修"。   除了养生术,道教方术还有外丹术、内丹术、斋醮及杂术。练内丹即练身内之气,利用闭气等方式使气牢固于五脏,不泄于外,精气神混为一丹,以此"长春不老,与天齐休",亦即练丹田之气。现代气功中真气、丹田之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以及放松法、呼吸法、行气法、入静法、意守法等修炼理论和方法,均从内丹理论而来。外丹术包括黄白术和金丹术。用种种技术炼出的金丹包括大还丹(氧化汞、氧气铅)、小还丹(硫化汞),轻粉和粉霜(汞的氯化物)等,隋唐练丹达到高潮,唐朝有许多皇帝误服金丹而死。当然,炼丹也发现了固体王水的制作和雄黄的炼成,发明了火药。《道藏》中关于外丹术的著作有约百种。斋醮及杂术包括斋醮、符祝、禁咒、步罡踏斗、乘跻、五遁、守庚申、拘魂制魄法、变化术等。   阴阳五行说是道教的思想基础,它贯穿于道教的宇宙生成论、神仙系谱、丹道方术的各个方面。在丹道方面,"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法象,而配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执行之符候。道家方术如占候、望气、星命、奇门遁甲、堪舆等,更是离不开阴阳五行。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这是很有吸引力的。汉武帝就是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有个叫李少君的,自称会长生不老之术,投皇上所好,来到了长安。此君五十岁年纪,却自称七十岁,让人有仙风道骨之感。少君说"致 物和丹砂可以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推销他的炼丹理论。可是还未传授完长生不老之术,此少君就死了,令汉武帝十分惋惜。武帝居然没有想到这一层:既然少君得道成仙了,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同样的笑话在苏联也闹过。博戈莫列茨研究成功了一种有关长寿的理论。他宣称,人可以活到150岁。斯大林对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所以一直非常关心他的研究工作,博戈莫列茨的任何要求都得到了无条件的满足,物资和精神双丰收。他被斯大林授予各种奖章和荣誉称号:科学院院士,斯大林奖金获得者,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博戈莫列茨于1946年去世,终年65岁。斯大林比汉武帝开窍一些,他顿悟道:"看来,这家伙把大家都骗了。"

历史上的关羽是十二生肖里的哪个动物属相?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数龙

<百家姓大典>中记载"刘姓家族地位显赫,历史上称王称帝者多达 不多总共93位刘氏皇帝。汉高祖刘邦开

  刘姓威武,流行霸气,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厉害的姓氏,为您有刘姓而感到骄傲仰慕!!!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   勾吴时期(商-周)   上海(嘉定、闵行、奉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泰伯奔吴的时候。商末(公元前十二世纪)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偕弟仲雍,东奔江南,筑城立国,自号“勾吴”,开创了吴国历史。吴灭后,上海地区入越;越王无彊大败于楚,后成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申城时期(周-唐)   春申君名叫黄歇(——公元前238年),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著名政治家、军 春申君——黄歇   事家,官至楚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被楚王分封到原来吴国的地方。《越绝书》记载他在吴地(今天苏州一带)兴修水利,当地人对他很尊重。春申君率先治理拓浚的河道称作“黄歇浦”,也就是今天的“黄浦江”。在今天上海西南地区,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市镇,又称为“申城”。这是上海地区建城的开始。 秦灭楚以后,在申城设立了海盐县,归会稽郡管辖。后来海盐县治几经变迁,申城也几经兴废。到了三国时期,海盐县北部的华亭镇(今松江区)逐渐开始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海盐县北部重镇。这样,上海地区的发展从原来的申城转移到了华亭镇,并逐渐地稳定了下来。晋时松江(吴淞江)居民创造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又因江流入海处称“渎”,松江下游一带被称“扈渎”,后又改“扈”为“沪”。沪,也成了华亭地区的地名之一。东晋永嘉南渡,晋室南迁,江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到了隋朝的时候,华亭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集散中心,初具城市规模。终于在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刺史赵居贞上书,奏请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设华亭县(今松江)。   华亭城时期(唐-元)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华亭县北部的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年),贸易中心由青龙镇转移到华亭县东北地区的上海浦,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上海镇逐渐取代了青龙镇,成为华亭县最大的市镇之一。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上海镇为中心,析华亭县部分,建“上海县”,上海县县治在今黄浦区,这是上海市区建城的开始。华亭、上海两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成为元代上海地区的双子城。   双子城时期(明-清)   明宣德五年(1430年)应天巡抚驻苏州,管辖南直隶(江苏和安徽全境),上海县归南直隶松江府管 松江府全境图(清嘉庆)   辖。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松江府地区,成了明代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发达,农业兴旺。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称。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上海县归江南省松江府。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江苏省和安徽省,从清朝前期开始,上海属江苏省(巡抚驻苏州)下辖的苏松太道的松江府。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由云台山(连云港)移来,江海关总监由驻南京的两江总督兼任。在清代初期,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逐渐超过松江府的华亭县。因此,雍正八年(1730年)设苏松道(相当于今天副省级),驻松江府上海县,雍正九年建道署于大东门内,乾隆六年(1741年)改道名为苏松太道。一般全称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或称苏松太仓道,因驻地在上海县并兼理江海关,又简称为上海道、沪道、江海关道、关道。   十里洋场时期(清末)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辟为五 旧上海主体:租界与华界划分图   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居留地。道光二十五年(1845),应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要求,在租界内设江海北关(“新关”、“洋关”),办理向外轮征收关税等事,由江苏省苏松太道兼管。咸丰三年(1853),英人乘小刀会起义之机强占江海关。次年,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驻沪领事签订协定,允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人,掌管江海关。同年七月,少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外国侵略者直接管理中国海关恶例。太平天国战争期间,1855年小刀会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进行了三次占领部份上海的战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行政与司法管辖权外的租界。此后,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黄浦、静安和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江地带主要是公共租界(英美租界);黄浦、徐汇两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是法租界;长宁则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而闸北和南市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互不相连。开埠后的上海迅速成为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十里洋场”、“东方巴黎”、“远东第一都市”、“魔都”。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战火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为时至今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旧都市时期(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新势力尚且稚嫩,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无序混乱。上海的租界却如国中之国独享平和,甚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发展速度。1912年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阶段。民国初,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7年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同时并入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召开,1922年7月23号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引发全国性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开始了国共分裂。 1928年 典雅浦西,万国建筑   4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与金融中心。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迁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调动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大部分精锐),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全国1/3兵员),但最终装备占优的日军仍然击败了中国军队,占领上海除租界外全部地区。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也同时针对汉奸、日军,展开一连串可歌可泣、热血澎湃的斗争 。淞沪会战期间,公共租界的北区及东区(今虹口、杨浦)作为日军防区和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中区及西区则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占领。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1943年初美英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新的条约,放弃在华租界,标志着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复存在。1945年上海光复,到1949年5月,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1949年5月28日,解放军击败国军后控制上海全境,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历史综述   鸦片战争后上 上海行政划分图   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租界以南的华界被称为南市,同时,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19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1914年,上海改城为市,蒲松镇也改为蒲松市,另设闸北市、洋泾市,合称19市乡。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1930年又改特别市为市,辖吴淞、引翔、闸北、法华、沪南、塘桥等17个区,全市面积527.5平方公里。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苏南、苏北行暑,后由 上海市中心扩大图   江苏省管辖。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撤消新成、江宁设立静安区;撤消提篮桥区、榆林区并分别并入虹口、杨浦两区;析上海县置闵行区,析宝山县置吴淞区,次年又撤消浦东县。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 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合设新的闵行区。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奉贤县和南汇县撤县建区。上海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设立新的黄浦区。时至今日,上海全市共辖16个区、1个县,共109个镇,2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661个居民委员会和1704个村民委员会。

求回答 上古四大凶兽五大神兽的故事记载和他们的图片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加上麒麟应该是中国最有名的五大神兽了。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虽然在欧美奇幻中很少出现,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它们却以尊贵无比的四圣兽身份出现。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所以在游戏中经常以凤凰的形状出现。但其实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之王,而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曾经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正是以此暗寓玄武。另外玄武又叫玄冥,故又称北冥,听到这个名字估计不少读者又联想起北冥归海,还有金庸老先生笔下人物逍遥子的《北冥神功》。 瑞兽麒麟 瑞兽麒麟,亦作“骐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 被称为圣兽王。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四大凶兽 “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像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馀下全文>>

<史记>所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史记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END





十二生肖有历史记载的是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