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星座运势

属蛇的双子座历史名人有那些

  太多了,记忆中最为知名的有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的肯尼迪,他也是第四个因刺杀而亡的美国总统;还有著名的好莱坞影星玛丽莲·梦露;1962年6月10日出生的香港摇滚灵魂黄家驹、发动西安事变的民国十大美男子“少帅”张学良,也都是双子座。

历史上名字中带王字的名人、中外都可以。谢谢

  在我国历史上,王姓杰出人物不但领域广泛,而且人数繁多。最早的名人要数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秦朝时有大将王剪,汉朝时有文学家王褒、权臣王凤、名臣王允、思想家王充,晋朝时有丞相王导、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唐代有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宋朝有政治家王安石,元朝有剧作家王实甫、书画家王蒙、农学家王桢,明朝时有文学家王世贞、哲学家王守仁,清代有思想家王夫之、书画家王原祁、学问家王鸣盛等。近代有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王尽美,革命家王若飞,国学大师王国维,国民党将领王陵基等。现代有革命家王稼祥、王震,科学家王淦昌,教育家王大牛,美国电脑大王王安,著名富豪王永庆等。     历史名人   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为秦始皇平定赵、燕、蓟、荆诸地的名将王翦。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东汉时诛杀董卓的王允,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还有创立新莽王朝的王莽。晋朝时,王氏之盛达到巅峰状态,西晋有大将王恺,太尉王衍;东晋的王导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还有琅邪的王羲之、王献之、王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以及名士王通等。北宋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名臣王安石。金朝的名道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立者。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还有著名的画家和诗人王冕,工画墨梅,亦擅竹石,能刻印。明朝有文学家王世贞,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散曲家王磐、王慎中,还有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清代有画家王鉴,思想家王源等,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所著有《人间词话》等,尤致力甲骨文、金文、汉晋简牍的考释。     姓氏来源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著名。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余下全文>>

姓石的历史名人

  后晋高祖石敬瑭,契丹的儿皇帝

姓石的历史名人

  后晋高祖石敬瑭,契丹的儿皇帝

古今中外女性的狮子座名人有那些?

  7月23日:   ♀史蒂芬妮·西摩1968)陈玉蓉1969)孙燕姿1978) 小松彩夏1986) 沈冰1976) Kleif黄申1989) 戈伟如1954)   7月24日:   ♀珍妮佛·洛佩兹1970) 琦君1916) 商天娥1962) 水川麻美1983) 韩胜妍1988)   7月25日:   ♀张筱婕1991) 罗莎琳·富兰克林1920) 龚诗嘉1981) 柯蓝1972) 阿兰。达瓦卓玛1987)   7月26日:   ♀周笔畅1985)凯特·贝金赛尔1973) 加藤夏希1985) 泰勒·摩森1993)   7月27日:   ♀李蕴1991) 松井玲奈1991年)   7月28日:   ♀杰奎琳·肯尼迪1929)陈慧娴1965) 欧阳夏丹1977)   7月29日:   ♀小野丽莎1962)希妲·芭拉1885) 克拉拉·鲍1905) AZUKI七1977)徐麒雯1982)林丹凤 配音演员)   7月30日:   ♀ 艾米莉·勃朗特1818) 温碧霞1966)   7月31日:   ♀ 关心妍1979) 爱内里菜1980) J·K·罗琳1965) 碧夏弗1987)阿扎伦卡1989) 雪莉·兰辛1944) 艾米丽雅·福克斯1974) 金赛纶2000)   8月1日:   ♀米仓凉子1975) 黑川智花1989) 王若琳1989)麦家琪1975) 李菁1978) 周璇1920) 黄美英(少女时代Tiffany)1989)   8月2日:   ♀吴君如1965) 鲍蕾1976)   8月3日:   ♀熊井友理奈1993) 蔡淳佳1977) 蒙嘉慧1975) 卡莉·克劳斯(1992)   8月4日:   ♀福田麻由子1994) 朱丹1981) 李佳璘1980)   8月5日:   ♀杨雅筑1990) 王馨平1968) ) 王家珧1989) 柴崎幸1981)周丽晶1992)徐娇1997)郭静1980   8月6日:   ♀曾华倩1965) 杨紫琼1962) 梶浦由记1965) 爱戴1980)奥莱惠1979)   8月7日:   ♀查理兹·塞隆1975) 杨思琦1978)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33)许玮宁1984)   8月8日:   ♀佟丽娅1984) 王菲1969) 梁凯蒂1987) 天海佑希1967) 周晓涵1984)安藤玉惠1976)张雨绮1986) 梁佩诗1987)白石美帆1978)倪妮(1988)袁万明(1991)刘品言1988)   8月9日:   揣张惠妹1972) 惠特妮·休斯顿1963) 奥黛丽·塔图1978) 安娜·肯德里克)苏妙玲1991)   8月10日:   ♀施南生1951)   8月11日:   ♀吴映洁1989) 薛凯琪1981) 秦海璐1979)   8月12日:   ♀闵先艺1989) 朴善怜(f(x)组合成员)1993) 爱田由1984)   8月13日:   ♀宋祖英1966) 萧蔷1968) 薛佳凝1978) 筱原凉子1973) 宫泽佐江1990)   8月14日:   ♀哈莉·贝瑞1966) 莎拉·布莱曼1960) 铃木保奈美1966) 江美琪1979) B1A4成员 攻灿 1993)   8月15日:   ♀雷光夏1968) 关淑怡1966) 孙彩英1963)梅琳达.盖茨1964)   8月16日:   ♀麦当娜1958) 李若彤1973) 郭婕祈1985) 邓紫棋1991) 伏明霞1978) 徐帆1967) 伊文娜·林奇1991)   8月17日:   ♀户田惠梨香1988) 林嘉欣1978) 孟广美1967) 苍井优1985) 田中千绘1987)   8月18日:   ♀成海璃子1992) 宣萱1970) 梁凤婷1998)张俪1984)曾静玟1993)   8月19日:   ......余下全文>>

鉏姓的历史名人

  (公元1930~今),辽宁义县人。著名心血管病专家。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协和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心外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客座教授,承德医学院心外科顾问,保定市心脏血管疾病研究所市二院顾问,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顾问,《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北京医学》等杂志编委。从事心胸外科专业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并获丰硕成果。曾治疗过大量心胸外科疑难重症。近十余年来获国家级、部级、市局级科研成果、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其中心肌保护、心脏移植、心脏保存、心瓣腹外科巨大心脏心瓣膜置换、同种主动脉瓣置换同种动脉临床应从、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破裂的外科治疗等研究工作中均取得优异成绩。1992年成功地为十六岁女孩施行心脏移植,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使中国心脏移植获得新生,并推动了这一工作向国际水平靠拢。 (公元1929~今),湖北武汉人。著名船舶机械专家。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曾就职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加一、二期规划和现场设计的431造船厂获1980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为援外出口门机设计开发的VZ系列涡流制动器及其控制线路现已推广全国获1981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负责科研攻关的4805船厂三千吨垂直同步升船机,为国内首创,获1993年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贺江合面狮水电站的过坝斜面升船机设计获1995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它如702所船模试验、水池拖车与三百公斤熔铝工频感应炉设计、高精度晶体管稳频器的研究等,都是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攻克过的技术关键。主要论文有:《具有铁质坩锅的熔铝工频感应炉电气参数计算》、《涡流制动器在起重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同步电动机在起重运输机槭上的应用》、《中频感应加热在船厂钢板预处理流水线上的应用》、《一种新的高效率力矩电机传动方案》、《广西贺江合面狮水电站过坝斜面升船机设计简介》。 (公元1933~今),广东广州人。著名中医针灸专家。毕业于广东中医专科学校医疗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及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其学术思想以阴阳为主导,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脏腑经络阴阳失调引起,因此辨证施治的目的在于调和阴阳平衡。其刺法崇尚华伦之针灸不过数处及运针导气,故选穴少而精,且疗效卓著。1958年参加赴也门王国医疗专家组,由于救治不少病疾,被誉为“东方神医”。独创具有消毒、准确、无痛、快速的“旋转过针法”,被国内外同行誉为“飞针”。勤于写作,善于总结经验,先后撰有论文叩余篇及专著《临床针灸新编》和《南方医话》。近年先后应邀赴多国讲学,并被英、美、澳等国大学、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学术顾问等。曾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著名中医”称号。 (公元1934~今),别名陈豪,曾用名广源;浙江洞头人。著名中医学专家。现系浙江洞头迎春斋诊所主人(主治医师),世界传统医学大系总主编委员会评为“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等。《温州市老干部书画集》书法入选者。曾多次参加市、省和全国性医药学术研讨会。1998年度曾受到五个国家国际和世界医药大会的邀请。1950年入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炮兵学校,学习一年。后专心从学于祖国传统医学。1956年元旦任西医部负责医生,近年来......余下全文>>

米的历史名人有

  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信:米信是北宋初期开国大将,旧名海进,本奚族,少勇悍,以善射闻。   米友仁:初名尹仁,人称小米,著名南宋书画家。   米万钟:字友石,一字仲沼、子愿,米芾后裔;祖籍顺天,居燕京,著名明朝书画家。   米汉雯:清朝人,米万钟之孙,著名清朝书画家。

李姓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有哪些

  李氏家族 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生卒年待考),又名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等。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飞将军李广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南北朝北齐名儒。   李同轨:东魏赵郡高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人。一代名儒。     李公绪:赵郡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约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年前后在世。撰有典言十卷,又撰质疑五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记八卷,赵语十二卷。   李概:赵郡柏人人。撰战国春秋及音谱,并行于世。又自简诗赋二十四首,谓之达生丈人集。   李神威:赵郡人。撰乐书近百卷。   李安世:赵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   李谧:赵郡人。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著有《明堂制度论》。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生于魏废帝中兴元年,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年六十一岁。少有神童之誉。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除擅长文章外,还很善于写诗。现在他的传世之作有诗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齐书》。   李延寿:安阳市人。唐代史学家。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   李峤: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名。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华: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   李翰: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为文精密,为序张巡守城事迹,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李守素:赵州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尤谙氏族学。   李端: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李嗣真:赵州柏人。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画品各一卷。博学晓音律,兼善阴阳推算之术。工画鬼神,举李仲昌同师于尹琳,亦工杂画,有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传世。见于《历代名画记》、《新旧唐书本传》、《艺文志》、《榆园画志》。   李观: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为文时谓与韩愈相上下。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大顺中,(公元八九一年)陆希声集其遗文,为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文》录存文四卷,《全唐诗》录存诗一卷。   李翱:陇西成纪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   李乂:赵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兄弟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李善: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   李邕: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的行书对后世行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元的几位大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无不受其影响。   李颀: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李益:陇西人。著名诗人。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又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李公佐:陇西人。唐代小说家。撰有传奇:《南柯太守传》。   李朝威:陇西人,唐代著名传奇作家。著有《柳毅传》,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李复言:陇西人,唐代小说家。著有《续玄怪录》。   李思训:著名画家。擅画青绿山水。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李昭道:著名画家。   李阳冰: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李龟年:著名乐曲兼演唱家。后人称其为“歌圣”。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靖:(公元571~公元649年),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今陕西三原)。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著名唐朝将领。   李渊:唐高祖(566~635)。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   李建成:(公元589~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唐太宗   李世民:唐太宗(599~649年),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唐宪宗: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晟:(公元727~793年)中唐将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平朱沘之乱。   李愬:(公元773~821年)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吉甫:赵郡人,唐朝宰相,地理学家   李德裕:(787—850),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   李贺:(公元790~816年),中国唐代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画像   李频:著名诗人。   李谷:(903—960),《宋史·李谷传》。   李煜:(公元937~978年),南唐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穆:善篆、隶,工丹青。   李沆:北宋“圣相”。     李维:博学,少以文章知名,至老手不废书。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李淑:著有文集一百余卷,尝修国朝会要、三朝训鉴图、阁门仪制及康定行军赏罚格,又献击训三篇,均《宋史本传》并行于世。   李虚己:著有《雅正集》十卷。     李成:北宋著名画家。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李常:黄庭坚之舅。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最早的会计学著作《元祐会计录》三十卷。   李格非:北宋学者。著《洛阳名园记》。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传写人物尤精。李清照   李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苏轼谓入刀笔三昧。   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谓其文章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说其是子之才,万人敌也。   李诫:北宋著名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   李从周:著有《字通》。   李纲:北宋名相。李唐:南宋著名画家。   李侗: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老师。   李燔:南宋著名学者。     李觏:南宋名儒,著《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礼论》。   李攸:南宋学者、藏书家。撰有《宋朝事实》一书,对考证北宋一代典章制度有帮助。   李冶:宋元四大数学家之一。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测圆海镜》。   李杲: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   李俊民:金代文学家。有《庄靖集》十卷。 李孝光:元代词作家。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著作有《五峰集》11卷。   李釜:明代著名围棋棋手。 李梦阳:(公元1473~1530年),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   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李春芳:有“青词宰相”之称。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廷机:著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中孚:明清之际哲学家。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   李鱓: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渔:(公元1611 ~1680年),戏曲理论家、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李氏:女,广东番禺(有史料作广州三元里)人,顺治七年(1650),清军围困广州,被朔骑所掳,为免其辱,赋诗10首自缢而亡。在今人编辑出版的《三编清代稿钞本》中,收入有其诗若干,可管窥其部分诗作精华。   李调元: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     李兆洛:清代学者、文学家。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所选《骈体文钞》为历来最好的骈文选本,标举魏晋、六朝宗旨。书学功底极深,尤善行草。   李审言:江苏兴化人。国学大师。工诗文考证,著作丰富,著有陶斋藏石记释文《枫园艺友录》。   李惺:清代教育家。有《西沤全集》10卷、《西沤外集》8卷刊印行世。   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留存现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镜花缘》。   李伯元:多才多艺,擅长制艺诗赋,绘画篆刻,金石考据。《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慈铭:(1830~1894)晚清著名文史学家。嗜书成癖,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著有《越缦堂日记》。   李毓秀: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有《弟子规》。     李善兰: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

  方 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身后识方干",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腊: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事件之一.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学家, 藏书家. 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士繇 :莆田人,朱熹高足,理学家,书法家。 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传世作品有摩崖石刻桂林的《虞帝庙碑》。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谦君子。   方岳:安徽祁门人. 南宋后期著名爱国......余下全文>>

徐氏家族历史和名人?

  中国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启 徐霞客徐敬业 徐建寅 徐达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访 中国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继畲 徐世昌 徐润 徐树铮 徐悲鸿 徐志摩 徐邦道 徐庆璋 徐寿 徐建寅 徐锡麟 徐用仪 徐广缙 徐寿朋 徐桐 徐国泰 徐宗汉 徐培添 徐仁铸 徐进炲 徐勤 徐绍桢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颜 徐耀 徐静仁 徐振鹏 徐骧 中国现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东 只有这么多了,记不起来了





双子座历史中外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