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大师 >风水故事

水浒传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1、武松打虎   2、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3、智取生辰纲   4、林冲棒打洪教头   5、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作者简介:   施耐庵原籍苏州,于元贞二年(1296)生于兴化,舟人之子,十三岁入私塾,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三十五岁中进士。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七十一岁或七十二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七十五岁,为洪武三年(1370)。与罗贯中合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有一个故事,好像是某位著名的古代人物,口渴了遇上了一家有梨,但是主人不在。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故事原文: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神奇算命故事《豆丁网)

  中华命理风水网上面多得是。

神奇算命故事《豆丁网)

  中华命理风水网上面多得是。

古代鼠粮救军队故事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许多村民吃糠咽菜还是吃不饱肚子,谁要是能够吃上一口荤腥或者花生黄豆什么的,那简直赛过活神仙了。感谢老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竟然有幸都吃上了。   那年我6岁,瘦得皮包着骨头,肚子大大的,隔着薄薄的一层皮,里面肠子的颜色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患上了严重的浮肿病,我也病倒了。医生说,如果再不加强营养,我这个幼小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全家人都吓哭了,然而,莫说“营养”,就是一顿玉米面粥都喝不上啊!这可如何是好?!我的生命悬于一线。   这天,赶巧姥爷来了。姥爷大大的个子,背有些驼。他闻听诉说眉头皱得紧紧的,背起我就走。母亲哭着说:“爸,你能有办法救活小宝?”姥爷坚定地点了点头。   姥爷家离我们家有十几里路,他们家的情况也跟我们家没什么两样,姥爷一不当干部,二没积蓄,能有什么办法给我“加强营养”?姥爷低三下四地去乞求队长,想借几斤粮食救我性命,然而得到的却是呵斥和拒绝!无奈之下,姥爷决定向老鼠索要。   姥爷家村南有一条逊惠河,村西有一条大清河,两河在这里交汇。那是农历9月份,天已有些凉了,姥爷扛着铁锨领着我向两河交汇处走去。姥爷说他要去捉螃蟹,今晚就能让我吃上。我一听可高兴了,可又为姥爷担心,因为我知道姥爷的腿有病,就对姥爷说:“河水很凉,你的腿……”姥爷说:“我捉螃蟹不用下水。”我很奇怪:“难道螃蟹不在水里?”姥爷肯定地点点头。我又问姥爷:“螃蟹的两个夹子可厉害了,夹上你咋办?”姥爷说:“我捉的螃蟹不会夹人!”我听了,更是感到奇怪。   说话间来到了河边,只见堤岸上零零星星散落着不少螃蟹。姥爷像猎人一样,捡起一根根螃蟹腿,看了看,闻了闻,然后便四处寻找起来。在一株高大的黄菜下,姥爷发现了一个洞,便停下脚步,拿起铁锨挖了起来。我问姥爷说:“这是螃蟹窝?”姥爷说:“不是,螃蟹窝在河里,这是老鼠窝!”我又一次纳闷起来,问姥爷:“老鼠窝里会有螃蟹?”姥爷说:“有啊!螃蟹这玩意儿,不光人爱吃,老鼠也爱吃呢!”我又问:“老鼠喜欢吃螃蟹,它会下河抓?”“不,老鼠自然不会下河抓,不过它自有抓螃蟹的办法!”   说话间,姥爷的坑已经挖得很大了,再挖下去,只见鼠洞越来越大,呈现一个葫芦状。姥爷兴奋地喊了一声:“快看!”随着姥爷铁锨的不断开掘,只见在这个葫芦状的洞中,并排着十来只圆圆的褐色大螃蟹!姥爷伸手将这些螃蟹一一拿出洞穴,但见它们都是清一色的“瘸子”,十来只螃蟹全都没有腿,只有两只大螃蟹夹子,仍在不停地晃动着。咦,它们竟然全都活着!螃蟹出了洞穴,本能地想爬,由于没有腿,爬又爬不了,只在原地打转转,我惊奇极了。   姥爷告诉我,这些螃蟹都是老鼠储存的过冬口粮。听了这话,我又惊奇又不明白:“老鼠是怎么抓到这些螃蟹的?”姥爷笑了笑说:“老鼠这家伙聪明着呢!每年的8月,螃蟹都要离开水面爬到河堤上晒太阳。老鼠知道这个规律,就躲在草丛里,一旦见到中意的就发起攻击,先咬掉螃蟹的8只爪子,让它跑不了,或者当时吃掉,或者拖进窝中储存起来。老鼠洞里空气湿润,温度又适宜,螃蟹三五个月都死不了,老鼠就可慢慢享用了。”听了姥爷的介绍,我顿感老鼠这家伙实在不简单。   就这样,我吃到了营养丰富的螃蟹肉。之后,姥爷又用同样的方法挖到了不少螃蟹。接下来,姥爷又用他的知识和经验,不光让我吃到了鲜美的螃蟹肉,又让我吃到了营养丰富的花生和黄豆,而且同样是向老鼠索要的!   一天晚上,月明星稀,姥爷说要带我出去长长见识,我知道姥爷这人本领大,对他非常崇拜,就兴高采烈地跟他去了。   这是一片刚刚收获的花生地,姥爷选了一个地方便趴下了,他让我也趴下别动。工夫不大,忽听前面传来“沙沙”的声音,循声望去,月光下,只见一只大老鼠带着一群小老鼠鱼贯而来。这只大老鼠左嗅嗅,右闻闻,伸出前爪,猛刨一阵,挖出了一粒粒花生,然后交给后面的鼠仔。我看得清清楚楚,大老鼠刨出了很多花生,它们没有装载的工具,如何运走?正想着,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只见这些鼠辈们将一粒粒花生分别夹在两只耳朵上,嘴里又叼上一粒,从原来的路上返了回去,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我既惊奇又着急,问姥爷该怎么办?   姥爷显得信心十足,悄悄地告诉我,老鼠跑不了,他自有办法找到它们。姥爷还说,老鼠都是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早在花生成熟时,它们就偷了足够的花生;但它们仍不满足,趁着地里还有食物,还要再储存些。说着,他起身寻着老鼠的足迹往前追去。我真佩服姥爷,月光下地上的鼠印并不明显,他是怎么看到的?   左拐右转,在离花生地不太远的地方,姥爷发现了一个鼠洞。他指着旁边的新土说:“鼠洞不小,看样子是新挖的呢。”说着拔下一根蒿草插在了洞旁,做下记号。姥爷说,今晚这些老鼠们一定会把粮仓装得满满的。我更佩服姥爷了,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第二天,姥爷让我拿上一个大布袋,随他下地挖鼠洞。来到昨夜做记号的地方,但见昨夜倒出的新土已经很少了,土也已经风干了,仔细看去,这些土都被老鼠们四散开去。这些聪明的家伙,显然是怕窝外的积土暴露了鼠洞的位置,才将积土四散开去的。要不是昨夜姥爷做了记号,真还不容易再找到这个洞穴呢!   姥爷并没有急于挖掘这个洞穴,而是围着洞穴四周转了起来,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一会儿,他又发现了一个洞穴,圆圆的,光溜溜的,明显地带有出入过的痕迹。这个洞穴离做记号的那个洞穴相隔足有十几步远。姥爷欣喜不已,拿过铁锨,便从这里挖了起来。我不明白:同样都是老鼠的洞穴,为什么不从那里挖,偏要到这里挖呢?   姥爷说,老鼠是个了不起的建筑专家,里面的洞子四通八达,有的简直就像个宫殿,设施齐全。昨天发现的那个洞,是它们平时出入的通道,遇有危险,马上就会堵死。这个洞,是它们的通气孔,与复杂的地下通道相连,有这个洞通风,就不会被憋死,还能从这里逃走。还有,老鼠非常精通通风的地方食物不容易变质的道理,所以,一般粮仓就建在通风口下面不远的地方。   姥爷继续挖着,并不见花生,而且洞穴也越来越小。见此,我问姥爷是不是挖错了地方?姥爷摇摇头,仍是不停地挖着。挖着挖着,洞穴里出现了一些干沙土,姥爷兴奋地告诉我,粮仓快到了!再挖下去,果然洞穴越来越大,干沙土也越来越多。哇!见到花生了!但见薄薄的一层干沙土下面,均匀地摆立着一排排的花生,像是列着方队的士兵一样。令人称奇的是,这里排列的花生,都是成熟饱满的3粒果的,极少有两粒或一粒果的!一层花生下面,又是一层薄薄的干沙土,下面还有一层又一层,足足码放了七八层!我不得不惊叹鼠类们的智慧,它们不愧为是天才的建筑专家和储存食物专家!我和姥爷惊喜地收获着这些诱人的“战利品”,这些花生少说也有二十多斤,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当时我只顾了高兴,并没有问姥爷:洞穴中的这些干沙土老鼠们是怎么弄进去的?至今我也没有弄明白。后来姥爷又用同样的方法,从老鼠洞穴里挖出不少花生和黄豆,他老人家就是用这些高蛋白的营养品,将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还接济了我一家。   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的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儿!我在深深地感激姥爷救我性命的同时,也深深地感激那些聪明智慧的老鼠。如果不是它们的“奉献”,我的命运真的就不好说了……

古代诗人写诗时的写作背景(即小故事)

  您好,您想要什么样的故事

潘氏古代名人的故事

  潘安   掷果盈车   潘岳(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3-4]   白发悲秋   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明·无名氏《石榴花·题情》套曲:“我为他只落得心焦无聊,这离情怎消,谩赢得潘鬓沈腰。”   花县令   潘安做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令满县栽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庾信《枯书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桃花扇》“家近洛阳之县,不愿栽花”,该典故常用来形容为人潇洒、风流(注意不是男女的风流)。   金谷俊游   当时西晋开国第一开国功臣贾充的外孙贾谧权势滔天,贾谧喜好文学,开阁延宾。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中山刘舆刘琨等皆附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参与。这二十四个人占了当时文坛的十分之七。他们经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饮宴作诗,故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二九一年)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前往长安,石崇与众人在洛阳之河阳县金谷别墅设宴相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后人称之为“金谷宴集”,这次聚会和石崇所作的《金谷诗序》,后人王羲之效仿于是有了“兰亭雅集”和《兰亭集序》。“金谷宴集”中“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是酒宴上罚酒的鼻祖。   拙政园   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苏州拙政园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望尘而拜   《晋书·潘岳传》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翻译过来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趋于势力,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总是等到贾谧出门,看到飞起的尘土就开始下拜。   潘杨之好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

著名的星座

  小熊座——北极星所在星座   大熊座——著名的北斗星   猎户座——组成了大小两个三角形   狮子座——流星雨很多   ......

求上海一著名建筑的历史故事

  上海外滩美术馆坐落于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的外滩源片区,曾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亚洲文会大楼旧址。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是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于1931年—1932年在上海博物院路(今虎丘路)建造的一幢5层大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成立于1857年,是英国侨民在上海建立的一个重要文化机构,主要从事对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的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1871年花费3000两白银在上圆明园路建造了会所。1874年2月13日,开设博物馆,陈列从长江流域和华北采集来的动物标本。1886年,该会门前的上圆明园路改名博物院路,即今虎丘路。   亚洲文会组织,这与英国早期进行经济和文化的海外扩张有关。为了向海外殖民化,首先要了解外国的经济、文化背景。这样,在鸦片战争以前,1823年英国人就在伦敦成立了皇家亚洲文会,把支会设在印度孟买等地。1842年,英国侵占香港后,于1847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支会,研究中国艺术、科学以及自然物产。但这些调查和收集,客观上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中国文化和科技的进步起到了桥梁作用。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租界逐渐辟建,英国人到上海来的也逐年增多。这样,在英国男爵尼柯逊、裨治文等人的发起下,组织了上海文理学会,从事中国文化、科学和物产的情报工作。咸丰七年、1857年,文理学会与英国伦敦的“大英亚洲文会”合并,成为英国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一说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支会合并改名后,旨在研究中国及邻近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状况,采取多种手段搜集了不少的动植物标本和我国的历史文物。由于没有办公聚会场所,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的支持下,获得英国政府的同意,由英租界工部局在圆明园路划了一块地,当时的大地产商汉璧礼捐了500两银子,向上海(西侨)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1500银两,英国政府也拨了资金,由地质学家金思密设计。同治十年、1871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舍在圆明园路落成,建筑经费共计白银3000两。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立“亚洲文会博物院”,这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院(《中国科学美术杂志》记载1874年落成)。博物院建立后,以收藏、陈列上海周边地区及长江流域的动植物、矿物、古董及人类学标本为主,着手开展标本的采集、征购和剥制。一面任用技巧精熟的专家王树衡剥制动物标本;一面聘请各类专家,开展各学科的研究。麦华陀、地质学家金思密、爬虫学家克威丝威、考古兼货币专家伟烈亚力、鱼类专家魁克特、人类学家科提尔、鸟类学家海崛黎、福勃士等人均以专家身份参与其事,同时也收购和接受捐赠自然标本和中国历史文物。据载,徐家汇修道院院长达维特神父提供了他在华北各省采集的标本。该院还收集制作上海本地鸟类标本,尤其是各种野鸭标本,这些标本主要由旅沪西侨中的狩猎者提供。该院成立伊始,上海飞靶总会会员将猎获的飞禽走兽慷慨捐赠给博物院。院方制成标本后还配上自然景物。光绪四年,1878年,还征集到一堆鲸鱼的下颌骨架,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些骨架还陈列在展厅中。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索威比在《上海博物院简史》中写道:“中国观众对此兴趣盎然,他们对此大海怪的迷惑,远胜于对西方人的好奇。”光绪七年,1881年,英国海军军医古庇还向上海博物院捐赠了一批精制的地质标本。初期中国历史文物较少,所以叫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后经过在上海的英美人的捐赠,博物院的资料、藏品逐渐充实,多为东方国家的史料。为此,亚洲文会博物院的声誉在当时上海的西洋人中影响日盛,租界工部局甚至于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把路名也由圆明园路改名博物院路。当时上海的《图画日报》介绍:“该院任人游览,不取游资,诚开通智识之一助也。”伟烈亚力对创办亚洲文会起到很大作用,他是发起人之一。文会开办时有图书1300册,其中伟烈亚力就捐了718册。3年后,图书馆馆长髙第按宗教、科学与艺术、文学、历史和期刊分5大类。他还利用伟氏的图书著成《西人论中国书目》。伟烈亚力第二次来华又积累了一批图书资料,其中不少是珍本。他自豪地说:在华的西人中,只有威妥玛的藏书量能超过他。后来他的图书大部分又归亚洲文会收藏。   上海博物院建院初期,仅有2间陈列室,1间陈列兽类、贝甲类、蛇类、鱼类等标本;1间陈列禽鸟类、昆虫类标本。1929年会所房屋发现白蚁,被迫募款改建。1931年拆屋,1933年建成(一说1932年建成),亚洲文会大楼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总体上是5层,部分高6层。首先第一层是演讲厅,原来名叫伍连德讲堂。二层是图书馆。博物院陈列室在三、四2个楼层,三楼陈列自然标本,有古生物、人类化石及动植物标本等;四楼陈列中国历史文物,有陶瓷器、青铜器、钱币、碑刻等,甚至还有鸦片烟枪和女人的小脚绣花鞋。在陈列布置上,参照当时欧美博物馆的陈列手法,把展品陈设于大玻璃柜中,配以天然景物,改名“上海博物院”向社会开放,参观者月均7000余人。中国科学美术杂志社曾借用办公。   大楼是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因是文化性建筑,所以大楼的外观是欧洲装饰主义建筑风格,同时糅进了一些中国传统的装饰。它的底层是用石头砌的墙面,以上砌青砖清水墙。正门立面建筑线条是竖线的竖向构图。顶上采用传统的中国图案进行装饰。二楼伸出的阳台,栏杆是中国式样的。底下一层入口有3道券门,铁门栅栏采用了“寿”字图案,两旁是八角八卦窗。二至五层中间墙面每层的窗旁用砖柱贯立。二层有栏杆。上世纪20~30年代,现代建筑融入了不少的中国建筑元素。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北华支会已将图书馆及博物院所藏部分标本、文物转移出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文会大楼被日军强占,大批的藏书、文物被劫到东京。日本投降后追回了一些,但有一些遗失,大楼仍由北华支会使用。1948年,《上海通》记载,四楼陈列室面积1500平方英尺,陈列各种标本1万多种。值得一提的是麋鹿,西方人未见过,颇觉珍贵,作说明:“华人名之曰‘四不像’,因此物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驼非驼,似牛非牛,前在黄河流域之河南、山东出产甚多,其遗骸发现于殷墟中”。五楼陈列室陈列运茶船和农具模型,“小巧玲珑,引人入胜”。其余“除少数生物、矿物标本外,大多为历史艺术物品。如魏石刻、石像、汉代的砖石马、晋代的碑文,以及石器、陶器、铜器、墓像。服饰有古代官吏的朝服、战士的盔甲、战袍。武器有矛、戈、枪、箭,还有近代的手枪、步枪、来复枪等。此外还有古钱币13筐,外国铜元3筐,都有2000种。上海解放前夕,北华支会将部分图书、文物、标本私运出境。解放后接管时,只剩下一些昆虫标本。50年代,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经费来源断绝,会长黎照寰主动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于1952年6月27日予以接管,“劫后余生”的藏品由新组建的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分类接受。接管后楼房先后作为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等。后由上海图书馆使用,当作书库。20世纪90年代初,原大楼底层的唐家住房连同二楼的“伍连德讲堂”则成为证券公司的营业大厅。

古代有哪些著名谚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由名人名言提供: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由名人名言提供: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古代著名算命故事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