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风水学的最正宗着作?

风水学的最高、最权威的知识书籍就是《易经》,它是专门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一部书籍,虽然没有明示标注,但是大千世界的风水千差万别,也是任何风水书籍所难以容纳得下的。当你融会贯通《易经》里面的哲学思想和辩证观点的时候,再辅以风水知识,你就是一个灵性的风水大师。

有哪些比较好的关于风水着作~~

古代风水文献 《葬书》 《撼龙经》 《疑龙经》 《天玉经》 《青囊序》 《青囊奥语》 《都天宝照经》 《重校正地理新书》 《玉髓真经》,张子微着 《地理铁案》,宋 司马头陀着 《地理金水两案》,宋 司马头陀着 《理气心印》,宋 吴景銮着 《拨砂经》 《杨公开门放水经》 《玄空祕旨》目讲禅师 《地理原真》,孔闻星 《地理五诀》,赵九峰 《地理辨正》 《地学仁孝必读》,周梅樑编着 《地理冰海》 《玄空本义》,谈养吾着 《玉函通祕》 《地理辨正揭隐》 《阳宅十书》 《阳宅大全》 《八宅明镜》 《阳宅地理风水全集》 现代风水研究文献 刘训升,《阴阳学》,台湾定远书局,1966年初版 赵易,《中国风水绝学》,华夏出版社 南海主人关凤翔着,《堪舆学原理》,台湾集文书局发行 刘锐山,《地理玄空掌派》,台湾武陵出版社 白鹤鸣,《风水小通胜》,台湾武陵出版社及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白鹤鸣,《风水透视窗》,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 汉宝德《风水与环境》小异出版:大块文化发行 蔡达峰,《历史上的风水术》,上海科技出版社 何晓昕,《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 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江西科技出版社 锺义明 《玄空星相地理学》,台湾武陵出版社 杨碇光,《风水拨乱反正》,玲光出版社 谢明辉,《国学与现代生活》,台湾台北:秀威出版社,2006年。其中第四章,“姓名学与文字应用”。 馀非师,《现代风水纵横谈》,台湾千华出版社,西元1985年。 李定信,《四库全书堪舆类典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1日出版 李炽英,《李伯风水理气讲义》,马健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

当代易学大师的生平和着作

邵伟华,1936年12月生,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 圳。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1984年冬,因准确预测原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必死于次年农历正月,用八卦否定美国地震科学家断言日本有八级大地震的结论,遂受到国内外政界高层人耽和易学界的重视。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   也有人指出,邵氏只有小学文化,并谎称自己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但被人指出纯属谎言。中国古代历史战乱纷纷,是否真是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不得而知,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姓邵,都在易学界留下不朽之名,与邵康节有不少渊源,是哪一代子孙已经不重要了。 —————————————————————————————————————————— 其着《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从1990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于1993年在湖北省建立了“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学术刊物《周易与应用》,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同年在泰国建立资讯预测公司。为支援教育事业,1995年邵伟华捐资30万元兴建了“邵 伟华小学”;为支援佛教事业,2002年向家乡捐献40万元兴建寺庙;2008年向革命老区延安捐款100万元支援教育事业。   他把易学应用于现代科学和祖国经济建设服务;有发明创造,科研成果显著(1999年连获国家四项专利成果);经过20年之久的研究,以大量命例证明了我国的四柱预测学是破译人类生物遗传基因的标志,为中国古代科学以其独物的预测方法与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接轨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制定了易学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易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素质。   因他在易学研究领域成就显著,1985年受到中央国防科工委张震寰副主任的亲切接见;1997年列入《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同年受到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伍绍祖的亲切接见。2001年10月被写进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编的《丰碑——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与辉煌》的党史文献(风采卷),并明文写上“《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邵伟华”。   邵伟华目前主要为大企业、大公司的总裁、老板及政府高官预测决策和调整风水,被社会喻为“古文化周易行业”荣誉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也是新中国易学领域的拓荒者。 邵伟华的《四柱预测学》堪称经典,可认真研读。

当代易学大师的生平和着作

邵伟华,1936年12月生,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 圳。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1984年冬,因准确预测原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必死于次年农历正月,用八卦否定美国地震科学家断言日本有八级大地震的结论,遂受到国内外政界高层人耽和易学界的重视。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   也有人指出,邵氏只有小学文化,并谎称自己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但被人指出纯属谎言。中国古代历史战乱纷纷,是否真是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不得而知,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姓邵,都在易学界留下不朽之名,与邵康节有不少渊源,是哪一代子孙已经不重要了。 —————————————————————————————————————————— 其着《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从1990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于1993年在湖北省建立了“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学术刊物《周易与应用》,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同年在泰国建立资讯预测公司。为支援教育事业,1995年邵伟华捐资30万元兴建了“邵 伟华小学”;为支援佛教事业,2002年向家乡捐献40万元兴建寺庙;2008年向革命老区延安捐款100万元支援教育事业。   他把易学应用于现代科学和祖国经济建设服务;有发明创造,科研成果显著(1999年连获国家四项专利成果);经过20年之久的研究,以大量命例证明了我国的四柱预测学是破译人类生物遗传基因的标志,为中国古代科学以其独物的预测方法与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接轨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制定了易学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易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素质。   因他在易学研究领域成就显著,1985年受到中央国防科工委张震寰副主任的亲切接见;1997年列入《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同年受到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伍绍祖的亲切接见。2001年10月被写进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编的《丰碑——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与辉煌》的党史文献(风采卷),并明文写上“《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邵伟华”。   邵伟华目前主要为大企业、大公司的总裁、老板及政府高官预测决策和调整风水,被社会喻为“古文化周易行业”荣誉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也是新中国易学领域的拓荒者。 邵伟华的《四柱预测学》堪称经典,可认真研读。

周易作者是谁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安阳市... 汉代司马迁著《史记》称周文王的作品为《周易》。

有关周易的历史

  周易发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和传的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和传的解释。   所谓“易学”即时指研究《周易》经和传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学术,是理、气、象、数的统一体,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的变化,卦爻辞的解释,以及对这些解释的再解释而展开的。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经典。   第一部分:   一、易意,释“易”即“易”的本义,“易”学者对“易”的解释有以下四种:   (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是为“易”变。   (2)会意字,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的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是为易变。   (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的象形字:“ ”简:“ ”像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   (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代)有“ ”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现发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   (1)“简易”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简易也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变易”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3)“不易”是相对观。讲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具定性。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的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   三、“易学”早期经典:《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研究《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连山》亦有称“神农易”(现为新的说法此起彼伏)。   (2)《归藏》以“坤”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万物以地致养,言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归藏》亦有称“黄帝易”。   (3)《周易》以“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乾为天,“易”又为日月。   四、《易卦》也称八卦,它由简单的符号组成。而在《周易》中,除了八卦符号,还有另一部分是由文字组成。“卦画”(即符号)和文字不同,本身没有确定意义。从卦象到爻辞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1) (1)八卦,是用“— 、--”两个基本符号组合,以三个为一组排列组合而成八个符号(八卦),由八卦再生则为六十四卦,至于“— 、--”两个符号和八卦的原始意义,古往今来,说法较多:有说“— 、--”代表天地、阴阳、蓍草长短、男阳、女阴、奇数、偶数有说:“— 、--” 表示结绳记事,龟卜兆纹等。   (2)远古时期,占卜十分盛行,各部落生产、建造房屋,作战等,无不占卜,观察鸟类行踪进行占卜,为“鸟占”。根据天象来占,称“星占”随着各部落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最流行的占卜符号,称八卦。   五 “卜筮”之说:   (1)“卜”亦称“龟卜”,是较早的占卜方式,它主要是运用龟的腹甲和背甲以及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并对其加工修治成固定的形状,然后进行钻凿,占卜时,卜者用火烧灼已制好的钻,插入凹孔,于是听见轻微的卜卜声,凹孔周围裂现一些“卜” 字形细纹,这些细纹称作“兆”或“卜兆”。根据卜兆,推断吉凶。   (2)“筮”,用蓍草占卜叫作“筮”,“筮”必须记数,这些应用了数学概念,而数字的排列与组和,产生了六十四卦。这时期数字系统的产生领先于世界,然而它并没有向进发展。(筮草占卜方法略)。   (3)卜到筮不仅是占卜方法的演化,而且也是文化的演进。“卜”至“筮”是一个从象到数的伟大过程。因此《周易》的哲学本质,就在筮法之中。   六、《易图》,《河图、洛书》是什么样,千年间没能说清,直到宋初,隐居在华山的道士陈抟忽然拿出了完整的《河图、洛书》、《太极图》等,一出世,马上引起轰动。   (1)《河图》中一到十的数字,两两组成,分别四方及中央,它的构成完全符合《周易系辞》中的数字观念,“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2)《洛书》也称九宫,由一到九数字组成,它的特点是奇数在正位,偶数在斜位,奇妙的是,不论是沿正方位还是沿对角线,每三个数的和都是十五,拿现在的数学语方说,这是一个三阶幻方。   (3) 两种图的出现,得到了认可,它被称为无字之易,先天之学。朱熹把《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列到传说的文王八卦图之前,承认它们是《周易》的始祖,此说至今仍争论不休。但基本肯定:先有易图后有经传,图是易之源头。据考证:《河图》是气候图,《洛书》是判定方位与方向的罗盘。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从古籍记载和历代易学家之说来看,是古代贤哲从《河图、洛书》中得到启发,进而推演出来的实用八卦阵。   七、《易》与《周易》,《易》象是《周易》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的。   (1)《周易》和《易》在质方面的区别:《周易》用九用六。《周易》的爻有变爻规律。《周易》的爻用数字有下而上注明爻次,“九六”区分阴阳。《周易》的爻和卦全部配上了相应的卦爻辞,这些都是易所不及的。   (2)《周易》和《易》在量方面的区别:《易》每卦只有三爻,三爻的容量小,无法表现丰富的内容。《周易》每卦六爻就有了最佳的表现余地。卦爻不是越多越好,六爻是最佳定位。《周易》每卦六爻,正好构成一个周期,为表现一个重要哲学定律和波粒二象性等科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周易》六爻一卦,共计六十四卦,在量方面这是最佳选择。在内容方面内涵了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易》在这方面是无法同《周易》相比的。   (3) 史料证实,《周易》完成于周代。《周易》两字有二义:周代之易,周普、周始、周及之易。《周易》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是文王被囚时完成的。而并非一人完成。   八、《经》和《传》   (1)《经》,《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卦”为单位,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卦象、卦名、卦辞、爻象、爻辞”五部分组成。   (2)《传》的形成是经过较长的时期。《传》(又称《大传》“十翼”)是最早解释《经》的著作。《易传》分七种共十篇:即《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其中《彖》是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史料证实,《易大传》并不是产生于一个时代,更非出于一人之手。   从符号到文字的发展,从象到数的哲理变化,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形成,从“经”到“传”的完成,从“易”到“周易”的完善,无不说明《周易》生生不息,无穷变化的哲理。至春秋,一部完整的《周易》诞生了,围绕《周易》而展开的众多解释、论著、揭开了《周易》历史发展新的一页。   第二部分   一、 汉代易学   “易学”是研究《周易》经和传的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汉代是易学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   1 .汉代易学有三个特点:   (1)《易经》被定为五经之首,易学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周易》学派众多,除了儒家,还有其它学派思想家。   (3)易学成为有明晰师承脉络的专门之学。   从师承看,皆认为汉易开山祖是一个叫田何的人,田何传于周王孙、丁宽、服生等,再后又传给杨何。丁宽又传田王孙,田王孙又传给施仇,孟喜、梁丘贺。史载《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即指这一体系。之后孟喜传给焦延寿,焦氏又影响了京房、于是“《易》有孟京之学”。此外,汉易还有费高易学体系,指费直和高相,属民间之学说。汉易逐渐形成两大派系、即孟、梁、京房今文易学派,费高古文易学派。   2.汉代易学解经的方式有三种   (1)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官分易学,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的物象解《周易》经传文,以卦气说解《周易》原理,卦气说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讲阴阳灾变。   (2)以民间费高易学为代表,反对阴阳灾变说,重述《周易》中的易理。   (3) 以黄老道家的易学为代表,重讲阴阳变易的哲学道理。   三派之中,以孟京易学影响最大,史称“象数之学”。   3.西汉末年,由于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易学出现了《易纬》之类的著作,其中代表著作有《乾凿度》《稽览图》《是谋类》。这些著作将卦气说和象数说进一步理论化,神学化,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义”说,即简易、变易、不易。太极元气说等。这些学说对后世易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4.五行生成说   东汉时期,孟京易学势力衰弱,而民间易学派的费氏易学兴盛,逐渐出现了,费氏与孟京合流趋势,形成了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的五行生成说。汉代易学重点是“象数易学”。   5.东汉末,道家黄老学派逐渐演变为道教,其易学也逐渐与炼丹学说结合起来,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开始以《周易》原理解说炼丹的理论和方法,是为道教易学的先驱。   二、 晋唐易学   魏晋隋唐时期,易学开始了新的转向。由两汉的重象数特点转向了   晋唐重易理的特征。玄学派的易学派成为晋唐的主流。   1. 晋代两大家   (1)王弼,玄学易学创始人,著《周易注解》,师承古文经学解易学风,文字简明,义理通畅,师《易经》成为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忘象以求意”说解释易学中的取义学说。寻求《周易》经和传的抽象原则。   (2)韩康伯,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传加以注解,从义理高度概括出新的命题:“八卦备天下之理”,通过《周易》可以把握天下之理和变易之道。易学的玄学化,使《周易》、《老子》、《庄子》相并列而成为“三玄”之一。   2. 唐代两大家   (1) 孔颖达,著有《周易正义》一书,提出了“易合万象”,“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的原则,以阴阳二气来解释乾坤二元,以元气说来解释太极,提出以气为核心的世界观。并以“自然无为”来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出“无阴无阳谓之道”的新命题。   (2) 李定祚,著有《周易集解》一书,此书没什么新观点,但汇集了汉易以来各系统的注解,对易理派的观点亦不加评析地收集其中,是一部很好的资料汇集。   以上两部易学巨著的出现,表明易学正走向融合的新动向。   三.宋明易学   1. 这一时期,是古代易学哲学高度发展的时期,北宋初期,易学有四大流派。   (1)以陈抟为鼻祖的图书学派,后传至周敦颐,提出太极图说,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   (2) 是邵雍的数学派,提出先天学。   (3)是由胡瑗倡导的易理派,后传至程颐,著《伊川易传》,创立了理学派的易学体系。   (4)是张载的气学派,他吸收唐代孔颖达的气论学说,著《横渠易说》和《正蒙》。   2. 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易学哲学体系,著有《周易本义》一书,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   同时期,有扬万里的太极元气说,之后,扬简的心学易学等,对后来易学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3. 元明两代,宋易向普极和纵深两个方面发展,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阐述《周易本义》的著作。   (1) 元代道教大师雷思齐承刘牧,邵雍易学学脉,推衍出许多图式。他以九宫为核心解释《周易》原理,主先有数而后有象说。而俞琰、张理和箫汉中等人,以亦图式解易,但主先有象而后有数的观点。   (2) (2)明代易学家葵清,著《周易蒙引》,主张理象合一,成为明代易学中“气本论”的倡导者。   (3)明代易学中“心学”较为流行,他们主要以内心道德修养方法和精神境界解释《周易》卦爻象和卦辞,代表人物是湛若水。   (4)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宋明易学做了一此大总结,他继承宋明气学和象学传统,修正义理易学批判心学易学,著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等著作,完成了“气本论”之说,结束了宋明易学。   四、 清代易学   清代易学是复兴汉易的时代,清人解易著作十分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内容和倾向都很复杂。清代易学主要有两派。一派以惠栋和张慧言为代表,倡导汉易,不敢发挥,淡化《周易》的哲学价值。   一派以焦循为代表,力图会通百家,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   从总体倾向来看,清代易学缺乏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理论思维很薄弱,是古代易学哲学的衰落时期。   至此,有一说,汉易象数,魏晋义理,宋儒理气,清代杂说。   五、 近人易学   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周易》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 注重对《周易》经传的文字文化史的注释,其中经高亨注释的《周易古经今论》,《周易大传今注》水平最高,他将经与传分开,认为经是卜筮之书,传是哲学著作。   2. 重视考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周易》卦爻辞中的事件,有郭沫若、闻一多、李镜池等人的著作。   3. 注重对易学史上的著作评述而寓己见于其中,使易学研究出现了新面貌。   4. 用现代科学证《易》,但有一个显著特点,都是以科学比附《周易》,还未能以《周易》的思维方式,去推动科学,或在此思维启发下进行科学发明创造。

学玄空风水有什么可以入门、精进的着作?在不拜师 自学书籍的情况下可以学会为自己布局吗

李居明的比较浅显易懂。 先看《学风水的第一本书》 再看进阶作品《风水之道》 并且网上有很多视讯,很方便的。

怎么用周易占卜?

  晋败楚鄢陵得复   成公十六年。晋楚遇于鄢陵。晋侯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及战。吕奇射其王。中目。楚师败。   复卦:   ▅▅ ▅▅   ▅▅ ▅▅   ▅▅ ▅▅   ▅▅ ▅▅   ▅▅ ▅▅   ▅▅▅▅▅   按:此亦不用彖辞。   杜注曰:复,阳长之卦,阳气起子,南行推阴,故曰南国蹙也【按:子正北方,一阳初生,必逐渐增长,阳长则阴消,故曰推,曰蹙】。南国蹙则受其咎,离为诸侯【《正义》曰:离为日,日君象,故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   何氏《订诂》云:贞我悔彼,以震木入坤土,射之义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周易》最早的确是作为一本占筮之书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周易》是上古时期三本占筮之书中的一本。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但在上古时期,卜筮往往与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国家决策往往要依赖占筮的结果,故而间接影响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则更多是占筮背后的哲学内涵。换言之,《周易》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占筮之法的内在基础,即义理为体,占筮为用。   确切而不精确地说,《周易》可以看作我们华夏文明现存的最早的奠基性哲学著作,也是我们儒、道思想及很多传统文化、观念的滥觞,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学并没有太明显的义理与象数之争,而秦火之后,《周易》以卜筮幸存。   至于汉代,置五经博士,《易》学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西汉的《易》学派别,大抵分为训故举大谊,阴阳候灾变,章句守师说和《十翼》解经意四派,东汉也分为四派,一为马融等人为《费氏易》作章句,二为郑玄、荀爽治《京氏易》和《费氏易》,三为虞翻治《孟氏易》,参以《周易参同契》之纳甲之书,四为陆绩专治《京氏易》,由此可见,以孟喜、京房为首的汉儒主要阐述象数之理。自魏王弼作《周易注》盛行后,汉《易》衰微,王氏尽黜象数,为《易》学史上的第一大转折。唐朝时孔颖达为王弼及韩康伯作疏,使王氏易学广为流传,惟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保存了汉朝术数的余绪。宋代陈抟、邵雍出,后有《天地自然之图》、《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易图出现,兼有紫微斗数、梅花易数等占筮之法流传,术数又兴。朱熹取其易图,参以义理,遂《易》学又为之一变。程子、胡瑗等则专阐义理,李光、杨万里等参以政事,《易》学流派日益繁多。元朝多取程朱之学,明朝则以禅解易,明代高僧智旭所作《周易禅解》为其圭臬。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主要将《易》学发展分为两派六宗:一为象数,汉儒言之,一变京、焦,二变陈、邵;二为义理,王弼兴之,一变胡、程,二变李、杨。到了近代,主要的《易》学大家则是旧学新释的杭辛斋先生和阐释象数的尚秉和先生。近年新出土的‚帛书周易也是研究的新的热点。   纵观《易》学的发展历程,其年代之远旁支之多无出其右者,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因而要了解《周易》更不可偏信一家之言。   《周易》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真的能预测未来,而是其中所包含的华夏民族先人们的思维方式。若能从中汲取些许的智慧并有所启迪,面对时间洪流不后悔、不害怕、不迷茫而达人知命,那么《周易》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谓‚善《易》者不卜,善莫大焉。     壹、蓍草演易程序说明:   「蓍草筮占法」,三变得一爻,重复步骤六次,共十八变,得六爻,即成一卦。     ★第一变 :     (1) 手持五十根蓍草,拿出其中任何一根放在正前方远处不用。(一根代表太极)     (2) 随意把四十九根蓍草分两撮,分置於桌上左右手端。(象天地两仪)     (3)......余下全文>>

周易注、周易注疏和周易正义有什么区别

  周易是经,为经做注解叫注,为注再做注解叫疏或注疏,把相关的各种注和疏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考证,梳理叫做正义。

周易正宗周易译注

  《周易译注》有两种,黄寿祺的《周易译注》和周振甫的《周易译注》。黄版《周易译注》和《周易正宗》,优点是,内容全面,反映《周易》全貌,都有《十翼》,黄版《周易译注》对生僻字有注音,《周易正宗》相对通俗;缺点是,黄版《周易译注》不够通俗,译注上较多不太好懂,《周易正宗》生僻字无注音,而《周易》生僻字较多,构成阅读障碍。周版《周易译注》最为通俗,内容删减的也最多,没有《十翼》。据此,你根据需要予以选择。





周易是谁的着作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