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满族风俗的满族婚俗

  满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吉日订妥后,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老酒一坛,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第一天,娶亲去的人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个压轿男孩。新郎到女方家,进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有人陪着在一个单独的屋内住下。在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见面。 第二天,选定良辰,请新娘上轿,新娘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满族迎娶新娘时多用轿,但花轿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花轿是在马车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后用红绫子围上,上面也用红绫拉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绫档帘。在轿顶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迎娶时,轿内要有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压轿的孩子一般是8至9岁的男孩子,娶亲婆是夫妻双全,儿女双全的土命人。 迎亲时,新郎骑马,领花轿至女家,新娘上轿,新郎骑马绕院子一周,新娘乘轿缓缓随行,名曰“引轿”;绕行一周后,新郎下马,进到屋中行跪拜礼。然后,骑马领轿返回,新娘身着红衣,头蒙红布,怀抱用红纸条捆成的二根麻秸杆端坐轿中。打旗的、打灯笼的以及吹鼓手走在前面,后面跟着是12匹对子马,马上坐着年轻的伴郎。在伴郎的后面是披红戴花的新郎,再后面就是接新娘所用的花轿了。这娶亲的队伍沿途每到一个亲友家,亲友都要给新郎送礼披红。 满族独特的婚礼仪式。新郎新婚时,须用喜轿迎娶新娘,在轿子将 至喜房门前时,新郎不待新娘下轿,须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除新娘之 “红煞”,但为虚射,箭只射至轿前而已。接着新郎还要向喜房内之四角虚射四箭。射毕,才许新娘下轿迈马鞍(取平安之意)。拜天地后,新郎须用所射之箭挑去新娘盖头。箭射新娘带有满族先人——女真人抢婚旧俗的痕迹。此婚俗在内蒙古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及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较为典型,一直保存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到了新娘家之后,新郎不能立刻下马,要等小舅子来给新郎牵马,岳父上前给新郎揣压腰钱之后,新郎才能下马。新娘上轿时不许自己走,而是要由哥哥抱上轿,没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上轿。在新娘离开娘家之前,新郎要给岳父岳母留下“离娘肉”,然后才能动身。当娶亲的队伍回来后,新娘蒙红盖头,由两个伴娘从轿中搀出,新娘的脚不能踏在泥土上,要在地上铺上红毡。拜完天地,再搀入洞房。在洞房门口,放一马鞍,马鞍上放两串铜钱,新郎先跨过去,然后新娘再跨过去。当新娘子跨过去之后,伴娘便

满族有哪些饮食风俗?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满族的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化成七星羊肉。在满族的祭祀中,多以猪为牺牲,称猪肉为“福肉”、“神肉”,祭祀后众人分食。   满族喜爱粘食,喜食蜂蜜,爱喝糊米茶等等习俗,也是他们在长期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农种、养蜂等经济生产的影响下,并通过祭祀活动的祭品被习惯地认定下来。当然,形成这种食俗,还有地理、气候、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   满族入关统一中国后,虽然其饮食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但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惯性。从民间的风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宫廷御点、满汉全席,构成了满族饮食的庞大阵容,它不仅是满族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烹饪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一、满族的几种风味小吃:   慈禧小窝头   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难时,曾吃过玉米面窝头,感觉很好吃。回到北京后,一天,又想起吃窝头的事,就叫厨房做窝窝头。厨工用新鲜玉米面、豆面做成小窝头,并配上满族人爱吃的蜂蜜。于是小窝头就成了清朝宫廷点心。   豆面卷子   满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面卷子,或称豆面饽饽,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将粘米面入锅蒸熟,擀成薄片,再将炒熟的黄豆面均匀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盐,卷成长卷,切成一至二寸长,色泽金黄,粘而香。   苏子叶饽饽(粘耗子)   这也是满族人喜爱的粘食。夏季,将糯米浸泡后磨面,按成圆饼,内包小豆豆馅,外裹鲜苏子叶,蒸熟。去叶(或带叶)食用,味清香。   酸汤子   这是满族人夏季爱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将玉米泡开,磨成面,发酵后可制作。将发酵面挤进“汤筒”(或凿有小洞的猪哈拉巴骨),使之成面条状漏入沸腾水锅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为甜食。甜中带酸,味美适口   萨其玛(又名糖缠)   用水和鸡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赶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与之搅拌,倒入事前铺好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内,将其压平,取出切成方块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适口。清代关外三陵祭祀,也以其为供品,可见满族对其重视喜爱。现为全国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欢迎的糕点。   小肉饭   即满族传统主食扬子饭。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焖制。再多放些水,就会做成鞋子粥。   龙虎斗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饭。“斗”即“豆”谐音,大米、小米喻之龙、虎,故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   将秫米放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二、有典故的满族菜肴:   努尔哈赤黄金肉   相传努尔哈赤小时候,曾在明朝辽东总兵李成良手下当差。总兵府规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汤。有一天大厨生病,七个使女各做一个菜后,再也想不出第八个菜了。努尔哈赤说第八个菜我包了,于是做了一个色、香、味俱佳的肉菜。日后,努尔哈赤做了老罕王,黄金肉便成了象征帝业成就的清宫名菜。   乾隆豆付波菜   乾隆四次下江南时,有一天,在乡村中走失迷路了。时值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时候,看见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红绿黄白的波菜豆付煞是好看。于是,叫人去要了一盘,乾隆立刻吃个精光。他连说,天下的菜肴,这是最上等的了。于是叫人问,是什么菜?老太婆笑着说:这是“金嵌玉印红嘴绿英哥”。于是,一道农家菜进了御膳房。   它似蜜(蜜汁羊肉)   这本是清......余下全文>>

马来西亚的风俗

  ---俗习与禁忌---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当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自己又必须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必须略低下头,并说:“对不起,请借光”,尔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椅子上不能翘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应如此,女子则应并拢双脚,表现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盘腿,女子则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客人要走,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   告,晚上拜访通常应在八点半以后。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伊斯兰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饮料多为热茶、白开水或椰汁。马来人还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客人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奉上槟榔盘,以便请客人共嚼槟榔。   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   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因此见面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平时接、递东西时,也必须用右手而不能随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礼。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   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   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   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   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马来西亚的风俗

  ---俗习与禁忌---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当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自己又必须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必须略低下头,并说:“对不起,请借光”,尔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椅子上不能翘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应如此,女子则应并拢双脚,表现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盘腿,女子则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客人要走,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   告,晚上拜访通常应在八点半以后。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伊斯兰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饮料多为热茶、白开水或椰汁。马来人还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客人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奉上槟榔盘,以便请客人共嚼槟榔。   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   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因此见面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平时接、递东西时,也必须用右手而不能随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礼。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   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   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   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   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英国有哪些风俗

  伦敦的星期天,商店都停止营业,所有的剧场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因为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去郊游。   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饮茶,是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的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   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   英国还有五时茶,是有亲阶级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五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   在英国翘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   在英国,如果戴口罩上街,人们会认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   --衣着:   英国人在穿戴上依然比较讲究,因此在会客、拜访或参加酒会、宴会、晚会时仍要穿西服打领带。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衬衫,但也得打领带。   --约会: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对安排好的约会一定要准点。无故迟到很不礼貌,到得太早也不必要。如因故延误或临时取消约会,要设法用电话通知对方。英国的电话可以直拨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城市。   节假日:   绝大部分英国商人每周工作5天,星期六和星期日是假日。8月份最好不要访英,因大部分人都去休假。另外,还要避开12月20日至次年1月2日,因人们都准备过圣诞节和新年。3月底至4月中旬是复活节。5、8两月还有假日。   英国人一般要喝啤酒及不加冰的威士忌。此外,他们喜欢成群结队去取较远的地方旅行。因此这个假期对英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吃别的东西。如果在这个星期内收到别人的礼物,觉得不合用或不满意时,还可以拿着礼物到原来的商店,换一些自己喜欢而价格相若的东西。这样,送礼物和收礼物的人都会感到很方便。   煤块 英格兰人新年到别人家拜访时,必须携带一块煤,并且亲手把煤放进人家的炉子里,作为敬贺新年的礼品。同时还说一句祝福的话:“祝你家的煤炭,长燃不息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你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士的年龄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如果你问了一位女士的年龄,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她认为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个人都想永葆青春,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了。毫无疑问,每个女士的发型、化妆和衣着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丽、更年轻,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让人感到太刻意,那么别人就会带着非难的口吻说她“显得俗气”。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英国的元旦风俗: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英国早餐茶及伯爵茶。其中英国早餐茶又名开眼茶,系精选印度、锡兰、肯亚各地红茶调制而成,气味浓郁,最适合早晨起床后享用。伯爵茶则是以中国茶为基茶,加入佛手柑调制而成。香气特殊,风行于欧洲的上流社会。   英国人热爱红茶的程度世界知名。在一天中许多不同的时刻,都会暂停下来喝杯茶。英国女皇Queen Anne爱好饮茶并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喝早餐茶的风气。英国女爵安娜玛丽亚于1840年代带动了喝下午茶的习惯;维多利亚女皇更是每天喝下午茶,将下午茶普级化。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名曰“送年茶”。如果女儿未生小孩,娘家须送慈菇,并且祝贺说:“今年添个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来,还要加上两条甘蔗,意为祝他们夫妇生活从头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日元宵节,乡间杀鸡备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据说如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门官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

台湾有哪些风俗?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据截至1998年8月的统计,已达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的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31‰。 平均每平方公里586.83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广东、四川等省份。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全岛人口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一共17个县市(台北、高雄、基隆、台中、新竹、嘉义、台南7个市和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10个县),面积为18,71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52%;而人口则占全岛总人口的86.1%。 中部和东部多是丘陵和山地,共有5个县(南投、屏东、台东、花莲、宜兰),面积17,063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48%,人口只占全岛人口的13.9%。 台湾同胞绝大部分为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8%。1946年以前,他们中的80%左右祖籍福建,其中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约20%祖籍广东,以梅(县)、潮(州)人为最多。故全省通行闽南话。1949年前后自大陆去台湾的人则各省都有。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约40万人左右。 台湾原住民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八族。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明清时代的大陆汉族移居台湾,多居于西部平原和东、北、南部沿海平地,与平埔族杂居。平埔族已与汉族融合,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据统计:平埔族1943年有62,119人,80年代有约10万人。 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因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其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受到阻滞。迄今有些地区的高山族同胞仍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高山族同胞勤劳、豪放,能歌善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杵舞”,音节铿锵,优美动人。 台湾居民信奉宗教相当普遍,其中佛教、道教的信徒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1/3。天主教、基督教居次,约占全省人口的3%。另外还有部分居民信奉回教、天理教、轩辕教、大同教、理教等。在民间还有白莲教、救世教、一贯道、真空教等各类会道门组织的活动。高山族中还保留一些原始宗教。全省各类教堂和寺庙甚多,平均每4.5平方公里就有1座,将近各类学校总数的1倍。 台湾的普通话很普及,它不仅是官方语言,在社会上也成为通用语言。但在民间,广泛应用的是“福佬话”即台湾的闽南话。早期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闽南,特别是漳州和泉州。他们在台湾杂居之后,泉州音与漳州音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闽南话,即福佬话。它吸收了高山族语言和日本语的一些语汇及语法,因而福佬话已与福建的闽南话有些不同。 客家移民来自广东省的三个地区,客家话也有三种语群,即“四县”(属于旧嘉应州的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四县使用的客家话)。“饶平”(属于旧潮州府的饶平一带使用的客家话)。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有些民族有相似的基本语汇,但互不相通。他们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印度尼西亚语系。可分为三大语团,即(1)泰雅语团: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2)曹语团:包括曹语、卡那布语。(3)排湾语团:包括排湾语、鲁凯语、卑南语、阿美语、布农语、赛夏语、雅美语。高山族语音的音系,各族都有а、i、u、e、o五个元音,辅音20—23个不等。台湾岛内特色民族技艺 (一)南管戏与南管乐 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主要流行于泉州、厦门一带,后来传到台湾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有近500年的历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行,故又称为七子班,或七色、七脚戏。由成人扮演者叫做大梨园,童伶扮演者叫做小梨园。基本曲调为南管音乐,宛转悠扬,曲牌名称也多与南北曲相同,因此被认定是宋、元南戏的遗音。伴奏所用乐器,可分弦、管及打击乐三部分。 南管乐,又称五音、南音、弦管、郎君乐,其内容分为:(1)指——是可唱的套曲,在歌词边附有琵琶指法谱。但如今只供演奏而不唱,现存套曲48套。(2)曲——属散曲的歌曲,附有南管工尺谱,现存数目超过千首。演唱方式采用上四管(即洞萧、二弦、三弦、琵琶),歌者居中,执节(拍板)保留汉代“相和歌”的遗风。(3)谱——器乐的清奏部分,现存16套。演奏方式被认为保留了唐代“大曲”的遗风。(二)北管戏与北管乐 北管戏与北管乐是指中国北方语系的戏剧,又称“子弟戏”(因多为农村子弟的业余戏团而得名),也称“乱弹戏”(来自乾隆时的“花部”腔调)。其唱腔基本上是“板腔体”,唱词多采七字或十字句型,但有新旧两派之分:“福禄”(或福路)为旧派,保存了梆子腔的系统,主奏乐器为壳仔弦(椰胡)。“西皮”为新派,为皮黄腔系统,主奏乐器为吊鬼子(京胡)。(三)山地民歌 从民间音乐学的角度来看台湾山胞的民歌,是一大宝库,不但在人类歌唱的历史上,提供了具体的例证,而且还发展出令人惊异的复声或和声合唱技巧。(四)福佬系民歌 演唱方式属于单音的曲调唱法。因产生地区的不同,各有代表作,如西部平原的“草蟆弄鸡公”、兰阴平原的“丢丢铜仔”与恒春地区的“思想起”。(五)客家系民歌 指由广东与嘉庆州为主的汉族移民民歌。客家住民多分布于桃园、新竹、苗栗与高雄屏东的丘陵地区,通常以山歌或采茶歌,与福佬系的小调相比美。(六)皮影戏 皮影戏的产生约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于台湾流传也有两百年,发祥地为高雄县,盛行于清初,俗称“皮猴戏”。演出时间多为夜晚,舞台高约丈余,前台张挂白布为幕,后置灯光,把皮影投射在布幕上。皮雕人像高约一尺到一尺半左右,是用兽皮揉成半透明状,再雕刻人形、上色,涂上桐油,以增加其透明度,然后磨平而成。头部可调换、影人精雕细琢,人像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剧团的组成很精干,有主演、助演、歌唱者各一人,乐师约4人。(七)布袋戏 布袋戏也称掌中戏,同样是从福建传入。由主演者舞弄木偶,作戏剧化表演、舞台如一佛龛,称为“彩楼”,为了装运上的方便可以分解。传统式的舞台,高约5尺,深约1尺,戏偶则高约1尺,观赏范围大概为台前的20尺之内。后来,又进行了改革,木偶比传统布袋戏木偶大了三倍。据传,布袋戏有3个派别:(1)南管调——泉州移民传授,重文戏,高雅。(2)北管调——漳州移民传授,重武戏,神奇。(3)潮调——潮州移民传授,唱腔高扬,戏路与南管相同。(八)悬丝傀儡戏 悬丝傀儡戏据说产生于西汉,到了宋代,技艺发展到高峰,影响所及还扩大到后代在舞台上由人所扮演的戏剧,其举手投足,不无关系。此剧种传到台湾后,分为两派(1)北派以宜兰为中心,很少越过新竹以南。演出时间多为神庙落成、开庄祭土、七月普渡、或在灾祸发生之后的敬天谢神。(2)南派以台南为中心,很少越过嘉义以北。演出时间,除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及民间的结婚或酬神外,很少是为娱乐而表演。木偶长约一尺七寸。一个完整的戏班,应备有72个头,36个身子,代表72地煞,36天罡,寓包含宇宙所有精灵之意。有4个戏箱,两个装木偶,两个装乐器及工具,空箱可权充坐椅。“前舞台”占四分之一,是表演区,“后舞台”为工作区。演出人员也分前后场,前场至少要有2至3人,负责搬演。演员皆为家庭成员。最重要的仪式,是主持“出煞”;后场主要的任务是配乐,约4至5人,大多非家庭成员。这种戏禁忌颇多,充满神秘色彩。(九)宋江阵 宋江阵原为国术的团体表演,配以锣鼓伴奏,后来因地方治安情况不好,乡镇多有自卫组织,地方土绅乃延师训练子,配以108人,一喻36天罡与72地煞。现在已缩小至36人为一团,在迎神赛会上表演。(十)工艺 台湾的工艺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其特性为:(1)以实用为目标,在纯朴中表现了美。(2)或为无名工匠之作,当时不被认定为专门的学问,但却是丰富经验与精巧技术的产物。(3)造形单纯,但不单调。(4)是手工艺品,但同一项目的产量并不少。(6)能反映自然环境与时代背景。传统的民间重要节庆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俗称“开正”,乃岁首之日。古代相传,以12种动物配合60甲子纪年,开正为亥终子初时分,家主陈列香案贡品,参拜天地及祭祖,开启正门,俗称“开财门”,燃放爆竹,意为除旧布新,再行“贺正”,由幼辈向长辈拜贺,俗称“拜年”,由家主分赠岁钱,俗称“压岁钱”,礼毕全家共进早餐,老幼全穿新的衣服,走向吉方,曰“出行”。并带香烛礼品,到庙宇进香,企求平安康乐。春节前夕称为除夕,民间也极重视。全家团聚共享佳肴美酒,有长夜不眠习惯,称为“守岁”。同时,还有张贴春联、饮春酒、迎春接福等习俗。 (二)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俗称“元霄节”,俚语说:“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冥”。灯节的前几日称“放灯”,最后一日称“谢灯”,又称“三花灯”。此日家家悬灯结彩,竞放花火,并贡奉元宵水果,设置香案,举家朝拜。夜间举行灯会,龙狮齐舞,实在热闹。近30余年来,台湾各地多在寺庙中举办花灯展览,灯型制作,争奇斗妍,更有电动花灯,人物栩栩如生,尤为好看。(三)清明 古代称清明节为“寒食”。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代(公元前650年),为纪念晋文公时功臣介子推三月五日被烧死而定。是日,民间思念子推,因子推死于火,不忍举火,冷食一月,后渐减为三日。至今冬至后105日,预作干粉为冷食,谓之禁火,因定寒食日为清明节。清明扫墓习俗流传甚久。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以纪念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又称“诗人节”,起源于公元前229年5月5日为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故招魂。民间于正午时分奉供粽子醴酒祭祀祖先,用艾草、蒲菖插置门首,或煮水沐身谓可避邪驱暑,并在河滨举行龙舟竞渡,风雅之士雇舟放棹中流,吟诗饮酒,观赏龙舟,俗曰“游江”,以此悼念屈原。(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家家在庭院奉贡水果,月饼,对空朝拜,俗称“拜月娘”。祭毕全家分食月饼,赏月纳凉。各戏院也应景演出“嫦娥奔月”等戏剧。风雅之士会聚一堂,猜迷射虎,谈艺敲诗,饮酒取乐,名为“赏月会”。亲友邻里以月饼相赠,谓之送“送节礼”。中秋称为秋节,以其当三秋之中,故得中秋之名。中秋之名自周朝开始,中秋玩月,起于唐代,而食饼赏月,则始于宋朝。(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有吃糕、饮酒,登高、赏菊之风俗。1966年,台湾当局公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台湾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 台湾自从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人民大规模移居开垦,才逐步被开发。日本殖民者虽然挖空心思实行民族同化,但遭到台湾同胞的顽强抵制。国民党迁台又有大批大陆人员来到台湾,所以台湾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一般保持着闽、粤地区的特征。(一)衣食住行1、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2、饮食。台湾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节日喜庆时,多用鸡鸭等丰盛酒菜宴请客人。台湾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请客人,必备良酒。春夏之交,秋冬之际,多以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以提神补身。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酒楼饭店经营川粤、京、津、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还较低,有些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3、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西式多是楼房,从前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4、行走。目前,台湾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方便,私人汽车大量增多。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有不少的客车备有冷气。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二)婚丧喜庆1、婚嫁。从前,台湾的婚礼规矩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别。一般需经议婚、订婚、完聘、迎亲四个阶段。结婚年龄,一般男不超过30岁,女不超过25岁。目前已由媒人介绍改为自由恋爱,花轿改为汽车,到法院公证结婚。但是台湾婚礼的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使许多青年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农村,有部分人乐于集体结婚。高山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多是幼年时由父母做主,所以婚后常有离婚现象。2、丧葬。葬礼同大陆相近,父母死后,当夜要由儿女守灵,全家举哀,供饭一碗,焚纸钱,并为死者赶制寿衣,同时走亲告友,购进棺木,然后祭祀。祭罢,子女扶尸就殓,仃柩室内,早饭供奉“孝饭”并轮流啼哭,然后择日出殡,出葬队列如长龙,亲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谢辞行。然后用货车运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当普遍。台湾一些地方设有殡仪馆、火葬场及公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3、生育。妇女生了孩子,必须告诉亲友,名为“报喜”。满月时,则以红蛋分赠亲友、邻居,以示吉利。孕妇分娩至满月,称“做月子”,一月以内多以麻油猪肝为副食。外祖父母在满月、四月、周岁时,必须送衣服礼物给婴儿。台湾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生男不论弥月、周岁、16岁,都举行隆重的仪式,而生女则大为简化甚至不举行仪式。近30年来,台湾当局推行“家庭节育计划”,提出的口号是“两个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样好”。4、寿庆。台胞喜欢过生日。男女成人后,每逢诞辰,都由家人准备素面、香烛等举行简单庆祝仪式。一般从50岁时起开始称寿。60岁为下寿,70岁为中寿,80岁为上寿,90岁为耆寿,百岁为期颐。每逢寿期,由子孙发起庆祝,邀请亲朋,颇为隆重。(三)礼赠禁忌1、禁以手巾赠人。从前,台湾民间丧家在办完丧事后送毛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所以,台湾有“送巾,断根”之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若赠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吉利的丧事与断绝、永别之意。2、禁以扇子赠人。扇子价廉易碎,用于夏季扇凉,一到秋深天凉,即有“秋扇见掮”,意即太绝情,用完后就被甩掉,狠心抛弃。台湾民间有俗语:“送扇,无期见”,即基于此种心理。恋爱的青年男女赠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说明心不诚,因此,千万不要以扇子当礼物赠人。3、禁以剪刀赠人。剪刀属伤人的利器,其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赠剪刀会使人有不怀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赠人。4、禁以雨伞赠人。台语“伞”与“散”同音,若拿伞来赠人,犹表送“散”给对方之意,且台语“雨”与“给”同意。“雨伞”与“给散”同音,难免会引起对方误解。5、禁以镜子送人。因为镜子容易打碎,“破镜难圆”。还有好象嫌人丑陋,让人家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6、禁以钟送人。因为“钟”与“终”同音。送钟会使人想到“送终”,易引起友人的反感。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台湾民间过年祭拜神明祖宗时的必备之物,但在丧家守孝时严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赠人,会使受赠者联想家里发生了丧事。自然要忌讳。8、禁以粽子赠人。台湾民间丧家习惯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赠粽子。如以粽子送人,会被误解为把对方当丧家,故此也在忌讳之列。9、禁以鸭子赠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个月以内的妇女吃的肉。她们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鸭、猪腰仔、猪肝等“热性”食物。鸭子属“冷性”,她们不宜吃用。并且台湾有“死鸭硬嘴闭”、“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期”等俗语,若以鸭子作为贺喜礼物,会使人联想到不祥的兆头。台湾特色的祭奠活动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祖先崇拜、叶落归根的观念是台湾人所共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而续祖谱和传统的祭祖仪式等,仍在台湾民间一代一代地传继着。 台湾民间在岁时节庆一般都要举行各种祭典活动,数目之多实在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每月各种祭典都在15种以上,农历正月多达47种。台湾民俗中的祭典活动主要有孔子、妈祖诞辰祭典,上白礁谒祖祭典,城隍爷出巡祭典,中元节普渡祭典以及郑成功祭典等。 (一)孔子诞辰祭典 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当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两季举行,后改在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并将这一天确定为教师节。台湾全岛共建有十二座孔庙,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台北圆山动物园西面的“台北孔子庙”。祭孔大典这天,要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不仅学校的师生都要参加,各级的政府官员也要全部出席,以示尊师重教。 (二)妈祖诞辰日祭典 农历3月23日为妈祖诞辰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相传妈祖常往来于海上,解危救难,因此航海的人都信奉她,称之为保母。清康熙三十三年,一位名叫树壁的和尚从福建蒲田县的湄州奉妈祖神像渡海来台,并在北港建立了一座小寺奉祀妈祖,从此妈祖在台“安家”。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大陆居民渡海移民台湾时,多觉受到妈祖的庇护,而且台湾有许多人以捕鱼为业,因此信仰妈祖的人很多。现在全台的妈祖庙总计达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为旺盛。每年农历3月23日是妈祖的生日,从正月起,信奉妈祖的善男信女,便纷纷从全台各地涌入北港的朝天宫,掀起盛大的为妈祖过生日的进香活动。 整个进香祝寿仪式庄严、隆重、热闹非凡。香客们满心虔诚,长途跋涉前来进香,祭品堆积如山,香烟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酬神戏目让人目不暇接。进香的最高潮是农历3月19、20日北港妈祖绕境这一天。上午9时整,人们抬着妈祖神舆,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开始一年一度妈祖绕境巡行的盛大庆典活动。妈祖在“千里眼”将军和“顺风耳”将军的护驾下,绕行于北港镇的大街小巷,神舆所经之地,家家户户门户大敞,摆出供品,燃放鞭炮,以驱邪逐怪。巡境队中,狮阵、宋江阵、大鼓阵、八家将等,各自摆开阵头,表演拿手好戏。由各商业团体、邻里承租的各式艺阁,也游行街头,古装的、时装的、静态的、各式各样的艺阁,令人眼花缭乱。进香的人、看热闹的人把庙前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年年妈祖过生日,岁岁祈求保平安。这一古老的祭典活动,成了台湾下海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台湾省所祀“妈祖”庙宇,共有300多所,神座系由福建省“分身”恭迎到台。奉祀的主要庙宇有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马公天后宫等。一般家庭及舶户均有贡奉。台湾有“拜妈祖,怀故国”之民谚。 (三)上白礁谒祖祭典 白礁系指福建省泉川地区同安县的白礁乡,上白礁就是前来大陆白礁之意,表明了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民后裔,借遥拜福建白礁乡济宫祖庙,以缅怀大陆历代祖先。 每年农历3月21日,位于台南学甲镇的慈济宫,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一方面追怀大陆上的祖先;另一方面遥拜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乡的慈济宫祖庙。这个祭典从郑成功来台到现在,连续300多年,从未间断,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每年此时,众多的香客、僧侣和游客齐集这一小镇,人数多时超过20万,真是热闹非凡,盛况不衰。特别是1981年阴历3月21日举行郑成功收复台湾320周年盛大谒祖祭典时,有10万人参加。 每到祭典的这一天,在外做事或读书的学甲人,都尽量赶回镇上,将慈济宫内保生大帝的神像迎送到将军溪畔当年登陆地点,遥祭大陆故土。学甲人把这一祭典视作无比重要的大事,全台各地的保生大帝信徒也千里迢迢抬着神轿、拿着盖伞,敲锣打鼓来到学甲镇参与祭典。 现在,台湾当局为了配合这个祭典活动,保存民间迎神赛会中的民俗技艺,以及招揽旅游观光客,特意举行全台艺阵比赛,使得这一活动规模更加盛大,成为全台引人注目的、最为壮观的祭典活动之一。 (四) 城隍爷出巡祭典 祭祀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一。每年农历5月13日,是台北霞海城隍爷诞辰,有盛大的城隍爷出巡活动,俗称五月十三大拜拜。 台北霞海城隍爷是清代淡水厅的县城隍,于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请来台,其信徒众多,祭典特别盛大。城隍爷出巡时,先举行请神仪式,就是把城隍爷及配祀各神像请出,安放在神辇里,然后出发。出巡先列中有南北管乐队、舞狮队、艺阁、信徒,加上参观的民众有几十万人之多,凌驾台湾其他祭典盛会。因此台湾有一句俗话:“五月十三人看人”。 台湾人认为祭祀城隍与其它民间信仰一样,对安定民心、劝人行善、促进旅游有一定功效,所以这种几十万人聚会娱乐的民俗活动仍然盛况不衰。 (五)中元节普渡祭典 农历的7月15日,俗称“中元节”,又名“盂兰节”、“鬼节”,是民间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佛信徒一个极重要的节日。在这个大节日中,台湾农村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阴间鬼魂,企望“普渡”众生与亡灵。 在台湾,最普遍的传说是:每年农历7月1日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难的鬼魂,能回阳间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后世子孙,阳间的人们统一在7月15日,为所有鬼魂举行大拜拜,让鬼魂享宴一番。到7月30日,假期结束,这些鬼魂重返阴间。 普渡当天点燃高高挂起的灯笼,以便指引到阳间的鬼魂前来聚集。若是邀请水里的鬼魂,就得“放水灯”。台湾的水灯通常糊成小屋形状,钉放在香蕉叶茎上,里面插上一根蜡烛。放水灯的活动,过去在台湾极为普遍,规模也很盛大。但现在保有这个仪俗的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园一带了,其规模和声势更是大不如前。过去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而今大量的牲礼已为鲜花素果所取代。今天只有在少数的村镇里,才能看到较完整的祭拜仪式。 至今仍保持中元祭典的村民说,“普渡”祭典不会在他们那里消失,他们认为:敬鬼神、祭祖先,原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大拜拜也能给平时忙忙碌碌的亲友、乡人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因此,中元普渡以其中国农民特有的民俗结合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还在台湾各地香烟缭绕、举灯膜拜中延续着。 此外,台湾同胞还有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的传统节日。现在仍盛行的一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扫墓祭祖、端阳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即使在日本统治时期,也从未中断过,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

以京津两地为主..................... 天津传统白事风俗分南礼、北礼之别,“大户”与“小康之家”之别。 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 顺序: 1.请总管 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有关行业联络。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管(有的叫总理)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担子。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 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槓房 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 4.刻棺木 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口现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殓,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还要在棺头写字(白色扁字),棺后画莲花。 5.找棚铺 白事搭棚分几种。有的只搭平棚,讲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带花活。有的搭暖棚,两面包细席,设天井子,吊蓝团鹤天花板。大门口的棚要搭过街楼,起楼子及过脊,挂五彩网。院内棚安装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门带栏杆,月台(灵台)锦地锦带栏杆,棚内宽敞亮堂,可挂祭幛、挽联及唸经时的“水陆”。此外为招待弔唁亲友,在胡同开阔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价颇贵。 6.租赁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灵桌上摆的五供盘、茶壶、茶碗等用具,要从白货铺租赁。 7.找茶房 大办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们表面上是来侍奉客人,但实际是在丧家停灵的若干日子内,一遇唪经等举动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须通晓丧事的程式及各种礼节,又要了解带孝的男性与死者的关系,在唪经、入殓、接三、送路、成服、祭门、发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数。茶房头在这些活动中最应谨慎行事,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全要做到合乎礼节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几种亲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专门爱“挑刺”。过去有一大家办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礼和成服的礼节中出现漏洞,结果姑奶奶打了茶房头一个耳光子1所以有些较有名声的茶房头轻易不敢应大户的活。不过他们却赚钱不少,一场大白事下来,他们可分到千数元钱(几个茶房分),他们在每一种活动中都算钱,如送孝服算一份,唸经行礼又一份,祭门、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项活动就拿一份钱。 8.找白货铺 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用物。 9.请吹鼓手 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 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家俱等等,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䙓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馀下全文>>

满族的礼仪有哪些

  满族男人行请安礼,俗称“打千儿”,也叫“单腿跪”。在重大祭祀节日,礼为“三拜九叩”。在行大礼时,凡穿箭服者(即马蹄袖口袍),需先放垂马蹄袖头。   “打千儿”,即单腿跪。左腿前屈,右腿引后屈蹲,左手抚膝,右手下垂,头与体略向前倾,礼毕慢慢缓起。此礼谓之“请安礼”,也叫“跪安礼”。   “跪拜大礼”,皆称“叩首礼”,俗称“磕头”。行此大礼为三拜九叩,多用于祭祖或祭神。行此礼,初如请安礼相似,就位后双手按左膝,屈身跪地,垂双臂以手抚髀,屈躬俯首,离地寸许,双手抚地少停,挺身目视受礼者,手仍抚髀为一叩。如此三次,即可站起。跪拜大礼,对祖先、神佛三拜九叩,对父母、尊长则两拜六叩,其次是,一拜三叩。   “擦肩礼”,这是主客之礼。与客人见面,主人与客人互相靠拢擦一下肩膀头。如果陌生之人路过满族氏家,即使家庭贫寒,也会尽力招待。客人走时,无须致谢,只与主人行个“擦肩礼”就可以了。   “打横礼”,俗称“打横退步”。是满族男女一种告辞礼仪。客人走时,主人送至大门,客人返身,双手垂下贴身,横退一两步,表示向主人致敬辞行。   “吊祭亡人奠酒礼”,即为“一拜叩首礼”。丧家孝子跪于吊者前奠池旁,吊者按长幼次序,逐一奠酒,自注酒三杯,洒向天地。孝子向吊者叩拜还礼。   旗人女子对父母及家族长辈,皆行“请安礼”,不叩头。满族妇女所行的请安礼与男人请安礼不同。妇女请安礼,以双腿略屈,以双手抚左膝,右腿微屈向后略引,蹲身直下,必使衣襟覆地,拖襟四开,以右手举于额前抚摸鬓发。此礼俗称“蹲安”。对与平辈的亲友相见,皆行“顶膝礼”。此礼与请安礼不同的是,不举手抚摸鬓发。   满族妇女的叩首大礼,仅限于结婚时叩拜天地。“顶头礼”,是满族老夫老妻,久别重逢见面之礼。夫君回来,老妻迎上前去,用头顶碰一下夫君胸脯,老头用手抚摸老妻后脑勺或后脖颈,所以称为“顶头礼”。   “抱见礼”是满族亲友久别重逢或者与同窗好友相间,皆行“抱见礼”。“抱见礼”有两种,平辈之人见面,两人举双手贴身抱脖。另一种是,晚辈见长辈,晚辈跪下叩头,双抚抱长辈脚,长辈抱扶小辈起来,谓之“抱见礼”。   “妇女拜礼”,此拜礼同请安礼大体一致,唯不同的是跪地稍后退,坐举右手,像今天的举手礼形式,或三、或六、或九次,而后缓缓立身。未成年少女,不行此礼。   满族人晚辈到长辈家,虽为贵客,只能坐旁坐。年少者,要找室内角落坐下。晚辈出行路遇长者,必鞠躬垂手问好,待长者过后,方可走。如若骑马,必下马,待长者过后,才能上马而行)

大理传统节日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白族的节日和盛会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之间,如三月街、绕三灵是传统节日。其他的还有:朝鸡节,每年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耍海会,八月初八在大理才村举行;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火把节,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葛根会,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蝴蝶会,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鸡足山朝山会,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





满族传统节日风俗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