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星座运势

历史上姓邢的名人有哪些

  邢  邢氏周公後代 发源河北邢台   记   邢姓,《左传》上所载的:“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于《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後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後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後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後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後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後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另外,少数民族有的改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满州人、满州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汉姓邢的。   综上,古老的邢姓来源有三,其中主要的两支是黄帝后裔,其具体情况如下:   1.出自制礼作乐的周公姬旦的后裔   2.出自春秋时的晋国   3.少数民族有的改为邢姓。   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三国时有邢贞,太常奉策;北齐有邢峙,国子助教;魏文帝时的邢庸,南北朝时的邢邵,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不胜枚举。北宋有邢禺;明朝有邢献之;清朝有邢谢;当代有邢西萍、邢崇智、邢兆棠、邢燕子,解放军将领邢士第,哲学家邢贲思,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邢新会,等   邢姓郡望:河间郡(今河北省河间县,因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   邢姓堂号:北彦堂(指三国时邢颙学问道德比别人好)。   现有村为邢氏:位居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薛镇、-位居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村东临“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石臼湖。——欢迎邢氏炎黄子孙。河南省开封市杏花营镇邢堂村。再加一个地方.浙江金华市金东......余下全文>>

历史上姓朱的名人有哪些

  朱 亥:战国时期的勇士。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凭着40斤重的铁锥,保   存了赵国。     朱 温:唐末梁王,安徽砀山人。灭唐建立后梁,父子称帝17年。     朱 熹:南宋著名哲学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江西人。其学识渊博,善诗词,考   证,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安徽凤阳人。元末参加农民起义,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推   翻元朝,建立明朝,号称明太祖。     朱 德: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   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四川仪陇人。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浙江绍兴人。其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

历史上姓肖的名人?

  凡 “肖”氏 都将族谱直接 写在 “萧”氏的族谱上 。 本为一家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 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 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余下全文>>

历史上姓肖的名人?

  凡 “肖”氏 都将族谱直接 写在 “萧”氏的族谱上 。 本为一家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 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 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余下全文>>

历史上都有哪些姓尹的名人

  一、尹,中国汉字,现在为人的姓氏,同时也是古代官的通称。《书 ? 皋陶谟》:“庶尹允谐。” 《史记·夏本纪》作“百官信谐。”商代西周时为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汉代有京兆尹。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道尹。     二、姓氏起源     1 、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所载,据说少昊为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号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少昊之子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于尹城,世称尹殷。子孙世掌其官职。殷的后代多用封邑名“尹”作为姓氏,周朝时尹氏子孙的封地一直在尹这个地方。是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以官名命名。据《风俗通》所载,尹氏商、周时的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商汤时有伊尹为相。     三、迁徙分布     上古就有叫尹寿的,为帝尧之师,居于河阳(今河南孟县)。     夏桀有臣叫尹谐被商汤杀死。西周有尹轨为有道之士,居于终南山。     春秋时晋国有尹驿,赵简子曾派他到晋阳;秦国有尹喜,任函谷关令,相传老子游至函谷关被他留下,授《道德经》五千言而去。     战国时齐国有哲学家尹文善名辩。《汉书艺文志》录其《尹文子》一文,被列为名家。     由这些情况可以知道,先秦时期尹氏主要活动在今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境内。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尹氏以有迁至今河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安徽、四川、湖南、甘肃、江西等省者。     汉宣帝时,河阳平阳人尹归翁,任东海太守,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后被升为右扶风。     东汉有经学家尹敏,南阳诸阳人,博学多才,不信谶纬;     尹珍,出生地为今贵州凯里县,曾从经学家许缜学习经书图纬,回乡教书,后任荆州刺史。     十六国时,尹氏在天水(今属甘肃)和西州(今甘肃西部和西北部一带)发展成为望族。出现了很多有成就得人物     。隋唐的时候,尹敏的后代在河间发展成为望族,尹氏在今湖北襄阳等地也有了聚居点。     唐代有尹思贞,长安人,一生为刺史13郡,皆以清廉闻名,     还有画家尹琳以善画佛事鬼神著称。     元、明、清时期,尹氏又发展到今天的江苏、云南、辽宁等省的一些地方。     北宋有学者尹源,文学家,世称河内先生;学者尹淳,著有《论语孟子解》。     在现代,新加坡等国有尹姓华侨。     四、尹姓最有名的人   1、尹喜   字公度,战国时秦人,生卒年不详。为函谷关尹,老子西游,喜望见紫气,知有真人当过。老子至,授《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其自著书称关尹子。      2、尹文   战国齐宣王至愍王时人,生卒年不详。庄子天下篇将他与宋钘并称,汉书艺文志列入名家。着有尹文子二篇。       当代名人      尹馨 - 影视明星      尹相杰 - 娱乐明星      尹承伯 - 航空模型运动员      尹子维 - 娱乐明星      尹斗俊 - 韩国团体Beast(B2st)队长      尹时允 - 韩国 明星      尹恩静 - 韩国女团T-ara(Tiara)队长     baike.baidu.com/view/57496.htm#7...余下全文>>

历史上有哪些姓吴的名人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三桂 :明末清初人物,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大将军 。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氏 吴懿的妹场,原先吴懿事刘璋的时候,她给刘璋做了儿媳。后来刘备打入成都,便把她拿来做了自己的老婆,刘备称帝后,吴氏被册封为皇后。

古代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哪些

  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著名文学家。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仪:(?~235)字威公,荆州襄阳人,官至蜀汉中军师。      杨洪:(?~228)字季休,益州犍为武阳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54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杨广(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巨源:唐代诗人。      杨国忠(?-756年),:唐朝天宝年间著名权臣。      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体态丰盈,容貌美艳。      杨行密: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之首。      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第二代。      杨文广(?-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璟: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朝前期三大杨姓政治家,文学家;“仁宣之治”时期的治世名臣;“台阁体”诗文代表人物.合称“三杨”。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昺(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杨琏: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杨鹤:明末崇祯时将领,任职

历史上属猪的名人有哪些?

  属猪的名人1.宋太祖:赵匡胤(927)2.硬汉老爹:海明威(1899)3.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1911)4.热心公益的企业家:霍英东(1923)5.法兰西偶像:阿兰·德龙(1935)6.品三国:易中天(1947)7.永远的俏黄蓉:翁美玲(1959)8.中国最年轻的未婚首富:丁磊(1971)9.世界上飞得最快的人:刘翔(1983)

翁姓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翁承赞,字文尧,唐代福建莆田县人(今莆田市),乾宁年间(西元894-898年)进士。唐末累官秘书郎、右拾遗。五代后梁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后授闽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晋爵晋国公。曾咏梅花诗:"忆德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翁肃,字彦恭,宋代崇安人,官至朝散大夫,与翁彦约、翁彦深、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皆居高官,时称六桂同芳。   翁德广,宋代人。淳熙年间(西元1174-1189年)任溪县知县。朱熹曾奏荐之,称其"不务赫赫可喜之名,而有肯肯爱民之实。   翁难乙,翁万达,明代兵部尚书。   翁方纲,(西元1733-1818年)字正三,清代大兴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内阁学士。精金石考据之学,亦擅长词章、书法。曾任鸿胪寺卿,预千叟宴。   翁同龢,清朝时期江苏常熟人,管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师。

历史上有多少姓颜的名人

  颜 辉: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元代画家。善画人物、佛道,亦工鬼怪,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却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之趣,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有《中山出猎图》、《李铁拐像》传世。   颜 宗:广东省南海人,明代画家。举人出身,曾任邵武知县,后署兵部员外郎。善画山水,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山水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独具风格。有《湖山平远图》遗世。   颜子推:字介(公元531-约591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西魏破江陵,之推以国仇不仕魏,投奔北齐,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后北齐亡,又投奔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被太子召为学士,极为礼遇,不久病逝。他一生奔波,饱经离乱,常因身仕异国为耻。故其诗篇多有伤感怀旧之情。其所著《颜氏家训》一书,共二十篇(见下第2-5楼“附录:《颜氏家训》”),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问世以后,起到深远的影响,被推为我国家训专著的鼻祖。   颜师古: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丹人,唐代学者、训诂学家,官至中书舍人,著有《五经定本》等。   颜昭甫:唐代官吏、学者,历官侍郎,华州刺史。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颜真卿:唐代大臣、书法家。开元年间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忤逆杨国忠被贬魏平原太守,他预料安禄山必反,早为之备。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他与从兄果卿共起兵,附近17郡响应。乱平后,他入京为官,连遭谗言,屡被贬黜。后为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肃宗、代宗时,他数次为正义而言,为大臣所不喜。德宗时,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攻陷汝州,颜真卿受命前往劝谕,后持节不屈,终被李希烈杀害,终年76岁。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沉着雄浑,为世所宝,称为"颜体"。故宫博物院藏有其66岁作《竹山连句》墨迹。著有《颜鲁公文集》。   颜博文:德州(今属山东省)人,北宋画家、诗人。徽宗时进士,仕著作佐郎。长于人物,亦善水墨花卉。遗画有《罗汉图》、《闲云出岫图》、《野水图》等。   颜直之: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工小篆,作《集古篆韵》,官至中散大夫。其子颜汝勋,官朝请大夫,亦工篆。   颜光敏:山东省曲阜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考工郎中。少年聪慧,九龄工草书,十三娴诗赋。   此外,颜姓的主要名人还有:西汉有经学家颜安乐,唐代有卫





历史上天秤座的名人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