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周易是怎么卜卦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周易》最早的确是作为一本占筮之书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周易》是上古时期三本占筮之书中的一本。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但在上古时期,卜筮往往与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国家决策往往要依赖占筮的结果,故而间接影响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则更多是占筮背后的哲学内涵。换言之,《周易》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占筮之法的内在基础,即义理为体,占筮为用。   确切而不精确地说,《周易》可以看作我们华夏文明现存的最早的奠基性哲学著作,也是我们儒、道思想及很多传统文化、观念的滥觞,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学并没有太明显的义理与象数之争,而秦火之后,《周易》以卜筮幸存。   至于汉代,置五经博士,《易》学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西汉的《易》学派别,大抵分为训故举大谊,阴阳候灾变,章句守师说和《十翼》解经意四派,东汉也分为四派,一为马融等人为《费氏易》作章句,二为郑玄、荀爽治《京氏易》和《费氏易》,三为虞翻治《孟氏易》,参以《周易参同契》之纳甲之书,四为陆绩专治《京氏易》,由此可见,以孟喜、京房为首的汉儒主要阐述象数之理。自魏王弼作《周易注》盛行后,汉《易》衰微,王氏尽黜象数,为《易》学史上的第一大转折。唐朝时孔颖达为王弼及韩康伯作疏,使王氏易学广为流传,惟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保存了汉朝术数的余绪。宋代陈抟、邵雍出,后有《天地自然之图》、《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易图出现,兼有紫微斗数、梅花易数等占筮之法流传,术数又兴。朱熹取其易图,参以义理,遂《易》学又为之一变。程子、胡瑗等则专阐义理,李光、杨万里等参以政事,《易》学流派日益繁多。元朝多取程朱之学,明朝则以禅解易,明代高僧智旭所作《周易禅解》为其圭臬。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主要将《易》学发展分为两派六宗:一为象数,汉儒言之,一变京、焦,二变陈、邵;二为义理,王弼兴之,一变胡、程,二变李、杨。到了近代,主要的《易》学大家则是旧学新释的杭辛斋先生和阐释象数的尚秉和先生。近年新出土的‚帛书周易也是研究的新的热点。   纵观《易》学的发展历程,其年代之远旁支之多无出其右者,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因而要了解《周易》更不可偏信一家之言。   《周易》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真的能预测未来,而是其中所包含的华夏民族先人们的思维方式。若能从中汲取

周易是怎么卜卦的?

1.硬币法,带字的一面为阳,另一面为阴。每卦由六爻组成,故准备六个铜钱或硬币,把其中的一个硬币用笔做个标记。用手或器皿把硬币摇一摇,然后把硬币从上到下䙓好,看是啥卦,看标记在哪个硬币上就是第几爻。然后结合现实理解爻义。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这样理解对不对。这是就需要断吉凶,分对错。我有384爻每爻的吉平凶。佔完一卦后,我都会再佔一卦,问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吉是对,凶是错,平是对一半错一半。占卦是再与天师沟通,不是你想要知道什么他都会如实回答,就算欺骗你是为你好。但这种佔法有声音不隐蔽,下面是字数法。 2.字数法.原理是先天八卦:干1巽2离3艮4兑5坎6震7坤8。在书上随意看选3个字数笔画如:“学”“算”“卦”笔画分别为8,14,8。前两个数若大于8分别÷8的倍数,取馀数。若小于或等于8就取这个数。“学”取8为坤,“算”取6为坎,合起来就是地水师卦。最后一个数÷6得馀数定是哪一爻。故“卦”字8÷6馀2,故取第二爻,地水师卦二爻为“在师之中”意思是老成持重打胜仗,为吉爻。 注意: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人要有良知和道德底线,卦象如果让人作恶,就不要跟着他走。 如果需要384爻每一爻的吉平凶。可以和我要。

求一个道教卜卦的方法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海洋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它就是占卜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它这么古老,这么影响深远。之所以以道教占卜文化为题,是问了区别于其余诸教派系的占卜,道教占卜以下简称为道占。遂以(一)道占的历史渊源;(二)道占的科学原理;(三)道占的应有原则;(四)道占的具体方法;(五)道占应用举例为题目,整理余所知所悟写出如下,汇报给道教弟子及十方道教信众!   一、道占的历史渊源   道占来源于上古方术,方术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神话传说和后来的文献中都可见到有关方术的记载。祝由术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方术,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此不赘述。方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早期的方术其中一种是原始神灵形式。它是以涉及到神灵观念为特征的,因为古代人们认为万物都是有神灵的,原始神灵神化客体,并向其求告与敬拜,试图借助神灵来控制或影响客体。《史记》曾记载华胥因踩过天神的脚印而生下伏羲,反映的就是这种方术之一的原始神;还有原始灵怪,在《吕氏春秋》和引用了《括地志》的《史记正义》中所说,有一种名叫丹鱼的灵鱼,如果把它的血涂在脚上的话,人们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这也称为原始神灵方术,占卜术就是它其中的一种。后来天文历法的突飞猛进使道占走上了朴素的唯物主义道路,与古老的东方科学结合在一起。   道占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成熟于姜尚、老子和鬼谷子,发扬光大于张良、董仲舒、东方朔、孔安国、司马迁。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和在劳动中不断实践,经过总结归纳,创造出了以道占为中心的各种古代术数,使我们的祖先在当时避过了一次有一次诸如大洪灾、大地震、大旱灾、大饥饿等等不可想象的自然大灾害。在西方人还不知道在那颗书上做“猴子”时,我们中华民族就到了高度文明的炎黄时代。既然道占对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它的科学原理又是什么呢?   二、道占的科学原理   道占是道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就是用道学理论来了解或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道占的科学理论基础即阴阳、天干、地支、甲子、八卦、五行等理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阴阳表示力或气的方向;五行表示的是力的大小;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所代表的就是使天体产生作用力的阴阳五行性能;甲子是天体运动引起的天体力的变化规律;八卦是物体产生作用力的阴阳五行性能(包括方向和大小 N=F.M)。道占就是利用阴阳五行之气的规律进行占断的技术,即了解事物的规律。由于阴阳五行之气存在于空间之中,因而道占理论其实就是关于空间里气的运动作用规律的学问,而气来源于天体和天体上的各种物体,所以气的规律其实就是天体等物体的运动作用规律,道占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进取诸身的实践结果,道占就是通过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来预测某一时刻即将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就到了讨论道占应有原则的时候了。   三、道占应有原则   在介绍道占的具体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应有原则,因为占卜原则直接影响到卜卦的结果是否灵验,而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占卜,领不灵验才是重要的一点,这里有自古流传下来的11条要遵循的道占原则:1.占卜前一晚早睡,不做任何事情;2.晚上23:00以后不卜,因为两日交接之时,天地混沌未明;3.如厕后要洗手,即净身、净口、净手;4.以玩笑试之,或在嬉戏嘈杂,厕所卧室等环境下不卜;5.心未定心不诚不卜、奸秽盗淫之事不卜;6.一事只一占,今日占明日又占,如此即不灵,一事占过要到六十日之后方可再占同一事。7.唯挚诚可以感动神灵,故无事切勿试卦;8心意已决,可以智慧判断不卜;9.最好在神案或无杂的书......余下全文>>

求一个道教卜卦的方法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海洋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它就是占卜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它这么古老,这么影响深远。之所以以道教占卜文化为题,是问了区别于其余诸教派系的占卜,道教占卜以下简称为道占。遂以(一)道占的历史渊源;(二)道占的科学原理;(三)道占的应有原则;(四)道占的具体方法;(五)道占应用举例为题目,整理余所知所悟写出如下,汇报给道教弟子及十方道教信众!   一、道占的历史渊源   道占来源于上古方术,方术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神话传说和后来的文献中都可见到有关方术的记载。祝由术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方术,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此不赘述。方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早期的方术其中一种是原始神灵形式。它是以涉及到神灵观念为特征的,因为古代人们认为万物都是有神灵的,原始神灵神化客体,并向其求告与敬拜,试图借助神灵来控制或影响客体。《史记》曾记载华胥因踩过天神的脚印而生下伏羲,反映的就是这种方术之一的原始神;还有原始灵怪,在《吕氏春秋》和引用了《括地志》的《史记正义》中所说,有一种名叫丹鱼的灵鱼,如果把它的血涂在脚上的话,人们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这也称为原始神灵方术,占卜术就是它其中的一种。后来天文历法的突飞猛进使道占走上了朴素的唯物主义道路,与古老的东方科学结合在一起。   道占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成熟于姜尚、老子和鬼谷子,发扬光大于张良、董仲舒、东方朔、孔安国、司马迁。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和在劳动中不断实践,经过总结归纳,创造出了以道占为中心的各种古代术数,使我们的祖先在当时避过了一次有一次诸如大洪灾、大地震、大旱灾、大饥饿等等不可想象的自然大灾害。在西方人还不知道在那颗书上做“猴子”时,我们中华民族就到了高度文明的炎黄时代。既然道占对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它的科学原理又是什么呢?   二、道占的科学原理   道占是道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就是用道学理论来了解或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道占的科学理论基础即阴阳、天干、地支、甲子、八卦、五行等理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阴阳表示力或气的方向;五行表示的是力的大小;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所代表的就是使天体产生作用力的阴阳五行性能;甲子是天体运动引起的天体力的变化规律;八卦是物体产生作用力的阴阳五行性能(包括方向和大小 N=F.M)。道占就是利用阴阳五行之气的规律进行占断的技术,即了解事物的规律。由于阴阳五行之气存在于空间之中,因而道占理论其实就是关于空间里气的运动作用规律的学问,而气来源于天体和天体上的各种物体,所以气的规律其实就是天体等物体的运动作用规律,道占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进取诸身的实践结果,道占就是通过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来预测某一时刻即将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就到了讨论道占应有原则的时候了。   三、道占应有原则   在介绍道占的具体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应有原则,因为占卜原则直接影响到卜卦的结果是否灵验,而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占卜,领不灵验才是重要的一点,这里有自古流传下来的11条要遵循的道占原则:1.占卜前一晚早睡,不做任何事情;2.晚上23:00以后不卜,因为两日交接之时,天地混沌未明;3.如厕后要洗手,即净身、净口、净手;4.以玩笑试之,或在嬉戏嘈杂,厕所卧室等环境下不卜;5.心未定心不诚不卜、奸秽盗淫之事不卜;6.一事只一占,今日占明日又占,如此即不灵,一事占过要到六十日之后方可再占同一事。7.唯挚诚可以感动神灵,故无事切勿试卦;8心意已决,可以智慧判断不卜;9.最好在神案或无杂的书......余下全文>>

梦见在寺庙有一和尚非让我卜卦

  寺庙对于信佛的人来说是庄严、神圣的地方。   和尚是不可以卜卦的。根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卜卦是道家的事,和尚卜卦是有问题的,他的动机可以思考。   对于这个梦直接的翻译就是:一个和尚在神圣、庄严的寺庙里从事跟他本质无关的事情。   这个梦可能是个预示,也可能是潜意识的提醒: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完全不会让人起疑心的人或事,其实是有问题的,是值得思考的,其中可能隐藏着一个骗局。     温馨提示:凡事多个心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易经如何卜卦

  你想怎么卜卦都行,麻烦点的就是蓍草法,铜钱法,简单就是先天与后天起卦,一万物起卦,但这个要求很高。满意请采纳

如何看《周易》

  首先我要来介绍《周易》这本书,要介绍《周易》这本书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去来讲中国传统的一些经典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其实每个悠久的民族文化里面都有自己的经典性的著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同样有着经典性的著作。就中国文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三教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构成,儒家、道教、佛教。其中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漫长历史时期当中的主流,在儒家文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在宋代以后确立起来的经典,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宋代学者看来,四书可以用来人们理解五经思想的一个台阶,因为五经离我们太远,不是说离我们,离宋代人就已经比较远了,所以说宋代人离五经就感到比较累,所以宋代人就编了一个四书,把四书上升为经典,通过四书来理解五经,五经中间有一本经就叫做《易经》。其实《易经》本身无所谓是经,它本来就是《易》或者是《周易》,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在汉代,随着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所以儒家传统的这几本书就上升到经典的地位,所以才被称之为易经,它本来的名称应当叫做周易。在传统儒家的著作当中,本来有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遗失了,只剩下五本,《周易》这部经典在这五本经书里头有它独特的地位和它的意义。差不多是什么样呢,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其他的几本经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一些具体层面,可是《周易》这部书提供的是所有这些公共和个人生活知识的基本层面的一个背后的总的知识的支撑。大家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就好比说在经典物理学时代,虽然有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程、很多的知识,构成所有这些应用性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今天我们有新的很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支撑,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它是构成了一个时代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周易》这部书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性质,它对于中国其他的经书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系统,这本书就构成了它的一个支撑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易》这本书又可以被成为众经之经。《周易》这本书由于这样的性质,所以它影响中国人就非常的深远,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阴阳五行,五行是另外一个系统,指阴阳而言的,它是《周易》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方法。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定律,是不变的

硬币称重点数,1元硬币,5毛,一毛硬币在电子秤上按多少,

  1元的按,165

周易卜卦得三九是异卦,下艮上坎里面包含哪些数字?

  自己买本周易慢慢看

纸币和硬币

  流通货币(简称通货),是一种或一组用于物资交换的工具,有时也仅称“货币”。它根源于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金钱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度量单位。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   简介   通常,每个国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种货币,并由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不过也存在例外,亦即多个国家可以使用同一种货币。例在欧盟国家通用的欧元,在西非经济共同体的法郎,以及在19世纪的拉丁货币同盟,名称不同但能在联盟内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货币。一个国家可以选择别国的货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比如,巴拿马选择美元作为法定货币。不同国家的货币还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国和比利时使用欧元之前, 它们和瑞士的货币都叫法郎。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拿出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每个基本货币单位通常还可以分成更小的辅币。最常用的比例是辅币为主币的1/100,比如,100 分 = 1 元。在法国大革命推广公制以前,欧洲历史上曾经长期采用1/20/240进制,例如在英国,1英镑等于20先令、240便士;法国的情况是12个但尼尔(denier)为1苏(Sol),20个苏为1里弗尔(livre,又称锂)。1:7、1:14、1:25、1:10 、1:1000 以及其他进位制也曾被使用。   有的国家的货币没有辅币,或者虽然有辅币,但是由于币值太小而只是理论上的换算单位,而没有发行实际的货币,比如日圆和韩圆。   历史   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货币防伪   伪造货币的问题与货币制度一同出现。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时代,伪造的方法是在金币中搀入铜、铅等廉价金属。当时对付这种犯罪唯一的方法是一旦发现,就使用严厉的刑罚,以此来威吓伪造者。   纸币更容易伪造。法国大革命后,发行了以没收的教会地产为抵押的债券,作为代用纸币。为了破坏法国经济,英国政府曾经伪造过这种货币(同时规定私人伪造法国纸币将会被判处死刑)。这也是最早的经济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经在集中营里大量伪造英国和美国的纸币。私人或犯罪组织伪造纸币的记录也层出不穷。为了避免伪造,纸币采用了很多防伪措施:专用的特殊纸张,胶版凸印、水印,磁性油墨,金属安全线,紫外线荧光记号、变色油墨、正反面图案对印(这种技术在法国法郎上最为醒目)等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还发行了塑料货币。   现代的货币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个实行金本位的国家之间货币按照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兑换比率。这个体系是以黄金的自由流动为基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体系实际上已经崩溃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奥地利等国出现了货币大幅度贬值的现象。此后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基础。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其货币应当与黄金或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兑换。这个协定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由此建立的各国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年8月,美元停止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从此,进入符号货币时代。此后各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一些比较稳定的或者有升值潜力的货币,如瑞士法郎、西德马克等等。   国际标准组织(ISO)指定了一套三位字母的符号体系,用来表示各国的货币。这个标准的代号为ISO 4217。   在货币汇率表中可以看到最近几年里,世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情况。   货币的职能   由于货币根属于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当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的时候,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单位则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正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货币本身作为商品也存在不同货币之间量的差别,因此人们为货币也制定了一个量的标准,即规定价格标准(有时亦称价格标度)。制的是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   流通手段   在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之后,使得商品的交换有了可能。而流通手段则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有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也存在着性质上的区别。   中国的货币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更早的货币形式目前尚未被发现。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由于浇注铜币使用砂模,铸造好的铜币带有毛边,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联起来打磨修锉。这种特殊的形状使它被赋予很多象征性的神秘主义解释,有人认为铜币的圆形代表“天”,中央的方孔代表“地”。铜币上面通常带有铸造时的皇帝年号。   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的汉武帝曾经发行过白色的鹿皮货币,用于赏赐贵族和军事将领。除了铜币以外,棉布、丝绸、大米等生活物资也曾经作为货币的计算单位(而不是实际的货币)用来支付官僚和军队的薪饷。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在银匠那里重新铸造成更大的银锭。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由于携带大量的铜币极其不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象一种汇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两”)。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银元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光绪皇帝在位时期,中国铸造了自己的银币,并设立了户部银行,发行正规的纸币。1935年,中国实行法币制度,正式废除银本位。根据1936年《中美白银协定》,法币一圆等于0.265美元。





周易硬币卜卦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