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大寒诗词有哪些

  关于大寒的诗词   大寒吟 宋 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和仲蒙夜坐 宋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元沙院 宋 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回次妫川大寒 宋 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   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   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   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村居苦寒 唐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 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岁寒知松柏 宋 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题浮光丘家山寺 宋 王之道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与同舍游净明是日大寒予独乘马诸公以盂浩然 宋 王之望   惨淡阴风暗广川,冲寒直到白云边。寒驴苦忆长安道,古寺深行小有天。   岘首诗人穷入画,孤山处士句堪传。疑君便是林君复,妙字清题故宛然。   大寒 宋 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 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冬行买酒炭自随 宋 曾丰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   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   游慈云 宋 陈著   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闲行兴翼然。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宋 方回   极目无穷六合宽,仰天如以浑仪观。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   肘后方多难却老,杯中物到莫留残。来年七十身犹健,容膝归欤亦易安。   永乐沽酒 宋 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余下全文>>

关于大寒的诗词

  查询到关于"大寒"的诗句一共38条!   1、大寒小寒(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2、大寒然后索衣裘(宋·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   3、乃知大寒岁(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4、又是小寒大寒(宋·释道生·《偈颂二十二首》)   5、岁有大寒知(宋·黄庭坚·《岁寒知松柏》)   6、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宋·梅尧臣·《长歌行》)   7、北使经大寒(唐·高适·《答侯少府》)   8、大寒山下叶未生(唐·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   9、月宿奎娄届大寒(宋·方回·《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0、大寒索衣裘(宋·叶子强·《读书堂五首》)   11、山中应大寒(唐·孟彦深·《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12、亦有大寒桑树红(宋·赵蕃·《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   13、大寒却暖雪晴天(宋·陈著·《游慈云》)   14、衣裘宁怕大寒加(宋·赵蕃·《田家即事》)   15、青青过大寒(唐·耿湋·《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16、大寒雪未消(宋·陆游·《大寒》)   17、大寒不出是知时(宋·郑清之·《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18、节届小大寒(宋·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19、纵使大寒并大暑(宋·刘克庄·《病起五首》)   20、栗烈初迎小大寒(宋·王之道·《题浮光丘家山寺》)

朝鲜族民风民俗

  朝鲜族又称高丽族(Korean)、韩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抚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朝鲜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木道令与岛女成婚》、《巴里公主》、《成造本歌》、《先门后门》、《帝释歌》等。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

朝鲜族民风民俗

  朝鲜族又称高丽族(Korean)、韩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抚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朝鲜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木道令与岛女成婚》、《巴里公主》、《成造本歌》、《先门后门》、《帝释歌》等。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

关于节气“大寒”我们应该了解些什么?

  关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我们应该了解的有:   *   定义   *   标志现象   *   习俗   *   养生方式   *   有关的谚语和诗词     首先,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汉族民俗故事

  汉族民俗故事   送 灶   “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这是北宋著名贤相吕蒙正及仕(未做官)之前,家贫如洗,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时,他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送灶,只好以一炷香、一碗水和一首小诗打发灶君上天复命。   传说灶君和灶妈夫妻两个姓张,是玉皇御外甥,由王皇派遣他们到人间掌管一家的祸福财气。因为他们被供奉在锅灶附近,所以,人们称呼他们为“灶妈爷”或称“灶神爷”,成了“一家之主”。   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相传所有被玉皇派驻人间的神都要回天廷复命,汇报人间各家一年来的是非功过。然后玉皇根据诸神的禀告,安排各家来年的善恶吉凶。朝中有人好做官,因为有娘舅这层关系灶妈爷就显得更神气了。这时,人们非常警惕,对灶妈爷也非常敬畏。尤其是过去身受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压迫的妇女们最怕灶妈爷在玉皇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或好吃懒做,或油嘴滑舌,或抛米撒面,或打公骂婆……所以每到这天, 人们(尤其是妇女们)就千方百计地巴结和讨好灶妈爷。“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一古脑地捧献给灶妈爷!“吃了人家的嘴软”,挡不住美味佳肴诱惑的灶妈爷也只好“上天言好事”了,对谁家媳妇的“勺长勺短”或“毛手毛脚”他们向玉皇一概不报。有的地方在这无,还用吃甜糕、汤圆等带粘性的食物,企图粘住灶妈爷的嘴巴,免得他们在玉皇面前说三道四,等到来年“回宫降吉祥”呀!   心诚则灵。当年吕蒙正虽有如此之举,可是灶妈爷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在玉皇面前为他说了许多好话,玉皇大喜,即命灶妈爷回去暗中保佑吕蒙正,使他“芝麻开花节节高”,仕途坦荡,官运亨通,终于做上了当朝一品宰相。   虽至九宫,事归台阁。解放前在三边地区此俗盛行。先说群众是怎样把灶妈爷“请”到家中来的?当地大多群众都在靠近锅灶墙壁上专门挖个“口形的小崖窑,也有少数有钱人则做个很精致的木刻神龛小阁楼,统称灶舍,人们把带彩的灶妈爷画像张贴在那里边。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大,不论穷家还是富家又都要把这张陈旧的灶妈爷画像揭下来就地焚掉。这时,能说会道者一边烧香叩头,一边口上念道:“灶君灶妈本姓张,我的家庭你知详;今日上无言好事,来年回宫降吉祥……”笨嘴拙舌者则一切从简,灶妈爷赶路匆忙管不了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了!   “

中药中有哪些药性是大寒的?

  性大寒的话 那就只有石膏了

哈尼族的民风民俗

  哈尼族风俗习惯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喜喝新谷酒 在每年的秋收前夕,居住在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都要举行一次“喝新谷酒”的仪式,哈尼语称“长奴抽扎”或“车收资八都”,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里。这天,各家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穗,倒挂在堂屋右方后山墙上,采下百来颗谷粒,放进酒瓶里泡新谷酒。然备办美味可口的饭菜全家共饮,有的还请邻居长辈男子来喝新谷酒。席间,客人举杯唱起祝酒歌:   象黄牛寻找春天发出的青草,   我们爽快地喝着喷香的米酒。   红红的竹筷粘着黄鳝,   花花的杯子盛满美酒。   丰收的粮食堆积成山,   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全家老少跟着端起酒杯,喝上几口新米酒,即使是婴儿也要在小嘴上抹上一点。据说,这样可使全家老少无病无害,幸福安宁。包头巾 云南藤条江南岸的哈尼山寨里,人人都有自己做的包头巾。女的方方的一块,团溜溜包在头上;男的宽约六寸,长挂挂一条,宽绰绰缠在头上。小姑娘还不懂事时,戴一顶灵巧的两角小帽。长大了,脱下小帽,包上一块包头巾,用一截丝线箍着,表示这“然咪”(姑娘)成熟了。这时,村上的一些人看上了,就会来提亲。小儿子一落地,就戴个拼缝的小团帽。(因它形状团团的,哈尼人叫它“包嘟”)。人长大了,团帽又缝大一点,一直戴到结婚。结婚时,舅母要从自家的织布机上剪下一块两丈多长的布,然后染得紫蓝紫蓝的,送给新婚的外甥。祝愿他们男耕女织,勤劳动,来日美好的生活象包头巾一样长。   朴素简易的包头巾,是哈尼人敦厚朴实,勤劳勇敢的象征。姑娘的小帽 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每个姑娘都戴用黑色土布缝制的小帽。小帽有六个角,四周镶着小银泡,帽顶正中又镶一颗大银泡,大银泡下缝有一束红线。   碧约姑娘未成年戴一顶小帽,是表示对家中老人的尊敬;成年以后要戴两顶小帽(一顶是为情人准备的)。按碧约人的习俗,姑娘一旦被小伙子看中,小伙子为了表示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就把姑娘的小帽抢去一顶。如果姑娘也爱上这个小伙子,就顺从地让他抢去;反之,姑娘就把小帽要回来。   姑娘的小帽一直戴到婚后,怀了孕不再戴了,这时改成打包头。尖顶白头巾 滇南红河一带的叶车(哈尼族支系)妇女,不论在纺织、做饭,或劳动、串亲、赶场、集会,总爱戴一顶洁白的尖顶白头巾。它不但能防尘、遮日和护发,而且还是一种美的装饰。   尖顶白头巾是用宽约一尺、长二尺的家织白布缝制的,呈尖角状,酷似刚出土的白竹笋。头巾后尾部宽布长,被风一吹,飘飘荡荡,别有风致。帽的侧后处,有股白线带,有的还用红绿丝线在后尾边沿,绣上别致、鲜艳的图案。   据说,古代的叶车人,原住在一个美丽的湖滨草原上,后来人口增加了,就南迁到水草丰美的“叶车朗灰”(昆明滇池西山一带)。不久,因和一强大部族发生冲突,只得四处流浪。若干年后,迁到“阿迷州”(现开远一带)居住。但那个强大的部族又追踪而来,善良朴实的叶车人忍无可忍,被迫应战。经过七十七天的浴血奋战,叶车人失败了,他们纷纷逃进红河一带的深山里。妇女们用自己纺织的白布缝成尖顶白帽罩在头上,并用头巾后摆住脸,使敌人无法辨认。后来,发现其他族的妇女戴尖顶白......余下全文>>

丽江有哪些民俗特色?

  在 商 业 利 益 驱 动 下 汉 语 的 方 言 替 代 口 语 成 为 丽 江 ( 古 城 ) 的 交 流 工 具 。 丽 ~ 江 ~ 阳 ~ 睿 ~ 定 ~ 制 ~ 旅 ~ 行 , 希 望 能 帮 到 您 ! ! ! !

白公鸡在民俗中的作用

  白公鸡在民俗中的主要作用:辟邪   旧时人们一般不轻易宰杀白公鸡,也忌食白公鸡的肉。那时的老习惯认为:白公鸡辟邪,白公鸡的血可以驱鬼降妖。过去,农村多有这样的习俗:送葬时大多都带一只白公鸡,待到了坟地,在棺木入坑埋土之前,道士便把白公鸡的脖子割破,让鸡血往棺盖上洒上几滴,意为镇妖。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大寒民俗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