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什么是天人合一啊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中简述结构化面试的流程

  报到:一般为早上集中报到,需要提前10—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   核对身份:考试工作人员核对相关证件。   抽签:抽签确定分组和进场顺序,有的地区是先抽分组签,再抽顺序签,有的地区是一次抽取确定分组和顺序。   候考:考生抽签完毕后进入候考区等待考试,考试未结束,不许随便离开,有考场工作人员监督,上卫生间需要工作人员陪同,如排在下午考试,午饭也由工作人员送到候考室。以防止已经考试完毕的考生将情况透露给未考试的考生,确保考生之间公平竞争。   进入考场:按照顺序,轮到某考生入场时,引导员将到候考室宣布:“请×××号考生入场”,考生随同引导员到达考场门口。引导员不许直接叫考生名字,否则算严重违反考试纪律,一般引导员也只知道考生顺序编号。   面试开始:考生进入面试室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各位考官问好,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得到“请坐”的指令后,考生可以落座。考生落座后,考官宣布指导语后,考试开始。   特别注意的是,考生不能自报姓名,否则会被当场取消面试资格。   每次面试1人,面试程序为:首先由主考官宣读面试指导语;然后由主考官按事先的分工依据面试题本请考生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根据考生的回答情况,其他考官可以进行适度的提问;各位考官独立在评分表上按不同的要素给考生打分。   有单位结构化面试采取发放题本形式,考生在主考官宣读面试指导语并下达开始答题指令后,即可自行将倒扣在考生席桌子上的题本翻开。也有的是先看一段材料,然后听题目,有文字材料或视频材料。   考试时间一般是10分钟-25分钟,题目一般为3-5道。   退场:考生回答完所有题目后,主考官一般要问考生是否还有其它补充,多数时间已到,考生此时一般回答无补充。主考官宣布请考生退场,到候分室等候分数。记分员核算分数后,考生在候分室得到分数通知即可离开考场。也有个别地区是等待当场分数公布后考生再离开,这种情况适用于招考人数比较少的情况。   计分:考官将各自对该考生的评分表交给计分员,核算分数。核算完毕,交给监督员审核。   面试结束:面试结束,主考官宣布“请考生退场”。由工作人员带领考生退出面试室。   公布成绩:计分员核算完分数,监督员和主考官签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到候分室对考生宣布。也有的在候分室张贴。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易经中什么是填空之日?

要想理解填空之日,首先要理解六甲旬空的意义。比如,甲子旬中戌亥空。起卦之日卦中见戌见亥为旬空(即空亡)。空有动空,静雪,伏空,月空,年空,时空…空亡有吉有凶,空亡在年,出年填空,空亡在月,出月填空,空亡在旬,出旬之日为填空。……至于填空之日应验吉或凶,要看怎么断卦了!

易经中何谓君子?

  君子要有变革精神,尤其是讲君子必中正。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易经中第四十卦怎么理解?

  卦的理解千差万别,但不论如何去解释,都避不开理、象、数这三点。学习和理解的时候,不要把《易经》神化、玄化。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理解它,去思考它。第四十卦是雷水解。孔子说,“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也就是说,《易经》就是象,象就是像。像就是像什么。雷水解是《易经》之中的一个卦而已,那么它也是一个象。我们看雷水解,雷在上,水在下,这不就是下雨的象吗?电闪雷鸣,雨降落下来,于是就可以滋润万物。这个象不就是困难消除的象吗?象是灵活的,我们取的时候有多种方法,再举一例。雷水解,下挂坎为水,代表冬天,上挂震为雷,我们常说春雷乍响,春天打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冬天过去了,冰雪消融了,这不就是解吗,万物重新开始复苏,困难严寒的冬天结束了。所以去理解的时候,就直观的去理解,从像上直接考虑。《易经》是阴阳之道,我们看到解的卦象,知道苦难开始消除,但是并不是说这个卦只有积极的一面,而是既然有积极的一面,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有阳必有阴。虽然这是困难消除的象,但是坎卦依然表示困难,也就是说这里并非没有困难,我们不也说万事开头难吗,万物刚开始复苏,困难依然存在,这个时候就要多努力。有其象必有其理,必有其数。这个困难消除的道理何在?因为震卦为雷,为动,在困难之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的行动,那么即使有困难,也终将被克服,这就是理。孔子说“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君子为什么要赦免有罪的人呢?这就是效法天地,依从天地的理。春雷乍响,春雨时做,万物生长,一方面这是上天泽被万物,那么君子就要效法天地,恩及百姓,宽恕有罪过的人。另一方面万物发生,这个时候一切欣欣向荣,君子体会生的含义,而不去损折。这就好比古代为什么总说“秋决”而不是“春决”。秋天肃杀,君子体肃杀含义,惩治有罪的人,而春季发生,君子不损折其生。同样的,根据同一个象,不同的人体悟的理也会不同。因为从象去体会理的时候,是归纳法。也就是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从其中归纳提取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如果可以普遍的适用,那么这个理也就成立,合理了。而根据一个象,每个人的思考都会不同,所以理也就有千差万别,这或许也是《易经》难以学习的地方之一,就是它从不规定是什么,而是可以无限延伸,它不是公式/定理,但是应用的时候却又能公式、定理化。有理有象也必然有数,这种数最好的体现就是占卜,比如事业占到解卦,那就知道先前 有困难,现在开始逐渐的好转了,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可以扭亏为盈,这就是典型的数字问题了。

易经中有道医吗?

  自古 医易不分家所以有 不为良相 必为良医一说

简述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群平面布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一、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三、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四、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   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1]

易经里的成语 《易经》中的成语

  1、自强不息【出处】《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2、厚德载物【出处】《易经•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出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释义】上段话实际上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像锋利的刀剑一样能斩断铜铁,后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力量无敌;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4、惩忿窒欲【出处】《易经•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释义】惩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克己与忍让。5、信及豚鱼【出处】《易经•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释义】信及豚鱼的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要讲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诚实守信。6、卑以自牧【出处】《易经•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7、朝乾夕惕【出处】《易经•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8、刚柔相济【出处】《易经•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释义】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9、尺蠖之屈【出处】《易经•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三个成语: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龙蛇之蛰。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进的策略;龙蛇之蛰比喻引退。10、藏器待时【出处】《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藏器待时的意思是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11、见机而作【出处】《易经•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释义】见机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12、安不忘危【出处】《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释义】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13、履霜坚冰【出处】《易经•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释义】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14、物以类聚【出处】《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释义】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结。15、谦尊而光【出处】《易经•谦》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释义】谦尊而光的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16、改过迁善【出处】《易经•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释义】改过迁善是表示道德品质和作风的用语,意即:有德行的人见到别人的善良德行就学习、仿效,见到别人有错误就自觉对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表示迁善和改过速度很快且果断。17、触类旁通【出处】《易经•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释义】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能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18、探赜(zé)索隐【出处】《易经•系辞》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释义】这一段话有两个成语:探赜索隐和钩深致远。赜:幽深玄妙。探赜索隐的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钩深致远也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19、数往知来【出处】《易经•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释义】数往知来表示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即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20、极深研几【出处】《易经•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释义】极深研几指的是要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形容钻研深刻、细致。21、见仁见智【出处】《易经•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释义】对同一事物,因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作“见仁见智”。2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出处】《易经•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释义】积善:积累善举,指经常做好事。余庆:遗留福泽。旧时指经常行善的人家,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谓善有善报。23、殊途同归【出处】《易经•系辞下》:“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释义】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24、应天顺人【出处】《易经•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释义】应、顺:顺应、顺从。天:旧指心目中的上帝。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旧时常用以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中国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应天顺人演变成为封建社会帝王登基时常用的套话。25、满腹经纶【出处】《易经•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满腹经纶泛指人很有学问,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26、匪夷所思【出处】《易经•涣》:“涣有丘,匪夷所思。”【释义】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也形容所见事物的离奇或复杂。27、群龙无首【出处】《易经•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释义】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一个领头的。比喻众人会集,没有领头人,无法统一行动。28、革故鼎新【出处】《易经•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释义】革:《易经》卦名,意为变革。鼎是烹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变熟,由硬变软,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革故鼎新,意为破旧立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29、出神入化【出处】《易经•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释义】神:神妙。化:化境,极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30、否极泰来【出处】《易经•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易经•泰》:“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释义】“否”、“泰”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个关节点,就要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转化为“泰”。后来便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人们说“乐极生悲”、“苦尽甜来”、“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等都是“否极泰来”的意思。它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出现新的状况。“好”可能转化为“坏”,“坏”可能转化为“好”,“有利”条件可能转化为“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也可能转化为“有利”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事物互变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简述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