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桃花风水 >姓名测字

党的姓氏怎么念

  古代党姓的党,读音(Zhǎng)掌,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衍出成为另一支掌姓。后掌姓中又衍分出以音为姓的仉姓,称仉氏。如孟子的母亲即为仉氏,以择邻教子名世。现世也有称(dang)党姓的。   姓氏:党   祖宗:禹阳的后裔   分类:以封为氏   起源:   出自任姓。鲁国大夫党氏,相传是黄帝的小儿子禹阳的后裔,因为被封于党,所以也称为党姓。   郡望:   冯翊郡:根据《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的记载:党氏望 出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三国魏将左冯翊改为冯翊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的地区   堂号:   忠武堂:宋朝党进,因为征伐太原而有功劳,所以他被任命为忠武军节度使。他身形魁梧,忠心老实。   迁徙分布:   党姓的望族居住在冯诩(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党姓的姓氏名望

  党祺宋代进士,他的文章很有名气。党茂祈州人,明代武功知县。党湛清朝名士,同州人。常言:“人生须做天地间第一等事,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所以号为“两一”。党蒙清朝翰林。字养山,号泌亭,生于韩城党家村,家境贫寒,12岁前不曾穿过袜子。幼年随父到甘肃古浪县学官署读书。光绪二年(1876年),只身赴京赶考,连中三元,入翰林院。后经考试入刑部,任主事、外郎、郎中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奔陕。党蒙随诸臣往潼关迎驾,受到赏识,委任为云南临安知府。党蒙为官正直、尽力尽职,是一位受人爱戴的清官。直到现在,党家村的人们依然时常提忆起这位先贤,他是党家村的骄傲。据说前些年,山东有部传统戏曲就叫《党蒙办案》,讲述的就是党蒙作为钦差,赴山东秉公执法,拒收重贿,依律诛杀贪官污吏的事迹。党蒙六世孙生活在韩城的党家村。党还醇字子贞,明朝时期三原人。天启年间进士,知休宁县令。他勤于工作,处处为民着想,政绩很好。崇宁间,清兵攻击,他守住城堡,英勇抵抗,但是最后因为援兵没有及时赶到,城被攻破,他自己也因公牺牲。党崇雅明末清初宝鸡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崇祯年间,李自成在四川造反,因为党崇雅在朝廷上的言论失当,被定为从贼罪,被革职。明亡清初,顺治年间授以他原来的职位,累升到国史院大学士,加太保。兼太子博。后来因为年老体衰而退休。党怀英金朝文学家,原籍冯翊(今陕西省大荔)人。他能诗文,也精于书法,官至翰林学士,曾担任《辽史》刊修官。党进北宋初年军事将领。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幼给事魏帅杜重威。重威败,以膂力隶军伍。后周时为铁骑都虞侯。宋太祖乾德五年,领彰信军节度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开宝中,从征太原有功。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出为忠武军节度使。党仁弘唐朝大臣,办事干练,很有才略,历任南宁、戎、广州都督。是唐朝著名的开国元勋之一。党军男,1956年9月生,陕西榆林人。三级警督。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广 播电视大学。现任陕西省榆林地区公安交警支队党支部委员办公室副主任。中华全国书法研 究会会员,榆林地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交通安全报》、《陕西交通安全报》通讯员。 1991年由榆林报社调入榆林交警支队,连续七年被交警系统表彰嘉奖。1994年被陕西省公安 厅评为宣传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陕西省交警总队评为交通管理先进工作者。撰写的通讯《 抢亲抢出的悲剧》荣获《中国交通安全报》血字碑有奖征文一等奖,参与编写的《榆林国土 资源》一书荣获陕西省计划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文明杯”、“神龙杯”、“中日硬 笔书法联赛”等全国性的书法大赛中均获优胜奖,陕西省交警系统首届书画大赛中获书法一 等奖。在《中国交通安全报》、《陕西交通安全报》联合举办的交通安全和车辆保险知识竞 赛中获二等奖。1996年经专家评审被首批选入《中国当代人才库》。撰写的《严格执法与热 情服务》(一文被收入求是杂志红旗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时代英才·中国警官》一书1998年 入编《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发表了《学济南贵在务实》、《运输不忘安全,安全就 是效益》、《只能“添柴”不可“降温”》等200多件诗歌、歌曲、书法、摄影、言论、通 讯报道。参编《榆林国土资源》等。党嘉明1942年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天津工学院,现任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平泉县机械厂、县革委会群工组、团县委、县委整党整风办公室、落实政策办公室、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1981年任团县委副书记,1982年任县委核查办公室负责人,1984年任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1984年10月任县常委、副书记、政法书记,1987年任滦平县委常委、副书记、政法书记,1989年任廊坊市重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廊坊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任现职。党文洲1935年12月生,河南新安人。中共党员,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磁涧高中高级教师。1961年毕业于原开封师院(河南大学)中文系。1961~1995年先后在县高中、五头高中、仓头高中及磁涧高中任教,其间历任语文教师、班主任。除教学工作外,1991年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1993年任学校工会主席。1986年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敬业奉献,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80年代后,在积极进行教学研讨、认真总结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参与了《中学语文量化与释疑教程》一书的编写。在作文教学方面,注意开拓学生思路,布局谋篇,参与了《中学生作文立意与立论》和《中学生作文评改范例》两书的编写。在辅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重视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很快胜任教学工作,并成为教学骨干。业余创作的诗歌在国家级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有的被中国作协收入《诗选》。党中奎1937年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中共党员,少将军衔。毕业后后被分配到沈阳军区三十八军。先后在军炮兵基干团、军直属队、军火箭炮团、军司令部任排长、参谋、股长、处长等职。1978年调到总参作战部,先后任参谋、处长。1990年调任总参办公厅副主任,厅党委副书记。党建国 (1910^-1955)字蔚之,党家村人。民国15年(1926)在韩城中学求学时,倡导组织学联会,带领同学痛殴贪污教育经费的县长,夺取镇压学生运动的县保警认枪支。17年(1928)入西安中山大学预科,次年,入冯玉祥创办的训政学院。后从军于杨虎城部下赵寿山团。

姓党的名人有哪些,党姓历史,党姓的来源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 史佚的远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一生为人严正, 《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他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   史佚-西周太史令佚(辛甲三子)。因官而得姓。   史鱼-春秋时卫国史官。   史大奈   史恭-汉宣帝舅公,凉洲刺史,抚养、辅佐宣帝有功,赠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崇-史姓家谱始祖。东汉溧阳侯。   史万岁-杜陵人(今陕西西安)。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史大奈-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唐朝开国功臣。   史务兹-唐朝武后之宰相。溧阳侯21世孙。   史思明 ,[1] 宁夷州(今 辽宁)突厥人, 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居营州柳城,初名崒干, 其貌不扬,懂六蕃语。姿癯露,鸢肩伛背,廒目侧鼻,寡须发,躁健谲狡史 。突厥族,宁夷州人,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著名唐朝叛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   史朝义:(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长子;楼烦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乱”叛将。   史浩-南宋朝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溧阳侯35世孙。   史浩   史弥远-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阳侯36世孙。   史嵩之-南宋朝将军宰相。史浩侄子。溧阳侯37世孙。   史嵩之   史天泽-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镇阳王。   史天泽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夔-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阳侯51世孙。   史贻直-清朝文源阁大学士,宰相,军机大臣。溧阳侯52世孙。   史籀:(生卒年待考),周朝初期著名史官史佚后裔。著名周宣王时太史、书法家。   史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晋国大夫。   史晨:(生卒年待考),著名

姓党的名人有哪些,党姓历史,党姓的来源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 史佚的远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一生为人严正, 《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他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   史佚-西周太史令佚(辛甲三子)。因官而得姓。   史鱼-春秋时卫国史官。   史大奈   史恭-汉宣帝舅公,凉洲刺史,抚养、辅佐宣帝有功,赠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崇-史姓家谱始祖。东汉溧阳侯。   史万岁-杜陵人(今陕西西安)。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史大奈-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唐朝开国功臣。   史务兹-唐朝武后之宰相。溧阳侯21世孙。   史思明 ,[1] 宁夷州(今 辽宁)突厥人, 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居营州柳城,初名崒干, 其貌不扬,懂六蕃语。姿癯露,鸢肩伛背,廒目侧鼻,寡须发,躁健谲狡史 。突厥族,宁夷州人,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著名唐朝叛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   史朝义:(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长子;楼烦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乱”叛将。   史浩-南宋朝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溧阳侯35世孙。   史浩   史弥远-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阳侯36世孙。   史嵩之-南宋朝将军宰相。史浩侄子。溧阳侯37世孙。   史嵩之   史天泽-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镇阳王。   史天泽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夔-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阳侯51世孙。   史贻直-清朝文源阁大学士,宰相,军机大臣。溧阳侯52世孙。   史籀:(生卒年待考),周朝初期著名史官史佚后裔。著名周宣王时太史、书法家。   史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晋国大夫。   史晨:(生卒年待考),著名

宋姓和党姓哪个多?(汉族姓氏) 不知道哪个比例更高一点

  党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党氏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被封到上党这个地方,其后代有的以地名作为姓氏,称为党氏,是今天党氏的一支起源。还有一支党氏也起源于春秋时候,那时后,鲁国有个大夫被封到党这个地方,他的后代也以封地名为姓氏,成为党氏的又一支来源。战国时期开始,西北少数民族羌族中有姓党项的,后来和汉族融合通婚,接受了汉族单姓的习惯改为党氏。古代北方有鲜卑族人,也有以党作为姓氏的,后来成为汉族党氏的一个来源。   由于党氏源起多支,因此在在先秦时期就已广布于晋(今山西太原)、鲁(今山东曲阜)、周(今河南洛阳)等地。历三家分晋而秦汉,党氏分布范围渐广,今陕西、河北等地均有党氏族人迁入。   汉、魏时期,羌族中原有的雷、党、不蒙等大姓内迁关中,与当地汉族人交错杂处,但仍保留其贵族身份,后来便融入汉族中。党氏入迁后所居住的地方,在汉朝时期属于冯翊郡所辖之地,后来便以冯翊为郡望,以至相沿至今。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内迁的局面有增无减,山西、河南等地均有羌族党氏人家入居,与汉人已难分彼此了。   隋、唐时期,党氏族人发展出现高潮,可谓名人辈出,尤以同州党氏(冯翊,隋朝时期改称同州)表现十分抢眼。唐末五代时期,国家动荡,陕西作为国都所在地更是战争的重灾区,有党氏族人被迫迁居四川、湖北、湖南、江苏等南方省份,并有同州一支党氏族人迁居山东泰安,金国时期名垂青史的党怀英便是此支迁居党氏的后裔。   南宋以后,党氏族人避乱进入南方之地者始渐多起来,江西、福建等省也有了党氏人家活动的身影。   明朝初期,山西党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党氏有进入台湾、广东以及东南亚者。党氏族人在明朝末期由山西曲沃县迁徙北流,现历廿世约二千余人散居两波小一扶来各里,南丰祠建于新丰,信庵建于中和,泰堂祠建于丽洞,南山祠建于南禄。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冀鲁豫之党氏贫民有闯关东进入东三省者。清咸丰年间时,山陕等地贫民伴随走西口的风潮入迁内蒙谋生,中有党氏族人落籍。清朝光绪年间陕西闹饥荒,南山子孙以祭祀余款乐助多金知县梁骝藻以惠普灾区题赠。   当代的党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山东、山西、云南等地较为集中。其中,陕西韩城的党家村在秦陕大地的角落里熠熠生辉,近来年随着“民居瑰宝”的美誉声名鹊起。古时那里的人们盖起高堂广厦,筑起堡垒碉楼,坚守着自己的香火与财富;如今其后代修缮墙垣,广纳游人,依然在这里坚守着祖先留下的屋宇,和行将淡漠的古风。   今天,党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为多。

党芝羽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用姓名测试打分测测,就明白了,请采纳

党如彪的这个名字好吗?

  姓洋气,如彪两字有点俗了

我要起名字

  你好 楼主 需要起什么名字呢

姓氏”宁”是怎么来的?

  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2、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城。”据此,宁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拔萃。卫武公则为卫国第二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3、出自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得姓始祖:季亹。宁氏的远沮乃是周文王第九子姓姬名封,因他初封于康,后人称他为康叔。周武王灭商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今河南省安阳)周围地区分封给他,国号“卫”,定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成为西周卫国的始祖。传至卫成公时,其子姬季亹分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后来他以邑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相传姓宁,这便是宁姓的来源。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裔宁相、宁渝、宁喜等,皆为卫国史籍有名的大夫。其中一名宁戚者,从卫国迁去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居住,也当上齐桓公的大夫,后来世代为官。故宁氏后人尊季亹为宁姓的得姓始祖。   宁 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 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 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 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 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宁原悌:壮族历史上最早的史学家。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朝廷内外为之惊异。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两个女儿入道,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睿宗遂纳而停建寺观。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事......余下全文>>

十二生肖谁听从党的号召

  应该是“牛”。





党姓氏不好起名字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