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四柱八字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卜著作是什么?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本条目讨论宽泛的易经,即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内;在古籍里仅提到名字的“连山”、“归藏”(无论是否事实存在)则不予讨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人类最古老的迷信是占卜吉凶还是占星术

  人类最古老的迷信是( ) 正确答案是:C A、求神拜佛 B、占卜吉凶C、占星术 D、八卦术   人类最古老的迷信是占星术

怎样完成最简单的占卜

  其实占卜也可以用扑克代替,54张牌中,2张王是副牌,分别代表太阳与月亮,其它52张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分别用桃,心,梅,方块来表示,其中黑桃,梅花也就是草花代表黑夜,红心,方块代表白昼。每个季度有13个星期,扑克牌每个花色正好为13张牌。每个季度平均为91天,1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正好是91点。扑克牌中的J,Q,K共有12张,表示一年有12个月。4种花色点数之和是364,再家大王的一点为365,若再加小王的一点则为366,即闰年的天数

怎样完成最简单的占卜

  其实占卜也可以用扑克代替,54张牌中,2张王是副牌,分别代表太阳与月亮,其它52张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分别用桃,心,梅,方块来表示,其中黑桃,梅花也就是草花代表黑夜,红心,方块代表白昼。每个季度有13个星期,扑克牌每个花色正好为13张牌。每个季度平均为91天,1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正好是91点。扑克牌中的J,Q,K共有12张,表示一年有12个月。4种花色点数之和是364,再家大王的一点为365,若再加小王的一点则为366,即闰年的天数

什么是我国最北的边疆城市,素有"北国明珠"之称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是黑龙江省地级市,中国最北边的城市。 黑河市素有“北国明珠”、“欧亚之窗”之称。

郭姓是很古老的姓氏吗?

  更多图片(4张)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期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4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   中文名:郭姓   外文名:Guo   类型:中华姓氏   得姓始祖:虢序   郡    望:太原郡、冯翊郡、华阴郡等   堂    号:尊贤堂等   代表人物:郭子仪、郭威、郭守敬、郭晶晶   起源地:山西阳曲

黑米塔罗牌是占卜最灵验的吗?

  想知道以后的工作什么样子,叫子雨给我占卜的,讲的很透彻,给看了我许多建议,感觉还蛮不错的

传说由伏羲氏和周文王编写的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什么书

  《易经》/《周易》

鬼故事的起源是什么?最古老的鬼是什么样的?

鬼产生的历史久远,我们的先祖把鬼看作是与人关系密切的怪物, 实际上鬼的来源是多重性的,复杂多变。首先,鬼是跟灵魂联络在一起的,而灵魂又和梦境密切相关。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想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样,远古时代的人们便得出了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这一结论。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是永远不死的。人在死亡时其灵魂就脱离了人的肉体,便成为了鬼。只是一种对人鬼产生原因的解释。 鬼的概念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其含义与现代基本类似,源自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死者的敬畏。 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鬼的形象,请见上图,祭祀鬼神,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很重要的活动。 比较为知识界认可的是《易经》: 《睽》上九曰:“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礼记·祭法》:“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说文》:“人所归为鬼。”《释言》:“鬼之为言,归也。”又《礼记·祭义》载孔子与弟子论鬼神曰:“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萋伧,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照孔子的解释,众生死后,其气发扬上升,活着的人往往看不到听不到,但这些气常在人的左右,可以感动乎人,以显示其存在;也可以在祭祀时回到祭祀者的面前,享承祭祀。以此看来,通俗一点说,所谓“鬼”就是人死后的灵魂。《睽》上九爻辞“载鬼一车”,虽属错觉,但表明在当时,人鬼信仰是十分盛行的。 应该是和人相似,面部狰狞。

最古老的动物是什么,是猛犸象.还是莼

  都不是 鲎,属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它虽经历32亿多年的沧桑,但模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鲎,现在仅存五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一带浅海地域.在我国浙江、广东和福建沿海的中国鲎最为常见.鲎不仅可供食用,也可用作肥料.鲎,分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有关节相连.它有两对眼晴,一对复眼长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尾部有一个很锋利的尾剑,用作防卫武器.春、夏季在沙滩上繁殖,产卵约200-300粒,在沙坑中孵化,约经16次脱皮,9-12年成熟.成体以蠕虫为食.鲎与已灭绝的三叶虫有着亲缘关系,是研究动物进化史的珍贵材料.鹦鹉螺(图2),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几百米深的海底.属头足纲,鹦鹉螺科,与八足类有亲缘关系.鹦鹉螺壳平旋光滑,表面灰白并有很多橙红或褐色波状横纹.壳卷曲,直径25厘米,内腔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鹦鹉螺在它的口周围和头的两侧,长有94条无吸盘,可伸缩的小触手捕食虾类.也可以用触手在海底爬行,或伏在珊瑚礁及岩石上.鹦鹉螺是现存最老的动物,距今已有3.5亿的历史,现仅剩下四种,有“活化石”之称,在古生物学十分重要,可借以断定地层的年代.喙头蜥(图3)属爬行纲喙头蜥目.形似蜥蜴,但与蜥蜴不同,嘴象鸟喙,所以叫它喙头蜥.它与2亿多年前的古喙头类动物较为相似.雄体长达60厘米,体重1000克.体表有大小不一的角质鳞片,三角形的头上有一骨块,为任何蜥蜴所没有.头上有一个已退化的颅顶眼,因怕光而白天居于洞内,夜晚才出来活动和寻觅昆虫、钉螺、幼海鸟和各种卵.喙头蜥具有两对发育良好的附肢.前肢五趾,后肢五蹼.椎骨为两凹型,椎体中有残存的脊索.雄性喙头蜥无交接器,象鸟一样用泄殖腔交接输精.雌性受精后产卵于海鸟洞中经13个月孵化才幼体出壳.生长发育期长达50-60年,寿命可达万年.喙头蜥仅产于新西兰及其附近岛屿上,是仅存最古老的古蜥.鸭嘴兽(图4)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又称鸭獭.属哺乳纲,单孔目,鸭嘴兽科.栖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的湖泊和溪流中.鸭嘴兽不仅产量小,分布狭窄,更主要是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类是由爬行类进化类的许多证据.它好多地方与爬行类或鸟类相似,比如它的嘴很象鸭子嘴,脚上有蹼和趾,口中没有牙齿的特征又很象鸟类;体温很低并且在短时间内温度能上下好几度,这一点又很象爬行类.它还有泄殖腔、卵生、幼胚借卵黄的滋养而成长等,就更象鸟类和爬行类.鸭嘴兽体长60厘米,全身密被浅黄到深褐色的软毛.身体短粗,尾扁阔似海狸尾.吻特敏感,主要用于在水下淤泥中挖掘甲壳类、软体动物,蝌蚪和蚯蚓为食.鸭嘴兽在水中进行交配,雌兽每次产卵1-3个,每枚卵长约18厘米,横径1.5厘米,由雌兽孵卵,孵化10天.幼兽长有形的唇,可舐吮从雌兽无奶头的乳腺流出的乳汁,四个月后断奶.鸭嘴兽是一种已经生存了2200万年的最古老的动物,但现在仍在继续适应和进化途中,具有巨大的生物学意义.





我国最古老的占卜用书是什么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