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包括:年三十晚、春节、春社节、花王节、清明节、庙会、三月三歌节、花炮节、端午节、尝新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庆丰节、冬至节、送灶节。   参考资料:www.nanning.gov.cn/...5.html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是?

  壮族牛魂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壮族传统的牛魂节,壮语叫“哽坤怀”(genkunwai)。这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是举行祭祀活动,敬拜耕牛,为牛蓄魂。牛魂节是壮族一个共同的稻作节日。在节日到来之时,各地壮族村寨都要举行祀拜耕牛、为牛蓄魂的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一带壮族的牛魂节;具有典型性。因此,我们对该乡平寒屯的牛魂节活动进行了考察。

壮族有哪些习俗?

  做 糍 粑   解放前、后,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村民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婚嫁喜事等兴做糍粑。糍粑作小吃或礼品送人。   糍粑,系用上等糯米经浸泡,蒸熟后,将其倒入粑粑坎(石头凿成)里(如图)两人用木锤来回、上下地舂(锤),舂至无饭粒后,将其绞放在抹有食油(防粘桌)的桌面上,根据大小需要,捏成粑粑团,用手按压整理成碗口大的圆饼。糍粑可以保存十几天不会变质,食时将其在碳火上烘烤片刻,回软后即可拌糖拌菜或素食。糍粑还可以切成颗粒状的糍粑丁煮糖水食或泡水回软后用油煎的别有风味的佐餐。   舂 墙   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农村的住房多是泥舂的泥墙房,如今恐怕很多人只留在模糊的记忆中了。   舂墙的工具(如图)有:墙板、墙锤、墙铲、钩担、练板、泥箕、吊尺、水平尺、泥筛等。   舂墙时,先将墙板放在预先打好的地基上面,安好地龙天龙,把墙板扎好,即可往板内倒泥,倒一层舂紧一层,舂好一板,卸下墙板,再用细泥把墙两边补平,使其平整。   染 衣   旧时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因经济条件所限,人们穿着较为简单,穿的衣服有自己织的“家机布”缝的,有买“大鹏白”做的。这些都是白布,易脏,其他颜色的穿久了易褪色,所以都喜欢染一染使它翻新,像刚缝制的一样,因而家家户户都种蓝靛自制燃料。   自制蓝靛染土白布也是农村壮族妇女的传统手艺。妇女大多种蓝靛,春种夏收,投入大水缸,浸至水变蓝色且起泡沫,捞渣留水,投入适量石灰,用竹笼(猪仔笼)在缸中上下抖动百次左右,使水溶成淀液,待沉淀后弃水即成染料。   染布:先将有碱性的草木烧成灰,滤水盛入大缸(如图),投适量蓝靛搅匀,过数天,然后反复投布,反复晾晒若干次,染至蓝黑色(理想为准),最后用大石板将布滚压滑溜便可裁衣。   补 锅   旧时,桂中地区村民,烹、煮、炒、焗、煲的炊具都是生铁铸造的,使用久了都会损坏和破裂,丢掉又可惜,买新的又花钱。因此,很多人把它补一补,再用上几年,既省钱又方便,所以农村就有了补锅这个行业。   当时来补锅师傅多是外地来的,他们能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串村走寨,风餐露宿,每到一处村寨,选择一处空地做临时工场立即作业。   补锅工具有:一只小风箱、一只熔铸炉、一些铁枝、铁钳、废锅片、熔化杯、少许木炭等等(如图)。摆好工具后,由一伙计到村头巷尾去叫喊:补锅啊!谁家有烂锅拿来补啊!补锅……   经这么一喊,有烂锅的人,纷纷拿到工场,一时间,小小的工场就推满各种烂锅。   补锅开始,先将木炭和碎锅片放入熔化炉里,点火,拉动风箱鼓风,加热熔化铁片使其成为液态铁水。再在铁锅的烂处清理缺口。用钢匙从熔化杯里舀出一勺铁水,倒在用草灰铺垫的隔垫片上,将铁水从锅底的烂处下面压上,另一只手用隔垫从上面按下,铁珠在缝口处挤压扁平,封住了缺口,最后刷层泥浆,如缝口大,可连续操作。收劳务费按用勺铁水多少而定的。   童 趣   城里的儿童不一定了解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各有其乐;当今的农村儿童不一定了解旧时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当年也其乐无穷。以玩具为例,提起玩具,现在的人定会想:商店出售的洋娃娃、小狗小猫、小火车、小飞机、滑板滑轮车,还有遥控的飞机、坦克……变形金刚等等。   现要说的是过去孩子们就地取材,自作自制、自娱自乐的土玩具。这些玩具有竹制、纸制的等等(如图)。各种各样,品种多极了。现刊发文图,想让成年人回想少年的童趣,唤起熟悉的回忆,让广大村民和当今的农村儿童了解社会昨天和今天的变迁。   套 鸟   套鸟是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儿童们爱玩的一种乐趣。每套住一只鸟,既好玩又得食,真是高兴又快活。   套鸟的套子有:竹桩、竹弓、竹筛、树勾、踩棍、诱饵(谷子或玉米)等(如图)。   装套时将竹弓板回,用踩棍别住套绳,在踩棍下放置一串诱饵,靠近竹桩的一段套绳打上一个“猪脚套”(活套子),平放在诱饵上,小鸟远远见套架上有谷穗,便飞来觅食,当降落时踩在踩棍上,踩棍跌落,竹弓迅速弹出,觅食的小鸟还未反应过来,脚已被猪脚套套住了。   除了套鸟外,还有一种成年人玩的套鸟法,不同的是不同诱饵引诱贪食者,而是学雌鸟的叫声,专套那些争风吃醋的好斗者。当然,现在提倡爱鸟、护鸟,这些只是童年的回忆。

壮族有哪些习俗?

  做 糍 粑   解放前、后,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村民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婚嫁喜事等兴做糍粑。糍粑作小吃或礼品送人。   糍粑,系用上等糯米经浸泡,蒸熟后,将其倒入粑粑坎(石头凿成)里(如图)两人用木锤来回、上下地舂(锤),舂至无饭粒后,将其绞放在抹有食油(防粘桌)的桌面上,根据大小需要,捏成粑粑团,用手按压整理成碗口大的圆饼。糍粑可以保存十几天不会变质,食时将其在碳火上烘烤片刻,回软后即可拌糖拌菜或素食。糍粑还可以切成颗粒状的糍粑丁煮糖水食或泡水回软后用油煎的别有风味的佐餐。   舂 墙   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农村的住房多是泥舂的泥墙房,如今恐怕很多人只留在模糊的记忆中了。   舂墙的工具(如图)有:墙板、墙锤、墙铲、钩担、练板、泥箕、吊尺、水平尺、泥筛等。   舂墙时,先将墙板放在预先打好的地基上面,安好地龙天龙,把墙板扎好,即可往板内倒泥,倒一层舂紧一层,舂好一板,卸下墙板,再用细泥把墙两边补平,使其平整。   染 衣   旧时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因经济条件所限,人们穿着较为简单,穿的衣服有自己织的“家机布”缝的,有买“大鹏白”做的。这些都是白布,易脏,其他颜色的穿久了易褪色,所以都喜欢染一染使它翻新,像刚缝制的一样,因而家家户户都种蓝靛自制燃料。   自制蓝靛染土白布也是农村壮族妇女的传统手艺。妇女大多种蓝靛,春种夏收,投入大水缸,浸至水变蓝色且起泡沫,捞渣留水,投入适量石灰,用竹笼(猪仔笼)在缸中上下抖动百次左右,使水溶成淀液,待沉淀后弃水即成染料。   染布:先将有碱性的草木烧成灰,滤水盛入大缸(如图),投适量蓝靛搅匀,过数天,然后反复投布,反复晾晒若干次,染至蓝黑色(理想为准),最后用大石板将布滚压滑溜便可裁衣。   补 锅   旧时,桂中地区村民,烹、煮、炒、焗、煲的炊具都是生铁铸造的,使用久了都会损坏和破裂,丢掉又可惜,买新的又花钱。因此,很多人把它补一补,再用上几年,既省钱又方便,所以农村就有了补锅这个行业。   当时来补锅师傅多是外地来的,他们能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串村走寨,风餐露宿,每到一处村寨,选择一处空地做临时工场立即作业。   补锅工具有:一只小风箱、一只熔铸炉、一些铁枝、铁钳、废锅片、熔化杯、少许木炭等等(如图)。摆好工具后,由一伙计到村头巷尾去叫喊:补锅啊!谁家有烂锅拿来补啊!补锅……   经这么一喊,有烂锅的人,纷纷拿到工场,一时间,小小的工场就推满各种烂锅。   补锅开始,先将木炭和碎锅片放入熔化炉里,点火,拉动风箱鼓风,加热熔化铁片使其成为液态铁水。再在铁锅的烂处清理缺口。用钢匙从熔化杯里舀出一勺铁水,倒在用草灰铺垫的隔垫片上,将铁水从锅底的烂处下面压上,另一只手用隔垫从上面按下,铁珠在缝口处挤压扁平,封住了缺口,最后刷层泥浆,如缝口大,可连续操作。收劳务费按用勺铁水多少而定的。   童 趣   城里的儿童不一定了解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各有其乐;当今的农村儿童不一定了解旧时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当年也其乐无穷。以玩具为例,提起玩具,现在的人定会想:商店出售的洋娃娃、小狗小猫、小火车、小飞机、滑板滑轮车,还有遥控的飞机、坦克……变形金刚等等。   现要说的是过去孩子们就地取材,自作自制、自娱自乐的土玩具。这些玩具有竹制、纸制的等等(如图)。各种各样,品种多极了。现刊发文图,想让成年人回想少年的童趣,唤起熟悉的回忆,让广大村民和当今的农村儿童了解社会昨天和今天的变迁。   套 鸟   套鸟是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儿童们爱玩的一种乐趣。每套住一只鸟,既好玩又得食,真是高兴又快活。   套鸟的套子有:竹桩、竹弓、竹筛、树勾、踩棍、诱饵(谷子或玉米)等(如图)。   装套时将竹弓板回,用踩棍别住套绳,在踩棍下放置一串诱饵,靠近竹桩的一段套绳打上一个“猪脚套”(活套子),平放在诱饵上,小鸟远远见套架上有谷穗,便飞来觅食,当降落时踩在踩棍上,踩棍跌落,竹弓迅速弹出,觅食的小鸟还未反应过来,脚已被猪脚套套住了。   除了套鸟外,还有一种成年人玩的套鸟法,不同的是不同诱饵引诱贪食者,而是学雌鸟的叫声,专套那些争风吃醋的好斗者。当然,现在提倡爱鸟、护鸟,这些只是童年的回忆。

壮族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壮族风俗习惯建筑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炮火”入洞房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   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

壮族的风土人情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548.9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彳+童)”。解放后称“僮”。1965年10月12日,经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族名为“壮族”。壮族人民曾多次发动反封建、反压迫的农民起义,广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广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解放后,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余下全文>>

布病属于重大疾病吗

  布病   即布鲁菌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但具体要看情况的,譬如侵入那些器官,程度如何等等。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波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当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男患者易出现睾丸肿大(单例),女患者可有月经不调,流产,白带过多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苗族的重大节日

  苗族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

白族.壮族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   壮族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中比较盛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壮族节日食品有哪些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餈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 壮族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餈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 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壮族的粽子分为包米粽(用浸泡后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经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浆和过滤成“糕”后再包紮。“包菜”也称“包生饭”,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节)许多壮族地区人们爱吃的节日食品。其方法新鲜别致,即用“包生菜”的宽嫩叶包上一小口饭,放入口中嚼吃。颇有独特风味。 婚丧嫁娶、盖房造屋,以及小孩满月、周岁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饮。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块、猪肝、白斩鸡、烤乳猪、豆腐圆、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笋片、鱼生等8或10道菜。实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论辈分大小,均可同桌。并且按规矩,即便是吃奶的婴儿,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长代为收存,用干净的阔叶片包好带回家,意为平等相待。每次夹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后其他人才能下筷。壮族丧葬酒席多为素菜,只有出殡以后才能吃荤。





壮族的重大节日有哪些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