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西方婚礼禁忌有哪些 不可轻犯西方婚礼的禁忌

  1. 钻石订婚戒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玛丽许下海誓山盟。当时,他的亲信呈文献言:“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2. 新娘要带手套手套是爱的信物。在中古世纪,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3. 婚戒要带在左手无名指上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4. 钻石:爱情的最高象征热能和压力孕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5. 新娘要带面纱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般纯洁。据说,当年美国首位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莱士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种风尚。这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习俗的由来。西式婚戒6. 新娘穿白色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欢庆。在1850年到1900年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而再婚的女性,可以用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如粉红或湖蓝等,以示与初婚区别。7. 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不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上,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8. 结婚蛋糕特别定制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着生育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象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9. 蜜月旅行“蜜月”(Honeymoon)一词的由来起源于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30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的单独相处。

"7"在古代西方是个神秘的数字,为什么呢?

  7”字崇拜起源于原始天文学     在生产力和科学都极度落后的古代社会,古人希望神秘的星空能告诉他们些什么。古人认为人与星星是有关系的,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因此,星占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非常显要。     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的闪米特人相信七曜皆神,对他们都加以崇奉。并确信他们轮流执政,主宰着人间的沧桑。于是,闪米特先人把对七星神的敬畏演化于他们古老的宗教中,他们造七座坛、献七份祭礼、行七次叩拜之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七”从他们虔诚的图腾崇拜礼仪中抽象出来,成为一个隆重的符号,并最终融入新的一神宗教之中了。     这种传统文化影响发展到现代,因此“7”字在英语国家里面成为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希腊七贤”、“七大主教”、“七大美德”、“七宗罪”、“七重天”、“神的七大礼物”、“七大圣礼”、“七大守护神”、“七大善事”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七”在宗教文化中的广泛运用。     “7=2+5”中国在天文学上成就更高     闪米特诸民族把日、月和五大行星(古人以肉眼观测,只知道五大行星)都笼统地称为行星。显然,是因为这七大天体都相对于恒星背景不断运动的缘故。而中国由于天文学更为发达,已经将日、月与五大行星区别开来。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文化里。在巴比伦产生了“七曜纪日”,在中国则大兴“阴(太阴-月亮)阳(太阳)五行(金、木、水、火、土)”;闪米特人尊七曜为神,而中国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说”与五大行星附和在一起,以求“天人合一”;闪米特诸族尊“七”为大,以“七”为“多”、为“全”,而中国文化则把五行之说套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物有五行”、“人有五行属命”、“朝代有五行属相”、“方向有五行属位”等,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套用五行之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已把五大行星与五方、五帝严整地对应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7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所谓的“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都与“善”、“美”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新认识生活中的“7”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7”字的含义都是吉祥和吉利、尊贵博大的,它代表着古代自然科技与人文科学的一种结合。     实际上,无论贵7还是贱7,其实并

西方的圣诞节一般有哪些活动?

  圣诞节习俗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   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   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   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   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   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   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   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   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   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   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   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荷斯利设计的。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   贺。当时他印了1000张,没有用完的印刷厂就以每张1先令的价钱卖出。圣诞卡就这样诞生   了。     圣诞歌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   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 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   慷慨济贫万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   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   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   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圣诞卡   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是1843年英国人亨利.高乐爵士提议,由约翰.卡尔葛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

西方的圣诞节一般有哪些活动?

  圣诞节习俗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   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   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   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   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   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   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   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   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   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   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   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荷斯利设计的。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   贺。当时他印了1000张,没有用完的印刷厂就以每张1先令的价钱卖出。圣诞卡就这样诞生   了。     圣诞歌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   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 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   慷慨济贫万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   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   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   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圣诞卡   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是1843年英国人亨利.高乐爵士提议,由约翰.卡尔葛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

西方节日有哪些?各是什么时候?

  美国 1. 元旦节(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到处可以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 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2. 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庆祝林肯诞辰, 为大多数州的节日。 3. 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 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庆祝华盛顿诞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 约在3月7日左右。 该节是庆祝基督 ( 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人们吃复活节彩蛋( Easter Eggs),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该节出自于庆祝 "春分点" (Venal equinox)的来临, 在 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亲节(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 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纪念为美国献身的阵亡烈士,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庆祝国旗的升起。 11.父亲节(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天,表示对父亲的尊敬。 在家里,儿女们和母亲给父亲买些礼物。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建国,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3. 劳动节(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表示对劳工的敬意,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多化装成鬼, 打着灯笼或点燃篝火尽情地玩耍。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灵魂之日。 17. 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对退伍军人的敬意 18.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赐予的秋收,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9.大选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选举美国总统。 20.。 清教徒登陆纪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纪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陆。 21.圣诞节.(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基督诞生的日子,是美国......余下全文>>

涉外礼仪的西方礼仪

  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 ,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 ,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 、“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 ,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如果没有礼仪维系着人类交往的道德规范,那么人类的文明或许也不会传承下来。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动物,而礼仪就是交流的基础所在。涉外礼仪五个要点:1. 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2. 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3. 尊重隐私。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4. 女士优先。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5. 不必过谦。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十二生肖什么动物在西方

  虎是西方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有东方青龙、西方白虎的说法!

西方占星术

  塔罗牌就有预测事情大概结果的能力!   《古代占星术》   《学习占星的第一本书》   《占星天书》   《占星进阶》

有关于东方节日和西方节日

东方节日: 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重阳节;农历火把节;三月街;敖包会;那达慕大会;泼水节;雪顿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国际妇女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国际儿童节;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七夕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除夕。 西方节日: 除了东方也有的国际节日以外,还有新年;情人节;耶酥受难日;复活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 重要性:表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月1日 新年(new year's day ) 犹太历七月的第一天; 伊斯兰教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格列高利历 (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或阳历。为纪念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采用此历而命名的。 按阳历或公历,新年从1月1日(January 1)开始。在元旦这一天,人们辞旧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月14日 情人节(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2月14日。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现在大多无法考证,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它是为了纪念罗马基督教殉道者St ?Valentine而设的。相传他在2 月14日即将被斩首之前,凭借自己执着的爱恋之情的魔力使双目失明的女儿重见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大众化的节日。情人节这一天,不仅仅情侣们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赠礼物和卡片。 复穿节前的星期五 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 3月12日 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Easter)是基督教耶酥复活的重大节日。对基督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决定,为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复活,将每年的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the first Sunday following the first full moon after March 21)定为复活节,所以,复活节每年的具体日期不确定。又因为复活节总是在星期天,所以它的英文说法可以是Easter/Easter Day,也可以是Easter Sunday。从复活节开始以后的一周称为复活节周(Easter Week),在此期间,教徒每天进行祈祷。 复活节前40天有一个大斋期称为四月斋( Lent ),是从基督教的圣灰星期三( Ash Wednesday )起至复活节前一天为止的40天,这主要是为了纪念耶酥在荒野禁食( )40天而绝食或忏悔。大斋期为信徒们提供了一赎罪(penance)、斋戒(fasting)、自制(self-denial)和忏悔(repentance)的机会,要求信徒们涤净过去一年中的劣行与罪过。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教徒们要举行夜间祈祷。这天晚上,教堂里灯火全部熄灭,意味着世界一片黑暗。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神父手持一枝点燃的蜡烛(象征基督光芒),走进教堂,将各个教徒手中的蜡烛点燃,不一会儿,整个教堂被众多的蜡烛光照得通明,祈祷也就随之结束。 复活节这一天要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 如“圣餐”等,......馀下全文>>

父亲节是西方哪个国家的节日吗?

  关于“父亲节由来”,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   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个父亲节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抚养大的。许多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会回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在拉斯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仓促间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父亲节的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以后,其他州也庆贺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多德夫人伯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   为了使父亲节规范化,各方面强烈呼吁议会承认这个节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个说法:   专门用一天向母亲表示敬意功想法是1907年在美国首先提出来的。2年以后华盛顿州的一位妇女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提出应有类似母亲节的一天来向一家之长的父亲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丧母,由父亲把她带大。她非常爱自己的父亲。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华盛顿州州长作出反应,宣布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个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尔逊总统正式批准。1924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建议把父亲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以便“在父亲和子女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且使父亲铭记自己应尽的全部责任”。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   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英国的美国军人要求得到父亲节的贺卡寄回国内。美国军人的要求得到英国贺卡出版商的回应,因而印制了贺卡。虽然英国公众对这个人为





西方数字禁忌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