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苗族节日的主要节日

  主要节日(苗年、春节)   苗年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表示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丁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   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在黔东南的苗族,把春节叫做“汉年 ”(niangx diel)与传统的“苗年”(niangx hmub)并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欢度,尤其是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主要是过春节,但不及苗族过苗年隆重,识汉字的苗族也贴些对联、门神之类,其余与过苗年相同,即增加了斗牛、赛马、走亲访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民族特色的内容。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行。湘西地区的苗族过春节,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赶牛场”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春节,举行芦笙舞会,每年群众竟达数万人之多。

贵州的苗族和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农事禁忌: 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道真仡佬族禁忌较多,有的虽寓趋吉避凶之意,实多迷信之说。偶遇不详,每怨禁忌不严,自增阴影,心情不畅,办事不顺,遂愈迷信。社会交往,互尊互重,无礼犯忌,轻则不悦,重则引起争端。   忌凄清晨忌说鬼道种。晚间忌家中嘘声。正月初一忌扫地、向屋外倾水,忌捉虱,忌打骂孩子,忌见戳种。惊蛰日忌犁牛。春分田及三月初三忌上山砍柴。三月初四及逢戊日忌动土,不耕锄。七月十五忌儿童夜出。除夕、春节忌推磨春难。吃年夜饭忌头碗饭泡汤。忌红沙日、杨公忌日外出办事。男忌女跨“尿骚”、忌从晾晒的女裤下通过,忌女孩骑“马马肩”。背女子过河忌女张腿骑腰。新婚成礼时忌孕妇在堂。忌毛脸姑娘(未婚女子)先坐新郎新娘的床。妻孕夫忌打蛇和抬丧。家有孕妇忌砍门槛、忌随意搬动物件和钉铁钉。头年挂果忌孕妇采摘。忌女儿回娘家分娩。产妇未满月忌跨大门槛、忌串户、忌别人借物。忌冷丧入宅。丧家忌推磨。给死者穿洗忌洗背。着孝帕忌入他人宅。晚辈取名忌犯尊长名讳。对朋友忌言而无信。忌入别人卧室。忌打铁匠空砧。忌打石匠空器。忌跨木匠高竿尺。   忌语忌说人短处、隐私和生理缺陷。忌直呼尊长姓名。忌说有妇男子脑壳尖。请妇女拿瓢忌说瓢(嫖)而说舀。逢媒人忌说媒(迷)改呼“三百杯”。翁媳忌耳语。兄与弟媳忌笑德。老人公在灶前忌说烧火改说燃火或传火。乘车忌说翻。过渡忌说磕、翻、沉、落、敬。煮酒熬糖忌说酸。烧砖瓦忌说红。   解放后,迷信禁忌渐次消失,边远乡村,尚有残......余下全文>>

贵州民族风俗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3200多万勤劳质朴的各族人民,其中苗、布依、侗、彝、仡佬、土家、水、回、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又是夜郎过国所在地,历史上夜郎古族有着与巴蜀、大理、滇国、南越的西南诸古族齐名的久远而辉煌的历史。这里有奇特的民族节日,醉人的酒文化,悦目的蜡染、刺绣,动听的铜鼓、芦笙,粗犷的苗、侗舞蹈,奥秘的摊戏、跳神,如痴如醉的跳月、浪哨......说不尽的独特的风土人情,处处反映着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民风的悍勇、粗犷、慷慨、诚实、热情、古朴,使人发现一种人间和大自然的亲密无间的契合,领略到一种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乡土情调。贵州是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民俗旅游胜地。登上这片红土高原,可以愉快地漫游黔省的山山水水,领略那质朴的民风人情而流连忘。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造了苗文。   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近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男子畜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数裙子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以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的。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   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它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龙船节等。   布依族   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的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地区、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地。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爿羊 牁僚"分析,布依族作为 并畔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驻藏语系 侗 语族 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很少见。他们喜住楼房,房子一般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储存粮食等。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 布依族服饰,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大多数穿裤,也有穿裙的。喜欢蜡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地区不同,服饰也各异。包头帕,紧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   布依族信 神,尤崇 祖先。也有信外教的。节日很多,有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 新节、赶乾洞等。   侗 族   源于古百越族系,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边 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一带。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 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无文字,通用汉文,1949年后创立了拉丁字母拼......余下全文>>

贵州民族风俗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3200多万勤劳质朴的各族人民,其中苗、布依、侗、彝、仡佬、土家、水、回、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又是夜郎过国所在地,历史上夜郎古族有着与巴蜀、大理、滇国、南越的西南诸古族齐名的久远而辉煌的历史。这里有奇特的民族节日,醉人的酒文化,悦目的蜡染、刺绣,动听的铜鼓、芦笙,粗犷的苗、侗舞蹈,奥秘的摊戏、跳神,如痴如醉的跳月、浪哨......说不尽的独特的风土人情,处处反映着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民风的悍勇、粗犷、慷慨、诚实、热情、古朴,使人发现一种人间和大自然的亲密无间的契合,领略到一种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乡土情调。贵州是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民俗旅游胜地。登上这片红土高原,可以愉快地漫游黔省的山山水水,领略那质朴的民风人情而流连忘。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造了苗文。   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近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男子畜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数裙子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以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的。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   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它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龙船节等。   布依族   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的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地区、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地。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爿羊 牁僚"分析,布依族作为 并畔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驻藏语系 侗 语族 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很少见。他们喜住楼房,房子一般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储存粮食等。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 布依族服饰,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大多数穿裤,也有穿裙的。喜欢蜡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地区不同,服饰也各异。包头帕,紧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   布依族信 神,尤崇 祖先。也有信外教的。节日很多,有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 新节、赶乾洞等。   侗 族   源于古百越族系,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边 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一带。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 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无文字,通用汉文,1949年后创立了拉丁字母拼......余下全文>>

贵州有什么地方出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它那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 ⒈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瀑布後绝壁上凹成一洞,称“水帘洞”,洞深20多公尺,洞口常年为瀑布所遮,可在洞内窗口窥见天然水帘之胜境。   2.赤水: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而且十分丰富和罕见,由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组合而成,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蕴藏有地学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山岳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乡土风俗风情等诸多内容。景观以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以及原始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文景观和红军长征遗迹,被国内外权威专家概括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丹霞之冠”、“长征遗址”五大特征。   3织金洞:世界奇观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织金洞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4舞阳河: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位于凯里市附近的镇远、施秉、黄平三县境内,包括舞阳河三峡、云台山、铁溪、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等景点,融自然山水,名胜古迹。   5红枫湖:红枫湖是岛屿最多的高原岩溶湖泊, 湖中有岛屿100多个,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为特色,被誉为贵州腹地的一颗明珠。红枫湖始建于1958年,当时挖水库修电站。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周多枫香树。深秋时节,枫叶红似火,红叶碧波,风景优美,故名“红枫湖”。   6.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遵义市区中部,园内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山回路转,泉水清洌;牌坊上“凤凰山公园”五字为刘海粟手书。 凤凰山在市区中部,巍峨矗立着一座苍翠的高山,它就是被誉为“绿色明珠”的凤凰山。由小龙山、螺蛳山、狮子山等20多个大小山头组合成,面积约3.5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湘江绕山麓穿城而过。登上海拔1057.9米的主峰,全城尽收眼底。   7.大阪水国家级森林公园:遵义市西北三公里处,大板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高原湿润气候特点。良好的气候资源和较大的垂直高差,为区内不同生态环境和生物景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区内随海拔变化形成不同的气象与物候景观;特别是金鼎山和白云台,山高坡陡,四周是沟谷,湿度大、云雾多,构成了产生云海的良好自然条件,可夏观云海,冬赏雪景,四季朝迎日出,暮送晚霞。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增加了金鼎山的神秘感和梦幻感。   8.龙宫: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   9.荔波樟江:樟江在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上,覆盖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河湖溪瀑纵横交织。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大七孔、小七孔和水春河峡谷三个景区组成。   10.马岭河峡谷: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位于兴义市东5公里处,是一个雄、奇集、险、秀为一体的国家级景区。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的大裂谷地缝,发源于乌蒙山脉,流入黔、桂交界的南盘江,横穿贵州省兴义市境内达80余公里。它是一条非常特殊的峡谷,也称地缝。 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钙化奇观,两岸古树名木千姿百态。东西峰 林层峦叠嶂、点缀其间。峡谷漂流更吸引了广大中外旅游者。   11.黎平侗乡: 黎平是中国最典型的侗乡......余下全文>>

苗族 壮族 傣族 鄂温克族 都过什么节日 【全写上】

  苗族节日——苗年、龙船节、芦笙节、踩鼓节。   壮族节日——歌圩节(三月三)、陇端节、中元节。   傣族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鄂温克族节日——瑟宾节、米阔勤节、敖包会、奥米那楞会。     火把节属于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   泼水节属于傣族;   敖包会属于鄂温克族;   芦笙节属于苗族;   歌圩节属于壮族。

贵州山区何时是梅雨季节

一般是在3、4月之间。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

苗族的宗教习俗、民族节日、饮食习惯

  宗教习俗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地区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   同。有的苗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威宁、石门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总的来看,多数苗族群众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1)自然崇拜   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对象有天、地、日、月、巨石、大树、竹、山岩、桥等。在云南的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每当农作物抽穗时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农作物丰收,这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遗迹。   (2)图腾崇拜   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图腾。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广,他们崇拜的图腾有多种。如凤凰、枫木、蝴蝶、神犬(盘瓠)、龙、鸟、鹰、竹等。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先民把枫木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认为自己的祖先源于枫木;另外他们还把蝴蝶作为图腾,认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妈妈”所生。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先民还以盘瓠为图腾,至今这一带还保留了不少盘瓠庙、辛女宫。而贵州西部苗族则以鸟为图腾。   (3)祖先崇拜   时至今日,苗族中还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从最早崇敬枫木、蝴蝶转为崇敬人类的始祖姜央,认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个鼓社都设“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傩公”、“傩母”。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庇佑,各地都有规模较大的杀牛祭祖活动,如黔东南的鼓社节,铜仁、松桃叫“吃牛”或“椎牛”,黔西南和安顺、镇宁等地叫“砍牛”。湘西有“还傩愿”,祭祀“傩公”、“傩母”。每逢节日,苗族群众也都要举行祭祖仪式。许多苗族地区,家家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平时天天祭祀。   (4)巫傩文化   苗族信鬼尚巫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仍很普遍,所信的鬼神多达几十种。他们把鬼分为善、恶两类: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为此应该经常祭献,恶鬼则与人作祟,降灾降祸,应当祈解和驱逐。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巫师实行巫术。巫师是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受到苗族群众的敬重。巫师实行的巫术主要有占卜、禳解、招魂等。   2. 民族节日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

苗族有哪些风俗。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对象有天、地、日、月、巨石、大树、竹、山岩、桥等。在云南的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每当农作物抽穗时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农作物丰收,这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遗迹。   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图腾。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广,他们崇拜的图腾有多种。如凤凰、枫木、蝴蝶、神犬(盘瓠)、龙、鸟、鹰、竹等。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先民把枫木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认为自己的祖先源于枫木;另外他们还把蝴蝶作为图腾,认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妈妈”所生。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先民还以盘瓠为图腾,至今这一带还保留了不少盘瓠庙、辛女宫。而贵州西部苗族则以鸟为图腾。   时至今日,苗族中还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从最早崇敬枫木、蝴蝶转为崇敬人类的始祖姜央,认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个鼓社都设“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傩公”、“傩母”。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庇佑,各地都有规模较大的杀牛祭祖活动,如黔东南的鼓社节,铜仁、松桃叫“吃牛”或“椎牛”,黔西南和安顺、镇宁等地叫“砍牛”。湘西有“还傩愿”,祭祀“傩公”、“傩母”。每逢节日,苗族群众也都要举行祭祖仪式。许多苗族地区,家家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平时天天祭祀。   苗族信鬼尚巫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仍很普遍,所信的鬼神多达几十种。他们把鬼分为善、恶两类: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为此应该经常祭献,恶鬼则与人作祟,降灾降祸,应当祈解和驱逐。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巫师实行巫术。巫师是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受到苗族群众的敬重。巫师实行的巫术主要有占卜、禳解、招魂等。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来输入的。   苗族文学 可以简单划分为民间文学和官方文学。   苗族诗歌讲求音韵,有五言体、七言体、长短句。语言简练和谐、匀称,通俗易懂,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苗族民间文学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使用范围极广。如至亲好友迎来送往,男女间谈情说爱,甚至做媒说亲,调解纠纷,制订乡规民约,教育子女,叙述家谱、家规,有时也用诗歌表达。劳动时也用诗歌来助兴,劳动之余又借诗歌来消除疲劳。   苗族历法从信风历、斗柄历、连山历、天索易历、候虫历、候鸟历、物候历、星象历发展到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一脉相承。   苗族居住的山区药物的资源种类之多,产量之大,品质之好,是许多平坝地区所不能及的。常见的药可达1500种之多,常用的约200种。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   苗族音乐可包括声乐和器乐两种。苗族声乐一般都是真人声歌唱,不用器乐伴奏[20] 。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在盘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双方通过对唱,显示自己的才能。如果男的输了,女方便用水将男方泼走。泼水在苗家不是恶意,而是一种善意的洗礼。如果以方对答如流,唱得情投意合,还可以唱到定婚。但是如果女的盘输了,还可继续盘歌,这样的盘歌一直盘到定婚为止。定婚那天,女方的父母要及时为男方备办喜酒,一一敬给参加歌会的乡亲,最后以一对牛羊角当杯,敬给这对即将结合的青年。然后吹起芦笙跳起舞,通宵达旦为这对青年人贺喜。   苗族的乐器通常有芦笙、唢呐、箫笛、胡琴、月琴等。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多被称为“踩堂”,但由于“踩堂”舞蹈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这一传统名称已基本被人们改称为“芦笙舞”了。   男吹芦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传统习俗。苗族青年男女,每当年节喜庆时就会自动聚到一起,边吹芦笙、边跳“芦笙舞”。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部分地区的杨姓苗族有不吃猪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无过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国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其炖制出的鸡不仅香味独特、肉嫩汤鲜,而且还具有滋补、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妇产后补身重要食物。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风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苗族的禁忌,据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人。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以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1、农事活动节庆;   2、质交流节庆;   3、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   4、祭祀性节庆;   5、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华夏称为三月三街节)。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华夏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屈氏),亦称屈原节、歌师节。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   9月(狗月或戌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   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异,还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节日,诸如花山节等。





贵州苗族节日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