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桃花风水 >姓名测字

历史上姓周的名人

  周 勃:江苏省沛县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   周 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省舒城人。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周 处:晋朝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南)人,是一位改恶从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 兴: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书左丞。   周 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书。   周 璇:上海人,一代影后,又有“金嗓子”的雅号,曾拍摄过《喜盈门》、《歌女之歌》、《忆江南》等影片。   周亚夫: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名将,以治军严整闻名于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吴郡人也,亡其名,家于昆山县。元和中,以明经上第。调选,得尉昆山。既之官,未至邑数十里,舍于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于肖像、佛像画。画风“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尤以仕女为最,题材多取自宫廷生活。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湖南省道县人。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

历史上姓周的名人事例简洁一点

  周勃(?~公元前169年),沛县(今中国东南部的江苏沛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     周勃的祖先原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到了沛县。他原来靠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还经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也参加过军队,做拉强弓的武士。刘邦起兵反秦时,他就跟随着南征北战,建汉后,又参与平定诸王的叛乱,最后封为绛侯。他先后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郡守各三人,独自击破敌军二支,攻下城池三座,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可谓战功赫赫。     周勃为人朴实忠厚,刚直无私,刘邦对他很信任,认为国事可以放心地委托他去办。但是周勃一点也不喜爱文学,对儒生也不讲什么礼节,每次找儒生说客来谈事,总是朝他们大声喊:“有什么话就直说!”     周勃后来病死,谥号为武侯。一年后,文帝又封他的儿子周亚夫为条侯,以示继承周勃的爵位。周勃之子周亚夫也是一位威震三军的名领,历史上有名的“细柳慰军”,就是赞扬他治军严明,连皇帝慰问时也不让随便进军营。所以文帝临终时告诫太子刘启,如有紧急之事,可以让周亚夫领兵出征。这可谓子继父志、两代忠臣。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后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 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秦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2013】年姓氏排行榜上按人口排名列第74位,按名人数量排名78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79万之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9%。从宋朝至当代激增了16倍之众。宋朝时期秦姓人口11万,名列100之后,明朝时期秦姓人口23万,排名82.宋元明600年间中原与四川秦姓人口因战争与自然灾害减少。在中国的秦姓主要划分为两支,分别为西北的一支和东部及东南部的一支。前一支为颛顼嬴姓的后代,发源地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自秦朝灭亡以后,其公族便以国名为姓氏,其后裔多居于陕西等地。后一支则为黄帝姬姓的后代,其发源地在今河南范县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从一开始就向陕西省境内及湖北省播迁。在战国时期,秦姓族人北上发展到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先秦时期,秦姓已分布于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地。到了西汉初年,为了清除各地的旧贵族及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刘敬)的建议,迁徙六国贵族的后裔和关东(今陕西省潼关以东的地区)的豪族到关中,从而使之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人口大约有二十万之众,这其中就有山东秦姓的一支豪族迁居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这支秦姓人丁兴旺,官宦众多,故世号逗万石秦氏地,从而成为当地一望族。与此同时,已有秦姓或迁入甘肃、江苏,或迁入四川、北京等地。大约在汉末或三国时期,源自姬姓后裔的秦姓有一支迁入山西,后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而秦姓南迁始于秦代以前,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不断,秦姓便再次南迁。同时,在今甘肃境内又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魏晋以后,已分布于江南许多地方,以江苏、浙江为主,其中江苏以无锡,浙江以绍兴、宁波最为集中。宋、元、明时期,秦姓有迁至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遍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有不少移居海外,从而使秦姓得以更加广播,枝叶进一步繁茂。   秦姓名人:   秦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开,春秋末年人。唐代开年间元封逗彭衙伯地,宋封逗新息侯地。   秦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鲁国人。唐代开元年间封逗汧阳伯地,宋封逗华亭侯地。   秦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看)人。唐代开元年间封逗上洛伯地,宋封逗冯翊侯地。   秦开:战国时燕国的一位名将,曾率军打败东胡(匈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秦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2013】年姓氏排行榜上按人口排名列第74位,按名人数量排名78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79万之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9%。从宋朝至当代激增了16倍之众。宋朝时期秦姓人口11万,名列100之后,明朝时期秦姓人口23万,排名82.宋元明600年间中原与四川秦姓人口因战争与自然灾害减少。在中国的秦姓主要划分为两支,分别为西北的一支和东部及东南部的一支。前一支为颛顼嬴姓的后代,发源地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自秦朝灭亡以后,其公族便以国名为姓氏,其后裔多居于陕西等地。后一支则为黄帝姬姓的后代,其发源地在今河南范县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从一开始就向陕西省境内及湖北省播迁。在战国时期,秦姓族人北上发展到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先秦时期,秦姓已分布于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地。到了西汉初年,为了清除各地的旧贵族及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刘敬)的建议,迁徙六国贵族的后裔和关东(今陕西省潼关以东的地区)的豪族到关中,从而使之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人口大约有二十万之众,这其中就有山东秦姓的一支豪族迁居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这支秦姓人丁兴旺,官宦众多,故世号逗万石秦氏地,从而成为当地一望族。与此同时,已有秦姓或迁入甘肃、江苏,或迁入四川、北京等地。大约在汉末或三国时期,源自姬姓后裔的秦姓有一支迁入山西,后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而秦姓南迁始于秦代以前,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不断,秦姓便再次南迁。同时,在今甘肃境内又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魏晋以后,已分布于江南许多地方,以江苏、浙江为主,其中江苏以无锡,浙江以绍兴、宁波最为集中。宋、元、明时期,秦姓有迁至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遍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有不少移居海外,从而使秦姓得以更加广播,枝叶进一步繁茂。   秦姓名人:   秦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开,春秋末年人。唐代开年间元封逗彭衙伯地,宋封逗新息侯地。   秦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鲁国人。唐代开元年间封逗汧阳伯地,宋封逗华亭侯地。   秦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看)人。唐代开元年间封逗上洛伯地,宋封逗冯翊侯地。   秦开:战国时燕国的一位名将,曾率军打败东胡(匈

历史上姓徐的名人?

  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历史上姓崔的名人

  【崔】姓历史名人   崔寔(约103年~约170) 东汉后期政论家。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曾任郎、五原太守等职,并曾参与撰述本朝史书《东观汉记》。敢于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主张革新。提出国家制度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决不可“背急切而慕所闻”。著有《政论》5卷。全书已散佚,部分内容载于《后汉书·崔□传》和《群书治要》。另著有《四民月令》,已佚,部分内容保存于《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一书内。   崔骃(?--92) 东汉文学家。字亭伯,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窦宪为车骑将军,以骃为府掾,改主簿。宪骄恣,骃屡加劝阻,皆不听。后命骃为长岑长,不赴任。所著有《达旨》等。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崔亭伯集》。   崔琰:字季珪,东汉末年名士。魏初,拜尚书,官至中尉。   崔林:字德儒,崔琰之弟,魏臣。后年遂为司空,封一子列侯。谥曰孝侯。   崔豳: 唐代武城人,兄弟六人皆官至三品。四世同灶,和睦相处。唐玄宗谓“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   崔灵恩: 南朝梁东武城人,遍读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初为北魏太常博士,后归梁,累任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官至贵州刺史。常聚徒讲学,着有《毛诗注》、《周礼集注》、《三礼义宗》。   崔广: 汉初人,字少通,号夏黄公。与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同隐居商山(今陕西省山县东),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   崔琳: 唐代武城人。政事开明,开元(公元713-729年)间为中书舍人,累官太子少保。为唐玄宗器重,曾书其名,以金瓯覆盖之。   崔挺: 北魏京师人,字双根,少好学,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时任光州刺史,大行开化之风,累官本州岛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清廉,有人曾赠以玉璧,被挺推却,曰“昔无杨震之金,今岂有崔挺之璧?”   崔玄暐: 唐代博陵人。长安初(公元701年)为天官侍郎,历任凤阁侍郎、中书令,封博陵郡王。其弟崔升,官至尚书左丞;其子崔琚,颇以文学知名,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其孙崔涣,官至御史大夫;曾孙崔郢,自商州防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升监察于史。后人称五龙。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七二三)进士,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崔】姓当代名人   崔始源:韩娱乐明星(SJ成员)   崔永元: 央视主持人   崔健: 娱乐明星   崔智友: 娱乐明星   崔志刚: 央视主持人   崔 雨 :目前不知道   崔秀英: 女子跳伞运动员。   崔秀英:韩娱乐明星(少女时代成员)

历史上姓单的有那些名人?

  1、单 卷 : 相传是原始社会后期东夷族中影响很大的氏族首领.有才德,受人拥戴,舜曾拜他为师,古人尊他为单父.舜诚心要把天下让给他,坚辞不受,隐逸深山.     2、单襄公 : 春秋时周人,名朝。周定王卿士,食邑于单。奉命聘于宋,又假道过陈聘楚,预言陈国必亡,果验。   3、单 究 : 西汉人。初以舍人从刘邦起兵,入汉为郎,定三秦,以郎骑将军击诸侯。高祖六年,封昌武侯。卒谥靖信。   4、单右车 : 西汉人。刘邦微时有急,右车以马给之。后以卒从刘邦起事于沛。入汉,以郎击英布。后封中牟侯,卒谥共。   5、单 宁 : 西汉人。从刘邦起兵,任郎中,从定三秦,以功封昌武侯。   6、单 ? : 山阳湖陆(今河南焦作)人,东汉大臣。明天官、算术。举孝廉,稍迁太史令,侍中,出为汉中太守,后拜尚书卒。   7、单 超 : 河南(今洛阳)人,东汉显宦。初为中常侍,后与桓帝共除专权之梁冀,封为新丰侯。恃宠骄纵,多行不法。后拜车骑将军。   8、单太后(单渊之女):十六国时汉(前赵)人。刘渊称汉帝,立为皇后。刘渊死后,刘聪即位,尊为皇太后。   9、单雄信 : 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人,一说东郡人。与翟让友善。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军中号“飞将”。后降王世充,署为大将军。李世民围东都,他援枪出拒,战败被俘,被斩于洛阳。   10、单思远 : 雄信孙,唐代官吏。玄宗时曾任魏州刺史,有善政。后任河南尹,官至岐州刺史。   11、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单雄信第十一代孙,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重要将领,为推翻唐王朝的腐朽统治作出了贡献.   12、单 锡 : 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宋代学者。仁宗进士,累官知德兴县。博贯穷书,通阴阳图纬星历之学,苏轼爱其贤,以姊苏八姐之女嫁予他。   13、单 锷:  1031--1110,字季隐,单锡弟,宋代学者。仁宗进士,不就官,独留心吴中水利,经三十余年,著成《吴中水利书》,又撰《诗》、《易》、《春秋》诸经义解。   14、单 炜:  辰州沅陵(今属湖南)人,宋代学者。武举得官,好古博雅,与姜夔友善。喜画竹,书法得二王法度,尤善考订法书。   15、单 父:  字仲儒,宋洛阳人,以悉心培养牡丹而出名,能变易千种,人称花师。   16、单 煦:......余下全文>>

历史上姓高的名人

  古代高姓历史名人 1、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2、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义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3、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4、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今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5、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 《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6高攀龙:曾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为东林党首领之一。 7、高 武:在我国传统医学上,久享声誉,针灸之术即他所传。 8、高则诚:著名戏曲家,所著《琵琶记》,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9、高 鹗:清朝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以续《红楼梦》后40回流世界传名。 10、高 翔:清代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兼能画像。

历史上姓甘的名人有哪些

  1、战国时期,秦国甘罗,12岁被派出使赵国。赵王郊迎。通过甘罗的外交活动,赵国割了五城给秦,秦国封甘罗为上卿,并把他爷爷甘茂当左丞相的田都赐给甘罗。   2、甘公:名德,本是鲁国人,战国时为齐国史官,掌管天文,善说星宿。张耳败走,欲奔楚归项羽。甘公说:"汉王入关,五星聚东井,楚虽强,后必归汉。"故张耳与甘公同归汉朝。甘公著《天文星占》8卷、《长柳占梦》20卷,均已佚。   3、甘延寿:字君况,后汉时北地郁郅人。少善骑射,入羽林郎,又为期门,以材力获宠,升辽东太守。元帝时,出任西域都护骑都尉。匈奴郅支单于杀汉使者,延寿与副校尉陈汤进军康居,斩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卒谥壮。   4、甘宁:字兴霸。三国时临江人。先依刘表,后归吴。陈计于孙权,先取黄祖,尽获其士众。又从周喻破曹操,攻曹仁,拜西陵太守。曹操出濡须,宁为前都督,衔枚出破敌,敌惊退。时称江表虎臣,官至折冲将军。   5、甘泳:字泳之,贰朝崇仁人,念书不拘准绳,尤精于诗。他作了一首长诗,有1400字,随事起义,随义链句,在古时是绝无仅有的。他的诗风也很奇异,与众差别。著有《东溪集》。

历史上姓尹的名人有哪些

  尹吉甫、尹珍、尹勋、尹纬、西凉昭武皇后尹夫人、尹思贞、尹继伦、尹洙、尹焞、尹玉、尹凤、尹继善、尹昌衡、尹仲容、尹桂芳、尹集成、尹衍梁、尹家绪、尹会涞、尹霄敏





历史上的周姓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