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女人面相 >算命大全

人类的血型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怎么发现的?

  19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工作的兰茨坦纳正在研究发热病人血清中的溶血素,这些溶血素能溶解正常人的红细胞。可是研究结果表明,溶血素与发热病人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他却注意到正常人血清中存在一种凝集素,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于是他想到了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原因,是不是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与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缘故呢?   于是他召集来实验室里的五位同事,同他们谈了自己的设想,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作一次实验。同事们很支持他。于是他小心地从每个人的静脉里抽取了一小管血液,再抽出自己的血,然后把它分离成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清和鲜红色的红细胞盐水悬液两部分。接着,他把来自同一个人的血清,分别滴在6个载玻片上,又把从每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   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几个载玻片上的血清滴入红细胞后,呈现均匀的淡红色;而另几个载玻片上的红细胞却凝结成絮团状,红色的凝集块散布在淡黄色的血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点意思。再看看第二个人的情况。兰茨坦纳又把第二个人的血清一一滴在6个载玻片上,再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血清上,结果,同样出现了上述两种情况。   兰茨坦纳把凡是滴入红细胞后出现絮状凝集团的,用“+”号表示,不出现凝集团的,用“-”号表示。当他把六个人的血清按照同样的方法试验一遍后,就得出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格。   兰茨坦纳对这张表格着了迷,一连几天,他对这张表格凝神思考,苦苦分析。他发现: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而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产生凝集,那絮状团块就会堵塞毛细血管,造成输血反应。这一点充分证实了他原先的猜想。他抑制住内心的兴奋,继续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六个人的反应恰巧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和第六例,全部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兰茨坦纳把它们划为A型;第二和第五例的凝集反应相同,划为B型;第三和第四例也相同,划为C型(即现在的O型)。   根据上述结果,1901年,兰茨坦纳正式宣布:人类有三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产生的凝集,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他指出,这一发现对于临床输血有潜在的重要意义。他还用A型和B型的血清,制成用来测定人类血型的标准血清。只要输血前预先测定血型,选择与病人相同血型的输血者,就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   1902年,狄卡斯德罗医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兰茨坦纳的实验,发现151人的反应类型与兰茨坦纳宣布的血型反应完全相同,而另外4人的红细胞,除了和自己的血清不发生凝集以外,对其他人的血清都发生凝集,这说明还有第四种血型存在。由于这种血型的人较少(约占人群的1/10),兰茨坦纳只做了6个人的实验,所以没有发现它。当时狄卡斯德罗医生将这种血型称为D型(即现在的AB型)。   1907年,捷克医生扬斯基,1910年美国医生摩丝也各自独立发现了血型系统,但命名不一致,曾一度产生过混淆。后来,国际命名决定采用兰茨坦纳的命名法,把血型统一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捷克医生扬斯基还总结出了四种血型的相互关系。O型血无论输给哪一种血型的人,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输血者”;相反,AB血型的人,除了同型血的人以外,不能输给任何别的血型的人,但他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而不致产生凝集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但临床上最好是遵循输同型血液的原则。   几十年来,许多医学工作者在ABO血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又发现了人体的许多种血型类别。至今,已发现15个血型系统,90多种血型。   ABO血型的发现,为临床输血铺平了道路,使它成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兰茨坦纳以他划时代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兰茨坦纳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1943年6月25日在纽约去世。在他的一生中,发现了ABO、MN、P、Rh等许多血型,对人类血型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德国哪个科学家发现血型

  您好,是奥地利细菌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的。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3]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组。   数年后,兰德施泰纳等人又发现了其他独立的血型系统,如MNS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等。1930年,兰德施泰纳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几十年来,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报道,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协会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得到承认的30种人类血型系统包括超过600种抗原,[4]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   血型的发现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型系统也曾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但目前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

患者血清中未发现ABO及ABO以外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

  是的,没有D抗体,阳性不输给阴性就不会溶血,即使输了也一般要第二次才有溶血反应。所以RH阴的母亲第二胎就有危险。

患者血清中未发现ABO及ABO以外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

  是的,没有D抗体,阳性不输给阴性就不会溶血,即使输了也一般要第二次才有溶血反应。所以RH阴的母亲第二胎就有危险。

血型不对啊!~

  这个答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错误的……因为血型中是没有Aa和Bb这个血型好不好!不要误导人!此父母血型一定是Ai和Bi,i为隐形,当两个i组合在一起的时候ii这个血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O型血,而A型血是Ai没有Aa这个血型,B型型同理。这个是高中生物的基本知识,忘不要乱回答……

射手座女生的简笔画过程

  ? 射手座怎么了

马氏相变的过程是什么

  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经迅速冷却,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1895年法国人奥斯蒙为纪念德国冶金学家马滕斯,把这种组织命名为马氏体。人们最早只把钢中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g-Zn、Au-Cd、Au-Mn、Cu-Al、Cu-Sn、Cu-Zn、In-Tl、Ti-Ni等。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在一般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中,马氏体形成量只是温度的函数,即随着温度的下降,马氏 马氏体相变   体的形成量增大,称为变温马氏体的形成,如图9所示(图中ƒ为马氏体形成量、Tq为淬火介质的温度)。但在有些合金 (Fe-Ni-Mn)中马氏体的形成量却是时间的函数,即在一定温度下,随时间的延长,马氏体形成量增多,称为等温马氏体的形成,如图10所示(图中%指马氏体形成量)。一些高碳高合金钢,如高速钢、轴承钢,主要形成变温马氏体,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等温马氏体。这两类马氏体在本质上可能是一致的,不过在变温马氏体形成时母相不易继续相变(稳定化),必须降温,增加相变的驱动力才能继续形成马氏体。一定的应力和形变作为附加的驱动力,会促使马氏体的形成;但过量的形变又会阻碍马氏体相变的进行(力学的稳定化)。

有人发现何南的收割机在收稻谷过程中会偷农民的谷子是

  收割机有暗仓!每年都有,去年我县就有人发现报警了!   收割机租住他们家,每天大几袋的带回来!报警还狡辩说是农户没钱付,用谷子抵收割费用!结果附近村民都说没有这么回事

我看了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对照表,发现,父母一方是O型,孩子就不会是AB型,那父母都是o型,那孩子怎

  你说的对,如果父母都是0型,孩子不可能是AB型,如果孩子的确是亲生的,哪就只能是验血验错了

头发拉直过程

  头发的拉直程序 1.先把1号药剂涂抹在头发上,要离发根2厘米(不要洗头,头油可以适当的保护头发受损)正常的头发(没有烫染过的)需要停留15~25分钟(要看个人的头发粗细)如果你的头发是两种颜色如(一半黑一半黄)那就先把药水涂抹在黑发上停留10~15分钟在涂抹黄发上5~10分钟(这要看个人的发质和受损程度来决定时间)查看是否软化到位一般是把软化过的头发拉出一根,在固定的长度下拉出这根头发固定长度2倍以上。2.软化完成后要把头发冲干净不要用任何洗发用品,然后吹干 要让头发干透,这样就可以开始拉了,拉头发时 不要分的过厚,夹板的温度一般在180或200就OK 。3.拉完后涂抹2号药剂,停留15分钟要让头发保持垂直状态,染后洗发。3. 洗发的时候也不要用任何洗发用品把2号药剂冲干净后直接用3号药剂在洗一边,3号药剂是保护头发用的,相当于护法素 。 洗完头发后要把头发吹干透最好是在用夹板过有一边 这样可以保持头发的直度。这就是拉头发的过程,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血型发现过程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