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此为原文,字面上不难理解,一本古文字典可以通读下来;如果有障碍,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后将译文奉上。

易经全文最好有译文

  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刑天舞干戚的全文译文

  “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   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但刑天不甘心失败,他一人手执利斧和盾牌,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亲自披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再次站起,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刑天舞干戚的全文译文

  “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   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但刑天不甘心失败,他一人手执利斧和盾牌,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亲自披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再次站起,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海的女儿故事全文

  在浩瀚的大海深处,有个鱼儿的王国。海王有6个美丽的女儿,尤其是小女儿比姐姐们更美丽,她善良纯洁,有着美妙动听的声音。她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海里。老祖母有时会给她们讲些海上面的新奇故事,使最小的公主的心中充满了对海上面世界的憧憬和渴望。   终于盼到了15岁,小公主被允许浮上海面。她兴奋地东张西望,想把一切都收在眼里。这时一艘大船驶近她身旁,船里有许多穿着华丽的人正在为王子庆贺生日。   当小人鱼看到英俊的王子时,深深被他吸引住了。忽然一阵狂风暴雨,风浪摧毁了大船,人们落入水中,向海底沉下去。小人鱼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托起王子的头,把他推到沙滩上,她轻轻吻了王子的额头,躲到远处的水中。   等着有人来救他。这时教堂里走出许多人,一位年轻姑娘发现了王子,她叫来一些人,救了王子。王子醒了,他以为是姑娘救了他,一点也不知道小人鱼。回到海里,小人鱼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姐姐们,姐姐们告诉她这王子是谁,并指给她王子的住处。于是小人鱼决心去找心爱的王子。   她先找到海巫婆,求她帮助自己实现变成人的愿望。海巫婆为她配制了一种药,告诉她在黎明前喝下它,鱼尾就可变成人的腿,当然,这非常痛苦,如同尖刀劈开身体;而且,每走一步路,脚都会像刀割一样疼。一旦变为人,就再也不能变成鱼儿回到大海了。   海巫婆还告诉她:如若王子因爱她而忘掉自己的父母并与她结为夫妇,那她将会得到不灭的灵魂;如若王子与其他女子结婚,那小人鱼将会在王子婚礼的前一天早上死去,变为海里的泡沫。小人鱼脸色苍白,但她毫不畏惧,勇敢地向海巫婆要了药水。   作为报酬,海巫婆割去了她的舌头,拿走了她动听的声音。深夜,小人鱼向着熟睡的亲人抛了1000个吻,心痛得似乎要裂成碎片,她悄悄地离去了。   她来到王子的宫殿,在石阶上喝了海巫婆给的药,一阵剧疼使她昏死了过去。醒来时,她见到了王子。对王子的问话,她不能回答,因为她成了哑巴。   她为王子跳舞,舞姿轻柔飘逸,人们都看得入了迷,谁也不知她忍受着怎样的疼痛。王子非常爱她,一会儿也不想和她分开,但王子心中还爱着那个救过他的姑娘,王子不知道,正是小人鱼救了他。   国王、王后为王子选中了新娘,她是邻国的公主。王子乘船去接她,发现公主正是救他的姑娘。王子就要与心爱的姑娘结婚了,小人鱼不顾剧烈的疼痛,为他们跳起舞来,这将是她与王子在一起的最后一天了。   夜降临了,可怜的小人鱼独自站在船舷,想起了海里的亲人和家乡。忽然,姐姐们出现了,原来,她们为了救妹妹,去求海巫婆,海巫婆要去了她们的头发,给了她们一把尖刀,让小人鱼刺中王子的胸口中,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她看见王子在睡梦中还叫着新娘的名字,他心中只有她的存在。   小人鱼又吻了王子的额头一下,用颤抖的手把刀子扔到海里,自己也跳到大海里去了。天亮了,人们找不到小人鱼,船边的海浪上跳动着一片白色的泡沫。   成书过程   一次,安徒生想起自己过去一段失败的爱情经历,想起《亚格涅格》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的遭遇,她在龙宫里度过了多年,后来扔下丈夫龙王和6个幼女,回到了人间。她的几个女儿怎样呢?   安徒生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个个画面。6个小人鱼由祖母教养,正在成长中,6个小人鱼都那么美丽,而那个最小的是最美丽的。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晶莹的湖水。她把自己的花坛布置成圆形,像一轮太阳似的。她最愉快的事情是听人讲人世间的故事,对此她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到15岁时,祖母给她戴上一个百合花编的花环,每一个花瓣都有一颗珍珠,让她把头伸出海面去玩。她看见了好多好多的东西,而最使她高兴的是,海面上的一条船上有一个王子,他长着一对大大的黑眼珠,真是漂亮极了。   突然,起了大风浪,王子乘的那条船被打翻了,他掉到海里,眼看就要淹死了。小人鱼游过去把他救起来。她深深地爱上了王子,为了爱情,她愿意牺牲生命。后来,王子也无所顾虑地接受了她的爱情。   安徒生反复思考着这个故事,扩展开来写,够写一部长篇小说,自己的许多体验都可以写进去。写成一篇童话也挺好,短小精悍,很有韵味。   于是,安徒生写信给伊艾达·伍尔芙,她很欣赏他的构思。童话可以像小说一样描绘森林、河流、海洋、天上、地下的种种侧面和场景。表现现实的、幻想的各种人物的心态和变化,情节可以灵活安排,把写长篇小说的题材写成一篇童话,那韵味一定会很浓。   于是,安徒生不再犹豫,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题为《海的女儿》的童话。   

易经真的很容易全文

  1)《易经真的很容易》已经上传,请下载   2)《易经真的很容易》是曾仕强教授的最新力作,是对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全新解读,完全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大众对于《易经》这部经典的迷信。   3)《易经真的很容易》一书,用浅近的语言,搭配明晰的图表,把看似深奥、奇绝的易理表述得清晰透彻,旨在拨开经典的神秘面纱,为现代人提供借鉴,让更多止步于易学门外的人们知道,《易经》并不神秘,《易经》其实真的很容易!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全文

  从前有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住在蓝色的大海边,他们住在一所破旧的泥棚里,整整有三十又三年。   老头儿撒网打鱼。老太婆纺纱结线。有一次老头儿向大海撒下网,拖上来的是一网水藻。他再撒了一次网,拖上来的是一网海草。他又撒下第三次网,这次网到了一条鱼,不是一条平常的鱼,是条金鱼。金鱼苦苦地哀求!她用人的声音讲着话:“老爷爷,您把我放回大海吧,我要给您贵重的报酬:为了赎回我自己,您要什么都可以。”   老头儿大吃一惊,心里还有些害怕:他打鱼打了三十又三年,从没有听说鱼会讲话。他放了那条金鱼,还对她讲了几句亲切的话:“上帝保佑你,金鱼!我不要你的报酬,到蔚蓝的大海里去吧,在那儿自由自在地漫游。”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哪儿去,告诉她这桩天大的奇事。“今天我捕到一条鱼,不是平常的鱼,是条金鱼;这条金鱼会跟我们人一样讲话。她求我把她放回蔚蓝的大海,愿用最值钱的东西来赎回她自己:为了赎得自由,我要什么她都依。我不敢要她的报酬,就这样把她放回蔚蓝的大海里。”   老太婆指着老头儿就骂:“你这傻瓜,真是个老糊涂!不敢拿金鱼的报酬!哪怕是要只木盆也好,我们的那只已经破得不成样啦。”   于是老头儿走向蓝色的大海,看到大海微微起着波澜。老头儿就对金鱼叫唤,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呀,老爷爷?”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行行好吧,金鱼,我的老太婆把我大骂一顿,不让我这老头儿安宁。她要一只新的木盆,我们的那只已经破得不能再用。”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你们马上会有一只新木盆。”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老太婆果然有了一只新木盆。   老太婆却骂得更厉害:“你这傻瓜,真是个老糊涂!真是个老笨蛋,你只要了只木盆。木盆能值几个钱?滚回去,老笨蛋,再到金鱼那儿去,对她行个礼,向她要座木房子。”于是老头儿又走向蓝色的大海(蔚蓝的大海翻动起来)。老头儿就对金鱼叫唤,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呀,老爷爷?”   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行行好吧,金鱼!老太婆把我骂得更厉害,她不让我老头儿安宁,唠叨不休的老婆娘要座木房。”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就这样吧:你们就会有一座木房。”   老头儿走向自己的泥棚,泥棚已变得无影无踪;他前面是座有敞亮房间的木房,有砖砌的白色烟囱,还有橡木板的大门,老太婆坐在窗口下,指着丈夫破口大骂:“你这傻瓜,十十足足的老糊涂!老混蛋,你只要了座木房!快滚,去向金鱼

葬经那有译文

  【《葬经》内篇译文 】   埋葬死者的尸骨,要乘着地中的龙脉之气,天地阴阳二气,嘘吐出来成为风,上升天空成为云,下降到地面成为雨,在地中运行就是脉气。脉气在地中运行,发散出来,使万物欣欣向荣,生长旺盛。子孙是父母的遗体,故而父母的尸骨得到地中的生气,子孙就会受到大地的庇荫。人之所生,是阴阳二气的凝聚,结而长成骨头。人死了,二气飘散,骨骼还在,所以说埋葬死者,是将地中阴阳二气贯注于骨质之中用以荫庇后代子孙。经书上说:阴阳二气交感,死者的尸骨可以庇荫后人。所以说西边产铜的山崩踏了,东边的铜钟产生回应;春天树木开花了,室内的谷子也发芽了。运行在地中的脉气,其运行,是因地之走势,其停聚,是因地势终止了。由山丘高垅大地之骨架转化为平冈小土山之支脉,脉气随着而变化。经书上说:地中之生气当风就吹散了,遇水界于前就止聚了,古人选择那些背风之所,地气凝聚集不散失,有横过之水拦于前的地方居住,所以叫风水。风水的运用方法,以有水拦截的地方最好,背风的地方次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地中之脉气旺盛,虽四散飘流,依然有余气止聚,虽表层气脉零散,但是深层依然有聚积。经上说:在天之阳气四散横行,在地之阴气有水界则聚积,就是这个意思。经上说:深浅合适,自动成就好的风水。土为气之母,有土才有气;气为水之母,有气才有水;所以在高山之上下葬宜浅,在平原之地葬坟宜深。   这是说以中明堂为葬坟深浅的准则。山龙的明堂深,平地之明堂浅,涸燥指山龙,坦夷指平地。   经上说:气脉的行走表现为地形地貌,各种物类形象因而生成。山势是龙脉的骨架,地形是龙脉的脉气显露。曲曲折折为东西走势,忽然转为南北走向,宛延转折,山势回环重叠,好象盘踞等待,又象怀揽万物而自有,欲前进而却步;欲停止而故意伸张,山停水止,阴阳调和,土地肥沃深厚,河流澄沏凝聚,草木茂盛,树林森森,贵有千乘之势,富有万金之力。经上说:地形停止,生气凝聚,生发各种物类,这是上等葬地。山地贵在平坦,平地贵在有起伏。枝山发起之处,脉气随着流动,分支终结之处,脉气随着钟灵凝聚,平原观支脉之法,或隐藏或隆起,似有似无,微妙通玄,大地之灵气在于其中。经书说:地有脉气,土随着而高起,支脉地止气聚,水流随顺左右而亲近。地势顺畅,地形生动,回龙顾祖,依法葬于其中,大吉大利,无有凶险。在那重叠的山冈,众多的支脉之中,应当选择那些最特别的,众大则特小,众小则选择特大的。形势杂乱,参差不齐,主山与客山反背无情,不能下葬。垄龙要高耸于地表之上,支脉要蛰伏于地中,支龙与垄龙的尽头处,要平得象手掌一样,所以经书说:支脉在顶上下葬,山龙在山脚下葬,求支脉在头,求山脉在脚。选择地形地势,不依经典,脱气脱脉就象拿棍子赶一样。人死选择葬地,不是那么容易的,山龙与平洋龙的分别,使人头晕目眩,颠倒迷惑。   垄是说粗毛老龙,支是说抽出的细脉,老龙转化成细脉,细脉忽又变成老龙,所以说使人感到头晕目眩,颠倒迷惑。   祸地与福地有差别,山龙之险易各不相同。山地龙势险要自有龙气在其中,依法应该葬在众山交汇处,所以说葬坟选择地点,从山脉的发源处开始,追寻到山脉的止尽处,乘其气脉,审查那些支脉是废坏无用的,选择那些旺相的山脉。所谓辅,是指护从之山,龙脉怕孤单,故面须要护从。   葬地处理,避开不利因素,浅葬要乘气,龙气深则要深挖,将龙气取出来,闭塞的地势要打开以通气,外露的要使之有包裹以闭固龙气。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仔细斟酌,外不受风吹,内收阴阳五行之气,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具备五色之土,所以君子能夺神工,改先天命之造化。经上说:巧思明辩,工夫到位,趋向完美,避开缺陷,托低填高,微妙之处,在于智慧。触类旁通,阴阳通玄,人工可夺造化。   上等葬地的来山,好象隐伏,又象连在一起,其源头自天而来,好象水波,又象马在奔驰,其走动象奔跑一样,其静止象尸首一样。自天而来,若水波马驰,是说来势象奔龙一样,要求有来势,静止若尸首,要求完全停止。好象怀揣万宝象燕子一样安静。具备万有而整洁有序,好象胀鼓的口袋,是说吸足了一方龙脉之气,好象盛满了东西的器具,是说龙气聚积而不散失。   众河朝海而流,诸星拱卫北斗,是说虽有万条河流,同归于海,众星虽然偏处在天空,必定拱卫北斗,类比众水皆为龙穴所用,众山皆拱卫主龙。左青龙、右白虎之山,帖身环抱,朝山与主山上的穴位,情意相向,主宾有序,前后左右四边形势端正,五种祸害不相侵,十一种不利因素没有,还是次要的。   有五种山形不可下葬:山气在于阴阳调和,寸草不生的山不能下葬;龙气以连绵的山势运行而来,所以说断山不能下葬,气脉以土不载体,所以石头山不过气不能下葬;气脉因为山势停顿而聚积,所以过路的山脉不能下葬,气脉因为山势交会而融注,所以孤独山头不能下葬。经书上说:童山、断山、石头山、过往诸山、独山,生出新的凶不,消除已有的福份。   【《葬经》外篇译文】   寻龙步脉之法,观势最难,察形次之,方位又次之。龙势如万马奔腾,从天降下,这是王侯的葬地;龙势如滔天巨浪,万嶂千峰,大贵人葬地;山势如同下降地面的龙,江河环绕,云雾迷漫,葬之后人当食三公之禄;龙势如同重重叠叠的房屋,草木茂盛,山深林密,出开府建国之人,山势如同受惊的蛇,弯曲斜窜,葬之后人国破家亡;山势如同戈与长矛,葬之后人死于兵难,或为囚犯;山势如同直流的水,葬之后人十分狼狈,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山形如同背负着高大的屏风,有高垄在中间耸起,依法葬在龙脉止聚处,后人封王封侯;山形如同燕子窝,依法葬在窝底,后人为封疆大吏,山形如同侧放的大缸,后龙长远而来,前方河流九曲回环,出高官厚禄之人;山形如同侧放的锅,葬在山巅可致富;山形如同帽子,永远昌盛、欢乐;山形如同投出的骰子,后人什么事都糊涂,莫名其妙;山形如同破衣服,后人出狗肚鸡肠、淫荡的妇人;山形如同装尿灰的口袋,后人遭火灾;山形如同倒扣的船,妇女害病,男子牢狱;山形如同案几,断子绝孙;册形如同平放的剑,后人因叛逆而被杀死;山形如同仰放的刀,难逃有凶祸;如同牛卧如同马奔,鸾舞凤飞,滕蛇曲折,鼋鼍龟鳖,此以流水来分别;牛形富,凤形贵,滕蛇有凶祸;山形如同各种小虫子在蠕动,都不能下葬;前后左右的山形以及前面的案山,同理当忌。   远来的山脉为大形势,就近的山为小环境,远势与近形顺畅者吉利,悖逆者不吉;远势凶近形美观,凶多吉小;远势吉利,近形凶险,凶祸很快就到来;山势长远,曲折而来,没有河流拦截,内气不能积聚,散于地中,经典上说:不能蓄气的穴位,是朽坏尸骨的葬地;因为风能吹散地中生气,所以选择左龙右虎以护卫穴场,重重叠叠的土山,左边空旷右边缺陷,前面空旷后面低洼,地中龙气被风吹散了。经典上说:护砂破缺的穴位,是棺木易腐烂的地方。经书上又说:外气之所以积聚内气,是因为横过之水拦住了来龙,远来的山为大势,就近的山观地形,远势来趋,近形停止,背山面水,为吉利的葬地。   后面依靠顶星,有来水可以分别,前面对准蛤尖,二水交会之处,所以说后面要有八字分水,前面要有八字合水。   经书上说:地形有前后左右,气从八方而来。所以葬坟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要求低垂就穴场,朱雀要求翩翩起舞,青龙蜿蜒曲折,白虎驯伏,如果不是这样的地形,当会破败凶死。所以白虎蹲踞无情叫做咬尸首;青龙高踞叫做害主;玄武山不低垂,拒绝尸首;前水无情而直去,用土圭测量方位,用玉尺量其远近,以支脉做为龙虎山,来龙停止处形成大土岗,龙虎砂形同肘臂,叫做环抱有情。以河流做为前朱雀的,其旺衰观察形势,忌讳水流湍激,叫做悲号;朱雀水来源于支脉派生处,积少成多,越汇越旺,在流去的方位汇积成泽,少量的水缓慢向外流,如此往来不绝。江河每一个转折处,大汇聚而后泄出,悠洋潇洒,回头看顾不忍离别,其水之来,不见源头,其水之去,看不见流走。经典上说:山回转水扭头,富贵长寿兼得之地。水口山势低小,流水直去无情,国破家亡之地,土质要求细而坚实,滋润而不潮湿,如同切开的膏饼,象玉石一样温润,具备各种颜色。枯干如同曝晒过的谷子,潮湿如同割开的肉,泉水砂子,都是大凶之地。   【《葬经》杂篇译文】   经典上说:葬坟有三种吉利,六种凶险:山家年月俱利为一吉;阴阳调和,具备五色之土为二吉;巧思明辨,工夫到位,避开不利因素,趋向完美,培龙补砂为三吉;人为误差,方向错误为一凶;年月日时不利为二凶;地力微弱,妄求富贵,贪心太大为三凶;依仗福份,不信地理为四凶;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为五凶;出现灾变现象,不吉之兆为六凶。经书上说:龙穴吉利而安葬不合法度,和弃尸荒野没有区别。经上说:山势停止,顶星高昂,面水背山,应葬在龙头;葬在鼻子与额头上吉利;葬在龙角及眼睛上凶;葬在龙耳封王封侯,葬在龙唇死天兵难;曲折蓄气之所谓之龙腹;其肚脐深,下葬在此地后代有福;凿坏胸肋部下葬,早上下葬晚上就有凶祸,所以祸与福很快就能兑现。经典上说:择地下葬,好象在山谷中呼喊一样,立刻听到回声,应验神速。

水仙子寻梅译文

  作者作者: 乔吉 简介乔吉 (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散曲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主题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原文原文[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上②。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③。 酒醒寒惊梦④,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⑤。注释注释[注释] 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 ③缟袂绡裳:缟(gǎo)袂(mèi):素绢的衣袖。绡(xiāo)裳:薄绸的下衣。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④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⑤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赏析赏析[赏析] 《寻梅》头三句寻觅梅花的过程,事实上是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过程。“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终达彼岸的愉悦。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的情绪却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溶。结尾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神韵,自然带出诗人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本篇情感起伏回环,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曲,折射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译文

  卞庄刺虎①   卞庄子欲刺虎②,馆竖子止之③,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④,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⑤.有倾,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②卞庄子:一作管庄子,传说为鲁国勇士.③馆竖子: 一作管与,即童子.④从:由.伤:指伤虎.⑤立:站立.须:等待.   【译文】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剑在手,准备刺杀.身旁的小僮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为了争肉,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突然 跳出去,挥剑猛刺伤虎,果然不费大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   【题旨】利用矛盾,方能互解敌人.





周易全文拼音及译文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