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阁 >风水知识 >四柱八字

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

随喜讚歎。 皈依三宝,无需任何条件,一颗真心即可。记得带两张免冠相片,用于皈依证。 一般的寺院在每月初一,十五都有皈依法会。你在去之前可以致电寺院查询具体时间。 另外,皈依和受戒是两个概念。 建议您先皈依,而后随师父修行,机缘俱足,明理之时,再行受持五戒,菩萨戒。 至您所说的大戒,那是出家人的三坛大戒!在家弟子的最高戒律是菩萨戒。 皈依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言语道不尽,愿您早日皈依佛门。南无阿弥陀佛 【在此郑重宣告】有些人说:“心中有何,何需皈依?”这是大妄语,更是在误导众生,断人慧命!古今无数高僧大德一再强调,学佛修行必须皈依,皈依是解脱的第一步!在此宣告,以正视听!

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

阿弥陀佛! 佛门皈依没有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皈依佛门,皈依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皈依,外在的形式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佛法重实质而不重形式。只在形式上的皈依是得不到任何的受用的。皈依佛门第一步就是受五戒,这五戒是“根本戒”,“根本戒”的意思就是不管你信不信佛,也不管你受不受戒,违反了都要受到恶报。因此,受持五戒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净空法师讲五戒 佛祖出世度生,随机设教,其方便乃有无量。初倡三皈,次申五戒,以为人天戒定慧之基。 自皈依以后,应遵三宝教诫,断恶修善,信愿唸佛,发弘誓愿,自行化他,圆成佛道,普渡众生。 净空法师讲五戒 ‘具足众戒’,‘众’是众多;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戒,然而真正的戒条只有前面十七条——四重十三僧残;这是属于戒,其他的全属威仪。威仪是什么?威仪是礼貌、礼节,就是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规矩。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三归戒(三归五戒)是一个学佛的人,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的。’那时我住在台北,他举例说:‘譬如你从台北坐火车到高雄,你要买一张火车票。从上车这张票就要拿在手上,一直到达目的地,这票还要收回,不能离开这一张票。三归五戒就像这张票一样的重要。’老人告诉我,离开了归戒,就失掉了佛法,就不是佛弟子了。 五戒第一条是不杀生,第二条是不偷盗,第三条是不邪淫,第四条是不妄语,第五条是不饮酒。前面四条叫‘性罪’,无论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不是说不受戒的人,犯了就没罪。但受戒的人犯了又多一重‘破戒’罪。只有不饮酒一条,不受戒者不犯罪,受了戒就犯罪,所以这一条叫做‘遮戒’。不饮酒是防止酒醉之后乱性,犯前面四种戒,所以它是预防的,本身没有罪。要把戒持好,就要真正知道佛制定这一条戒的用意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要制这一条戒?这一条戒对我们修学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我们要如何来修持?所以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在什么状况下是‘开戒’而不是‘破戒’?什么状况之下我们持戒,是不能开戒的。何谓持?何谓犯?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此守持戒律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方便自在,而不是被戒律捆得死死的。有些人说戒律太多了,动不动就犯戒,算了吧,不要去学戒!所以大多喜欢佛教的经典、经论,讲道理,这些容易学;戒律太严格,还是不要学的好。可是诸位要知道,戒律是佛的行持。没有行持,就没有佛法了。礼没有了,儒家就灭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断灭了。须知读诵经典而不能依教奉行是得不到真正利益的。所以真实的学问是重在实行,佛法的实行就是戒律。戒律就是正觉的生活规范,世尊当年在世,生活、讲经说法,没有一样不是活活泼泼、快快乐乐,如此,佛教才能够被一切众生欢喜的接受。佛法绝对不是束缚人,佛法是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得到真实的幸福快乐。制定戒条,是引导我们得到幸福、美满人生的规范,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才会乐意的接受佛的戒条。 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的生活简单朴素。他老人家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我在台中的时候,他日中一食已经几十年了,比一般持午还要严格。若是有学生晚上请他吃饭,他也去;不但去,还常常带我去。我持午,晚上不吃,早晨中午要吃;刚开始,我觉得很为难!老师明知我持午,怎么会拉着我去呢?他说:‘跟我去,跟我去。’最后他跟我讲:‘你这样子,这种态度,是小乘人啦,不能度众生啊!为什么呢?度众生要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不是破戒,这叫开戒。’我才明了斋戒有这一回事。他说:‘人家好心好意请你,你若不去,会使人误会你不近人情,他不但不能接受佛法,他还宣扬学佛的人瞧不起人,架子都大,不要跟学佛的人往来......馀下全文>>

皈依有什么禁忌

  遮止学处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 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 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生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未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象。这些凡夫 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们供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给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 小器,马上便会反脸、施害我们。如今的人,常常会说如“我既皈依三宝,但我亦皈依道教。它们都是同样导人向善的宗教嘛!”一类的话。作为三宝弟子,当然可 以尊重别人的信仰,但若同时亦依止别的宗教或对象,则有违本来对三宝之依止。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 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养时,我们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 下了因缘于未来生为他们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2) 既皈依了正法,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 法行持,不应作与佛法相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伤害其它性命,包括昆虫等。所以,我们至少要做到不杀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然少不免会在 无意中踩死昆虫等。在我们小心爱护生命之余,若无意地踩死了昆虫等,并不算违犯了皈依法宝的遮止学处。但如果我们有心地杀生,便违犯了这学处。譬如说去餐 厅时,我们亲手指着一尾鱼,叫餐厅为我们杀死及烹调,吃时觉得十分满意,这便是圆满的杀业。自己不杀而叫人代杀,果报比自己亲手杀更重。汉人喜欢去海鲜餐 馆用膳,所以大家尤其要小心,决不可直接参与杀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为自己而杀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单把动物杀死,更以残忍的方法杀 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们晒干或活蒸等。由于这种杀法令众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杀生的业力及果报亦更大。如果我们不单自己戒杀,而且更教人戒杀,对自 己、该人及其它众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会令自己长寿。   (3) 既皈依了僧宝,我们便要避免与罪友来 往。这一点在现今社会极难做到,但衲身为师长便有责任这样地教授。甚么是“罪友”呢?“罪友”并非甚么三头六臂、头上长角的魔鬼,而是那些教导及引诱我们 伤害众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时,由于我们自己对三宝的依止未够坚定,很易受人唆摆,所以必须小心保护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后,我们就 不怕别人的不良影响了,甚至以后还要以悲心去引导他们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义是甚么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兰陀佛教大学,学校内有很多学僧。 有一次,伊斯兰教军队攻占了该地,军人守在门外包围了大学,命学僧一个一个挨着排队走出来。在门口,学僧被给予选择权,要命的便要发誓放弃对三宝的依止, 要坚持三宝弟子身份的便马上处死。在这情况下,如果你宁舍命亦不舍依止,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可真的放弃依止,甚至在开 玩笑中说说亦是不恰当的。   成办学处也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 既依止了佛陀,便应对任何佛的形相视 为真正的佛,不论其为金的、银的、泥的或纸上印的。我们不应把佛像当货物般售卖或典当,亦不可视之为世间财宝般而把金的放在坛中央,把泥佛像搁在一旁。既 然这些都视为真佛,便不分金的或泥的了。此外,我们不可不礼貌地以手指佛像或佛画等,亦不可把佛像或佛画等放地上。在评论佛像或佛画时,我们应小心自己的 用词,只可说:“我觉得这弥陀佛像的雕工不太高明!”等话,而不应在不留意间说出:“这弥陀真丑!”一类的话。   (2) 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象,所以它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既依止了正法,当视一切经论为真正的法宝,不可放地上或在其上跨过,亦不可卖经书以糊口。在现今年 代,很多寺院也以售卖经书作为僧众的生计,这是很大的错误。在西藏曾有一富户延请一僧到家中作法事,并对高僧供养饮食。在晚上,高僧突然全身疼痛难当,自 觉此并非寻常病痛,便以神通观察,竟见无数的经字在肚中穿插!高僧向他的本尊观音祈请,观音现身向他说:“你今天应供时所吃东西,乃富户卖经所得。幸好你 业障轻,此业马上显现为轻微之果报。如果换了是业重者,此不善业不马上轻报,而会在来生招致极重之果!”由此可见,即使无意中犯了这类业之后果亦很严重。 此外,有些汉人习惯用经书把佛像把经书放佛像垫高,这也是不正确的。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像,所以它在定义上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严格来说,把经书放佛 像头顶是没错的,但把经书用来垫佛像却违犯学处。   (3) 既依止了僧宝,必须对其尊重。四位凡夫比丘僧在一起,我们必须视为住持僧宝。所以,我们不但不可不敬僧众,就连在地上的一角破袈裟亦不应跨过。   除了以上六条不共学处,我们也要依止共同的学处。共通学处共有六条。   (1) 皈依后,我们应每天想念三宝功德。   (2) 在每次饮食时,我们应在心中首先供养三宝,然后方进食。这是为我们己积累功德及为表尊敬而作的,并非佛陀等需要饮食或稀罕我们的讨好。   (3) 在日后,我们应随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人学法。   (4) 皈依后,我们应日三次、夜三次想念三宝功德而诵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许多版本,最简单的版本莫过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句了。   (5) 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至心依赖三宝。   (6) 上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至随便开开玩笑的戏言,我们都不能说我们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皈依有什么禁忌

  遮止学处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 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 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生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未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象。这些凡夫 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们供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给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 小器,马上便会反脸、施害我们。如今的人,常常会说如“我既皈依三宝,但我亦皈依道教。它们都是同样导人向善的宗教嘛!”一类的话。作为三宝弟子,当然可 以尊重别人的信仰,但若同时亦依止别的宗教或对象,则有违本来对三宝之依止。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 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养时,我们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 下了因缘于未来生为他们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2) 既皈依了正法,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 法行持,不应作与佛法相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伤害其它性命,包括昆虫等。所以,我们至少要做到不杀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然少不免会在 无意中踩死昆虫等。在我们小心爱护生命之余,若无意地踩死了昆虫等,并不算违犯了皈依法宝的遮止学处。但如果我们有心地杀生,便违犯了这学处。譬如说去餐 厅时,我们亲手指着一尾鱼,叫餐厅为我们杀死及烹调,吃时觉得十分满意,这便是圆满的杀业。自己不杀而叫人代杀,果报比自己亲手杀更重。汉人喜欢去海鲜餐 馆用膳,所以大家尤其要小心,决不可直接参与杀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为自己而杀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单把动物杀死,更以残忍的方法杀 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们晒干或活蒸等。由于这种杀法令众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杀生的业力及果报亦更大。如果我们不单自己戒杀,而且更教人戒杀,对自 己、该人及其它众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会令自己长寿。   (3) 既皈依了僧宝,我们便要避免与罪友来 往。这一点在现今社会极难做到,但衲身为师长便有责任这样地教授。甚么是“罪友”呢?“罪友”并非甚么三头六臂、头上长角的魔鬼,而是那些教导及引诱我们 伤害众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时,由于我们自己对三宝的依止未够坚定,很易受人唆摆,所以必须小心保护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后,我们就 不怕别人的不良影响了,甚至以后还要以悲心去引导他们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义是甚么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兰陀佛教大学,学校内有很多学僧。 有一次,伊斯兰教军队攻占了该地,军人守在门外包围了大学,命学僧一个一个挨着排队走出来。在门口,学僧被给予选择权,要命的便要发誓放弃对三宝的依止, 要坚持三宝弟子身份的便马上处死。在这情况下,如果你宁舍命亦不舍依止,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可真的放弃依止,甚至在开 玩笑中说说亦是不恰当的。   成办学处也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 既依止了佛陀,便应对任何佛的形相视 为真正的佛,不论其为金的、银的、泥的或纸上印的。我们不应把佛像当货物般售卖或典当,亦不可视之为世间财宝般而把金的放在坛中央,把泥佛像搁在一旁。既 然这些都视为真佛,便不分金的或泥的了。此外,我们不可不礼貌地以手指佛像或佛画等,亦不可把佛像或佛画等放地上。在评论佛像或佛画时,我们应小心自己的 用词,只可说:“我觉得这弥陀佛像的雕工不太高明!”等话,而不应在不留意间说出:“这弥陀真丑!”一类的话。   (2) 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象,所以它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既依止了正法,当视一切经论为真正的法宝,不可放地上或在其上跨过,亦不可卖经书以糊口。在现今年 代,很多寺院也以售卖经书作为僧众的生计,这是很大的错误。在西藏曾有一富户延请一僧到家中作法事,并对高僧供养饮食。在晚上,高僧突然全身疼痛难当,自 觉此并非寻常病痛,便以神通观察,竟见无数的经字在肚中穿插!高僧向他的本尊观音祈请,观音现身向他说:“你今天应供时所吃东西,乃富户卖经所得。幸好你 业障轻,此业马上显现为轻微之果报。如果换了是业重者,此不善业不马上轻报,而会在来生招致极重之果!”由此可见,即使无意中犯了这类业之后果亦很严重。 此外,有些汉人习惯用经书把佛像把经书放佛像垫高,这也是不正确的。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像,所以它在定义上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严格来说,把经书放佛 像头顶是没错的,但把经书用来垫佛像却违犯学处。   (3) 既依止了僧宝,必须对其尊重。四位凡夫比丘僧在一起,我们必须视为住持僧宝。所以,我们不但不可不敬僧众,就连在地上的一角破袈裟亦不应跨过。   除了以上六条不共学处,我们也要依止共同的学处。共通学处共有六条。   (1) 皈依后,我们应每天想念三宝功德。   (2) 在每次饮食时,我们应在心中首先供养三宝,然后方进食。这是为我们己积累功德及为表尊敬而作的,并非佛陀等需要饮食或稀罕我们的讨好。   (3) 在日后,我们应随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人学法。   (4) 皈依后,我们应日三次、夜三次想念三宝功德而诵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许多版本,最简单的版本莫过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句了。   (5) 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至心依赖三宝。   (6) 上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至随便开开玩笑的戏言,我们都不能说我们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猫与佛门有什么缘分?

  俗话说,猫是上一世的邻居(所以你凶它就会走),狗是上一世的亲人(所以跟随你至死不渝)。但是这样的结果跟佛没有关系,都是自己的业力因果所致,不能说它们就有佛缘。   所谓佛缘,就是指心存善念、一心向佛,佛度有缘人,这才是有佛缘。譬如韩国龙兴寺有只著名的猫咪,已经不吃肉了,递到嘴边也不吃,每天伏在佛前忏悔参禅,这才叫做有佛缘。

女性皈依后要注意什么

  皈依后首先要学习 学习佛的智慧 把它变成自己的智慧   既然皈依了,那就已经是佛弟子了,那么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一个真正佛弟子的标准,女生如果穿裙子过膝最好,其他穿着都如此义推类。   皈依后,要把三皈依戒法落实在行动上。自皈依佛,就不皈依外道邪魔;自皈依法,就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就不皈依外道邪师。不可受了三皈依,还去信外道、气功等。至诚求受三皈戒法者,能得护法善神佑护。三皈弟子要深信世出世间因果,慎独自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存,至诚求生净土。行为上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身心柔软,具慈悲心,淡化我执,放下我慢,身心清净,则世界净。庄严国土,人人有责。所以你的行为、你的人格、你的气质,都要有一个大的改变。   皈依佛 皈依觉 ---------觉悟   皈依法 皈依正---------正知 正见   皈依僧 皈依净--------清净无染

皈依后,不能吃牛肉鹅肉和鸭肉嘛?

  佛门弟子受持三皈之后,一般都有持五戒,   五戒是根本戒,不持五戒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五戒里面规定,戒杀、盗、淫、妄,这四戒无论受与不受戒,也无论你皈不皈依,如有所犯,都要遭受恶报,不可不知。   在家居士受五戒绝对不可杀生,虽然可以吃三净肉,但是即使是苍蝇、蚊子都绝对不可以杀害,   不吃肉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有食用才有杀戮。   皈依: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种信仰当中。皈依需要有强烈的向佛之心,要有遵守佛家戒律的觉悟,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要有勇往直前,冲破重重阻难,修成正果的决心。皈依之人,必是心性坚韧,心地纯洁,无比虔诚的教徒,任何心不够诚的信徒,都不能算是完全皈依的信徒。仪式只能让皈依之人在身份上成为佛祖的信徒,而不是内心,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皈依!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菩提祖师,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

  对。虽然“孙悟空”是菩提祖师起的,“行者”可是唐僧给起的

过年去看皈依师父,用不用给师父磕头

  不要把磕头看做很为难的事,磕头可消业,更重要的是,这是对三宝的恭敬,师父代表着佛法僧三宝。   见面要磕头,而分手再见时,则可合什告辞。

梦见家中大火烧死儿女,自己大哭,自己归佛门

  梦里遇到不吉祥的梦, 可在梦里或醒后, 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或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或南无阿弥陀佛,自然以后变得吉祥起来!





八字看皈依佛门的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起名大全